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牛的西方哲學史筆記【完整版(中)】
註:本筆記分為上、中、下、續四個部分(因微信圖文字數限制),如果您需要全部集齊,請關注【藝術與哲學】,關注後即可在「西方哲學」板塊中全部獲得。
第七章 早期基督教哲學
一、基督教的歷史(早期):恩格斯說:「它最初是奴隸和被釋放的奴隸、窮人和無權者、被羅馬征服或驅散的人們的宗教。」(一)猶太人和猶太教。「希伯萊人」、「以色列人」、「猶大人」、「猶太人」、「耶和華」(二)耶穌階段。「彌賽亞」(猶太人的救世主)、「基督」(三)聖保羅(保羅)階段。(四)基督教的誕生。(五)羅馬帝國階段。
二、早期基督教哲學——教父哲學概況(一)教父和教父哲學1、教父:2、教父哲學:(二)基督教的主要教條:1、三位一體說。2、創世說。3、原罪說。4、救贖說。5、天國報應說。(三)教父哲學對待哲學的兩種態度:1、信仰主義的態度:將信仰與哲學對立。德爾圖良代表。2、理性辯護主義的態度:信仰與哲學可以統一。奧古斯丁代表。
三、教父哲學的集大成:奧古斯丁的教父哲學。
奧古斯丁(Augustin、354——430年)(一)認為「基督教是真正的哲學」。(二)知識論——關於上帝存在的證明。1、上帝就是真理自身或上帝是真理的來源。2、人獲得真理是上帝的「光照」。(三)神正論。1、關於什麼是「惡」的問題。2、意志自由說。3、原罪和恩典說。(四)基督教的社會歷史觀:認為真正的歷史是「上帝之城」的歷史。
第八章 早期經院哲學
一、什麼是「經院哲學」經院哲學由教父哲學發展而成。(一)「經院哲學」含義原義:指在公教會(或天主教會)學校里傳授的、以神學為背景的哲學。
它的基本特徵是:以「經院」(即教會或修道院辦的學校)為生存環境,以「辯證法」(即亞里士多德所說的論辯推理)為操作原則。 延伸含義:指那種脫離實際、排斥經驗,搞形式主義和繁瑣論證的哲學。
如論證「神用泥土捏成的人的始祖亞當有無肚臍眼?」「吃人的野蠻人死後肉體復活的情況如何,這個復活的肉體是他們自己的肉體,還是他人的肉體?」(二)「經院哲學」的發展過程:第一階段(早期):從九世紀到十二世紀末,是經院哲學的準備和形成時期,最主要的是唯名論同實在論之爭。安瑟爾謨被稱為「最後一個教父和第一個經院哲學家」。第二階段:從十三世紀到十五世紀中葉,是經院哲學興盛和開始衰落時期,最主要的是托馬斯阿奎那的經院哲學。
二、唯名論和唯實論之爭唯名論和唯實論之爭是經院哲學內部的爭論。(一)爭論的焦點是關於一般(概念)或共相是否實在的問題,或者說究竟「一般」(共相)是實在的,還是「個別」(殊相)是實在的。(二)問題的由來來源於3世紀的新柏拉圖主義者波菲利提出認為是最高級的問題的三個問題:(1)共相是否獨立存在,或者僅僅存在於理智之中?(2)如果它們是獨立存在,它們究竟是有形的,還是無形的?(3)如果它們是無形的,它們究竟與感性事物相分離,還是存在於感性事物之中,並與之一致?6世紀的哲學家波埃修把問題引進,並強調其研究價值。12世紀時問題成為神學家關注的焦點。(三)唯名論的觀點認為存在的事物都是個別的,心靈之外沒有一般的對象。
不過有極端的唯名論和溫和的唯名論的區分:極端的唯名論認為共相只是名詞,如果說它們是實在的話,這種實在不過是「聲音」而已。溫和的唯名論認為共相是一般概念,是心靈對個別事物的個別性質加以概括或抽象而得的,概念只存在於心靈之中。(四)實在論的觀點認為共相既是心靈中的一般概念,又是這些概念所對應的外部實在。實在論也有極端派和溫和派的區分:極端的實在論認為一般概念所對應的外部實在是與個別事物相分離的、更高級的存在。溫和派認為實在是存在於個別事物之中的一般本質。(五)爭論的哲學意義爭論的焦點實際上是希臘哲學中的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著重探討的一般與個別的關係問題,因此,爭論就是在特殊情況下的哲學活動,是哲學基本派別鬥爭的特殊形式。
列寧說:「當然,中世紀唯名論者同實在論者的鬥爭和唯物主義者同唯心主義者的鬥爭具有相似之處」。(六)爭論的社會意義爭論絕不是一場純思辨的爭論,是當時社會的政治鬥爭的反映。
三、坎特伯雷的安瑟爾謨(一)生平活動Anselm of Canterbury、1033——1109年。早期實在論最著名的代表。(二)關於信仰與理性的關係的觀點1、不否定理性的作用。2、認為「先信仰,後理解」。(三)關於上帝存在的「本體論證明」1、「本體論證明」的內容; 推理形式:2、對「本體論證明」的辯護:(1)高尼羅對安瑟爾謨的證明的反駁:(2)安瑟爾謨對反駁的辯解:(四)關於同羅色林的爭論他同羅色林的爭論代表了實在論同唯名論的第一次交鋒。
四、羅瑟林(一)生平活動Roscellinus、約1050——1125年。極端唯名論的代表。(二)主要思想1、認為真正的實體只是個別事物。2、認為共相(一般概念)不表示個別事物之外的實在,如果是實在的話,只是表示聲音而已。3、在邏輯上對「三位一體」教義產生了異議解釋。
