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轉貼]寫給意拳初學者

我習武比較晚,但好在的是我遇上了兩個好老師,一個是我的啟蒙老師——形意門的牛寶貴先生,他學歷不高,一身高強功夫全憑苦練,那是在北京讀書的時候,我跟隨他學習傳統內家拳,雖時間不長但卻學到了豐富的傳統武術的功理、功法;另一個是我現在的老師——韓競禹先生,他天資聰穎,幼承家學,不僅拳學高明而且對傳統醫學、美術,甚至中外哲學、宗教等都有涉獵。所以我跟隨他不僅學到了意拳,同時也得到了很多人生道理的熏陶。今天,我作為一個意拳愛好者,武林末學,本沒資格評述意拳,但卻不忍目睹意拳現狀,故此將老師平時的叮嚀教導與自己平時功中心得寫出來,以饗同好。文中有關意拳方面的文字如有不當之處,請各位武林明士、武術大家多多指正。

先講幾個意拳中比較重要的概念

每個武友入手學拳的時候,老師給的第一個要求就是這個「松」字。所以講「松」的含義,大家多多少少可能都會有一些心得,同時也聽過幾句有關「松」的拳諺:什麼「形松意緊」啦,什麼「松而不懈,緊而不僵」等等。特別是那些練過幾年拳的人,更會自認「松」上還是有一定功力的。但是我在學拳的過程中發現,有些練過幾年拳的朋友,甚至是練太極拳以至意拳的朋友剛剛來韓師這裡學拳時,「松」這門功夫並不過關。他們在站樁時還好,有時站一、二個小時也沒問題,這說明身體還是比較松的。但一動起來,甚至是在做一些比較簡單的動作也會出現一些不協調的地方,這說明「松」上尚有缺陷。還有練功多年的朋友,隨著身上的功力越來越深,但人卻變得越來越僵滯,失去了靈活。這都是「松」不到家的原因。那麼「松」是不是很難,為什麼大家練了多年仍找不到?其實問題的答案很簡單,就是大家「松」的方法不對,對「松」的理解也存在問題。其實只要方法正確,有二、三個月的時間學習,初步的「松」肯定能過關,根本不需要多年的練習。

在意拳中,我們認為「松」是一種狀態,我們練習「松」不只是學會放鬆身體,而是在「松」中來求得身體協調。所以「松」不是目地,協調才是最主要的。協調就是每個練功者對自己身體的控制能力。

有時,當我們在練習一個動作,如有意的想去做好,動作就會很僵硬、做作,十分不協調,而當我們無意時,動作反而很流暢。也就是說越是想松時反而松不下來,意念注意到那裡,那裡一定會緊張。比如走路時,沒有人會想是先邁左腳還是先邁右腳呢?如果有了這個意念就會象是邯鄲學步里的那位老兄了,最後反而不會走路了;再比如兩手前伸,可以是「推」,也可以是「拉」,或者是什麼「意念」都沒有,只是將手擺在那裡,這時就是鬆了。又可以如此解釋:初站養生樁中的抱球樁時,只要擺個姿勢,而不要理什麼「撐三抱七」,也不要管「有節必突,有角必夾」之類的。因為如果這時真有了抱球的意念時,不管您抱的是汽球,還是木球、鐵球,都可以說不會是純粹的「松」了,而是進入了「緊」的練習了。所以,「松」這種狀態是我們入門學拳最先要學的,雖屬於初步功夫,但也是最重要的功夫,因為它要貫穿我們一生的修鍊,因此我們要做到在平時的生活、工作中,無論在做什麼事,都要訓練到自己可以隨時隨地的隨意進入這「松」的狀態。這既是養生的需要,也是技擊的要求。

「緊」字大家也都知道,但真正敢於練 「緊」的朋友卻不多,可能是受到那些拳學前輩文章的影響,所以不敢練「緊」。因為宗師王薌齋的《拳道中樞》(又名《大成拳論》)中也提到「但切記身心不可用力,否則稍有注血,便失松和,不松則氣滯,而力板意停,而神斷,全體皆非矣。總之,無論站樁試力或技擊,只要呼吸一失常,或橫隔膜一發緊,便是錯誤,願學者慎行之,萬勿忽視」等等,其實大家是對薌翁等前輩話有一些誤解。因為這段話雖是要求我們練「松」,指的是在初學拳術時,在練「松」求「整」這個階段與技擊交手前的一瞬間要保持「松」的狀態。同時薌翁的文章中從來也沒有說過不能練「緊」,因為如果不練「緊」,您就永遠不知道渾元一爭的感覺,功夫也不會做得真實。通過前文我們了解到,「松」是為了得到一種協調,即是身體動作的協調,也是內部力量的協調。我們知道,武術是一種對抗比較強的運動,在這種對抗中不僅需要靈巧的身體,更需要強大的力量,所謂「一力降十會」。拳友經過一段時間的修習,身體已基本協調。可要知道,我們學習意拳,就是想要在練習中將自己的潛力發掘出來,發揮出最大的威力。在世界性的舉重比賽中,一個運動員最大可以舉起二、三倍自己體重的杠鈴,如中國運動員石勇體重為62公斤,但他的挺舉成績為175公斤,這個成績應是接近石勇肌肉可以發揮出來的極限力量了。那麼如果我們的意拳家擁有同樣強度的肌肉,同樣可以在對抗中發揮出自己的最大威力。

