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首飾配飾
花蝶金簪 明朝 北京海淀區董四墓村明墓出土
梅紋鏤空銀簪
扁銀簪
檀木簪
清代玉簪
玉質耳挖簪
下面放兩張笄的照片,因為造型還是有差別的幾種基本形式:
商周骨笄
戰國玉筓
1.1.2 釵由兩股簪子交叉組合成的一種首飾。用來綰住頭髮,也有用它把帽子別在頭髮上。五代五縞《中華古今注·釵子》:「釵子,蓋古笄之遺象也,至秦穆公以象牙為之,敬王以玳瑁為之,始皇又金銀作鳳頭,以玳瑁為腳,號曰鳳釵。」釵與簪是有區別的,發簪作成一股,而髮釵一般作成兩股。釵不僅是一種飾物,它還是一種寄情的表物。古代戀人或夫妻之間有一種贈別的習俗:女子將頭上的釵一分為二,一半贈給對方,一半自留,待到他日重見再合在一起。辛棄疾詞《祝英台近.晚春》中的「寶釵分,桃葉渡,煙柳暗南浦」,即在表述這種離情。因為釵子和簪子只是股不同,材質啊裝飾啊什麼的大同小異我就不贅述了放幾張圖片:清代點翠髮釵
當然也有點翠發簪的,之所以特地放這幾張圖,是想具體講講什麼是點翠點翠工藝是中國一項傳統的金銀首飾製作工藝。 它是首飾製作中的一個輔助工種,起著點綴美化金銀首飾的作用。翠,即翠羽,翠鳥之羽。點翠是我國傳統的金屬工藝和羽毛工藝的完美結合,先用金或鎦金的金屬做成不同圖案的底座,再把翠鳥背部亮麗的土耳其藍色的羽毛仔細地鑲嵌在座上,以製成各種首飾器物。據說,翠羽必須由活的翠鳥身上拔取,才可保證顏色之鮮艷華麗。翠羽根據部位和工藝的不同,可以呈現出蕉月、湖色、深藏青等不同色彩,加之鳥羽的自然紋理和幻彩光,使整件作品富於變化,生動活潑。後來,也由於保護鳥類及製作工藝的殘忍而在清末民初被燒藍工藝取代。點翠的簪釵仔細看就可以看見翠羽的紋理
燒藍 , 是我國傳統的首飾工藝之一。由於這種「藍」只能燒制在銀器表面,因此也稱為「燒銀藍」。燒藍是將整個胎體填滿色釉後,再拿到爐溫大約800攝氏度的高爐中烘燒,色釉由砂粒狀固體熔化為液體,冷卻後成為固著在胎體上的絢麗的色釉,此時色釉低於銅絲高度,所以得再填一次色釉,再經燒結,一般要連續四五次,直至將紋樣內填到與掐絲紋相平。 (百度)燒藍工藝不是一種獨立的工種,而是作為一種輔助的工種以點綴、裝飾、增加色彩美而出現在首飾行業中。
1.1.3 華勝即花勝。古代婦女的一種花形首飾,通常製成花草的形狀 插於髻上 或 綴於額前。《釋名·釋首飾》:「華勝,華,象草木之華也;勝,言人形容正等,一人著之則勝,蔽發前為飾也。」《漢書·司馬相如傳下》:「暠然白首戴勝而穴處兮。」唐顏師古注;「勝,婦人之首飾也,漢代謂之華勝。」《西遊記》一段描寫王母形象中提到:戴華勝,佩虎章,左侍仙女,右侍羽童。寶蓋沓映,羽摻蔭庭。(這個實物圖片比較少,我自己其實也有疑問:如果說插在髮髻上,那和簪釵也沒什麼區別啊,簪釵也有花草形狀的呀~所以個人認為應該指墜於額前的比較多,直接上美女!ˋ( ° ▽、° ) 口水ing...就是額頭前面的那個! )
