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字基礎知識
· 漢字基礎知識
· 漢子是由形近字而演變來的。 例如:日·月·山·刪·冊·典---他們的開始字形就是:日:一個○加橫;月:如同一個耳朵;車:一個人在上,後面兩個車;—————— 象 形 法這 是 形 成 漢 字 的 最 早 方 法, 因 此 創 造 了 最 原 始 的 文 字, 例: 「日」 寫 成 , 「月」 寫 成 , 水 寫 成 , 牛 寫 成  等 等。 這 些 象 形 字 經 過 逐 漸的 演 變, 到 後來 都 改 變 了 原 字 的 形 體, 變 成 了 後 來 方 正 的 字 體, 有 的 筆 畫 減 少 了, 有 的 筆 畫 增 添 了, 由 不 規 則變 成 了 有 規 則 的 字 體。會 意 法象 形 字 比 較 容 易 看 出 造 字 的 道 理, 但 它 們 不 能 表 達 抽 象 的 意 思。 古 人 便 創 造 了 另 一 種 造字 法 —— 會 意 法。 就 是 用 不 同 的 符 號 或 借 用 「象 形 字」 加 上 一 些 符 號 來 表 達 一 個 抽 象 的 意 思。 例: 「明」 字 寫 成 , 意 為 「日」 和 「月」 帶 來 光 明。 「旦」 字 寫 成 , (意 為太 陽 出地 平 線 而 升 起。形 聲 法象 形 字 和 會 意 字 都 能 從 字 形 上 看 出 字 的 意 義, 但 卻 不 能 讀 出 聲 音。 因 此 又 創 造 了 形 聲 法來 造 字。 把 表 示 聲 音 的 聲 旁 和 表 示 意 義 的 形 旁 搭 配 起 來, 組 成 很 多 新 字。 例: 「爸」 字 是 表 音 的 「巴」 字 和 表 形 的 「父」 字 的 結 合; 「 芭 」 字 是 由 「巴」 和「++」 搭 配 而 成。 這樣 文 字 越 造 越 多, 據 統 計, 形 聲 字 占 漢 字 的 90% 左 右。 漢 字 的 形 成 和發 展, 成 為 人 們 交 流 思 想 的 重 要 工 具, 適 應 了 人 類 社 會 生 活 的 需 要。   一)筆畫筆畫是構成漢字字形的各種點和線,是漢字的最小構件。寫字的時候,從開始下筆到把筆提起叫做一筆或一畫。筆畫是構成漢字的最小單位。除少數幾個字外(一、乙),漢字都是由多筆畫構成的。1、分類對筆畫的傳統分類,是採用「永」字為代表的八種筆畫名稱:橫、豎、撇、捺、點、提六種。而筆畫又可分單一筆畫和複合筆畫兩種。(1)單一筆畫有點、橫、豎、撇、捺、提六種。為使漢字構成方塊形,單一筆畫在字的不同位置或不同偏旁中,還有不同的變形。如:①點有左點(辦)和長點(風)的變形;②撇有平撇,豎撇(月)的變形;③捺有平捺(之)的變形;④帶鉤變形,如豎帶鉤成豎鉤(水)。(2)複合筆畫複合筆畫是兩種或兩種以上筆畫的連接。包括:①折類(橫折:丑);②鉤類(橫折鉤:丹;橫折彎鉤:凡);③點類(撇點:女);④橫類(橫折折:凹);⑤豎類(豎彎:西);⑥撇類(橫折折撇:及);⑦提類(橫折提:計)。漢字總數有五萬(宋代丁厚《集韻》收字53525個;清代張玉書《康熙字典》收字47035個;1986年起逐冊出版的徐中舒主編的《漢語大字典》收字56000左右),都是由這八類筆畫組成。⒉、筆數每個規範的漢字的筆畫是有定數的,書寫時不能錯。正確計算筆畫,對於查字典和索引很重要,新聞中排列人名也往往按姓氏筆畫的次序。⒊、筆順漢字筆畫的書寫是有先後順序的。