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南京路上曾經的「老字號」(一)

南京路——是上海城市記憶中華彩的一章,人潮湧動、流光溢彩。20世紀80年代後,由於市政改造、商海浮沉,南京路上不少經營了上百年、數十年的老店、名店、特色店相繼退出。而有些再也不復存在的門店卻是幾代人心中的「中華老字號」。

1新新美容廠

新新美髮廳設於1925年,原在新新公司(現食品一店)內,顧客僅限於男子,所理髮型也較簡單。 1939年秋,新新公司花大本錢對所屬的美髮部進行了全面的擴充與裝修,增設女子理髮部,以「新新美髮廳」為名正式對外營業。重修後的新新美髮廳被當時報紙稱為遠東第一流美髮廳,當時的電影明星胡蝶、白楊、陶金等都到該店理過發。

新新美容城

上世紀80年代,城中有名的老字號「新新美髮廳」店堂里,理髮師們正在忙碌的情景

解放後,「新新」遷到南京東路546號營業,有3個樓面,共600多平方米。曾經、中央新聞電影製片廠、新民晚報、上海電視台都對「新新」作過專題宣傳報道。李谷一、蘇小明、關牧村、成方圓等明星也曾來過。 1991年「新新」徹底翻造後擴展到5個樓面的美容城,曾一度「客滿為患」。上世紀80、90年代,客人要排長隊才能輪上,尤其是逢年過節,有的天不亮就來排隊了。

2007年後,「新新」由於南京路業態調整退出南京路步行街,分別在漢口路575號和浙江中路466號安生立命。

2王裕和酒店(新建酒店)

上海南京路福建路西南角休閑廣場那個地方,在歷史上曾開設過一家「新建酒店」。該店門面勿大,但名氣卻很響。它創辦於1904年,初名「王裕和」,為一幢兩開間兩層磚木建築,坐南朝北。以經營花雕等紹酒為主,由於製作精良、用料考究,故名聲大振、門庭若市,每天門市就能賣掉四、五十甏。

王裕和酒店(新建酒店)

上世紀三十年代,「王裕和」所在的南京路發展為上海最繁華喧鬧的商業街,而酒館則要鬧中取靜為宜,於是文人騷客、鉅賈富豪逐漸冷落了此處。「文革」中,「王裕和」曾改名為新建酒店,供應低檔冷盤和水酒。上世紀80年代初期,該店重新複名為「王裕和酒店」。該店供應商品應時適令,既可堂吃又可外賣,堂吃時有佐酒食品。每當蟹肥膏滿之際,二樓增設河蟹筵席。20世紀90年代中期關門歇業。

3國華瓷器商店

國華瓷器商店曾是上海首屈一指、專營各地名瓷的商店。它的前身是建華瓷業公司, 1919年創建於南市福民街,1933年遷入南京路。公私合營後改為建華瓷器商店,1966年改為國華瓷器商店。

經營的品種有高級成套的餐具、茶具、酒具、文具、咖啡具,還有造型美觀、裝飾優雅的陳設瓷和生動活潑的雕塑瓷。其中有景德鎮獨創的粉彩器、青花瓷、青花玲瓏瓷;有層次豐富的鬥彩瓷;還有薄胎瓷,從裡面可以清晰地看到外面的彩色圖案,可謂薄如蟬翼。

這家商店還設有多種服務項目,如:出租中西餐具,修補瓷器,缺件登記補配,以及大筆訂貨定製;並自設工場,為顧客在禮品上寫字、彩繪;由於南京路業態調整,國華瓷器商店退出南京路步行街,遷至金陵東路。

4南洋衫襪商店

南洋衫襪商店創建於清咸豐七年(1857年),原名為廣升祥廣貨店。1916年為順應反帝愛國潮流,提倡國貨,在廣東路上設立「南洋衫襪廠」——實際是一家商店。1924年在南京路山西路口開設大東襪廠,生產「多福牌」襪子。1927年在南京路558號開設南洋襪廠南號。「南洋」把廣升祥和先後建立的幾家襪廠聯號組建為「六合公司」,形成衫襪經營獨特優勢。當時市民中就有「買衫襪,到南洋」之說。文革時改名為五洲衫襪商店。改革開放後,恢復「南洋」原名。

1990年被列為上海第一批名特商店。1992年組建為南洋百貨總公司,在原址擴建成南洋商城,把原來以經營衫襪為主的商店,發展為經營百貨、皮革製品、服裝、化妝品、金銀飾品、家用電器、工藝品以及餐飲、娛樂等業的大商廈。

5協大祥綢布商店

舊上海的十里洋場,大小綢緞呢絨棉布莊不知有多少,但婦孺皆知的為數並不多,而提到「協大祥」,則鮮有不知其名的。清末年間,協祥、日新盛、日新旭等商號是上海洋布的巨擘,「協祥」店員柴寶懷、丁丕山合股開一家新的洋布店,聘請在「協祥」的小職員孫琢璋出任經理,取名「協大祥」,1912年、「協大祥」呢絨洋布莊正式在上海小東門大街(今方浜東路)開業。