五、阿伯拉爾(一)生平活動Peturs Abalard、1079——1142年。溫和的唯名論的代表。(二)關於理性與信仰的關係的觀點1、他不是一般地承認理性的作用,而是從更深刻的意義上去認識理性的作用。認為辯證法的首要任務不是證明、解釋,而是探索、批判。認為辯證法可以幫助找到產生信仰的不確定性的原因。2、認為理性與信仰不是對立的,「真理不會反對真理」。(三)「概念論」的唯名論思想1、對實在論和極端唯名論的批判:對極端實在論和溫和實在論關於存在共相實在的觀點的分析批判。對羅色林的極端唯名論否定一般概念的意義的觀點的分析批判。2、「概念論」的主要觀點:(1)只有個別事物才是獨立存在的實體,共相不是實體,也不表述個別實體以外的實體。(2)共相作為名詞是有形的,作為名詞的意義是無形的,但心靈中有關於它的印象。(3)共相表述的事物共同狀態在感性事物之中,但共相把握這一狀態的方式卻在理智之中,表現為心靈中的一般印象。(4)個別事物是產生共相的原因,但共相一旦產生,便成為不依賴個別事物的心靈印象。
第九章 經院哲學的亞里士多德主義
一、阿維洛伊主義和拉丁的阿維洛伊主義(一)阿維洛伊主義 13世紀經院哲學在利用希臘哲學方面,經歷了一個明顯的變化,即以柏拉圖哲學為主變為以亞里士多德哲學為主。在促成這個變化中的一個重要因素之一是阿維洛伊主義。
阿維洛伊主義是12世紀在西班牙流行的一種「穆斯林的亞里士多德主義」(「阿拉伯的亞里士多德主義」),也叫「西部的亞里士多德主義」(相對於另一派叫「東部的亞里士多德主義」的穆斯林的亞里士多德主義而言),因其代表人物為阿維洛伊(Averroe)而得名。阿維洛伊主義由於是在阿拉伯人翻譯和注釋亞里士多德的著作中形成的,所以它主要的還是亞里士多德的思想,其中對經院哲學產生了重要影響的觀點有:(1)認為物質在時間上是無始無終的,但是在空間上是有限的,所謂從「無」中創造出世界的學說,是神學家最荒謬的臆造之一。(2)「雙重真理論」:認為哲學和宗教歸根到底導致同一個真理。二者追求真理的形式不同。哲學高於神學。(二)拉丁的阿維洛伊主義 阿維洛伊主義是西歐人重新認識亞里士多德主義的重要途徑,拉丁的阿維洛伊主義就是阿維洛伊主義被譯成拉丁文的形式進行傳播的思想,也叫「世俗的亞里士多德主義」,代表人是巴黎大學的西格爾(Siger of Barbant、1240—1284年)。拉丁的阿維洛伊主義使亞里士多德主義對經院哲學的影響具有了直接的現實性。其對經院哲學產生重要影響的觀點主要是以上阿維洛伊主義所主張的觀點。
二、托馬斯主義(一)托馬斯(Thomas Aquinas)的生平活動(二)托馬斯論哲學和神學的關係
1、認為哲學和神學是兩門不同的科學。(1)認為區分科學的標準不在於客觀對象,而在於研究方式,同樣的對象可以被不同的方式認知而成為不同科學的研究對象。神學和哲學有著共同對象,但哲學以理性認識它們,神學靠天啟認識它們,兩者因此是兩門獨立的科學。(2)認為神學雖然也使用演繹推理,但它的演繹前提與哲學的不同,而判斷一門學問是否科學的標準取決於它是不是一個演繹體系,因此神學和哲學是不同的科學。(3)認為「在哲學外,建立一種憑上帝啟示的學問,是有益的」。好處是比人類的拯救來的更合適、更準確。2、認為神學高於哲學,哲學是神學的奴僕。(1)認為神學「在思辨和實踐兩方面都超過其他科學」,因此神學高於哲學。(2)認為人的理性屬於自然,而上帝的恩典又是成全自然的,這種相輔相成的關係使神學需要哲學。認為神學可借哲學「來把自己的義理講得更清楚些」。(三)托馬斯的「形而上學」托馬斯從維護神學的目的出發,在他的「形而上學」中闡述了亞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學」的思想。1、關於「存在」的意義的觀點。(1)認為存在的意義指活動本身,是賦予一切事物現實性的活動,不是指一個事物或一類事物。因此,它的特徵在於它的現實性,它也就是使潛在轉變為現實的活動。(2)認為存在高於、由於和先於本質。2、關於「實體」的劃分的觀點。托馬斯根據存在與本質、形式與質料的關係不同,把實體看作由高級到低級的等級系統,體現了他的溫和的實在論的態度。這個等級系統為最高實體上帝、精神實體、物質實體。
(四)托馬斯對上帝存在的論證相對於安瑟爾謨的關於上帝存在的證明,托馬斯的證明屬於後天的證明,即是從經驗出發的證明。1、從事物的運動或變化方面論證。2、從動力因的性質來討論上帝的存在。3、從可能和必然性來論證上帝的存在。4、從事物中發現的真實性的等級論證上帝的存在。5、從世界的秩序(或目的因)來論證上帝的存在。
(五)托馬斯的認識論感覺論理智論意欲論
