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鴻逵、馬步芳在他面前都不值一提 誰才是真正的西北天子
一提到西北馬家軍,大家最熟悉的莫過於馬鴻逵、馬步芳,以及網上廣為流傳的那個「驢日的」馬繼援。
縱使他們他們都號稱寧夏王、青海王等等,但在馬安良面前卻不值一提,畢竟人家的稱號是「西北天子」。
馬家軍崛起於同治年間,甘肅河州義軍領袖馬占鰲以「黑虎掏心」戰術重挫左宗棠後,連忙派遣長子馬七五到左宗棠大營乞降。
左宗棠大喜過望,為馬七五改名馬安良,寓意安順為良民。馬占鰲降清後迅速帶領清軍平定河湟地區的所有義軍。
馬占鰲被稱之為西北馬家軍的鼻祖,雖然他本人至死也不過一個督帶,卻為三支馬家軍鋪平了道路。
第一支是他的部將馬海晏、馬麒父子,他們雄踞青海,被稱為「青馬」;另一隻是他的軍師馬千齡的兒子馬福祿、馬福祥兄弟,他們後人盤踞寧夏,被稱為「寧馬」。
最後一支當然就是馬占鰲的兒子馬安良。馬占鰲死後,馬安良繼承父親舊部。正如左宗棠說的那樣「馬占鰲固回中之傑,其子亦非凡品」。無論是打仗,還是玩政治,馬安良顯示出異於常人的天賦。
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後,馬安良招募十營馬隊隨董福祥進京。次年河湟地區又發生叛亂,清廷急忙調馬安良回甘鎮壓。因平亂有功,馬安良升至副將總兵,賞穿黃馬褂。
八國聯軍進北京時,馬安良以維持地方為由,沒有隨董福祥進京「滅洋」。然而慈禧西逃時,馬安良卻立刻率部趕往護駕,深得慈禧賞識。
《辛丑條約》簽訂時,董福祥的奮勇殺敵為自己換來一個「罪魁禍首」,革職回籍的處分,甘軍也因此被強制遣散,但是馬安良卻因留守後方而未受任何影響。
因為馬氏父子的血腥鎮壓,馬的祖墳、祖屋早就被相親們毀壞,所以他們沒有退路,即便晚清政府已經爛到骨子裡了,馬安良仍是忠心不二。
1911年10月武昌起義爆發,不久陝西也被宣布脫離清廷。和內地束手就擒的總督、巡撫們不同,陝甘地區的滿族官員組織了強有力的鎮壓。
作為清廷為數不多的幾個鐵杆封疆大吏,馬安良揚言:
「陝西的幾個學生娃娃鬧事,有什麼要緊,我把他們一馬蕩平!」
馬安良又以平亂為名,大肆擴充軍隊,還將陝甘總督長庚剛購買的五千條新式毛瑟步槍全部據為己有,配發給他的精銳西軍。
馬安良企圖保住西北,助清廷東山再起,但他還沒打到西安,清帝在北京就撐不住了。清朝沒了,馬安良只能選擇效忠自己。
民國初期的軍閥大混戰為馬安良的政治投機提供了大舞台。他以擁護袁世凱為名,先是刺殺了議會議長李鏡清,後又排擠走布政使趙惟熙。最後又轉而支持革命,排擠走了帶著袁世凱尚方寶劍來甘肅的張廣建。
通過不斷改換門庭,馬安良權傾西北,最終成為人們口中的「西北天子」。馬安良處處都比他的父親馬占鰲強,但唯獨在養兒子上差的實在太多。
1918年,馬安良病逝於河州,三子馬廷勷繼承了他的軍隊。因為政治經驗太嫩,馬家最終走向沒落。青海的馬麒、寧夏的馬福祥原本都是馬安良的部下,卻趁機逐漸獨立。
推薦閱讀:
※詠春拳馬步,穩如泰山(二字鉗陽馬,坐馬,T字馬)
※十二路鷹爪行拳第十一路五到八式戳掌和馬步推掌
※馬步傑:《易經的智慧》第一編導讀篇2
※南京馬步站樁法阻止肝癌腳步
※扎馬步,防腰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