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治學
06-12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禮記·學記》玉如不琢磨就不能成為器物;人如不學習,就不懂道理。因此,古代賢君,建國治民,都把教育放在首位。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荀子·勸學》青色從藍草中提取,但比藍草的顏色更深;冰,是由水變成的,但比水更寒冷。有成語「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與善人居,如入芷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則與之化矣;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說苑·雜言》有田不耕倉癝虛,有書不讀,子孫愚。唐.白居易《勸學文》癝(lǐn):米倉。養子不教父之過,訓導不嚴師之惰。宋·司馬光《勸學文》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唐·韓愈《師說》歷來求學的人一定要有老師。老師,就是傳授道理、講解知識、解答疑難。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唐·韓愈《師說》不管尊貴卑賤,不管年長年幼,只要有知識,就是老師。雨澤過潤,萬物之滅也;情愛過義,子孫之災也。明·呂坤《呻吟語·禮制》雨水超過了需要即成萬物之災害,寵愛過頭,這是子孫的災難。為山九仞,功虧一簣。《尚書·旅獒》造一座高山,如果少最後一筐土,則將前功盡棄。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禮記·中庸》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為政》溫習舊知識能有新收穫,便可以做老師了。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分晝夜。」《論語·子罕》意謂時光易逝,當自強不息。人之於文學,猶玉之琢磨也。《荀子·大略》人們對於文化知識,要象雕磨玉石那樣精益求精。天下無粹白狐而有粹白之裘,掇之眾白也。《南子·說山訓》天下沒有純白的狐狸,卻有純白的狐裘,這是收取眾多狐的白毛皮而製取的。學習應善於博取眾長。三年不目日,視必盲;三年不目月,精必朦。《法言·修身》三年不見日光,瞪眼而看不見;三年不見月亮,目光就短淺。長期不學習必定愚昧短淺。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梁·沈約《長歌行》積財千萬,無過讀書。《顏氏家訓·勉學》積聚萬貫家財,抵不上讀書有益。居近識遠,處今知古,惟還矣乎!《中說·禮樂》住在近處能了解遠方,處在今世能了解古代,只有通過學習。天下未有不學而成者也。《中說·禮樂》世界上沒有不經過學習就能成功的人。富貴比於浮雲,光陰逾於尺璧。唐·楊炯《王子安集·原序》富貴尤如天上浮雲,光陰才是無價之寶。知不足者好學,恥下問者自滿。宋·林逋《省心錄》知道自己不足的人一定好學,以下問為恥的人常常自滿。人不可以不學,猶魚不可以無水。宋·陸九淵《與黃循中》君子之於學,惟日孜孜,斃而後已,惟恐慌其不及也。《 四書集論·論語·公冶長》君子對於學習,每天孜孜不倦,死而後已,還恐怕學業無成。勿謂今日不學而有來日,勿謂今年不學而有來年。宋·朱熹《勸學文》學無早晚,但恐始勤終惰。宋·張孝祥《勉過子讀書》學習無早晚,只怕開始勤奮後來怠惰。繩鋸木斷,水滴石穿,學道者須加力索。菜根譚·後集百九》打掃光陰一片地,襄貯古今,研究經史。明.吳麟征《家誡要言》教學半。《尚書·說命下》教學相長。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論語·子張》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荀子·勸學》君子學習,用以修身;小人學習,用於取悅人。膽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圓而行欲方。《近思錄·為學類》膽要大而心要細,智慧要全面而行為要端正。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邇。《尚書·太甲下》要想登上高處,一定要從低處開始;要想達到遠處,一定要從近處走起。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詩·小雅·鶴鳴》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辯之,篤行之。《禮記·中庸》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這是真正的聰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論語·為政》只讀書而不思考無所收穫,只空想而不讀書,也只會疲憊不堪。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荀子·勸學》駿馬一躍,不能超過十步;劣馬跑完十天路徑,就在於堅持不懈。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荀子·勸學》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宋·蘇軾《送安惇秀才失解西歸》問與學,相輔而行者也,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清·劉開《孟塗文集·問說》學與問是相輔相成的,不學就不會產生疑問,不問就不能增長學識。貴可以問賤,賢可以問不肖,而老可以問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清·劉開《孟塗文集·問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好學而不勤問,非真能好學者也。清.劉開《孟塗文集.問說》欲求真受用,須下死功夫。清.陸世儀《思辯錄輯要.誠正類》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孔子對大同社會的具體闡述?
※儒生怎麼看待漢服復興運動?
※偉大的傳統必有深遠的智慧 ——儒家文化與現代教育
※劍芒寓言:村裡那個「大傢伙」——從」不恕「說起
※五經孔孟就是中國永恆的活憲法
TAG:儒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