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與漢奸弟弟周作人是道不同

現代文學史有一段公案。周氏兩兄弟原本形影不離,攜手前進,可突然失和。  周作人寫一信道:  「魯迅先生:我昨天才知道,——但過去的事不必再說了。我不是基督徒,卻幸而尚能擔受得起,也不想責誰,——大家都是可憐的人間。我以前的薔薇的夢原來都是虛幻,現在所見的或者才是真的人生。我想訂正我的思想,重新入新的生活。以後請不要再到後邊院子里來,沒有別的話。願你安心,自重。七月十八,作人。」  這一封信拉開了失和的序幕,但只是結果,至於原因和過程則語焉不詳。  1924年6月11,魯迅、周作人的關係惡化到了極點。當天魯迅在記里憤怒地記下了下面的幾句話:「……下午往八道灣宅取書及什器,比進西廂,啟孟及其妻突出罵詈毆打,又以電話招重久及張鳳舉、徐耀辰來,其妻向之述我罪狀,多穢語,凡捏造未圓,則啟孟救正之。然後取書、器而出。」據說,當時周作人曾經拿起一尺高的獅形銅香爐向魯迅打去,幸虧別人接住,搶開,才不致擊中。而周建人也曾經聽親說過,魯迅在西廂隨手拿起一個陶瓦枕(一種古物),向周作人擲去,他們才退下了。  以是魯迅的記中提到的,卻讓後人看見一些蛛絲馬跡。  這段話說明周作人對魯迅非常憤怒!可以說是進屋就打!「妻向之述我罪狀,多穢語」這就說明,經濟原因不至於「多穢語」。而且作人一向平和,不似乃兄,大打出手的背後必定是有火山般的憤怒。在中,還有什麼讓一個謙謙君子失卻風度?大概只有綠帽子。再說,羽太信子再不好,她一般不會罵髒話。為什麼罵了?可以理解為信子心毒,但她既然罵了就說明能抓住了一些「理由。」  這理由只有一種可能,就是流傳甚廣的看羽太信子洗澡。原因有三:  首先,魯迅和弟弟絕之前個人感沒有歸宿,娶了個朱安,根本沒在一個睡過。打心裡魯迅看不起朱安,主要是文化和感不能流。再說,魯迅到過本,去本留學的人大約心底都有一個本結,你不得不承認本的文化和心態比中進步,比起那些風萬種的東洋女,朱安確實提不起魯迅的興趣。在這無的婚姻里,你可想像樹人先生的苦悶。而後院就有一位有知識的本太太,無奈之下到「後院」和有信子閑談什麼的也沒有什麼不正常。時間久了,這時周作人也可能有些並不嚴重的「多心」,信子也提及此事,說魯迅又什麼時來了,說了什麼等等閑話,但周作人還不至於太當回事。魯迅也極有可能某次去後院就撞了信子沐浴,這就被信子抓住了「關鍵」,時機到了,馬就告到周作人那裡。接下來發生的事可想而知。可能魯迅並非真的是不檢點,只不過是壓抑後的一點點變態傾向,沒有嚴格的拘「小節」而被心計狠毒的信子利用了。這種不拘小節在當時和現在都根本不算什麼,但一旦被放大,就了說不清道不明的事,而且越描越黑,越傳越神。魯迅兄弟兩人都知道這個道理,周作人即使一直認為魯迅真的是不檢點,那他也只好以絕來認了這事,畢竟大家都是有有臉的人,在北京文壇有雙子星座之譽,如是這事捅出去,以後怎麼在外混,怪不好樹人還得象陳冠希一樣宣布永遠退出文學界。  此外,還有一點旁證,即當事人此後都閉不談此事。張鳳舉、徐耀辰兩位調解人直到死都不與人談周氏兄弟之事。要知道,解放後,樹人已被當局當神對待,誰敢說半個不字,正因為此,兩位為了免遭殺之禍,故只能將秘密帶至墳墓。如果只是錢,談談又何妨?也可說明,失和的真正原因在於魯迅做出了見不得光的事,但是從魯迅的角度來說,他完全可以辯解,我是在審美,不是褻,看看又何妨呢?  這就扯到第三個問題,周氏兄弟皆留學本,本本有女共浴之俗,樹人先生自然是領略過的,平時據說在八道灣那堵不太高的牆外也時不時往羽太信子的體瞥一眼,信子大約也沒放在心,看不看,咱本就這風俗,人體也是一種美。誰知,後來信子在中時間呆長了,知道了中,要想搞臭一個人,最美找作風問題下手,誰要我們是一個偽道德盛行的民族呢?要知道,信子當時正想分家,因為當時樹人先生失去教職,教育部的錢又經常發不出,家裡主要經濟支柱是作人。作為信子當然不樂意大家占他家便宜,所以信子先是將建人趕到海商務印書館班,接著找了個窺浴的把柄,讓樹人先生下不了台,達到了獨霸家產的目的。還有人煞有介事地考證在本時魯迅是不是先於作人認識信子,是不是此前有過感糾葛,這純屬無稽之談。  回過來,我們老實承認魯迅先生看弟媳洗澡也並不損先生的高大形象。畢竟對先人還是要有同之理解,魯迅先生也是人嘛。可是我們的文學史作者們故意撥高魯迅的形象,對這一污點總是遮遮掩掩,卻不知蓋彌彰的道理。其實,將魯迅從神壇取下來,還原為一個實實在在、有有、有七六、有時也有那麼一點衝動的人更能接近歷史,也是我們應有的態度。


推薦閱讀:

媽帶著弟離開二十年,我和爸爸遭非議,直到弟弟帶著六十萬回來
歷史上唯一一個父母、自己、弟弟、兒子、侄子、都是皇帝的牛人
男人小弟弟怕什麼?
作為姐姐自己都沒能力賺錢有理由一定要打腫臉充胖子給弟弟買車出一部分錢嗎?
青年圖摘 0519,有這樣的姐姐,媽媽再也不用擔心弟弟給別人欺負了!!!

TAG:弟弟 | 漢奸 | 魯迅 | 周作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