筆順的基本規則是:①先橫後豎(十);②先撇後捺(八);③從上到下(六);④從左到右(村);⑤先外後內(回);⑥先中間後兩邊(辦)。多數漢字的寫法是這一基本規律的綜合運用,但也有少數位結構特別:①多數先撇後折,但「力,刀,乃,方等是先折後撇;②「又,丹」後寫內點;③「占,非」是先豎後橫;④「匹,巨,臣,可」是先上內後豎折或豎鉤;⑤「凶,建」也是先內後外;⑥「 ㄗ,卩」是先右後左(後寫豎)。還有的筆順不易弄清,如:凹(5筆);凸(5筆);母(5筆);乘(10筆);鼎(12筆)。但筆順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可以靈活掌握,也可以根據個人的習慣與方便,在書寫實踐中不斷總結,創造出新的書寫方法。只要能把字寫好,就可以了。如「有」一般是        ,也可以       。按照筆順去寫,不但容易把字寫好,寫穩,而且能提高書寫速度。(二) 偏旁偏旁是由筆畫構成的較大的構字單位,是高一級的構字單位。它們作為一個個構字的部件構成合體字。如「昧,魅,妹」,分別由「日,鬼,女,未」兩個構字部件,即偏旁組成。這些由筆畫構成的結構部件大都偏處於字的側旁,稱之為偏旁。偏旁原指組成漢字的兩邊,左為「偏」,右為「旁」,現在的習慣把漢字的上下左右統稱為偏旁。1、分類偏旁,按照能否再切分成小的偏旁,分為單一偏旁和複合偏旁。⑴ 單一偏旁,是不能再切分的偏旁,如上例中的「日、鬼、女、未」。⑵ 複合偏旁,是可以再切分的偏旁,如「湖」字的右偏旁「胡」就是複合偏旁,它可以再切分為「古」和「月」;而「古」又是複合偏旁,可切分為「十」和「口」。現今每個漢字中的單一偏旁都是獨體字,又可分成成字偏旁和不成字偏旁。⑴ 成字偏旁,是從現在來看可以獨立成字的偏旁,這是單一偏旁的絕大部分。如「山、水、日月、手、人、馬、頁」等,當然也有不能作偏旁的獨體字,如「凹」。⑵不成字偏旁,是從現在看來不能獨立成字的偏旁,這是單一偏旁的一少部分。然而,它們在古代大部分是獨立成字的。如: 兩點水,讀bīng :  (甲)   (篆),象嚴寒下突起的冰塊。小篆加水旁以示由水凝成。本義是冰塊。 禿寶蓋,讀mì:  (篆),象一塊布向下披之形,用巾蓋物,表示覆蓋意。如「冤(兔在  下,屋曲義)」,「冠(元為頭,寸為法度)」。寶蓋兒,讀mián :  (甲)   (金)  (篆),象房屋側視狀,本義房屋。如「安(女子在室內表示安定,安全)」,「宇(屋檐)」單耳刀,讀jié :   (甲)   (篆),象跪坐的人形,古「跽」字。如「即(跪坐在食器旁,引申接近)」。右耳刀,「邑」字,  (甲)  (篆),上表示範圍,下表示人,是人們聚居的地方,如「郡,都,鄭」。左耳刀,「阜」字,  (甲)  (篆),象上下山的台階,本義是階梯或不太高的土山。如「陟(   腳趾向上),降(   腳趾向下)」。走之兒,讀chuò :  (甲)   (篆),左「彳」右「止」,象大道上有一隻腳印,表示人在路上行走。表示走或跑,楷書作「   」。病字旁,讀chuáng :    (甲)    (篆),病人躺在床上出汗,表示病人。絞絲兒,讀mì:   (甲)   (篆),象擰在一起的一束絲,本義是細絲,如「緒(絲端)」,「絕(斷絲)」。雙立人兒,讀chì:  (甲)   (篆),「行(   ,十字路口)」左半邊表示行動的符號。彳亍,慢慢走路的樣子。讀zhuī:象鳥形,    (甲)   (篆)如「集(鳥在樹上)」,「焦(用火烤鳥,燒焦了」。