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菩薩之行持特色

普賢菩薩之行持特色

中華佛學研究所榮譽所長 李志夫

目錄

一、提要代前言

二、普賢菩薩之行法徵引

三、普賢菩薩之行法綜述

四、普賢行願特色代結語

一、提要代前言:

在漢譯大乘佛教經典中,有悲、智、願、行四大菩薩。觀音重悲、文殊重智、地藏重願、普賢重行。

據初步統計,出現在大乘經典中,佛陀說法前所列之菩薩眾,也是以悲、智、願、行次第出現之比率最多,甚至包括密咒小品在內。

但在《華嚴經》、《大寶積經》及《觀普賢菩薩行法經》中,則以普賢菩薩為中心。

在前兩經中,甚至說諸佛菩薩行願皆是普賢菩薩之行願:在《大寅積經》經中說:『佛陀說法後,如是菩薩八千人,皆以悉住普賢行願』。

本文即以該三經為主,來討論普賢菩薩之行法。

二、普賢菩薩之行法徵引:

(一)佛囑咐普賢菩薩之法:『佛告普賢菩薩:如來滅後,要傳四種法:一者為諸佛護念;二者為殖眾德本;三者入正定聚;四者發救一切眾生』。[1]。

1.諸佛護念:念諸佛名號,贊誦諸佛功德,迴向眾生:

2.殖眾德本:種諸福德,迴向眾生、諸佛菩薩;

3.入正定聚:精進禪定,深入三昧,修養身心;

4.發救一切眾生:發大悲心,救助一切眾生。

(二)普賢菩薩之承諾:『普賢白佛言:後五百歲,濁惡世中,其有受持是經者,我當守護令其安穩:…唯願世尊聽我所說此陀羅尼;…若受持者,皆作此念,皆是普賢威神之力,如是修行,當知是人行普賢行』。[2]。

可知普賢法之一,就是此陀羅尼法,令眾生安穩。

①《妙法蓮華經》(T.9.61a)。

②《妙法蓮華經》(T.9.61bc)。

(三)諸菩薩法門就是普賢法門:『以有如是等菩薩摩訶薩八千人,俱皆安住普賢行願』。

①。其行法以『無諍法性理趣;無行法印順無著理;…難陀等為上首,悉皆覺悟自性諦理,現證實際,入法本性;…法界理趣照鑒菩薩』。可舉例言之:

「如空中有雲聚起,不從東西南北四維而來;…如實言之,以其義說,理相應說;…

言云聚者,則非聚故名雲聚。何名雲聚?以其各別起相狀故;…迷惑相續」。

②。普賢法門除陀羅尼法門外,更講理趣,是作理性之分析;如我們看見一團雲起,是集聚的;而實際以理分析是一一雲起,由單一雲匯聚而成,而單一雲實際是由單一水蒸氣集聚而成。其實:『雲聚』只是因緣法而已。

①《大寅積經》(T.11.3c)。

②《大寶積經》(T.11.3a)。

(四)佛告訴阿難尊者如何學普賢行:『佛告阿難:欲行無上大乘法者,欲學普賢行者,我當說其憶念法;…普賢菩薩乃生東方妙凈國土;…阿難,若比丘、比丘尼:…一切眾生誦大乘經者,樂見多寶佛塔者;…樂得六根清凈者;…見上妙色不入三昧;但誦持故,專心修習,心心相次,至三七日得見普賢;…以智力故化成白象…』。

①。學普賢法要憶念普賢菩薩,六根清凈,得入三昧:如只誦持大乘經,念茲在茲,心不散動,可見普賢乘坐白象現身。佛告訴諸比丘、比丘尼,復更懺悔,遍禮十方佛,普賢菩薩:「住其人前,教說宿世一切業力,發露黑惡一切罪事」

②。『應行五大懺悔:

5.應當憶念甚深經法第一義空,思是法者,是名剎

①《觀普賢菩薩行法經》(T.9.389bc)。

②《觀普賢菩薩行法經》(T.9.390c)。

利居士第一懺悔。

6.孝養父母、恭敬師長,是名第二懺悔。

7.正法治國、不邪枉人民,是名修第三懺悔。

8.於六齋日敕諸境內,力所及處、令行不殺,是名第四懺悔。

9.當深信因果,信一實道,知佛不減,是名第五懺悔』。①。

『剎利』是指印度第二種階級,通常稱『剎帝利』,是武士階級,國王往往都是武士出身;教國王修習治國之道。可見普賢行願不只是出世的,也是入世的法門。

(五)平等法是普門入門之法:『佛告溥首菩薩:有世界名凈行,其佛號普華如來,欲學普門品所入之法;…一切多皆以居平等具足,至道不轉,普入法要,深

微一密,空無寂靜』。

①本經可能是《華嚴經》之異譯部分,有一多相即、平等因果之思想。深微一密即有『一真法界』之意味,《華嚴經》中普賢菩薩才是經中之主人翁。

(六)『三昧法』為普賢行法:《大方廣佛(六十)華嚴經》:『爾時,一切諸佛與普賢菩薩入一切智力;與入無量無邊法界智;與能詣三世諸佛所智;與一切眾生語言海;轉*輪,辭辯智:與一身遍滿一切世界智;與一切諸佛音聲智。何以故?以此得三昧法故』。

②因為普賢菩薩得了三昧法,所以普賢菩薩與諸佛才能同時得到以上等等能力。分別言之,具有七種智。包括世間智與出世間智。世間智包括能

①《普門品經》(T.11.770c—77lb)。

②《大方廣佛華嚴經》(T.9.408bc)。

懂眾生所用之語言、論辯智慧;無論六根只要一根所觸,即全身均有覺。在出世間智包括佛之一切智:能懂諸佛之音聲;能明白無量無邊之法界(法性),能通三世諸佛智。

這七種智力可歸為三種:一為世間智;二為出世間智;三為轉*輪智。唯為具有世間智與出世間智,才能轉*輪方便說法。

(七)普賢菩薩說世界有種種形:『普賢菩薩告眾菩薩:諸世界海有種種形,或方或圓、

或非方圓、或如水洄液、或如花形、或如種種眾生形者』。

①。現在太空中,除人造衛星外,依太空觀測星球,星雲確是如此。在形成中之星球,

豈不正「如水洄澓、如花形…』非方非圓不規則形狀。

(八)普賢菩薩廣說師子奮迅三昧法界:『時彼一切諸菩薩,三昧照故,一一皆得不可說佛剎微塵等大

①《大方廣佛六十華嚴經》(T.9.410c)。

悲心法門,饒益安樂攝取眾生』;於是『一一毛孔,各出不可說佛剎微塵等光明』。

①。在《師子奮迅三昧經》,主在觀照知覺感官及五陰皆空。更觀照到每一微塵都

是佛土寶剎,為修行之道場;因此會生起大悲心、饒益眾生。

(九)文殊師利教善財童子去見普賢菩薩:『爾時,善財童子如是經由百一十城』,後來終於到了『普門城邊,思維而住,觀察十方,一心專求文殊師利;…作是念已時,文殊師利遙伸右手,過有百一十尋,至普門城摩善財頂而作是言:以功德行不具,以心生住(執)著,不為如來之憶念,是等皆悉不能了知如是法性、如是理趣…』。

善財童子依世俗想,原系文殊師利教他去見普賢菩薩,他既到了普賢城,理應向文殊師利報告

①《大方廣佛六十華嚴經》(T.9.683b—686a)

一下,可是當他正在如此憶念時,即被文殊師利感覺到:不但未嘉獎他,反而說了他一大堆不是,不為如來所憶念,也不能了知如來之法性,總之是功行不具。

(十)善財童子幡然醒悟:『善財童子得聞普賢菩薩名號、行願功德、諸地法,一心欲見普賢菩薩;…爾時,善財起是心時,自善根力、佛威神力、普賢菩薩(及)諸善根力,即見十種瑞相:…即作是念,我今欲見普賢菩薩:爾時,善財即見普賢在金剛藏道場,於如來前處,蓮華藏師子之座大眾圍繞;…見普賢一一毛孔,放一切世界微塵等光;…一一身分、一一肢節、一一毛孔,悉見三千大幹世界;…得知一切眾生,欲性智慧波羅密門,得普賢所行智慧波羅密門。爾時,普賢即摩善財童子頂:摩已,善財得一切世界微塵等諸三昧門…』。

①。

①《大方廣佛六十華嚴經》(T.9.783c—785c)。

文殊師利菩薩代表佛陀之智;普賢菩薩代表佛陀之行。智與行都是佛法相資,即是佛性。善財依世法人情,所以文殊師利說他不為諸佛憶念。

善財童子以『一心』求五十三參,學得世間知識:也『一心』求見普賢菩薩。這『一心』就是他的『自善根力』,也是諸佛、諸菩薩,乃至普賢菩薩的「自善根力」。

善財見到普賢菩薩一一毛孔、一一身分、一一肢節:以一一毛孔,悉見三千大幹世界。實則是說,這一切都是空,眾生身體、毛髮,亦同三千大幹世界都是空無所有。『菩薩智慧波羅密門』,就是「般若波羅密多」,就是『以智慧到達彼岸』。