西方運動增加力量所採用的方法是舉重物,通過外來的阻力來增加力量。而我們練拳術,所需要的力量與他們不同,所以練習的方式也不同。意拳練的是整體力,又稱為渾元力。這種力量雖然也是肌肉所發出來的,但因得到的方法不同,所以我們稱此力為「內力」。在意拳訓練中增加自身的整體力,即增加功力,就是加強肌肉、關節的強度以適應激烈的對抗,唯一的途徑就是練「緊」。在站樁時練,也可以在試力時練。這個「緊」同「松」一樣也是人體的一種狀態。我們通過「緊」的鍛煉來加強每個關節的強度、每條肌肉的力量,形成所謂的關節「空間定位」,也就是堅固不散的間架。

練「緊」時可以用雙手捧(抱)住遠處的目標(可以是樹、房、山等等,體量越大越好),通過意念假借,也就是用對遠處目標的推、拉、托、按等的意念,將控制每個關節的兩組肌肉隨意念同時緊張(正常運動是通過兩組肌肉一組松一組緊的配合來完成的),做出相應的動作,使全身控制每個關節的兩組肌肉的相阻相抗、全身各個相對的部位互爭來感受整體的運動。「精神假借」越強、越真,「緊」也就越充分,練出來的力也就會越大。如站樁時要求從抱紙球開始,最後要抱木球、鐵球,而韓師教拳,則要我們抱住遠處的高樓、大山。當我們入手學「緊」的時候,不用也不可能做的很「緊」,但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之後,做「緊」時就要做到一「緊」全身「緊」,五個脖子(五個脖子是指頸及手腕、腳腕)要緊,腰部更是要「緊」的到家。因為腰是聯接上、下體之間的紐帶,上、下的力量似否可以連通,都要看這個腰「緊」的程度。這樣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就可以達到前人所講的「玉帶纏腰」境界。但是在這裡我要著重提醒一點:上面所說的「全身緊」,並不包括胸部。無論我們在練什麼,胸都要保持舒暢,正所謂「暢胸實腹」。「暢胸」是與「含胸拔背」相對應的,而「實腹」則是因與腰「緊」所相聯繫。所以我們在這裡所講的「緊」是一種全身協調的緊,不是單單運動某個局部,而是全身的協調的運動。意拳正因是這種讓練習者的精神與肉體高度協調的運動,所以才被稱之為「意」拳。因此我們就知道,「緊」應是在協調的狀態下來完成的。正是 「松」中求得協調,協調中求得「緊」。這裡所講的協調就是「肌肉若一,全體如鑄」,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整」。薌翁在《拳道中樞》中講到:「兩臂撐抱之力內七外三,何時發力,力始平均」,這裡所講的「平均」,就是指練拳、發力時全身肌肉一緊,上下左右進入相阻、相抗、相爭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全身力量是相等的,這時身體就是「整」的。

「整」包括了兩個方面的含義:一個是肌肉若一;一個是體整如鑄。「整」就是全身處於拳學要求的協調的運動狀態,它是在「松」中求得,「緊」中加強。我們學習意拳,就是要在身上證得「整」。初練太極拳、形意拳都要求「用意不用力」,練「松」不練「緊」也都是為了得到這種「整」的感覺。初學拳術的時候,身上沒有「整」的感覺,也就是達不到拳術中要求的「協調」。這時一用力,全體皆錯,所用之力必是局部力、肢節力,不是「整體」之力。因此我們這時就要學「松」,一直「松」到全身肌肉多一絲力不用,剛好可以維持全身的姿勢就可以了。只有做到這一點,我們的身體才會處在一種初步協調的狀態,也就是「松整」的狀態,這時才可以講我們得到「整」了。當這個狀態通過我們一段時間的練習,在我們身上被確定下來之後,我們就要想辦法來強化它了。因為這個「整」只是初步的「整」,也就是強度不夠,尚不夠承受對方一擊。因此我們在得到這個「初整」的感覺之後就要如前文所述,用「緊」的方法來加強它。也就是在過在樁中、試力中進行「鬆緊轉換」來體味「整」,加強「整」。我們只有進入了這一步,才可以說是真正步入了意拳殿堂,感覺到學拳的趣味。同時應注意「松中有緊,緊中求松」、「松即是緊,緊即是松,鬆緊緊松勿過下正」這些道理雖正確,但對初學者來講,剛入手學「松」、「緊」時,應該首先將兩種極端狀態先確定下來,也就是真的做到「極松」、「極緊」(不是絕對的松、絕對的緊)後,再學習「鬆緊轉換」。只有這樣才不至於做的不松不緊,不三不四。