異字底兒,讀gǒng:象雙手形,古「拱」字,也作   。如「戒」「兵」。私字底兒,讀sī:象人鼻子側視狀。如「允」「去」「矣」。包字頭兒,讀bāo :表示有所裹抱,含有的意義。如「勾」「句」。三撇兒,讀shān :象以毛刷物或以筆畫紋之形。如「須」「參」。建字旁兒,讀yǐn :是彳延長變形而成,表示長行的意義。偏廠兒,讀hàn :象伸出岩石的山崖,下面可住人,表示房屋。折文兒,讀zhǐ:如「冬」「處」「夏」。反文兒,讀pū :如「政」「教」「收」。三匡欄兒,讀fāng :   (甲)   (篆),象竹筐,裝東西的器物。如「匣」「匠」。2、變形有的字作成字偏旁用時,與獨體字的形體有時有所不同,這是由偏旁所在的部位決定的。如⑴ 在字左的, (人)  (水)  (示)  (衣)  (手)  (心)  (犬)  (牛)  (子)  (火)   (土)  (木)  (女),還有   (言)  (金)  (食)是由偏旁簡化而來的。⑵ 在字右的,  (刀)  (文)。⑶ 在字上的,  (牛)  (羊)  (爪)  (川)。⑷ 在字下的,  (火)  (心)  (水)  (肉)。3、部位筆畫構成偏旁,偏旁組成合體字。但組成一個字的若干個偏旁,不是任意搭配的,而是在整個字形的結構中按一定規律各處一定的部位。如偏旁相同而位置改變,往往成了另一個字「吧,邑」「杳,杲(gǎo)」或成異體字「   ,   」。偏旁的部位是指偏旁與偏旁在構成合體字時的組合形式,一般說,合體字的偏旁部位有以下幾種形式:⑴左右式(包括左中右式):休,到。捕(   );謝,嗽(   )。⑵上下式(包括上中下式);忠(   );家(   );壟(   );意(   );雷(   );望(   )。⑶內外式(包括全包圍,半包圍式);固(   );回(   )和歷(   )這(  )甸(  )巨(  )閃(  )凶(  )。⑷品字式部位:森,磊,焱。⑸其它部位:激(  )率(  )籃(  )器(  )樊(  )。許多漢字是由一個單一偏旁和一個複合偏旁組成,其部位往往是上述幾種類型的綜合。如「徊」基本是左右式部位,但右邊又是內外部位;「簡」基本上是上下式部位,但下邊又是內外部位;「賀」基本是上下式部位,但上面又是左右式部位;「婚」基本是左右式部位,但右邊又是上下式部位;「固」基本是內外式部位,但內部又是上下式部位。為了便於稱說,還需要給部位定名;⑴左右式部位,左邊部位定名為「旁」,右邊部位定名為「邊」。如「權「可以說是木字旁,又字邊。⑵上下式部位,上邊部位定名為「頭」,下邊部位定名為「底」。如「寶」可以說是寶蓋兒頭,玉字底兒。⑶左中右式和上中下式部位,中間部位定名為「腰」。如「樹」是木字旁,又字腰,寸字邊。⑷內外式部位,外邊部位定名為「框」,裡邊部位定名為「心」。如「國」是大口框兒,玉字心。⑸品字式結構,「品、森、磊、淼、焱(yàn)」另外,漢字的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四個角的部位定名為「角」。如「器」可以不用「角」稱說,直接稱雙口頭,犬字腰,雙口底。但遇到不用「角」就不能稱說時,才用「角」稱說,如「騖(wù)」可以稱說是左上角矛,右上角反文,鳥字底。4、名稱偏旁的名稱有兩種叫法;一是直接稱呼其讀音,偏旁是現代的獨體字,可以直接稱其音。如「馬,水」。如獨體字較生疏,可用常用的合體字定名,如「 」可定名為錢字邊。二是習慣讀法,根據偏旁形象起的名,已成習慣,應沿用,如「 」稱立刀兒;「彳」稱雙立人兒。