(十一)菩薩所入法界門:『諸陀羅尼品,此是菩薩所入門,一切諸法本性、自性猶如虛空,以依法界開示演說,而亦無有諸法界』。①。

①《大寶積經》(T.11.35c)。

本經及《華嚴經》都特別彰顯普賢行願,甚至說諸佛與諸菩薩之行願,都是普賢菩薩

的行願。亦如文殊菩薩,其智慧為諸佛之師,他是幫助諸佛成佛的大智慧菩薩,

普賢為諸佛成佛之大行菩薩。

三、普賢菩薩之行法綜述:

(一)之基本行願是受之佛陀:其四種法中之諸佛護念,是傳佛燈慧命;殖眾德本,是為眾生培植福德;入正定聚,即是普賢三昧;發救一切眾生,即是發大願行,救度一切眾生。

普賢菩薩除了直下承擔,並且向佛保證,並自行增益陀羅尼,令眾生安穩,作為普賢行願之威神力。

(二)同住普賢法門:在《大寶積經》及《華嚴經》中常講到理趣,『無諍法性理趣,與無行法印順無著理』;『即趣向法性空之理,即是無所行順印不可著之空性理』。

中國魏晉時代道生在禪境中所悟有名的一句話:『以不二之悟,符不二之理』。把『無諍法性理趣,與無行法印順無著理』,說得更為清楚。普賢行法就是甚深三昧法。

(三)即普賢行法:無盡緣起、諸法平等,一切法空、諸法平等,因緣法,法性空即『至道不轉,普入法要』。得三昧法,入一切智,通世、出世法。

在世法方面,特別發露眾生業力,特別對剎帝利之統治階級而言,令其懺悔,善治群生。

(四)照師子奮迅三昧法界:一一微塵都是佛剎道場,一一毛孔各出不可說佛剎微塵光明,因感動得大悲心法門。因此,文殊師利教善財童子去見普賢菩薩,善財到了普賢城,沒有進城,卻一心想見文殊師利,文殊師利卻說不必見我,應見普賢菩薩。其寓意是:不是得到智慧便了事,更要以智慧去作行願。《楞嚴經》有句:『見見非見,見猶離見,見不可得』,正是此意。

(五)心要見普賢,當見到普賢菩薩,正如普賢觀照師子奮迅三昧法界那樣,一一毛孔、一一微塵都是佛剎道場;而且,善財本人亦得一切世界微塵三昧門。此三昧門實即入法界門之陀羅尼品所說:一切諸法本性、自性猶如虛空,亦無有諸法界。這才是一真法界。

(四)願特色代結語:

(一)願經常提『理趣』,有因緣法的理,也有法性空的理。因緣法的理是多,法性空的理是一。多即是事,一即是理。理事無礙,所以『多即是一』、『一即是多』。

(二)就眾生言,一即是多。一身有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但一入三昧門即是一,一真法界。

(三)普賢行願所講的理有多與一之分;但重在出世心,卻落在入世行;如善財要見普賢,得先修世法五十三參;對剎帝利教以治世之道、治世之德;即是佛對普賢菩薩之咐囑,不但傳佛慧命,入正定聚:而且教其殖眾德本,救度眾生.

(四)所以,杜順大師將華嚴普賢法門,定為『法界觀門』,分為事法界、理法界、事理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

①。將事事無礙放在最後,就是特別重視事事無礙,唯有有事事無礙之智慧與能力,才能救度一切眾生;同樣的,四大菩薩中普賢殿後,也是因為悲、智、願、行之中,行最重要。

(五)所以歸納言之,普賢的特色就在於『理趣』與『行願』。

(六)至於引文中如『文殊師利遙伸右手,過有百一十尋,至普門城摩善財頂』類似文字,最宜以『海印三昧』來解,或以唯心哲學解,或以文學方面解。甚至整個宗教經典,都得依個人之信仰、志趣各得其解;如以神話、荒誕來解,或有商榷之餘地。

①宗密注《華嚴法界觀門》(T.45.684bc)


推薦閱讀: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115
觀世音菩薩聖像【有緣見者增福延壽】
今日恭逢普賢菩薩聖誕日,地藏王菩薩節日,殊勝無邊,廣行善行,隨喜讚歎!
彌勒菩薩及四大天王表法的意義是什麼?
[轉載]觀世音菩薩感應錄·增福慧

TAG:菩薩 | 特色 | 普賢菩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