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五行學說(1)

陰陽五行學說,是古人認識自然和解釋自然的宇宙觀和方法論,是古代的唯物論和辨證法。陰陽與五行的觀念,在我國發祥極為古遠,二者幾乎在同步發展的情況下很快就融為一體,其理論體系的起始是以河圖、洛書為標誌。

陰陽五行思想反映了日月五星等天體運行規律以及天人相應的觀念,它是古人世代不絕,長期對大自然運動變化狀態觀測、歸納、抽象的結果。

一、陰陽學說

《靈樞·根結》曰:「陰道偶,陽道奇,發於春夏,陰氣少,陽氣多,……發於秋冬,陽氣少,陰氣多。」《素問·陰陽離合論》曰:「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歲,人亦應之。」夏至,日行北陸,晝長夜短,陽之至極,陽極必生陰,故稱「夏至」,夏至一陰生。冬至,日行南陸,晝短夜長,陰之至極,陰極必生陽,故稱「冬至」,冬至一陽生。春分與秋分,晝夜平均而陰陽平衡,故稱「陰陽相半」。這就是《易傳》所謂「觀變陰陽而立卦」的依據所在。繼而古人通過抽象而發現,宇宙之中,無論無形的太虛,或有形的物體(包括天體),都有著普遍的聯繫,永遠處在無休止的運動變化之中。而所有事物的性質和運動都有相對的兩個方面,如天地、晝夜、水火、上下、寒暑、陰晴、明暗、剛柔、動靜……無不是互為聯繫而相對的統一體。於是,概而括之,歸結為陰陽,用陽爻「」與陰爻「」這兩個符號來象徵自然萬物。

在解讀陰陽方面內經最有獨到之處。內經的《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天地者, 萬物之上下也;陰陽者, 血氣之男女也;左右者, 陰陽之道路也;水火者, 陰陽之徵兆也。」「陰陽者, 萬物之能始也。故曰: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

陰陽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內經說:「陰陽有名而無形」。中醫學正是用陰陽來調整人體五臓平衡的。應該說中醫學是運用《周易》陰陽最突出的領域。

二、五行學說

五行觀念的產生,是古人世代觀測日月五星運行規律而逐漸形成的。《史記·天官書》曰:「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天則有日月,地則有陰陽。天有五星,地有五行。」所謂五星,即指木星、火星、土星、金星、水星。古代稱木星為歲星,火星為熒惑星,土星為鎮星,金星為太白星,水星為辰星。五行之說首先出於天文。當古人認識並確定了五星體系,這就為五行學說奠定了科學的基礎。

關於五行的起源,在我國古代典籍中有所記述。《尚書·洪範》中記述了周武王與箕子的對話,談到:「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潤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水主北方,色黑;火主南方,色赤;木主東方,色蒼;金主西方,色白;土主中央,色黃。以上所說五行生成之數、方位、顏色等,皆與河圖、洛書、八卦等相吻合。商代時,人們認識到:「水火者,百姓之所飲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興作也;土者,萬物之所資生。此五者是為人用。」(引自《尚書大傳》)。

《靈樞·陰陽二十五人》曰:「天地之間,六合之內,不離於五,人亦應之。」這已把五行作為宇宙的普遍規律來認識了,並強調了天地人(萬物)是一個大系統,是大宇宙與小宇宙的關係。「人亦應之」,則表示天人之間是開放的,處於動態的吐納交換關係。二者從本質上講是對應的,一致的。可見五行原理是世界上最早的宇宙全息論、生物全息論、系統論。五行非直接指形態物質而言,實為天地陰陽之氣。《三命通會》曰:「五行者,行乎天地之間而不窮者也,故謂之行。」《協記辯方》曰:「行也者,言其行於地也。質行於地,而氣通於此數之有五焉,故曰五行。」由此可見,五行學說同陰陽學說一樣,也是古代先哲用以認識和解釋客觀世界一切變化規律的深刻總結。

五行學說認為,宇宙萬物無不統一在具有五行結構的大系統之中。也就是說,以人體五臟為主體,與五星、五方、五季、五氣、五色、五數、五變、五化……等等五個方面加以歸類配列,從而形成五個功能活動系統。

《素問·六節臓象論》曰:「心者……通於夏氣。肺者……通於秋氣。腎者……通於冬氣。肝者……通於春氣。脾胃者……通於土氣。」《素問·金匱真言論》「東方青色,入通於肝……其應四時,上為歲星……其音角,其數八。……南方赤色,入通於心……其應四時,上為熒惑星……其音徵,其數七。……中央黃色,入通於脾……其數五。西方白色,入通於肺……其數九。……北方黑色,入通於腎……其數六。」總之,凡是有寒潤下行功能的事物,都歸之為水性;具有暑熱炎上功能的事物,都歸之為火性;具有生髮疏達功能的事物,都歸之為木性;具有堅燥清肅功能的事物,都歸之為金性;具有長養萬物功能的事物都歸之為土性。《繫辭》曰:「方以類聚,物以群分。」「水流濕,火就燥。」「雲從龍,虎從風。」正是點明這種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的比類歸納原則。