5、部首部首是具有字形歸類作用的偏旁,是字書中的各部的首字,即每一部的共同偏旁。如凡從「日」的字為一部,以其為首;,凡從「主」的為一部,以其為首;「日」和「主」就是兩個部首。可見,部首也是偏旁,但偏旁不一定是部首。;因為作為部首的偏旁基本上都具有表示義類的作用(見形聲字),所以偏旁的數目遠比部首多。採用部首給漢字歸類,始於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此書把9353個漢字歸為540部。明代梅贗(yīng)祚(zuò)《字彙》合併為214部。解放後編印的新《詞源》為214部。《新華字典》改為189部。新《辭海》為250部。近年出版的《漢語大詞典》和《漢語大字典》為200部。《現代漢語常用字表》為201部。漢字的數量很多,但偏旁是有限的(1000個左右)。學習一定數量的漢字後,利用偏旁來掌握漢字,可以收到以簡馭繁的效果。了解漢字偏旁及其部位,可以認識漢字形體的特點,有助於掌握漢字的間架結構的搭配,有助於了解漢字的意義,查檢按部首編排的工具書,同時也為分析漢字的構造方式打下基礎。二、漢字的構造方式前面講的漢字的構造單位,說的是漢字的結構因素,是純粹從字形分析出來的。世界上文字的結構,唯有漢字有字形。這裡所謂漢字的構造方式,即造字法,是按字理,即把漢字的形體、讀音和意義三者結合起來分析的。漢字的構造方式大致有四種: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前三種是不帶表音成分的結構,後一種是帶表音成分的結構。(一)   不帶表音成分的結構這類字的主要特點,是字形能顯示它所代表的詞或詞素的意義,而不能顯示出讀音。1、象形象形是用描畫事物形狀的構造方式造字,也就是把詞所表示的事物的形狀、特徵,用線條描畫出來,作為記錄該詞的符號。用這種構造方式造的字,叫象形字。如:禾: (甲) (金) (篆),象一棵成熟的莊稼.上是下垂的穗子,中間有葉,下部有根;金文的「禾」象穗子沉甸甸的。門: (甲) (金) (篆) (楷),甲文上有一條橫木,下部很象兩扇門,本義是「門戶」。牛: (甲) (金) (篆),象正面牛頭形狀,上是一雙牛角,牛角之下斜上伸展的是一雙耳朵,金文的「牛耳朵」則拉成一橫。羊: (甲) (金) (篆),象正面羊頭形狀,上是一雙向下彎的角,金文下部嘴巴很突出。象形字都是獨體字。從古代漢字看還有點象原物的樣子,如「田、井、雨、傘、網」,但大部分已不能了,如「牛、馬、耳、鳥、魚」。大多數古代的象形字現在還是獨體字,有些現在只是一些純偏旁的組合,不能算是合體字,也不能算形聲字,如「燕、壺、易、鼎」等。象形造字法是最原始的。這種構字方式局限性很大,因為世界上的實物無窮無盡,相似的又非常多,不能一一畫出來,並且難以使它們有所區別;特別是有些複雜事物畫不出來,畫出來也不便於書寫,有些抽象概念無形可象,根本畫不出來。因此,單靠這種造字法,不能滿足記錄漢語的需要,這就促使漢字造字法在象形的基礎上向前發展,出現了指事與會意兩種構造方式。這種造字法的特點是:①簡約性②典型性③可以是整體的或局部的形象,但局部一定要區別性強。2、指事指事是用指示性符號指出事物特點的一種造字方法,也就是在象形字上加簡單的批示符號創造新字。用這種構造方式造的字,叫指事字。如:(甲) (金)  (篆),「口」上加一橫,表示說話時從口出來的氣(或發出的聲音),「曰」本義是說。(甲) (金)  (篆),下部是面朝左面側立的人,上部一橫表示頭部所在,「元」字本義是頭。