標籤:

Pocket: 忍氣吞聲,只會愈忍愈氣、愈吞愈大聲! ─ 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

「介亭老師,你教我不要對孩子發脾氣、不要對他大小聲,可是我忍了三天,最後還是受不了,結果反而更生氣耶!」

很多父母在剛接觸優幼教養時,總會有著類似的劇情發生。

我說:「千萬不能忍,因為忍氣吞聲,只會愈忍愈氣、愈吞愈大聲!」「蛤?又不能忍、又不

能發脾氣?那我要怎麼做呀?」

我懂我懂,因為我自己也曾經這麼疑惑過。

不知道是不是和我們受的教育,有大量是非題的經驗,讓我們成為父母之後,往往也習慣尋找全有或全無的「終極答案」,在教養上往往只採取兩個極端的做法。

不要發脾氣,所以只能忍?不能忍,所以只能發脾氣?其實還有別的選項。

六年前我剛開始「練功」時(學習優幼教養真的很像在練一套功夫),優幼教養的核心就只有「溫和而堅定的態度,自然或合理的結果」兩句話16個字,而我在「溫和而堅定的態度」卡了一年多才真的領悟和參透。

我可以很溫和,也可以很堅定,但若要同時出現「溫和而堅定」,可把我難倒了。

後來我才理解,以前我以為的溫和,是要取悅孩子;以前我以為的堅定,是要孩子乖乖聽話,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第一步、接納孩子與我們是「平等」的

所謂「平等」不等於「公平」,平等指的是孩子與我們都是「人」,都享有同樣的尊嚴與地位,不是父母高孩子低、也不是孩子高父母低。

同時孩子與父母,因為「責任」不同,所以擁有不同的「權利和義務」,而共同的目標,是營造「共好的親子關係」。

有了對於「平等」的理解之後,重新來解讀「溫和而堅定」就很容易了,溫和代表我們尊重孩子,而堅定則代表孩子對我們的尊重。

我們談的尊重,是發自內心、由衷的在乎感,和傳統表面的禮貌是不同的。

第二步、接納自己是可以生氣的

不知為何,包括我在內的很多父母,都直覺地認定「生氣是不好的」。

但說也奇妙,我們最不喜歡孩子發脾氣,但我們也最常用發脾氣來讓孩子不發脾氣。

只是我們常在發完脾氣後的午夜夢迴,看著孩子如天使般熟睡的臉龐時,又惱悔自己為什麼要發脾氣?然後暗自責怪自己不是一個好父母。

有看過「腦筋急轉彎」動畫電影就會知道,「喜、怒、哀、樂」是人類很基本、也很正常的情緒反應。

因此,我們要先接納自己是可以生氣的,生氣就和開心、難過一樣,再正常不過。

然而,是我們(大腦)在控制情緒?還是情緒在控制我們?這就需要練習了。

第三步、理解情緒是有目的性的

優幼教養的核心理論來自於阿德勒勇氣心理學,當中談到情緒是有目的性的,也就是我們「不自覺」地藉由情緒來達成某些目的。

有個最明顯的例子:前一刻我還在對綠豆粉圓怒目相向、大聲斥責,忽然電話響了,一看來電是好久不見的朋友,當我接電話時,卻是和顏悅色、語氣平緩的。

如果我真的很生氣,我應該根本無法接電話,還能轉換語氣吧!因此我的生氣,目的其實是要綠豆粉圓聽我的工具而已。

也有父母跟我說:「我就真的生氣到不可能接電話、甚至什麼事都無力去做了,這樣的情緒還是有目的嗎?」

往往這樣的「暴怒」,是源自於孩子無法達到或徹底違背了父母的期望,而父母也因此否定自己的付出與價值,覺得「我都做那麼多了,你怎麼還這樣」,而生氣的目的則是一吐心中的不快,有種玉石俱焚的壯烈。

