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樹椿治筋傷學術思想
在生理、病理上重視筋的作用
孫老認為「筋」在人體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傳統中醫理論認為筋的功能主要是連接關節約束骨骼、支配關節功能活動。《素問》云:「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也。」「諸筋者皆屬於節。」筋通過對骨骼的約束,附在骨上收縮與弛張,產生屈伸和旋轉運動。人體關節之聯結,主要依賴筋加以包裹約束。因此,當外界致病因素導致筋傷後,筋束骨無力也可影響骨的正常生理功能,同時骨的正常生理功能也會受到影響。筋傷時內動於肝,肝血不充,血不養筋,筋病難愈;筋損束骨無力,也影響骨之癒合。清代《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系統地總結了常見的筋傷疾病,有「弛、縱、卷、攣、翻、轉、離、合」等。《雜病源流犀燭·筋骨皮肉毛髮病源流》認為「筋也者,所以束節絡骨,絆肉綳皮,為一身之關紐,利全體之運動者也……人身之筋,到處皆有,縱橫無算。」
在診斷上重視「手摸心會」,堅持辨病與辨證相結合
孫師臨證重視摸診,認為摸診是骨傷科最具特色而又非常重要的診斷方法。強調通過「手摸心會」,來了解筋、骨、關節的正常形態及筋傷的部位、性質、大小、程度,並判斷其與臨床癥狀的相應關係。將手摸心會與組織解剖、影像學檢查結合,納入中醫骨科的辨證論治體系,增強了診斷的準確性,避免了治療的盲目性,使其目的性更加明確,為保證手法治療的療效提供了依據。
人體氣血循行全身內外上下、皮肉筋骨、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無所不至,故人體無論何處損傷,首當其衝傷及氣血。臨床所見的內、外傷,其基本的病機是傷後氣血運行失常,而發生一系列的病變。因此在中醫辨證體系中,骨傷科首重氣血辨證,臨床辨證明確,方能醫治有效。他認為在筋傷的臨床診治過程中,不僅要辨證施治,還應辨病施治。有病就有證,辨證才能識病,兩者密不可分,只有病、證合參,才能選用正確的手法、適當的方葯。另外,他認為現代科學技術發展迅速,臨床上應合理利用現代科學的檢測手段,並將之納入中醫的診療體系,以拓寬自己的視野,在中醫理論指導下,去分析觀察疾病內在的病因、病機、演變規律。對於骨傷科來說,尤其應藉助現代科學技術的檢查手段。
在治療上強調手法治療為主
對於筋傷疾病,他積極提倡運用中醫骨傷科的手法治療。其手法主要源於宮廷正骨,師從著名中醫骨傷科專家劉壽山老先生,盡得劉老理傷正骨手法真傳。在繼承劉老先生經驗的同時,運用現代科學知識對其進行了規範整理,在保持療效的基礎上,簡化精鍊了手法。
孫老在手法運用中強調因勢利導、輕重結合,做到輕、巧、柔和,認為「筋喜柔不喜剛」。手法的療效靠的是手法本身,在手法運用上尤其強調輕柔和緩、外柔內剛,使患者在並不感到痛苦的情況下即獲得癥狀的緩解或痊癒。正如《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所謂:「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稱為手法也。」手法的特色正是在於輕、巧、柔和。輕,主要指動作要輕,不用暴力手法同樣能達到治療的目的,使患者在心理上宜於接受;巧,巧妙,一方面是指手法運用的技巧,另一方面是指用「巧勁」;柔和,是手法用力要柔和,不能粗暴、生硬,強調剛中有柔、柔中有剛,剛柔相濟。手法的力量要根據病人病情,並結合醫生自身功力運用。對新傷用力要輕,動作要緩,而陳舊傷則可逐步加重用力。對於體質較弱、病情較重的病人治療時要徐徐用力,以能耐受為限。對於身體強壯、病情較輕的患者,用力時使患者感到患處有沉重感或酸痛,但能忍受即可。
藥物及功能鍛煉的有效配合
對於筋傷疾病,孫老強調手法治療的同時也應重視藥物與功能鍛煉的配合。疾病不同、中醫的證不同,藥物的運用也有所不同。即使是同一損傷,也要根據人的年齡、性別、體質的強弱靈活運用。治療筋傷,常用手法為主,配合中藥內服、外敷、薰蒸及牽引。藥物治療上重視辨證,在整體觀念的指導下,圍繞「肝主筋」的理論,以養肝、柔肝、疏肝為中心,配合健脾補腎,取得了良好的療效。
中醫治療骨傷強調「三分治療,七分鍛煉」,「練功療法」是治療筋傷疾患的重要方法,與手法、藥物等治療方法有著相輔相成的作用。「練功療法」可以防治許多疾病。應用「練功療法」時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要詳查病情,合理選練;其次要動靜結合,主動為主;最後要循序漸進,貴在堅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