那麼,為什麼萬物都具有五行結構、遵從五行法則呢?宇宙萬物的運動並非雜亂無章、各行其是,而是步調相應,秩序井然。春夏秋冬四時更替與東南西北中五方的變換,對於事物的形成和變化具有決定性影響。《內經》曰:「故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一年四季是由陰陽五行的消長變化所形成的,它直接決定和影響著萬物的生長、壯大、衰老和死亡,使萬物的運動變化按照同一節奏進行。這就是萬物運動必然隨著四時節氣的周而復始,表現出與大宇宙相應的運動周期性和節律性,從而使萬物內部形成相應的五行功能結構。大宇宙為五行母系統,以四時五方為核心,向外伸延開去。萬物又各具有一個五行子系統。母、子系統之間具有鮮明的同構關係和統一的運動節奏。它們之間及其五行內部之間,不斷保持相對穩定的動態平衡和反饋聯繫。

依據天人合一觀念,天有五星,地有五行,空間上有五方,人體有五臟……通過陰陽五行學說將時間和空間統一起來,天、地、人、萬物統一起來,形成大一統的宇宙時空觀念,而這種大一統觀念的本質是「五」。這個「五」是「皇極數」,在河圖、洛書、文王八卦等中佔有中心突出的位置。

八卦有四正、四隅,加上中央,合之為九宮。河圖中的「五方」是四正加上中央,合之為五方。五方再加四隅,合之亦為九宮。因此,言五方,實際上包容了八卦之理。例如,八卦之中震巽為木、坤艮為土、乾兌為金、坎為水、離為火,即八卦與五行已融於一爐。

古人正是在把握宇宙萬物的時空節律性、全息性、系統性的基礎上,從而概括抽象出陰陽五行這個宇宙的運動變化規律。所以《素問·天元紀大論》曰:「夫五運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素問·臟氣法時論》曰:「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貴更賤以知死生,以決成敗。而定五臟之氣、間甚之時、死生之期也。」

五行學說的具體內容包括五行相生、五行相剋、五行乘侮、五行承治、五行制化等五個方面,來指導並探求萬物之間的相互關係。

1. 五行相生

所謂相生,有相互滋生、培育、助長之義。五行相生的規律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又復生火……有了相互相生的關係,才能使五行綿綿不絕,循環不盡。在相生關係中,任何一方都有「生我」和「我生」這兩方面的關係。生我者為母,我生者為子。稱為「母子關係」。

在五行相生中,有宜亦有忌,五行相生偏盛、偏衰為忌,適中為宜。古書說:「金賴土生,土多金埋。土賴火生,火多土焦。火賴木生,木多火熾。木賴水生,水多木漂。水賴金生,金多水濁。」由此可見,生之太過,反而為災。又說:「金能生水,水多金沉。水能生木,木多水縮。木能生火,火多木焚。火能生土,土多火晦。土能生金,金多土弱。」這是母少子多、母弱子強,泄之太過就難以為繼了。

2. 五行相剋

所謂相剋,有相互克制、制約、制服之意。五行相剋的規律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又復克土……這種相剋的關係,也是往複無窮的。在相剋關係中,任何一方都有「我克」和「克我」兩個方面的關係。我克者為我所勝者,克我者為我所不勝者。五行相剋也以偏勝偏衰為忌,適中為宜。

相生與相剋,是事物發展中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沒有生克,就沒有事物的發展,就不能維持正常協調的變化。《素問·寶命全形論》中說:「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滅,土得木而達,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絕,萬物盡然,不可勝竭。」可見,相剋關係是事物保持平衡的重要條件。相生與相剋是相反相成的,張介賓《類經圖翼》中說:「蓋造化之機,不可無生,亦不可無制。無生則發育無由,無制則亢而為害。生克循環,運行不息,而天地之道,斯無窮矣。」《內經》曰:「五行之政,猶權衡也。」五行生剋關係,是維持事物發展相對平衡的基本條件。

3. 五行乘侮

所謂「乘」,為勝,為欺凌之意;而侮是恃強凌弱之意。相乘,是相剋太過,因而產生危害作用。如:「金衰遇火,必見銷熔。火弱逢水,必為熄滅。水弱逢土,必為淤塞。土衰逢木,必遭傾陷。木弱逢金,必為砍折。」而相侮就是「反克」,即被克之氣勝而有餘,反而欺侮原來所不勝之氣。就是說,它們的次序和相剋正好相反,「金能克木,木堅金缺。木能克土,土重木折。土能克水,水多土流。水能克火,火炎水灼。火能克金,金多火熄。」關於五行乘侮,《素問·五運行大論》中精闢而辨證地歸納:「氣有餘,則制己所勝而侮所不勝;其不及,則己所不勝侮而乘之,己所勝輕而侮之。侮反受邪,侮而受邪,寡於畏也」。

