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out| 古觀象台:天文氣象一勺燴(12.7.24)

如今在古觀象台放置的簡儀和渾儀都只是複製品,真品分別陳列於紫金山天文台和南京博物館。

一段老城牆,曾是元明清三代的皇家天象台;堂堂欽天監駐守於此,十餘件精美絕倫的觀星儀器陳列其間。從這裡觀測到的天象異象可直接上達天聽,甚至左右朝政。沒錯,建國門古觀象台,這個承載中國古人航天夢的地方,正是老北京的晴雨表。文楊多傑 攝影 子胥

輝煌連續觀測八百年中國神九近日成功上天,轟動中外。中國人正一點點地圓著古老的航天夢。自傳說嫦娥奔月起,中國人就沒有停止過對蒼穹的探索。中國人信奉天人合一,對於王朝來說,天體的運行不僅僅屬於科學範疇,更是與政權更迭緊密結合。因此,天文觀測受到了歷代王朝的重視。北京作為六朝古都,自然也不例外。位於建國門立交橋的西南角,就坐落著一座有800年歷史的古老觀象台。這座古觀象台的歷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元代,原名「司天台」,位於如今觀象台的北側。專為大元朝觀測天象,不過在明初攻克北京時已毀於戰火。今天我們看到的這座高台磚砌建築,是在明正統七年(1442)時,利用元大都遺存的東南角樓遺址重建的,當時稱為「觀星台」。重建後明王朝按照元代的遺存,複製了一套儀器。據《明史》記載,當時台上置有大型銅鑄天文儀器渾天儀、簡儀、渾象儀(天球儀)等儀器。台下是紫微殿、漏壺房、晷影堂等建築,內置圭表、漏壺等儀器。自明正統年間開始到1929年止,古觀象台從事天文觀測近500年,是現存古觀象台中保持連續觀測最悠久的一座。明清兩代,觀象台歸欽天監管理。古代的欽天監主要承擔觀察天象、頒布曆法的重任。欽天監相當於現在國家天文台台長兼氣象台台長。由於曆法精準與否,直接關係到農業是否豐收。而皇家不管是新帝登基還是婚喪嫁娶,都要問事於天。因此欽天監在朝中的地位一直舉足輕重。而欽天監最重要的任務,就在觀象台收集數據,再上報朝廷。我們今天來到古觀象台,穿過月亮洞入口,首先進入的是一進規整的院落。院子里古樹參天,環境優雅。這進院子裡面的正房是一座面闊五間的殿宇,門楣上懸掛著「紫微殿」的匾額。兩旁有東西廂房、配房。據工作人員介紹,民國後觀象台幾經易手,如今只有這座紫微殿是老建築了。細看之下,粗壯的樑柱,精美的彩繪和大氣的格局,都顯示出紫微殿與院子里其他仿古建築的不同。如今,整個院子都作為展覽區,向公眾開放。寶物八架儀器可觀天從院子向北,就是高大的觀象台。它通高14米,足足有四層小樓那麼高。在當時的北京城,除去那幾個大型的城門樓子,就數它最高了。從斑駁殘舊的台階迂迴登頂,是一個百十平米見方的平台。平台的一頭是一座小房,據說是當年在觀象台上值班的衙役所住。另一頭則陳列著整個觀象台的鎮台之寶——八架觀測儀器。這八架儀器,都是清朝所造。清朝初年,康熙皇帝授命傳教士南懷仁,設計和監造了其中的6架天文儀器,分別是:赤道經緯儀、黃道經緯儀、地平經儀、象限儀、紀限儀和天體儀。到了康熙五十四年(1715),又命洋人紀理安設計製造了地平經緯儀。到了康熙晚年,觀象台上已有了七架儀器。到了乾隆朝,一次皇帝親自到觀象台視察。看到台上這七架祖父時期留下的天文儀器,均為西洋構造,多少有些不悅。乾隆心想,堂堂中華,難道就沒有自己的觀天儀嗎?於是下令按中國傳統的渾儀結構建造一架占儀。皇帝一開口,可忙壞了欽天監。馬上開始設計製造,經過反覆試驗,工期歷經十年,終於在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製成。儀器南面用滿漢兩種文字鐫刻「御制璣衡撫辰儀乾隆甲子年造」。儀器分為三重:最外一重叫子午雙圈,雙圈空隙表示子午線;赤道單環與子午雙圈相交。子午圈下半部分用雲座支撐,南北兩極設有銅軸。中間一層由連接在南北兩極的赤道經圈和游旋赤道圈組成。最內層是貫於兩極軸上的雙層赤經圈,其上端有一十字絲,使觀測更為準確。璣衡撫辰儀是清代製造的最後一架大型銅儀,足足重有五噸。無論從冶金製造還是雕刻方式,都反映了當時的最高水平。如今您上觀象台,在東北角上陳列的那台,就是這架璣衡撫辰儀。這些精美絕倫的科學儀器,在八國聯軍侵入北京時,沒能逃過魔掌。德、法兩國侵略者曾把這8件儀器連同台下的渾儀、簡儀平分,各劫走了5件。法國沒有將儀器運出中國,最後迫於壓力,於1902年歸還。德國比法國更兇狠,直接將儀器運至波茨坦離宮展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中國作為戰勝國,根據凡爾賽和約規定,向德國索還這些儀器。這五件國寶於1921年裝運回國,重新安置在觀象台上。 1911年辛亥革命後,觀象台改名為中央觀象台,1927年,紫金山天文台籌建後,古觀象台不再作觀測研究,於1929年改為國立天文陳列館。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侵略者進逼北京,為保護文物,民國政府將置於台下的渾儀、簡儀等7件儀器運往南京。這七件儀器最終沒有被日本人搶走。倒是新中國成立後,紫金山天文台拒絕歸還這些儀器。現在您在觀象台中看到的渾儀和簡儀都只是複製品,真品分別陳列於紫金山天文台和南京博物院,與古觀象台骨肉分離了。