我們還應當知道「鬆緊轉換」既是練習「整」的方法,同時,當「松」、「緊」在瞬間轉換的時候也就是發力。因為我們通過此種途徑所學得的發力,所以所發才是整體之力。

再講幾個容易對大家造成迷惑、誤解的問題。

1、學意拳不要迷信神奇

「中國武術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這句話是大家經常聽到的,確實是這樣,中國武術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產生於遠古人類與大自然、敵人搏鬥的實踐中,它伴隨著中國社會的發展而日益完善,訖今已有五千多年歷史。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與武術關係最緊密的要算中醫與氣功,特別是氣功更是一直與武術密不可分的。但近十幾年氣功市場的混亂使我們更加擔心今日的武術的發展。

最初的氣功是勞動人民在社會實踐中發展出來的一種有中國特色的健身方法,如五禽戲、八段錦、易筋經等,古人用以調節心身、活動筋骨,如經年操之,自可起到健身養命之效。這些傳統氣功本是方法簡便、效果不錯,但自古有云:「大道本夷而民好徑」,傳統氣功本中就含有糟粕,而流傳到現在,更因市場經濟的影響、氣功愛好者的無知,使得偽氣功在中國反而有越演越烈之勢。各路氣功大師紛紛出山,各顯神通、互拚大法,而廣大氣功愛好者則跟隨其後。最初練功是為了同自己醫病、練個好身體,但後來就慢慢的變了質,氣功的效果也越誇越大。從內氣、外氣到同人氣功診病、治病,甚至到發外氣、開天目、特異功能,最後竟可以修道成仙,達到無所不能的境界。從這裡,我們可以感受到人民追求健康的意願,也痛心人民的無知。同時我們還可以想像得到,這麼多位大師、宗師,每一位都應該是深諳心理學、廣告學,熟悉市場經營的奇才。但正是這些人為了個人的利益,將廣大氣功愛好者引入歧途,將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氣功從醫人引入害人的邪魔之路。

從今日的氣功的市場與氣功發展的現狀,我們不難想像到現在武術市場的混亂。中國武術在市場經濟大潮的衝擊之下,亦未能逃避這個局面。就是因為某些人為名為利,為在武林中標新立異,將武術練習的效果虛浮誇大,再加上武俠小說、電影中的神奇描寫,種種類類雖然吸引了一些愛好者的注意,對宣傳武術、傳播武術起到了一些推動作用,但從長遠來看,也正是這些不良的因素,因為它們對武術的歪曲、誤解,從而就此斷送武術。當年薌翁在《拳道中樞》中曾云:「邇來更聞有依傍佛門,說神說鬼,妄言如何修道如何遇仙,其荒誕不經又如邪怪亂道之尤甚者,良可慨也。夫今為科學昌明之時代,竟敢做此野狐之謬說傳之人口,布諸報端,此種庸患昏憒之徒,真不知人間尚有羞恥之事。佛如有靈,不知對此流傳謬種之類作何感思歟?」,正是對今日部分意拳傳人最好的批判。因此當年薌翁在北京擺下擂台,希望與武林同道互相探討,就是出於實事求是的目的,想尋找一條在新的社會環境下,中國傳統武術的發展出路。後經意拳二、三代人的共同努力之下,方從心理學上、機械物理學上進行了深入的科學研究,終於基本清楚了意拳的修習之法、得力之途。訖今為止,我們通過實踐知道意拳也只能利用一種場——地球磁場,它使人產生了重力。所以意拳所發之力亦只能是人體肌肉所發,並不可能利用什麼氣場、外氣,如有也是欺人之談。渾元力也不神秘,只是練習者通過學習、鍛煉,經過意念假借、鬆緊轉換、外部阻力的刺激,同時再加上生理、心理的相互作用,使人體變成一個高度協調統一的整體,從而發出整體力,也就是渾元力。這使我們明白了世上本無屠龍之術,意拳也不可能使練習者超越自身的極限,做出超能之事。所以意拳絕不是什麼神秘、超能之學。但就是因為武術市場並不大,而某些人又要將意拳當成謀生工具,大家在互相競爭之下,各出奇謀,才將意拳一片大好河山變成一潭渾水。使武術愛好者將意拳誤解是超能之學,速成之術。希望明學之士振臂高呼,有志之士共同努力,正本清源,重現大成光彩。