4. 五行承治

所謂承治,就是相互烘托、承受、中和之意。《難易尋源》曰:「抑強扶弱,損多益寡,泄有餘,補不足,制太過,化不及,致中要之要訣耳。」「金旺得火,方成器皿。火旺得水,方成既濟。水旺得土,方成池沼。土旺得木,方能疏通。木旺得金,方成棟樑。」「強金得火,方挫其鋒。強水得土,方泄其勢。強木得金,方化其頑。強火得土,方止其焰。強土得木,方制其壅。」以上幾段是說太過則制之、泄之;不及則補之、益之,以達到平衡、中和之目的。

5. 五行制化

五行制化,是通過制、泄、補、益而達到自穩機制的最佳狀態。因此,制化關係實際上是宇宙變化規律的自我調節機制。它集中反映了五行生剋關係。《類經圖翼》曰:「母之敗也,子必救之。如水之太過,火受傷矣。火之子土,出而制焉。火之太過,金受傷矣。金之子水,出而制焉。金之太過,木受傷矣。木之子火,出而制焉。木之太過,土受傷矣。土之子金,出而制焉。土之太過,水受傷矣,水之子木,出而制焉。蓋造化之機,不可無生,亦不可無制。」

《素問·寶命全形論》曰:「木得金而伐, 火得水而滅, 土得木而達,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絕.萬物盡然,不可勝竭.」

6. 中醫學中的五行觀念

中醫學五行思想較之哲學五行更為豐富,它以人為主體,以五臟為核心,將全身各部分分門別類地配屬於五行框架之中,形成天人合一、萬物一體的網路結構式。具體而言,即將肝、心、脾、肺、腎五臟與五行的木、火、土、金、水相配屬。依此次序配屬,五季的春、夏、長夏、秋、冬,五方的東、南、中、西、北……如此分下去,無有窮盡。詳見下頁的「五臟五行關係表」。

何以如此劃分呢?這是由於五臟的生理特點和五行的內在關係決定的,而非人為安排。如肝喜條達(生長發育之意),木有生髮的特性,故肝屬木。心陽有溫煦功用,火有溫熱的特性,故心屬火。脾為後天之本,生化之源,土有生化萬物之性,故脾屬土。肺有肅降作用,金有清肅、收斂之性,故肺屬金。腎陰有滋養全身之用,水有滋潤萬物之功,故腎屬水。其他配屬亦依五行屬性定之。

五臟五行關係表

自 然 界

人 體

五色

五化

五 氣

五方

五季

小腸

三焦

西

大腸

膀胱

五臟之間的關係,也是一種五行生剋關係網路,它們相互資生,相互制約。如腎(水)之精以養肝(木),肝藏血上濟於心(火),心之熱能溫脾,脾(土)化生水谷以充肺,肺(金)清肅下行以助腎水。此即五臟相互資生的關係。

肺(金)氣清肅下降足以抑制肝陽的上亢,肝(木)的條達足以疏泄脾土的壅滯,脾(土)的運化足以制止腎水的泛濫,腎(水)的滋潤足以抵消心火的亢烈,心(火)的陽熱足以制約肺金的堅鈍。此即五臟相互制約的關係。

中醫五行體系包羅萬象,其重心是人體,核心是五臟,還有人類賴以生存的水、火、木、糧食、蔬菜、肉類、果品等等。人體的全身內外、四肢百骸、毛髮爪甲等等更是無不兼容。

有天地然後才有人與萬物,天地五行是母系統,萬物五行是子系統。《內經》的《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對此混而為一的超巨系統作了全面闡述:

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為玄,在人為道,在地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體為筋,在臟為肝,在色為蒼,在音為角,在聲為呼,在變動為握,在竅為目,在味為酸,在志為怒。怒傷肝,悲勝怒;風傷筋,燥勝風;酸傷筋,辛勝酸。

南方生熱,熱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體為脈,在臟為心,在色為赤,在音為徵,在聲為笑,在變動為憂,在竅為舌,在味為苦,在志為喜。喜傷心,恐勝喜;熱傷氣,寒勝熱;苦傷氣,咸勝苦。

中央生濕,濕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為濕,在地為土,在體為肉,在臟為脾,在色為黃,在音為宮,在聲為歌,在變動為噦,在竅為口,在味為甘,在志為思。思傷脾,怒勝思;濕傷肉,風勝濕;甘傷肉,酸勝甘。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腎、肺主鼻。其在天為燥,在地為金,在體為皮毛,在臟為肺,在色為白,在音為商,在聲為哭,在變動為咳,在竅為鼻,在味為辛,在志為憂。憂傷肺,喜勝憂;熱傷皮毛,寒勝熱;辛傷皮毛,苦勝辛。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腎、腎生骨髓,髓生肝,腎主耳。其在天為寒,在地為水,在體為骨,在臟為腎,在色為黑,在音為羽,在聲為呻,在變動為栗,在竅為耳,在味為咸,在志為恐。恐傷腎,思勝恐;寒傷血,燥勝寒;咸傷血,甘勝咸。


推薦閱讀:

文玩五行別犯忌,戴對了才能旺運
八字解密及五行開運法
形意五行拳學
五行學說
年份八字屬相五行對照表???屬相五行婚配表_汪琦玲—修習只為綻放精彩

TAG:五行學說 | 五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