觀象台現存唯一的老建築就是這個「紫微殿」,明清時,主事官就在殿里辦公。秘笈《晴雨錄》中現天機「今兒溫度多少度呀?」「有沒有雨啊?」這是咱京城的老百姓常常討論的話題。天天盯著看新聞聯播後的天氣預報,幾乎成了家家的習慣。現在我們接收到的天氣預報都來自南郊觀象台。而在明清兩代,觀象台不光能夜觀天象,為皇家預測天下大勢,同時也承擔著觀測天氣的重任。氣象儀器發明前,觀測員是用肉眼進行觀測。其觀測方法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不定時的觀測,這主要針對特殊的天氣現象,像冰雹等;另一種則是定時觀測。當然那會兒沒有天氣預報,觀測後也不會馬上向老百姓公布。但觀測結果則由觀象台上的工作人員彙編成一部《晴雨錄》,每年上報漢文、滿文各一本。這套《晴雨錄》從雍正二年(1724)到光緒二十九年(1903),整整記錄了一百八十年北京城的陰晴圓缺,成為了我國迄今為止年代最長的降水資料。如今,這套《晴雨錄》完整地保存在了北京故宮博物院。而觀象台上至今還保留著一隻測量雨水用的測雨器,純黃銅打造,高一尺、寬八寸,上面有雨標以測量雨水的多少。

好可愛的秤漏。外國在京觀測史俄國檢測北京氣象時間最長如今的美國大使館經常發布北京空氣質量檢測報告,引來不少熱議。其實外國人檢測北京天氣的歷史,一直可以追述到乾隆朝。乾隆八年(1743),法國駐北京傳教士哥比在北京設立測候所,用氣象儀器進行觀測。這是第一次有外國人觀測北京氣象。到了乾隆二十年,耶穌教士阿彌倭在北京觀測溫度、氣壓、雲量、雨量等。每天兩次,分別記錄。這次記錄時間較長,一共進行了六年,並在巴黎《數理雜誌》中發表。這是北京最早的氣溫記錄。根據阿彌倭的記錄我們看到,乾隆二十年時,北京八月份的氣溫不過攝氏26度左右,實在是讓如今的北京人羨慕不已。此後八十年間,因為對基督教的查禁,北京沒有外國人觀測氣象。一直到道光十年(1830),俄國人富士進行破冰之旅,來北京觀測氣象。但富士的觀測只堅持了半年就不了了之。到了道光二十一年(1841),俄國教會在北京開始作有系統的氣象觀測。地點就設在俄國教會所在地,也就是如今的東直門俄羅斯大使館。到了同治六年(1867),設立在北京的氣象台脫離了俄國教會,直屬聖彼得堡學院,觀測也變得更為專業。可以說俄國是在北京檢測氣象時間最長的列強,除去咸豐九年由於第二次鴉片戰爭外,幾乎沒有中斷過。這些珍貴的氣象資料一直保存在俄國中央氣象台的年報中。
推薦閱讀:

一勺秘笈八字取用實例集錦5
張一勺八字實例集錦
一勺秘笈破害刑六親的具體分析
一勺總論60甲子干支意象6
每次多加一勺奶粉,險讓新生寶寶「腸壞死」!

TAG:氣象 | 天文 | 一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