因此,情緒是自己決定的,和孩子並無關連。

第四步、理解孩子的行為也是有目的性的

在阿德勒門生德瑞克思的著作「孩子的挑戰」一書中,即明列了孩子行為的「錯誤目標」:過度關注、權力鬥爭、破壞報復、無能放棄。

當孩子身陷在錯誤目標「過度關注、權力鬥爭、破壞報復」當中時,所衍生的行為,就是往父母的紅線、爆點、軟肋、罩門猛踩狂踏。

尤其卡在「破壞報復」目標的孩子,父母真的要不生氣都好難,因為孩子擺明了就是和父母對幹。

要在錯誤目標的戰場,試著扭轉孩子的行為,基本上是徒勞無功的。

唯有另闢「正向目標」的環境,讓新的、好的經驗逐漸地取代舊的、壞的經驗,孩子的行為才有可能改變。

我們歸納出四個正向目標,也是孩子的基本需求:有能力、有價值、有權力、有人愛。

我們必須理解,愈是陷在錯誤目標的孩子,其實是愈需要被「無條件的愛」的孩子,但往往他們也是受到最多責罰、最少愛的孩子,然後彷彿陷入負面循環而無法自拔。

父母的責任之一,就是協助孩子(和自己)跳脫負面循環。

第五步、釐清自己的教養界線

如果今天政府公告:馬路上有的紅綠燈,你看到紅燈要停、看到綠燈要走;但有的紅綠燈則相反,看到紅燈要走、看到綠燈要停。

或是得要依照總統的心情,如果總統心情好,紅燈也像綠燈一樣可以走;但若總統心情不好,綠燈也像紅燈一樣要停下來。

身為人民的我們,不反彈才怪呢!

但回到家庭,許多界線則是「浮動」的,偶而可以、偶而不行;在家裡可以、在外面不行;父母心情好時可以、父母心情不好時不行。

身為孩子的他們,不反彈才怪呢!

因此釐清自己的教養界線是很重要的,所謂的界線,就是要從人治邁向法治,也就是在某些情況下「可以就是可以、不行就是不行」,不會因為父母的情緒、場地的不同而有所改變。

更重要的,是教養界線不能因為孩子的情緒而有所改變。如果孩子發現只要使用一哭二鬧三耍賴,就可以讓界線浮動,那未來的日子裡,孩子只好不斷的哭鬧和耍賴了。

教養界線愈少愈好,但一定要很清楚、很堅定。

第六步、建立自己的冷靜角

當我們不再使用情緒做為控制孩子的工具之後,我們就能體會感受最純粹的情緒,一樣會有喜、怒、哀、樂,因為情緒是會感染和影響週圍的人,因此我們需要讓自己和他人安心面對情緒的環境。

基本上喜和樂的情緒可以大方分享,無需隱藏。

然而父母的怒和哀,和容易讓孩子誤以為是自己做錯事、自己不好,因此我們會建立自己的冷靜角(或可以取任何讓自己感到溫暖窩心的名字)。

孩子年齡若比較小,大約在四、五歲以前,會很擔心被父母遺棄,因此冷靜角比較適合建立在公開空間,像是在客廳的一角,用巧拼拼出一個角落,上面放一個懶骨頭、幾本雜誌、一台音響...等,看什麼可以讓自己的情緒和緩就放什麼。

若孩子已經五歲以上,基本上父母將獨立空間(例如房間或浴室)建立為冷靜角,就不會讓孩子誤會了。

第七步、和孩子進行防災演練

對很多孩子來說,父母的發火比房子失火還要可怕、父母的暴怒比火山暴發還要嚴重。

因此我們在平時就要和孩子進行「情緒」的防災演練,也就是讓孩子熟悉,當父母發脾氣了,父母會進入自己的冷靜角,而孩子此時則可以在自己的玩具角玩玩具即可。

剛開始幾次,孩子哪敢離開呀!但他們也知道不能踏入冷靜角,因為父母正在調整自己,所以孩子常或坐或蹲在我們冷靜角方圓五步之處。

這樣的畫面,也往往讓我們覺得又好氣、又好笑,而加速了我們的情緒調整。

幾次之後,孩子真的安心了,他們就會跑去玩玩具,讓我們可以更安心的調整好心情,再去陪伴孩子。

練習優幼教養六年之後,我還會不會生氣?當然會,但頻率從每天發三次脾氣,到現在大概三個月半年左右才會生氣一次。

然後生氣的當下,就能夠自我覺察,「先處理心情、後處理事情」,先讓自己到冷靜角(現在的冷靜角就在自己的臥室了),然後戴上耳機、聽聽音樂或看部電影,之後再回頭思考情緒的來源以及目的。

而孩子也學會了我們這樣的模式,當自己有情緒的當下,也會自己(或有時需要提醒一下)回到房間裡,平穩了再出來,然後繼續生活。

不需要忍、也不需要對孩子發脾氣、更不需要因為孩子的行為否定自己的價值。

孩子感受到我們的改變,於是孩子的情緒管理、EQ能力也跟著我們同步提升,不當情緒的奴隸,而是成為情緒的主人。

這不也是我們希望透過教養,傳遞給孩子的重要能力之一嗎?

推薦閱讀:

搞怪的萬聖節手工製作,創意十足,可以做給寶寶玩
259.看圖說話27~連體衣
第一次獨自出遊
霧霾天冷窩在家,可以帶寶寶玩這些遊戲
289.與喵共舞153~漂亮的皮鞋

TAG:親子 | Pock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