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偉大詩人,卻是把自己一半獻給國家,一半獻給青樓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他的《山行》,以楓林為主要背景,繪出衣服色彩濃烈,明麗的山林秋色圖。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一詩為明快意境。詩里充滿失意、愁緒和低迷。用杏花收尾,光景突然轉亮。表達了他對整治春天的憧憬。

他就是杜牧。

杜牧是唐代宰相杜佑之孫,杜佑不止位高權重,而且飽讀詩書博古通今,這也導致了杜牧從小就有深厚的家學底子。但是10歲那一年,一切都變了。隨著祖父和父親相繼去世,杜家急劇衰弱,早年的生活變故,也給當時的杜牧帶來嚴峻的人生考驗。這不僅給心高氣傲的他以強烈的人生挫折感,同時也變成他力學求仕,重振家門的強大動力。他立志要「聖賢才能多聞博識之士」實現如家宏願,他追求高遠的詩風,致力於整治教化和國計民生。

書生的家國夢是迷人的,卻又是多麼的一廂情願。他本以為可以一展宏圖,實際上不過是他的想當然而已。由於他才華非凡,幾乎是被內定為進士,但是在長安做官只有半年,他就開始10多年為史的生活。

在江西洪州時,杜牧經常往沈傳師家中跑,聽歌賞舞,這時她結交湖州名妓張好好,當時的杜牧風流倜儻,而才藝雙絕的好好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美貌聰慧。可惜沈傳師對她有意在先,不宜奪朋友之愛。

數年後,杜牧到洛陽任職,與張好好不期而遇,此時張好好已經淪落為他鄉之客,被薄情的丈夫遺棄。杜牧感慨萬分,為她寫下一篇《張好好詩》。此作不僅文筆清秀,而且書法飄逸,未杜牧贏得書法家的美名。

他最放浪的日子是在揚州,上任那年,他30歲,政治上壯志難酬,無所作為。故寄情於酒色,他把揚州城的風月場所逛遍。時間久了,青樓的女子全都認識他。他就大言不慚的說:「我風流,但不下流」。

白天正襟危坐,晚上青樓欲罷不能。公元835年,杜牧被調任回京,升任監察御史。離開揚州時,他寫了《遣懷》回顧這段美好而艷情的時光「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從元和到大中的40年間,皇帝的廢立幾乎完全掌握在大臣的手裡,官吏調動也是十分平凡,戰亂年間,黨爭不斷。儘管他有所失望,但還是在儘力說服自己。

杜牧曾經做了一個夢,夢裡的神仙說他最後的官文就是中書舍人。結果杜牧當上中書舍人後,果然重病纏身。

公元853年,病情惡化,他心知大限已盡,在離世前,他清點自己一生所寫詩文。足足有1000多篇,挑選了一番,留下200多篇,其他全部付之一炬。幸虧他外甥手機了200餘篇,才使得傳世之作達到450篇。

在外人看來,杜牧一生風流倜儻,俊朗豪邁。卻不知,他夜夜笙歌后,卻是生不逢時,抱負難舒的悲涼。

推薦閱讀:

塞普勒斯是個怎樣的國家?
分享:盜國家的財物,還一國人的債;盜寺院財物,罪墮阿鼻地獄
希拉里訪印尼 重視與伊斯蘭國家關係
中國水電站大壩高達291米 下游國家對此很不淡定
戰國七雄中最無能的國家,為什麼是韓國?

TAG:國家 | 詩人 | 自己 | 偉大 | 青樓 | 一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