1.1.4 步搖古代婦女附在簪釵上的一種首飾。取其行步則動搖,故名。一般形式為鳳凰、蝴蝶、帶有翅膀類的,或垂有流蘇或墜子,走路的時候,金飾會隨步搖走路的擺動而動,栩栩如生。《釋名·釋首飾》:「步搖上有垂珠,步則搖動也。」《後漢書·輿服志下》:「步搖以黃金為題……」王先謙集解引陳祥道曰:「漢之步搖黃金為鳳,下有邸,前有笄,綴五采玉,以垂下,行則動搖。」白居易在《長恨歌》中用:「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來形容楊貴妃。金鑲玉步搖釵
魏晉步搖冠
1.1.5 梳篦梳篦(shū bì),理髮的用具。齒稀的稱「梳」,齒密的稱「篦」,一般用骨、木、竹、角、象牙等制。《說文.木部》:「梳,所以理髮也。」又「櫛」,梳比之總名也。」中國自古便注重禮儀,人們對自己的儀容裝飾十分重視,梳篦在古時是人手必備之物。尤其是婦女,幾乎梳不離身,時間一久,便形成插梳的風氣。隋唐五代的梳篦,多作成梯形,高度明顯降低,其質料及裝飾視用途而別。宋朝以後,梳子的形狀趨於扁平,一般多作成半月形。明清時期的梳篦樣式,基本保持宋制。插戴方法:《搗練圖》所畫插梳方法,有單插於前額、單插於髻後、分插左右頂側等形式。《紈扇仕女圖》仕女插梳方法有單插於額頂、在額頂上下對插兩梳及對插三梳等形式。敦煌莫高窟第103窟盛唐供養人樂廷瑰夫人花梳插於右前額,旁插鳳步搖簪,頭頂步搖風冠。至晚唐、五代,頭上插的梳篦越來越多,有多到十來把的。
1.1.6 抹額抹額,也稱額帶、頭箍、發箍、眉勒、腦包,為束在額前的巾飾,一般多飾以刺繡或珠玉。明代是抹額的盛行時期,當時的婦女不分尊卑,不論主僕,額間常系有這種飾物。這個時期抹額形制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除了用布條圍勒於額外,還出現了多種樣式:有的用彩錦縫製成菱形,緊扎於額。有的用紗羅裁製成條狀,虛掩在眉間。有的則用黑色絲帛貫以珠寶,懸掛在額頭。還有以絲繩編織成網狀,上綴珠翠花飾,使用時繞額一周,繫結於腦後。這種抹額被稱之為漁婆巾,或者叫漁婆勒巾。冬季所用的抹額,通常以絨、尉,毛氈等厚實的材料為之;有的用綢緞納以絲綿,外表施以彩綉;考究者還裝綴珠翠寶玉,兩端則各裝金屬搭扣,用時圍勒於額,綰結於後。抹額的造型也有多種:有的中間寬闊,兩端狹窄。有的中間狹窄而兩端寬闊,在使用時多將兩耳遮蓋。因為這種抹額兼具禦寒作用,故被稱之為暖額。富貴之家的女子則崇尚用獸皮製作暖額,常用的獸皮有水獺、狐狸、貂鼠等,貂狐之皮最被看重。這種毛茸茸的獸皮暖額圍勒在額部,宛如兔子蹲伏,因此,又被形象地稱之為卧兔。甚至還有以金銀雕花製成抹額的,鑲珠點翠,熠熠閃光。除抹額外,還有一種金約,類似抹額形制,但比抹額還要窄些。………………銀鎏金點翠鑲玉大抹額
露垂珠簾金抹額
1.1.7 掩鬢就是掩在兩鬢的髮飾,明代頭面。
明 飛天玉掩鬢
白玉鏤空花鳥掩鬢