1、感覺論托馬斯的認識論與他的實體學說是一致的,因此他首先論及以有形事物為對象的認識形式——感覺。(1)認為感覺是知識的一個來源,知識開始於感覺。他說:「有感覺才能理解」,「只有當感覺健全、精確時,心靈才能自由馳騁」。因此他認為感覺在一般情況下是不會犯錯誤的。(2)認為認識在由感覺到理智的過程中,感覺區分為外感覺和內感覺兩種形式。外感覺是以有形事物為對象的感官活動,根據感官和感覺對象的結合的區分標準,分成看覺、聽覺、嗅覺、嘗覺、觸覺五種,其中觸覺是最基本、最一般的外感覺。人的外感覺並不高於動物的外感覺。內感覺以可感形式為對象,它是對外感覺獲得的關於事物的印象進行再認識,它能在各種條件下,包括在事物不出現的情況下,從各方面認識事物全部。它包括有通感、辨別、想像、記憶四種形式,其中想像是最重要的內感覺。想像意味著理智潛在地參與了感覺活動,因此想像是思想的初級階段。人的內感覺超過動物的內感覺。2、理智論托馬斯是把理智活動看作比感覺活動更高級的認識活動來論述的。(1)認為理智活動以抽象形式為對象,人的靈魂的理智活動也是知識的一個來源。(2)認為人的靈魂的理智活動就是抽象活動,抽象活動是在感性活動內部自發產生的,他是把可感形式中的質料因素,即一切於具體形狀、大小有關的印象完全排除,達到對無形的、普遍的形式的認識。(3)認為人的理智從有形事物抽象出來的普遍概念也就是共相,共相一方面是存在於人的思想中的獨立概念或名稱,另一方面又是存在於可感個體之中的普遍實在,是普遍概念的對應物。他在此企圖調和唯名論和實在論。3、意欲論(1)認為人除了認知活動外,還有意欲的活動方式。意欲是人從內到外的活動,它以外部事物為目的,把自己的力量施加在外物上,改變或利用外物,外物的變化是意欲在心靈之外造成的結果。意欲也就是人的行為。(2)認為意欲分為感性意欲和理性意欲兩種,它們的差別就如感覺與理智、動物與人的差別一樣。感性意欲是動物意欲,是人的自然意欲;理性意欲則是意志。很顯然,他認為意志要比感性意欲高級。(3)認為人的行為分為「人性行為」和「人的行為」。人性行為是完全由理性意欲支配的行為,它出自人所特有的屬性,是理智與意志相統一的行為;人的行為則是由理性意欲與動物意欲共同支配的行為,它出自人的本質。(六)托馬斯的倫理學托馬斯的倫理學是亞里士多德的倫理學加神學的結果。(1)認為道德活動的終極目的是上帝,直接目的是幸福,幸福和上帝的關係是共有的善和最高的善的關係。(2)認為德性分為基本德性和神學德性。基本德性是以理性為標準的意志的習慣,有謹慎、正義、節制和堅韌四種;
神學德性是意志遵循上帝啟示和使徒教導而培養出的好習慣,包括有信、望和愛。(3)認為「自然律」即關於人的本性的規律是上帝制定的永恆律,並銘刻在人的心靈中,表現為人的自然稟賦和傾向。「自然律」內容為:趨善避惡以保全生命,通過夫妻關係來繁衍後代,在和平環境里探索真理,服從法律以保持社會秩序。(七)托馬斯的政治學托馬斯的政治學具有明顯的宗教目的。(1)同意亞里士多德的「人是社會的動物」的觀點,因此認為社會和國家是自然的,國家是為了公共的善而建立的。(2)認為教會追求超自然的善高於國家謀求的公共的善,因此教會高於國家。(3)認為國家制定的人類的法規依據於自然律,是成文法的自然律。成文法的來源有:一是上帝直接向人類宣布的神律,二是人的信仰與理性。(4)認為君主政體、貴族政體和民主政體都是好的國家形式,其中君主政體為最好。
第十章 英國的經院哲學家
一、羅吉爾·培根(二)關於基督教學術的革新思想1、論人類認識錯誤的根源培根認為在下面四個方面造成了人類認識的障礙,導致錯誤的認識:(1)崇拜權威的教條主義。(「靠不住的、不適當的權威的榜樣」)(2)因襲守舊的保守主義。(「習俗的長期性」) (3)盲目的信仰主義。(「無知民眾的意見」)(4)夸夸其談、不學無術。(「以虛誇的智慧掩飾無知」)2、對新學科內容的設想培根提出要改革哲學的學科內容,以適應現實的需要。他提出的新學科由五部分組成,即數學、語言學、透視學、實驗科學和倫理學。這體現了他提倡的科學理性精神。(三)論實驗科學培根在哲學的學科組成中提出了「實驗科學」的新學科,他因此也就成為第一個使用「實驗科學」的人,他極力地推崇實驗科學,不僅從理論上向人們闡明實驗科學的重要性,而且提出過很多有用的設想,可稱之為實驗科學的先驅。1、關於實驗科學的優越性的論證(1)認為它具有實證性,能證明科學的結論。他在此闡述了邏輯證明(推理)與實驗的關係,認為如果推理證明是確定知識的必要條件的話,那麼實驗科學就是確定性的充分條件。他說:「一切事物都必須被經驗證實」。(2)認為它具有工具性,如果沒有實驗的幫助,其他科學便達不到目的。(3)認為它具有實用性,它不僅僅是其他科學的工具,而且是達到人為目的的工具。
二、約翰·鄧·司各脫
(二)論形而上學與神學、理性與信仰的區別司各脫對形而上學與神學在各方面的區別進行了論述,從而嚴格地區分了形而上學與神學,這對淡化神學對哲學的影響,使哲學非宗教化起到了重要作用。(1)認為作為形而上學的對象的「是者」有兩種樣式:作為上帝的無限存在和作為被造物的有限存在,由於有限與無限是非連續的,不能相通,所以不能從有限存在去推理、證明無限存在。他在此說明了哲學並不能完全對上帝進行論證。(2)認為神學不證明上帝的存在,上帝存在對神學來講是先設定的存在,神學的對象是上帝的屬性。(3)認為形而上學雖然可以證明上帝的存在,但它不能提供上帝屬性的知識,它只能提供有限存在的屬性的知識。(4)認為人的理智屬於有限存在的樣式,上帝的理智屬於無限存在的樣式,兩者不能相通,人的理智達不到神學的高度。