2、不要迷信前人典籍,不要迷信正宗之學

記得以前有一本武術期刊曾刊登過兩篇意拳爭鳴文章,爭論的是有關意拳練習順序的問題,兩個作者引經據典,旁引博證,似乎各有道理,但我看過卻覺得很無聊。我並不覺得這個問題爭論出結果來會對意拳的發展有什麼有益之處,甚至認為這種爭論只會那些初學者造成迷茫。為什麼會這種爭論,我想就是我們某些意拳同仁在學意拳的時候並沒有抓住意拳的靈魂,沒有尋到意拳真意,而只是片面的、主觀的理解意拳。諸如此類的文章在近幾年的雜誌上還有很多。所以我想在這裡提醒大家:意拳真意並不是在「典籍」里,也不是在老師身上,而是就在您的身邊,在您的生活里。

因此我們首先要正視前人所著的文章,不要迷信所謂「典籍」。

前人「典籍」在我們的習武過程中只是起到一個指導與參照的作用。但有的人卻不是這樣理解,他將「典籍」所述之文字當成「聖經」,不敢有絲毫違反。如王宗岳的《太極拳論》中提到「用力不用意」,薌翁的大成拳論也提到「但切記身心不可用力」,所以很多拳友在練太極拳或意拳時就一味放鬆,不敢用力。請問您如果不用力,在實戰中怎樣與人搏鬥?其實我們應該知道這兩句話中所講的「力」指的是拙力,也就是沒經過拳術磨鍊的人天生之本力,它和拳術中的渾元力不同。因此當我們沒有得到渾元力之前不可用力,要練「松」。但經過一段時間的修習,身上已有了整體之感,一動一靜無不符合拳術要求時,進入意力不分的境界時,當然要用力了。記得韓老師在講述到怎樣看待拳論時講了打了一個比喻,某個音樂作曲家作了一首曲,這段音樂表達了音樂家當時的心情以及他對生活的感受。可是,實際上這首曲子卻不能完全重現音樂家的心情與生活,只能表達作曲當時部分的感受。音樂表演家來演奏這段音樂時,會對這個感受再次理解,所以在表達時又一次失真。而當我們聽到表演家的所奏的音樂時,又會加上自己的想像,這時所感受到的與原創者的心情與生活差別就更大了。前輩武術家所著的拳論亦是如此,這些「典籍」所述的只是作者有感而發,是為了解決某階段某個特定的問題,不可能在整個武術修鍊的過程中通用,所以薌翁曾對自己的一篇文章作序云:「我絕不敢認為這是完整無缺的,就算對的,也還須要逐漸改進」,所謂「樁無定式,拳無定法」。所以我們應該知道,在老師的耳提面授之下,尚不能在很短時日內領會到拳學真意,如果靠自己在前輩的典籍中尋找答案更是難上加難。「典籍」記錄了作者當時的感受或是作者對某個問題的看法,所以我們最好是拿來認正自己的學習效果,而不要當作教材來使用。

更不要迷信「正宗」

薌翁在《拳道中樞》 的「解除師徒制之商榷」一段對我國武術界中的「門派之爭,師徒制之流行」的問題提出「由門戶而成派別,更由派別之分岐而至學理之龐雜,如此則拳道真義將永無昌明之一日矣,其患不亦更甚乎?」的論點正是對現在意拳界中人人自稱「正宗」、「嫡傳」絕大諷刺。為什麼是這樣呢?就是因為意拳是對人的運動能力進行研究,所以它是一門學術,而不能簡單的看成是一個拳種。學術只有前後之別,並無正、偏之分,就像牛頓與愛因斯坦兩個都是偉大的物理學家,他們的研究為物理學的發展做了極大的貢獻,但不可以在兩人中分出誰更正宗。而現在每個意拳傳人都在對意拳的拳理、拳意進行研究,為意拳的發展做出貢獻。薌翁亦曾講「要知學術才是宇宙神聖,是有師尊」,又講「見性明理後,反向身外尋;莫被法理拘,更勿終學人」 。所以我們知道,我們最好的老師不是所謂「典籍」,也不是所謂某個正宗的武師,而是學術——是拳術運動中的體現出來的規律。那麼只要是符合這個規律的前題下來發展武術就是正確的。

那麼初學者怎樣來學習意拳呢?因為本文只是講了一些常識性的東西,並不是教程,所以有興趣者可以讀讀范舜平師兄的《意拳傳習錄》,它忠實的記錄了范師兄向韓競禹老師學意拳的全過程及習中心得,應是初學者的最好的選擇。

在此謹祝這些武友都可以步入「意拳正軌」,達成所願。


推薦閱讀:

《萇氏武技書》論初學入手法
一起來告訴學鋼琴的初學者怎麼快速記憶五線譜
八字初學進階(一)
初學摩登舞之二:大課與小課
初學者如何為你的二胡定好弦?

TAG:學者 | 初學者 | 初學 | 意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