(甲)(金)  (篆),下面弧線表示地面,其上加一短橫表示地面之上,「上」字。(甲)(金)  (篆),上面弧線表示地面,其下加一短橫表示地面之下,「下」字。「木」下部加一點,表示樹根所在。   「木」上部加一點,表示樹稍所在。  「木」中間加一點,表示赤心之所在,「朱」的本義是赤心松。除了獨體字,也有合體字(   「寸」手腕)和變體字(  「片」  「永」)。指事字,同象形字一樣都是獨體字。這種造字法,雖然可以表示難以畫出的抽象概念,但局限性更大,因為用指示性符號表示詞義是相當困難的,因而用這種造字法造成的字是絕對的少數。真正的指事字極少,要表示抽象的概念,還可以通過會意來解決。現行指事字,基本是從古代的指事字演變來的,有些古代的指事字現在已不能看出其指事的意圖,如「朱、末、甘」等。後起指事字極少,如「卡」是「上、下」共享一橫,「乒乓」是近音字,「兵」減去一畫,可看作是特殊指事字。3、會意會意是用兩個或兩個以上象形字拼合的方法創造新字。會意字是合體字,是會合取義,即把幾個獨體字的意義組合起來,憑藉它們的聯繫表示新的意義,如:  (甲)   (金)   (篆),上部是腳趾朝上的左腳,下部是一隻腳趾朝上的右腳,左右腳向前走叫「步」,「步」字本義是行走。  (甲)   (金)   (篆),上部是一棵穗子下垂的稻穀,下面是一隻手,「秉」字本義是一把莊稼,引申為手拿著。  (甲)   (金)   (篆),左邊是田,右邊是犁鏵一類的耕田工具。古代耕田之事由男人擔任,「男」字本義指能在田中勞動的壯年男子。據形體構造分類:異體會意(由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表意圖象組合而成,如  「聞」:  「即(jí),將要」; 「既(jì),已經」;  「舂」)和同體會意(兩個或兩個以上相同形體組合在一起構成新字,如   「棗」  「林」)。據形體數量分類:二體會意(  「秉」),三體會意(  「祭」),四體會意(  「暴」)。會意構字方法所造的字,實際上是一種複雜的象形字,確實能表示出象形字所難以表示的較抽象的意義。由於會意字有較大的表意功能,因而會意字比象形字和指事字要多得多,是一種比較能產的造字法。楷書通行後,就不再造象形字、指事字了。但新的會意字還不斷出現,如大小為「尖」,不正為「歪」,不好為「孬」,不用為「甭」,兩手中分為「掰」。新造的簡化字有一些就是會意字,如小土為「塵(塵)」,山石為「岩」,人本為「體(體)」,目水為「淚(淚)」。會意造字法雖造出了象形法難以造出的字,但也有嚴重的缺點:首先,所「會」的「意」帶有一定主觀色彩,有的原本就很牽強,有的簡直象猜謎;其次,為了表示各種各樣的意思,要把各種各樣的與意思有關的字拼湊在一起,結構極為複雜,而且許多詞,也很難用這種方法確切的表示出來。現行的會意字多數是從古代會意字演變來的,但一般容易理解。有些古代的會意字,今還能理解其會合取義。如「涉、明、眾、林」等;有些由於字形演變,字義變化,很難了解它們如何會意的,如「弄、視、祭、集、香」等;有些過去的會意字,簡化後變成了形聲字,如「郵—郵;竄—竄」等;有些簡化後稱會意字很勉強,如「轟—轟;棗—棗」等;有些簡化後成獨體字,如「東—東;韋—韋」等,也很難說是會意字。上述三種構造方式,是以象形為基礎的純粹表意字,字形不含有讀音的標誌,從字形上看不出該怎麼讀;然而,字形在不同程度上,顯示出詞所指稱事物的某些特徵,人們據形聯想,大致上能領悟字所表示的詞或詞素的意義。