(5)認為上帝的屬性只能是信仰的對象,神學是信仰的學問,不是一門知識,而是一門實踐的學問。(三)個性學說司各脫在唯名論和實在論的論爭中,提出「個性」來說明事物的特殊本質的實在性,具有獨創性,也說明了他的「精細」風格。(1)認為實在論在承認形式是一類實體的共同本質的情況下,不能把質料作為實體個別化的原則。質料只是實體的量的規定性,它是在本性上後於實體的,作為實體的屬性是不能決定實體自身的。(2)認為決定實體個別性的是在實體中的「個性」要素,個性是「決定一事物是這個而不是那個的本性」。(3)認為個性是決定實體的終極因素,是沒有性質解釋的,在邏輯上是不能被定義的。(4)認為形式、質料、個性共同構成事物的實在本質。(四)論自由意志在司各脫的思想中,有關於意志的無限支配作用的闡述,使其思想具有意志主義的特徵。(1)認為上帝具有無限的理智和無限的意志兩個方面,意志對理智具有自由決定的作用。(2)認為人的靈魂也有理智和意志兩種功能,在兩者的關係上,是意志支配理智,而不是理智支配意志。原因:只有當人們願意知道某一對象時,他才會運用他的理智。(3)認為歸根結底是上帝的無限意志支配一切,包括人的意志。
三、威廉·奧康(二)新唯名論奧康通過在唯名論中引入13世紀的詞項邏輯的有關研究結果,重新對事物的性質和概念內容作解釋,發展出新唯名論理論。1、關於詞項概念的邏輯功能的論述(1)認為觀念符號有指稱和指代兩種不同的邏輯功能,「指稱」是符號自身具有的代表功能,「指代」是符號在命題中才具有的代表功能。(2)認為殊相是專名,具有對一個個別事物的指稱功能和對其他專名的指代功能;而共相就只有對個別事物的概念或思想的指代功能。這樣共相與殊相的區別變成了名稱概念的邏輯功能的區別。2、對「普遍性」的唯名論解釋由於唯名論只承認個別事物是實在的,因此實在論常在科學研究對象具有普遍性、謂詞的表述對象具有普遍性和定義對象具有普遍性這三個問題上為難唯名論,奧康運用指稱和指代的區別理論對以上三個問題做出了解釋,回應了實在論的責難。
(1)認為科學的研究對象毫無疑問地要有普遍性,是共相及其組成的普遍命題,但這並不意味著存在與共相對應的實體,因為這裡的共相併不指稱任何東西,而是指代殊相,實際存在只是個別事物,只不過它們不直接成為科學的研究對象而已。(2)認為在命題「所有S是P」中,謂詞P並不指稱主詞S所指稱的東西的任何一部分,它正確表述主詞的功能是它的指代功能,因此,謂詞可以普遍地表述個別事物,不需象實在論者那樣設立一個與謂詞相對應的普遍實在對象。(3)認為在定義的命題「X是Df」中,根據語言單位只能與語言單位互換和定義與定義對象有互換性的原理,定義對象不是實體或實在的類,而是普遍詞項,定義不過是對所有被定義的對象的名稱(不管它們是殊相還是共相)的指代。另外,Df應是指代的指代,比一般命題的謂詞P有更高的概括作用。3、論自明知識與證據知識的區分(1)認為知識的真假始於命題的真假,判斷命題的真假通過兩個途徑進行:一是通過了解命題中詞項之間的關係;二是根據詞項與事物之間是否有對應關係。(2)認為對詞項之間的意義聯繫的認識叫做抽象認識,如「蘇格拉底是人」;對詞項與事物之間有無聯繫的認識叫做直觀認識,如「蘇格拉底在跑」。(3)認為由直觀認識複合組成證據知識,由抽象認識複合組成自明知識。(4)認為直觀認識表達偶然命題,證據知識是偶然知識;抽象認識表達必然命題,自明知識是必然知識。(三)「奧康的剃刀」奧康的新唯名論是反對實在論的,直接針對的就是實在論設置的普遍實在,在他看來,它們統統是無必要的、多餘的,要堅決把它們剔除掉。後人把他的這個理論設立原則叫做「奧康剃刀」。「奧康剃刀」用奧康的話表述為:「切勿浪費較多東西去做用較少的東西同樣可以做好的事情。」後人的表述為:「如無必要,切勿增加實質」。它也叫做一條思維經濟原則。
第十一章 文藝復興時期的哲學思想
一、文藝復興運動簡介(一)文藝復興運動的歷史背景1、從十四世紀到十六世紀末葉,是歐洲封建社會瓦解和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形成時期。2、自然科學發展的狀況。3、古希臘羅馬自然科學著作與哲學著作的發現與利用狀況。
(二)「文藝復興」的含義1、描述性的含義:十四世紀以後,隨著古代典籍陸續從阿拉伯重新傳入歐洲,在反對中世紀神學世界觀的鬥爭中,先進思想家們對非基督教的古代世俗文化發生了興趣,懷著極大的熱情搜集、整理古代文化典籍,發掘古代文化遺產,研究古代語言、歷史、文藝、科學和哲學,仿照古典作品進行創作。古典文化的研究,蔚然成風。這就是說謂「文藝復興」。2、實質意義:實質上是借古希臘文化,作為資產階級反封建反神學的思想文化運動,是歐洲一次新的文化、科學和哲學發展的開始。(三)文藝復興運動群英譜1、文學家代表:2、藝術家代表:3、科學家代表:4、哲學家代表:5、宗教改革思想家代表:6、社會政治思想家代表:
二、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思想(一)人文主義的含義和基本精神1、人文主義的含義原義:即「人文學」,指一種與神學相區別的世俗的學問,包括文法、修辭學、歷史學、詩藝、道德哲學等。哲學上的含義:指以人為中心的世界觀。2、人文主義的基本精神抬高人的地位,貶抑神的地位。「我是人,人的一切特性,我無所不有。」(二)人文主義的核心和哲學基礎——人性論1、反對中世紀抬高神、貶抑人的地位的觀點,肯定人的價值、尊嚴和高貴。2、認為感性慾望是人的本性,反對神學的禁欲主義和來世觀念,要求人生的享樂和個性的解放,肯定現世生活的意義。3、認為理性是人的天賦本性,反對神學貶低理性的觀點。4、認為人性包含著自由、平等、博愛,反對封建等級觀念。 (三)人文主義的意義1、理論意義2、社會意義
三、文藝復興時期的自然哲學思想文藝復興另一個歷史功績是「自然的發現」,表現為自然哲學的思想: 對世俗生活的重視必然引起對自然的濃厚興趣和自然科學的發展。文藝復興促進了人們對自然科學的研究,使人們開始用科學的方法而不是神學的眼光去面對自然界,為16世紀以哥白尼的天文學為代表的自然科學繁榮打下了基礎。因此稱文藝復興帶來了「自然的發現」。
四、文藝復興時期的宗教改革運動 在文藝復興即人文主義運動的影響下,在16世紀,歐洲大地上又發生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反正統宗教神學革新運動,它就是宗教改革運動。從表面上看,它雖然是宗教內部進行的改革,但是,它實質上是人文主義運動在宗教神學領域的延伸,是新思想文化運動的組成部分,甚至是新興的「資產階級革命」(恩格斯語)。它的影響甚至比人文主義更大更深遠,因為它具有更廣泛的社會群眾基礎。
宗教改革直接的要求是消除教會的權威,變奢侈教會為廉潔教會,而從哲學上看,其內在要求則是由外在的權威返回個人的內心信仰。新的宗教哲學思想是宗教改革的核心。
1、馬丁·路德的宗教哲學——「因信稱義」說
(1)馬丁·路德宗教改革運動:1517年1月30日、「贖罪券」、《九十五條論綱》、驅逐僧侶、搗毀寺院、平民暴動、翻譯《聖經》。(2)「因信稱義」說: 馬丁·路德通過引用原始基督教的教條「因信稱義」來闡發自己的宗教思想,它意思指人的靈魂得救不在於教會,也不在於「事功」,只在於個人的內心信仰。只有信仰才是獲救的必要條件,「事功」只是信仰的結果。 「因信稱義」說消除了教會的權威,以信仰的方式返回個體性和內在性,也可以說是「人的發現」。
2、加爾文的宗教哲學——「先定」說 加爾文的宗教改革思想也屬於「因信得救」的主張,但是他用上帝「先定」說深化了這一主張,強調了「因信得救」的宿命論性質。 「先定」說指宇宙中的一切都源於上帝永不更改的安排和命令(「先定」),因此個人得救是上帝預先的揀選,早已註定,個人的功德和教會的存在都不能改變上帝的先定。個人事業的成功只是表明實現了上帝所賦予的先定使命。
第十二章 近代哲學與自然科學的精神
一、近代自然科學與哲學的理性主義特徵的關係 歐洲近代哲學從它產生的時候開始,就與歐洲的資本主義的發展進程緊密相連,可以說,歐洲社會的經濟、政治發展狀況是決定近代哲學發展的根本因素。但是,哲學受經濟、政治的決定作用不一定是直線的或直接的,往往會在它們之間加入一些中間的因素,這些因素會成為哲學的直接影響因素,哲學也會通過它們對社會的經濟、政治產生作用。 這樣,分析這些中介因素與哲學之間的關係,對於了解哲學存在和發展的原因、特徵是必不可少的。 對於歐洲近代哲學來講,近代自然科學就是這樣的對其特徵有決定作用的重要因素,其中近代哲學的理性主義特徵就與近代自然科學的狀況分不開。關於近代的自然科學與哲學的理性主義特徵的關係,可以通過兩個方面來闡述:(一)近代自然科學本身就充滿著以理性主義為特徵的哲學精神。具體表現為:1、近代自然科學體現了探索自然奧秘的求知精神。近代自然科學以自然為對象,給理性創造了充分去表現的舞台。2、近代自然科學體現了重視觀察和實驗的求實精神。近代自然科學家發揚了13世紀英國唯名論者倡導的「實驗科學」的精神,注重把經驗尤其是科學實驗當作發現和檢驗知識的方法。這是理性作用的表現之一。3、近代自然科學體現了精確的量化而達到的確定性。近代科學成功地運用了數學語言去精確地描述客觀規律。這更是理性的強大作用的表現。4、近代自然科學體現了理解世界的機械論圖式。在近代自然科學中佔主導地位的範式中(牛頓力學體系),被想像的世界模型是機械模型,世界被想像為一架大機器,自然物被想像為有形而無靈魂的零件,沒有本質的高下之分,它們按相同規律運動,沒有天界和地界之分。上帝被設想為自然這架機器的設計師和第一推動者。(二)近代哲學的主要建樹是對新科學的迎合與推進,它的理性主義特徵處處體現著近代自然科學精神。具體表現為:1、哲學適應科學發展的需要,發生了方向性的變化。近代哲學與古代和中世紀哲學相比,發生了「認識論的轉向」,即認識論問題成為了哲學的中心問題。哲學的這種轉向不是依靠自身的邏輯和思辨推理出來的結果,而是自然科學這一外來刺激的結果。因此它能反過來為自然科學的發展提供了必要的、不可取代的保障和導向。