1.1.8 挑心挑心是明中葉婦女的一種髮式。最常見的是佛像挑心。明 范濂《雲間據目抄》卷三:「婦人頭髻在 隆慶 初年皆尚圓褊,頂用寶花,謂之挑心。」明代女子的盛裝,是用各種首飾把滿頭裝飾得幾乎不露發,各式簪釵的命名也因此多著眼於它的插戴位置。挑心的得名即因它是自下而上用著挑的方式簪戴於髮髻之外一頂髻的正面之當心。
上圖 金鑲寶珠玉魚籃觀音挑心下圖 佛像挑心
1.1.9 分心挑心之下、 髻前後口沿各簪一支者,名作分心。若再細分,則前者名前分心,後者名後分心。《金瓶梅詞話》第二十回說李瓶兒取出一頂金絲 髻教西門慶吩咐銀匠改作一件金廂玉觀音滿池嬌分心,並特別說明是要「正面戴」,可知前後分心的造型稍有分別。
上圖 金累絲鑲玉嵌寶牡丹鸞鳥紋分心(湖北鍾祥明梁庄王墓出土)下圖 銀鎏金雙鳳牡丹分心(上海盧灣區李惠利中學明墓出土)
1.1.10 頂簪明代頭面。簪子的一種,用於髮髻頂部。
金鑲寶蓮花頂簪
1.1.11 蓮花冠古代冠名,因其形似蓮花,故名。1.唐時已在士遮女子間流行,宋沿其制。冠上大多用金、翠羽等作裝飾,顏色鮮艷,為官宦、士遮女子喜尚,一直很流行。2.道冠的一種。
1.1.12 鳳冠鳳冠是古代皇帝后妃的冠飾,其上飾有鳳凰樣珠寶。明朝鳳冠是皇后受冊、謁廟、朝會時戴用的禮冠,其形制承宋之制而又加以發展和完善,因之更顯雍容華貴之美。明清時一般女子盛飾所用彩冠也叫鳳冠,多用於婚禮時。下面的是宋朝時的鳳冠:
戴龍鳳珠翠冠、穿褘衣的皇后(南薰殿舊藏《歷代帝王像》) 宋
明神宗之孝靖皇后鳳冠圓領袍畫像
1.1.13 巾幗巾幗是古人使用的一種首飾,寬大似冠,高聳顯眼,內襯金屬絲套或用削薄的竹木片紮成各種新穎式樣,外緊裹一層彩色長巾而成。這種冠飾,戴在頭上,罩住前額,圍在髮際,兩側垂帶,結在項中,勒於後腦。既不是於髮式,也不同於裹巾,而且可以隨時取下(如脫帽),也可隨時戴上(只需繫緊側帶)。先秦時期,男女都能戴幗,用作首飾。到了漢代,才成為婦女專用。「巾幗」由來古時候的貴族婦女,常在舉行祭祀大典時戴一種用絲織品或髮絲製成的頭飾,這種頭巾式的頭飾叫巾幗,其上還裝綴著一些金珠玉翠製成的珍貴首飾。巾幗的種類及顏色有多種,如用細長的馬尾製作的叫「剪耄幗」;用黑中透紅顏色製作的叫「紺繒幗」。
1.2.1 耳璫漢人劉熙《釋名》卷四「釋首飾」說:「穿耳施珠曰璫。」戰國秦漢時期婦女戴耳璫的風氣甚為流行。古代的耳璫,有金、玉、銀、玻璃、骨、象牙、瑪瑙、琥珀、水晶、大理石等不同質料。考古發現的戰國秦漢玻璃耳璫,主要有無孔璫和有孔璫兩種。無孔璫。兩端大,中腰細。一端呈圓錐形,另一端呈鼓起的圓珠狀。戴的時候,以圓錐狀細端,插入人耳垂的穿孔中。此種玻璃耳璫戴上以後,從正面看去,只能見到露出在耳垂前面的圓珠,所以當時人們稱它為「圓璫」,有孔璫。中有縱貫的穿孔,用以穿線系墜飾,墜飾多為玻璃珠、璣、小鈴之類。「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璫。」明月璫,便是玻璃耳璫。…………下圖,東漢玻璃耳璫