但這三種構字方式局限性很大,用來構字的象形符號和抽象符號是有限的,按照所要表示的詞的意義逐一設計字形,讓字形和詞義發生聯繫,也是很困難的事,何況語言中有些詞的意義難以依靠象形符號來表示的。二、帶表音成分的結構4、形聲是利用形旁(意符)和聲旁(音符)組成新字的造字法。形聲字雖然是合體字,但不是會意,而是一形一聲。如「枝、沐、袒」等,在這裡,「木、水、衣」是形旁(形符、意符),「支、木、旦」是聲旁(聲符)。由此看來,形聲是一種由形旁和聲旁兩部分構成的半意半音的構造方式。形聲字的形旁是表示意義的部分,大都是由象形字充當,看見形旁,能在大體上了解字的意義;聲旁是表示讀音的部分,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字都可以充當。如「沐、沫、沽、湖」,這些字轉化為聲旁後就喪失了它們原有的表意功能,變為表音成分,實際上就等於是該字的注音符號。⑴  組合方式形聲字的形旁和聲旁有三種組合方式:左形右聲:指、詩、估、格            左聲右形:救、歉、劍、欽 上形下聲:空、露、花、嶄上聲下形:盂、貨、娶、基內形外聲:聞、問、悶、瓣、辮、辯內聲外形:園、囤、病、衷、閣、匣在全部形聲字中,左形右聲的字最多,其次是上形下聲的字也比較常見,上聲下形的字較少,內形外聲的字也很少。有些字,形旁和聲旁安排的位置比較特殊,主要是為了使字的結構勻稱些,如    修:形旁「攸(yōu)」縮到右上角,聲旁是「  (shān)」。荊:形旁「艹」縮到左上角,聲旁是「刑」。穎:形旁「禾」縮到左下角,聲旁是「頃」。旗:形旁「   (yǎn)」,聲旁「其」在右下方。 衢:形旁「行」,聲旁是中間的「瞿」。有些字作形旁時,位置較固定,如「金、木、水、火、土」等,如果是左右部位,一律在左;「艹、竹、廣」等一律在上;「四、皿」只能在下。⑵  優越性形聲是一種高產的造字法,形聲字的大量出現,大大提高了漢字記錄漢語的功能。形聲字採用了一形一聲的構造方式,可以創造出大量的形聲字。一般說,《新華字典》收錄的8000多個漢字中,形聲字所用的形旁有1000多個;據《現代漢語形聲字字彙》一書分析,所用的聲旁約1500個,用這些形旁和聲旁可以比較省力地造出大量的新字來,如一個形旁「木」加上不同的聲旁可以造出100多個形聲字,如「松、枝、桿、材、杖、杈、榆、楠、杜、枯、村、架」等。又如一個聲旁「廷」加上不同的形旁可以造出10幾個形聲字,如「庭、蜓、霆、挺、艇」等。因此,形聲造字法一出現,就表現出旺盛的生命力——殷商甲骨文和周代金文里形聲字佔20%;到了漢代反映在《說文解字》里的已達80%以上;今天常用的漢字里已達90%以上。形聲字的大量出現,在漢字史上是很大的進步。解決了象形、指事、會意造字法難以解決的需要創造無數圖形符號的問題,使漢字能適應社會實際的需要。如「魚」是整個魚類的總稱,但魚的種類卻是數不清的,顯然不能為每一種魚造一個字,再說各種魚的樣子又很相似,文字畢竟不是圖畫,用象形來表示很難從字形上一一加以區別。而形聲造字法,可以用「魚」作形旁,再借用原有的字作聲旁,可以造出一系列形聲字來表示魚的種類,如「鯉、鯽、鯨、鱔、鱷、鱸、鯊……」形旁與聲旁的結合,不僅造出了大量的形聲字,還使大批漢字在偏旁系統上聯繫起來,形成了部首,加強了漢字的系統性。《康熙字典》里的214個部首,基本上是從造字法著眼,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