2、近代認識論中有經驗論和唯理論兩大陣營,兩者除了唯名論和實在論這一遙遠的歷史根源外,還直接地、集中地反映了對自然科學方法的不同理解。近代自然科學存在著實驗方法和數學方法這兩種主要的方法,近代哲學家在對它們的側重和取捨中,形成了經驗論和唯理論的分歧。唯理論以數學為知識模型,推崇數學的方法,把天賦觀念作為知識的起點,把必然真理作為知識的目標,把觀念的內在標準作為真理的標準。3、近代哲學和自然科學一樣,也有機械論的特徵。機械論是近代哲學的普遍特徵,不管是唯物論,還是唯心論,不管是經驗論,還是唯理論,都受到自然科學的影響而有機械論的傾向。不過,各派對機械性的因果關係所作的解釋,是各有特點的。有的表現明顯,有的是間接表現。4、近代哲學的理論是以自然科學為範式而建立起來的。從共性來講,近代哲學一般都採取科學論文的形式,與古代哲學的對話、詩、散文等自由文體,與中世紀以問題為中心的邏輯論證的「學問」,都截然有別。就個性而言,表現比較突出的樣式有:笛卡爾的形而上學體系、斯賓諾莎的「倫理學」、霍布斯的政治哲學、休謨的「人性科學」。
二、近代經驗論的開創人弗蘭西斯·培根(一)弗蘭西斯·培根的生平活動。培根的人格受到質疑的主要兩件事:
(1)主動指控與他有恩的埃塞克斯伯爵謀反。
(2)作為大法官收受賄賂。
黑格爾說他「極端忘恩負義」、「參加政治陰謀,做不正當的事」、「犯了最荒唐的貪污罪」。馬克思說:「英國唯物主義和整個現代實驗科學的真正始祖是培根。」(二)培根對以經院哲學為代表的傳統思想的分析批判1、認為經院哲學以及亞里士多德的科學體系存在著種種弊端,沒有實用性。認為傳統的和現實的知識只是為了滿足言談、爭辯、宣傳、個人名利和個人思辨的需要而存在,卻偏偏沒有服務於人類的實用性。他說:經院哲學是希臘神話中的斯居拉女神,雖然「具有一個處女的頭臉」,但是卻沒有生育的能力。2、培根不僅僅是對經院哲學予以否定,而且深入地分析了傳統科學觀賴以生存的心理根源和社會根源,提出了著名的「四假相」說。認為妨礙人們認識自然真理的幻想和偏見稱之為「假相」,這些「假相」有四種:(1)「種族假相」:指人性的缺陷,即人類在認識事物時,總是以自己的主觀感覺為尺度,而不是以宇宙本身為尺度,從而陷入主觀主義,歪曲事物的真相。(2)「洞穴假相」:指個體差別造成的缺陷,即由於個人的天性不同,每個人所受的教育不同,而形成的個人的偏見,它猶如每個人都有自己所處的「洞穴」。相當於「坐井觀天」。(3)「市場假相」:指語言交往中產生出的誤解,即人們在相互交往中,由於用詞的錯誤和混亂而造成的假相。(4)「劇場假相」:指各種哲學體系以及流行理論造成的錯誤,即人們盲目崇拜各種傳統的哲學體系和錯誤的證明法則,並將其移入人的心中而造成的偏見。「四假相」說雖然主要是針對經院哲學的,但是它對錯誤認識所作的根源性的分析,卻具有普遍的意義。他看到了人類認識過程的複雜性、曲折性,指出了認識上的主觀性、片面性是產生謬誤的認識論根源,並且仔細分析了主觀性、片面性的各種具體表現形式及其形成的條件。它對於人們防止和克服錯誤認識具有啟發意義。(三)培根的經驗論從最基本的特徵看,培根無疑是經驗論者,但是,他也認為認識需要理性的參與。1、認為一切知識起源於經驗。「人們若非發狂,一切自然的知識都應當求之於感官。」2、認為「經驗」要符合以下的要求:(1)作為一切科學知識的基礎的經驗必須具有「確實性」 。(2)經驗應當是豐富的,數量是足夠的。3、認為經驗尤其科學實驗是真理的保證。「科學在人的心目中的價值也必須由它的實踐來決定。」4、認為只有將感性和理性結合起來,才能形成科學知識。(四)培根創立的歸納法培根在經驗中看重科學實驗,在他看來,因為科學實驗講究科學方法的,而他認為科學實驗應用的方法應是歸納法,它是不同於亞里士多德主張的演繹法的「新工具」。他的歸納法是分三步進行的:(1)廣泛搜集自然史和科學實驗的材料。(2)整理材料,為歸納做好充分的準備。在這一步中,他提出了他的歸納法的核心內容——「三表法」。「本質和具有表」、「差異表」、「程度表」。(3)歸納。該步最要緊的是用排斥和否定的方法,是進行歸納的關鍵性一環。
三、機械主義的經驗論者霍布斯(二)霍布斯的機械論的哲學霍布斯認為哲學是由兩部分組成的,即由研究自然物體的「自然哲學」和研究人以及人造物體(國家)的「公民哲學」兩個部分組成。在自然哲學中,他充分利用幾何學、力學、物理學的材料,論述了關於自然物體的觀點,系統地闡明了機械論的自然觀。因此他的哲學的機械論特徵主要體現在他的自然哲學裡。具體表現在:1、認為世界和人都是機器。他認為整個世界是一部由因果鏈組成的大機器,世界裡的每個部分則是大機器中的小機器,人也是機器,只不過它比其他自然物體精巧而已。如他把人與鐘錶作比擬。2、把物體定義為「是不依賴於我們的思想,與空間的某個部分相合或具有同樣的廣袤。」他講的廣袤即廣延,指的是物體的大小,這樣的物質概念是一個機械唯物主義的物質概念。因此他反對一切主張「無形實體」的說法。3、把運動定義為物體「連續地離開一個位置,又獲得另一個位置。」即認為運動就是機械的位置移動。4、認為可感性質是偶性。