現在位於方浜中路的協大祥號

孫琢璋經營有道,10年間「協大祥」盈餘為原始資本的23倍。1923年,最初只有協大祥百分之一的股權的孫琢璋利用股東間的矛盾將丁巫山、柴寶懷兩位創始人擠出協大祥。

「八一三」事變後,日軍進入南市,使地處南市小東門的「協大祥」營業一落千丈。為圖謀生存發展,於1937起「協大祥」在金陵路八仙橋附近開設第一支店和第二支店。1949年在繁華的南京路上開設第三支店。1956年公私合營後,「協大祥」各分支店相對獨立,尤以南京路上的協大祥綢布商店最具代表性。改革開放後,南京東路上的「協大祥」實行了多渠道採購,經營商品從以棉布為主,發展到呢絨、綢布並重,高、中,低檔品種達1100多個,絲綢、呢絨、化纖、棉布、衣片小商品一應俱全。1992年,商店翻建後,改名為「上海協大祥商廈」。2000年,協大祥商廈被江蘇陽光股份有限公司收購。

「三大祥」之爭

老上海都知道上海綢布行業有三大商號:協大祥、寶大祥、信大祥,稱為「三大祥」。

話說當年孫琢璋將丁、柴兩位創始人擠出協大祥後,丁、柴兩人並不甘心,1925年,他們在協大祥的隔壁和四周連開四家「寶大祥」綢布店,不僅在國內享有盛譽,而且與東南亞、日本、歐美許多國家有業務往來。

存於上海紡織博物館裡當年「寶大祥」的廣告

寶大祥的迅速崛起導致孫琢璋奮起反擊,實力雄厚的協大祥在金陵東路、金陵中路及西藏南路開出三家分店,雙方展開了一場激烈的競爭。1929年,孫琢璋又讓徒弟丁大富在小東門大街的寶大祥對面新開了一家「信大祥」布店。為拉垮寶大祥,信大祥從一開始就搞低價傾銷,虧損在所難免。長此以往,丁大富很是不滿。1938年8月,丁大富擺脫了孫琢璋的控制,在南京東路開設新的「信大祥」布店。上世紀四十年代,協大祥、寶大祥、信大祥幾乎並駕齊驅。

6上海華僑商店

華僑商店是一家綜合性的僑匯商店。1960年6月,上海實行憑僑匯券購買市場緊俏商品的辦法,適應歸僑、僑眷消費需求。次年7月,設立上海市華僑特種物資供應商店,後改為華僑商店。文革中一度暫停供應。

1978年10月,市革委會決定恢復設立上海華僑商店,經營品種擴大到16大類1800餘種,並開辦旅遊,代售電影票、戲票、船票、火車票、飛機票,代訂宴席等服務項目,營業額、利潤額年年上升。

華僑商店經營的輕紡商品多數是名牌、優質、新型商品,例如花牌、金鶴牌皮鞋,鸚鵡牌毛啥呢、國產羊毛華達呢以及男女中長大衣、羊毛衫、混紡毛毯和成套傢具。其中許多用料考究、設計精良的優質商品都是商店向生產單位專門定製的。商店還供應不同型號的自行車、縫紉機、電視機、錄音機、電風扇、洗衣機、電冰箱,還常年供應茅台、五糧液、竹葉青、瀘州大麴等當時的中國十大名酒,中華牌、紅雙喜等高級香煙,海參、魚翅、乾貝等名貴海味。同時,還供應一些進口手錶、電視機等商品,有的實行僑匯優待價。

7盛錫福帽店

盛錫福帽店是一家歷史悠久的專業性帽店,被稱為全國「帽業之冠」。上海盛錫福帽店開業於1939年,原名「盛錫福帽廠上海發行所」,是天津盛錫福帽廠設在上海的分店,專營盛錫福帽廠生產的各種禮帽、皮帽、草帽等。

1954年,上海「盛錫福」建立工場,自產自銷。1972年,為區別於其它城市的「盛錫福」,上海「盛錫福」新創「雪蝠」牌商標。改革開放後,這家商店進一步發揚經營特色,增加花色品種,恢復了斷檔多年的高級毛料帽子。

8華東皮鞋店

華東皮鞋店於1929年創辦,1950年到1953年,在外國旅客住宿較多的上海大廈設有分銷處。

顧客有特殊需要或困難的,可以預約登記,函購郵寄,送貨上門,逐漸華東皮鞋店形成了定製異型皮鞋的特色,為許許多多的特殊腳型的顧客解決了買鞋難的問題。起初只是量足定製供應,後因慕名而來的顧客不斷增加,在量足定製不能滿足需求的情況下,就專門成立了一個特殊規格皮鞋櫃組,批量生產的特大、特小、特闊的「三特」皮鞋。1990年代時,華東皮鞋店平均每天供應「三特」136雙,被親切地稱為「特殊腳型之家」。

9萬紅婦女用品商店

萬紅婦女用品商店原名王錦繡齋,經營賽珍飾品、高檔化妝品,最早開設在豫園商場。

抗戰期間遷到南京東路,1968年改名為萬紅婦女用品商店,經營範圍除保持化妝品、賽珍飾品外,又增設了羊毛衫、尼龍衫、圍巾、手帕、傘、包等婦女用品。其中一部分針織腈綸衫褲、尼龍衫褲系自行設計加工。萬紅婦女用品商店結合季節變化,經常舉辦商品展銷活動,還有羊毛衫、尼龍衫、腈綸衫小修小補服務項目。

1984年萬紅婦女用品商店發票

本文整理自上海檔案信息網

未完待續


推薦閱讀:

天轉熱,還不來碗南寧老友粉開開胃?
七朝古都開封重口味名吃——羊雙腸湯
京城老字號—天福號醬肉鋪
老北京老字號綢布店--人定湖
「那不是味道,而是從前的記憶」丨珠海老字號的那些陪伴、溫暖以及回望

TAG:南京 | 老字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