漢代皇后、嬪妃和公主戴耳飾時,也可以不穿耳,而是將有穿孔的珥璫,用繩系飾懸於耳旁,叫做「懸珥」。將懸珥繫於發簪之首,插簪於髮髻,懸於耳際,叫「簪珥」,或叫「王真(一個字)」。這是一種象徵性的耳飾,其用意和古代帝王冕冠上的「充耳」一樣,是提醒不要妄聽閑言。漢代文獻記載皇妃、公主的耳飾時,常常是「簪珥」連稱。
1.2.2 耳墜耳飾的一種,指帶有下垂飾物的耳飾。又稱耳墜子,是耳朵飾品的代稱。
1.2.3 耳環耳環透過一個在耳珠內的穿洞來勾住耳朵(除了夾式耳環之外),其他選擇包括耳骨、耳門、耳內側等等。耳環還包括了一些單純的不戴墜子的圓環,而耳墜則一定是帶墜的。1979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北蔚縣古文化遺址中,發掘出一枚銅質耳環,這是迄今所見年代最早的耳環實物,它的形制非常簡單,僅僅用一根較粗的銅絲彎曲而成。這個遺址的年代,相當於歷史上的夏朝,距今約有4千多年。漢魏時期的婦女,一般不戴耳環,而佩以珥璫 。一直到了宋代,由於穿耳戴環之風在婦女中特別盛行,所以才有大量的耳環實物出土傳世。
1.2.4 耳釘耳釘是耳朵上的一種飾物,比耳環小,形如釘狀。一般需穿過耳洞才能戴上,耳釘造型千變萬化,但它改變不了這樣的特點,耳垂前邊是耳釘造型,耳垂後邊是耳背(也有稱之為耳堵).
【第二講:項飾 】《荀子·富國》篇中云:「是猶使處女嬰寶珠。」「嬰」在古漢語中又作「圍繞、纏繞」之意。可知佩戴項飾是古代女子獨有的裝飾,但是讓人疑惑的是,在傳統漢民族居住區的考古發現里,常常可以看到戰國時代以前的精美項飾。而戰國以後的項飾只有零星的發現,在傳世的繪畫、雕塑里也鮮有戴項飾的女性藝術形象,歷代多情的文人們詠物寄情的詩文里,似乎也找不出與項飾有關的句子。這也許證明項飾雖然在我國古代早期女性的生活里很重要,在後世也偶爾興起過配戴的潮流,但並未形成的傳統。一直到清代,才開始為女性普遍使用。項飾分為項鏈、項圈、瓔珞。2.1.0 項鏈由一根長鏈索穿以各色珍珠玉石後,纏繞於項,也有配以搭扣、以方便摘取的短鏈。一般在項鏈下方還懸有精美的墜飾,以達到畫龍點睛的效果。下圖,古代玉項鏈
古代綠松石管式項鏈
一組高古貝幣項飾
古代天眼瑪瑙項鏈
古代虎骨項鏈
2.2.0 項圈項圈一般是用金、銀、銅等金屬煅制的素圈,也有用整塊美玉雕制的,富貴之家還喜歡在上鑲嵌珍珠寶石。項圈一般都綴有「長命鎖」、「如意」之類墜飾,上面再鏨以「長命富貴」、「福壽安康」等祝福文字和仙桃、蝙蝠、金魚、蓮藕等吉祥圖案,用來保佑佩戴者平安富貴長壽。清代 銀項圈
獅子頭項圈
項圈墜飾