他認為在物體的一切性質中,只有廣延或形狀是物體固有的根本特性,是必然的,其餘的都是偶然的,如顏色、聲音、滋味、冷熱、動靜等這些性質。他把這些性質叫做「偶性」,偶性就是「某個物體藉以在我們心裡造成它自身的概念的那種能力。」(三)霍布斯的社會政治學說1、社會契約論。 霍布斯是西方政治學說中的社會契約論的創始人之一。(1)認為人類在進入社會之前,生活在自然狀態中,按照「利用一切手段保存自己」的自然律活動。(2)認為人類按照「為了最大限度的維護自己的權利,在必要時放棄別人也同意放棄的權利」的自然律,必然從自然狀態進入人類社會。(3)認為社會就是人類的契約生存狀態,國家是契約的產物。2、對宗教神學的批判。(1)認為上帝的觀念不是天賦的。(2)認為恐懼和愚昧是宗教產生的自然種子。(3)認為神學的傳播和教育是宗教得以存在和發展的重要原因。(4)認為統治者為了自身的利益,保護宗教的存在和傳播。
第十三章 笛卡兒的唯理論
一、笛卡兒的生平活動黑格爾說,笛卡兒是近代哲學的創立者;羅素說,笛卡兒是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共同始祖。他們的說法應該說是對笛卡兒哲學的兩個突出特徵——唯理論和二元論的揭示。
二、笛卡兒的方法論同培根一樣,作為一個對以經院哲學為代表的舊知識的批判者,最重要的不是他給人們提供了多少新的知識,而是他給人們提出的獲取知識的方法。笛卡兒的方法論代表了近代哲學對自然科學方法的一種理解——唯理論的理解的開始。1、認為科學的統一性不在研究對象,而在於方法,哲學首先要研究科學方法。2、認為數學方法是普遍適用的一般方法,它被運用到其他學科時稱為「普遍數學」。3、認為數學方法的兩個一般特徵「度量」和「順序」在作為一般科學方法的「普遍數學」中表現為:(1)度量方法轉化為不可量化的對象之間的同與異的比較,即通過概念的比較,把握不同對象之間在性質上和程度上的相似和差異。(2)研究順序首先是分析,尋找確定的第一原則,然後再運用綜合,從第一原則推導出確定的結論。以上兩個方法特徵也就是哲學的方法特徵。4、認為科學方法的規則有四條:(1)「第一,決不接受我沒有確定為真的東西」。(2)「第二,把每一個考察的難題分析為細小部分,直到可以適當地、圓滿解決的程度為止」。(3)「第三,按照順序,從最簡單、最容易認識的對象開始,一點一點地上升到對複雜對象的認識」。(4)「第四,把一切情況盡量完全地列舉出來」。
三、笛卡兒的第一哲學——形而上學馬克思說,笛卡兒「把他的物理學和他的形而上學完全分開」。是的,笛卡兒把哲學比作一棵大樹,樹根是形而上學,樹榦是物理學(自然哲學),樹枝是醫學、力學、倫理學等應用學科。在笛卡兒看來,「形而上學」是指專門研究超感性的對象,如上帝、靈魂、意志等等的學問。在「形而上學」中,他運用他提出的科學方法從普遍懷疑出發,建立起哲學的第一原理,然後確立上帝的存在和推導出關於心靈和物質的確定知識,建立了一個二元論的世界觀。(一)論哲學的出發點——普遍懷疑笛卡兒的哲學一開始就體現了對理性的推崇,普遍懷疑論是理性的表現形式。1、認為一切知識都必須建立在可靠的基礎之上,所謂可靠的基礎就是說作為知識的基礎的是符合理性的原則要求的,或者說是出自於理性的。2、認為懷疑可作為考察現有的知識是否具有可靠的基礎的有效方法,通過懷疑,發現現有的一切知識所賴以建立的基礎都是不可靠的,都被排除在知識的基礎之外。3、認為被懷疑的觀念包括:(1)我們關於周圍世界的觀念,它們是感知到的現象,是可疑的(不可靠的),不能成為知識的基礎。(2)關於我的身體的觀念,它們也是可疑的,也不能成為知識的基礎。笛卡兒的這個對自己身體的存疑想法相當於中國哲學中的「莊周夢蝶」。(3)數學的觀念,它們也是可以懷疑的,因為它們說不定是根本不存在,是「邪惡的精靈」惡作劇般的安置於我們的心靈之中的。也就是說,數學的觀念只要是沒有經過哲學論證,我們同樣可以懷疑它們,它們不能成為知識的基礎。在此有一個問題要去思考:笛卡兒的普遍懷疑的思想與傳統的懷疑主義(如希臘的智者派和皮羅主義)有什麼不同?【笛卡爾為了對抗經院哲學的盲目信仰主義和懷疑論提出了普遍懷疑方法。笛卡爾普遍懷疑方法的實質是方法論意義上的懷疑,而非本體論意義上的懷疑。不過,笛卡爾對懷疑論的拒斥並不成功,相反卻為懷疑論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可以說,笛卡爾的普遍懷疑方法成為了懷疑論發展的催化劑和助推器。】(二)論哲學的第一原理——「我思故我在」笛卡兒的普遍懷疑手段不是為懷疑而懷疑,懷疑不僅是作為考察現有的知識是否具有可靠的基礎的有效方法,而且也是尋找知識的確定基礎的手段。用他的話講,「只是要為自己尋找確信的理由,把浮土和沙子排除,以便找出岩石和粘土來」。1、認為在以上的普遍懷疑中,理性要發問的最後一個問題是:懷疑能否懷疑自身?結果發現懷疑自身是不能懷疑的。2、認為既然「我在懷疑」是不能懷疑的,而懷疑活動一定要有一個懷疑的主體,「我」就是懷疑活動的主體;這樣,由於想到我在懷疑,可以確定地知道作為懷疑主體的「我」是存在的,即「我思故我在」。對「我思故我在」在笛卡兒的《哲學原理》中是這樣說的:「我們既然這樣地排斥了稍可懷疑的一切事物,甚至想像它們是虛妄的,那麼我們的確很容易假設,既沒有上帝,也沒有蒼天,也沒有物體;也很容易假設我們自己甚至沒有手沒有腳,最後竟沒有身體。不過我們在懷疑這些事物的真實性時,我們卻不能同樣假設我們是不存在的,因為要想像一種有思想的東西是不存在的,那是一種矛盾。因此,我思故我在的這種知識,乃是一個有條有理進行推理的人所體會到的首先的、最確定的知識。」3、認為「我思故我在」是哲學的第一原理和基石。笛卡兒在《方法談》中是這樣說的:「『我思想,所以我在』這條原理是這樣確實,這樣可靠,連懷疑派的任何一種最狂妄的假定都不能使它發生動搖,於是我就立刻斷定,我可以毫無疑慮地接收這條真理,把它當作我所研求的哲學的第一條原理。」4、認為在「我思故我在」中的「我思」包括一切意識活動,不管是理性的,還是感性的,或是情感的,都屬於「我思」;而且更重要的它也是以意識活動為對象的自我意識,即反思。5、認為在「我思故我在」中「我思」和「我在」之「我」是同一個實體,「我思」與「我在」之間不是兩個實體之間的因果關係,而是本質和實體之間的必然聯繫。(三)論上帝和世界的存在笛卡兒認為找到了「我思故我在」這個知識的基礎原則後,接著的工作就是通過它來進一步推導出其他的結論了。1、認為通過對第一原理的分析,首先得到的是一個關於真觀念的標準的結論,即以「思想的我」(自我實體)為標準,凡是「我們極清楚、極明白地想到的東西都是真的」。或者說一切像「自我」那樣自明的觀念都是真觀念。2、認為根據以上的判斷標準,可以證明上帝是存在的。他把上帝存在的結論作為他的形而上學的第二原理。
笛卡兒證明上帝存在的過程是這樣的:首先,他認為每一個人都有一個明白、清楚的「上帝」觀念。其次,他認為「上帝」的觀念具有無限的完滿性,「自我」的觀念只有有限的完滿性,從「自我」的有限性不可能產生關於「上帝」的無限性。最後,他認為「無限完滿性」的觀念只能是「無限完滿性」的現實所產生的結果,因此,必定有一個無限完滿的上帝存在,是它把關於自身的觀念賦予人類,產生出關於「上帝」的天賦觀念。笛卡兒關於上帝存在的證明與中世紀的經院哲學家安瑟爾謨的關於上帝存在的本體論證明是如出一轍的。3、認為由於有了上帝作為一切清楚、明白的觀念的終極原因或保證,因此也可以推導出世界是存在的。他把世界存在的結論作為他的形而上學的第三條原理。笛卡兒是這樣推論世界的存在的:他認為我們有一個「廣延」觀念,造成廣延的觀念的原因不是我們的心靈或外部事物,而是上帝。而上帝是無限完滿的,它不可能欺騙我們。因此,上帝在我們的思想中產生的觀念必定是真實的,我們也就把握到一個與廣延相符合的實在世界。(四)心物二元論笛卡兒在他的形而上學中同時肯定了作為思想的實體和作為廣延的實體的存在,在說明二者之間的關係時,他通過結合在人身上的心靈與身體來闡述了他的心物二元論思想。1、認為實體應定義為「一個不依賴其他任何東西而自身存在的東西」。上帝毫無疑問是實體,心靈和物質如果除卻了要有上帝作終極原因這一點因素,它們也是實體。2、認為心靈的本質屬性是思想,物質的本質屬性是廣延,思想和廣延沒有任何共同之處,思想沒有廣延,廣延不能思想,因此心靈和物質是獨立存在的兩個實體,它們之間沒有相互作用。3、認為人的身體和心靈不能相互作用,產生人的心理與生理活動的協調一致的原因是人腦部的「松果腺」。
四、笛卡兒的物理學用唯物主義的觀點來衡量,笛卡兒的物理學即自然哲學與他的形而上學有比較大的差別,基本上是以自然科學的認識態度來面對自然界的。用馬克思的話講就是:「在他的物理學範圍內,物質是唯一的實體,是存在和認識的唯一根據。」1、認為世界統一於物質,物質的根本特性是廣延性。2、認為物質和空間是同一的,沒有絕對無物體的虛空。3、認為物質在宏觀方面是無限的,在微觀方面也是可以無限分割的。4、認為物質的運動只有一種機械運動的形式。5、認為宇宙不是現存事物的總和,而是一個物質運動、變化和發展的過程。
五、笛卡爾哲學在十七世紀的影響笛卡兒哲學產生後,在十七世紀的歐洲立刻產生了廣泛的、多方面的影響。這些影響概括起來主要有兩個方面:1、笛卡兒哲學遭到了來自不同方面的反對。反對的聲音其一是來自於羅馬、法國和荷蘭的教會,其二是來自於法國的唯物主義者伽桑狄(1592—1655)和英國的唯物主義者霍布斯、洛克。2、笛卡兒獲得了許多信徒,追隨者從不同方面發揮了笛卡兒哲學。具有代表性的後繼者有荷蘭的斯賓諾莎和法國的馬勒伯朗士(1638—1715)。
註:本筆記分為上、中、下、續四個部分(因微信圖文字數限制),如果您需要全部集齊,請關注【藝術與哲學】,關注後即可在「西方哲學」板塊中全部獲得。
推薦閱讀:
※《德國人的歌》——[德]弗里德里希·荷爾德林(一點人畜無害的德古情懷)
※德國哲學系列——康德(2):先天綜合判斷
※手段為目的服務-馬基雅維利《君主論》讀書筆記
※讀西方哲學,何不從十七世紀開始?
※希臘哲學中的努斯與羅格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