2.3.0 瓔珞瓔珞,ying luo。古代用珠玉串成的裝飾品,多用為頸飾,又稱纓絡、華鬘man。瓔珞原為古代印度佛像頸間的一種裝飾,後來隨著佛教一起傳入我國,唐代時,被愛美求新的女性所模仿和改進,變成了項飾。戴在頭上或掛在頸上的叫「瓔」,佩在身上的叫「珞」。瓔珞的款式非常複雜,以頸飾為主,懸掛上各種珍寶串飾,從頸部一直垂至胸前,有的甚至和臂飾相連,乃及足踝,成為掛滿全身的飾物。從現存的佛教造像藝術可見,瓔珞有許多不同的造型,飾珠大小各異,有圓珠形、方形、管形、花卉形、谷形和幾何形等。瓔珞分為項圈式和披掛式兩種:項圈式瓔珞以項圈為主體,墜飾較為簡單,項圈上雕以花卉紋飾,普遍較短,又稱「短瓔珞」。它流傳直到明清,其墜飾多搭配長命鎖、如意、護身符等吉祥物,又叫瓔珞圈。披掛式瓔珞不僅形制更長,款式也更為多樣,但它因為氣候等原因終未在中原流行開來,而多被當成舞蹈飾品。脖子上佩戴瓔珞的 敦煌女供養人 (下圖是我把三張圖拼在一起的)
《紅樓夢》里一開頭寫寶玉出場時,就都戴著只「金螭瓔珞圈」,瓔珞上自然是掛著他的記名鎖和「通靈寶玉」。「瓔珞」的製作材料:《維摩詰經講經文》中有「整百寶之頭冠,動八珍之瓔珞」;《妙法蓮華經》記載用「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真珠(即珍珠)、玫瑰七寶合成眾華瓔珞」,可見瓔珞應由世間眾寶所成,有「無量光明」。
遼代 水晶金珠瓔珞
【 第三講:腰飾 】腰飾主要包括玉佩、帶鉤、香囊及其它腰間攜掛物。中國古代腰飾種類繁多,遠遠超過今人。從質地上分,大致有玉制、絲製、金屬制、皮革制等幾種。其中,玉是古代最主要的佩飾,「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比德於玉 」。許慎《說文解字》稱:「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揚尊以遠聞,智之方也;不折不撓,勇之方也;銳廉而不忮,絮之方也。」3.1.0 帶鉤帶鉤,是古代貴族和文人武士所系腰帶的掛鉤,古又稱「犀比」。多用青銅鑄造,也有用黃金、白銀、鐵、玉等製成。帶鉤相當於我們現在的皮帶卡,主要用於鉤系束腰的革帶,多為男性使用。它們不僅形式多樣,而且多採用包金、貼金、錯金銀、嵌玉和綠松石等工藝,斑駁陸離,多姿多彩。(下圖)戰國佩鉤銅人像(洛陽金村)
發展:戰國時期,玉帶鉤的器形已經基本確立,即由鉤首、鉤身和鉤鈕三部分組成,並且普遍使用。這時玉帶鉤已進入了發展期。其器型多為長條形、琵琶形。鉤首一般高昂,常見雕有龍首、獸首、鳥首等。西漢時期是古玉帶鉤發展的鼎盛期,玉帶鉤選料講究、琢磨細緻、刀法簡練、質量上乘。同時數量也比較多。東漢至魏、晉、南北朝,是古玉帶鉤製作的衰落階段,數量銳減,類型單調。這說明此時玉帶鉤的實用意義在減退。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唐宋時期。到了元明清三代,玉帶鉤的製作開始回升,出土和傳世的數量很多,並且都造型優美、技藝高超、玲瓏奇巧、頗有神韻。這表明玉帶鉤這時可能已由實用性逐步轉向了玩賞性。
【結構】帶鉤的結構為鉤頭、鉤柄、鉤體,基本形制側視為「S」形。鉤體中部或下端有鉤柄,固定於皮帶的一頭,上端的鉤頭,鉤掛皮帶的另一頭。(下圖)戰國藝術品中見到的帶鉤束帶造像
下圖 戰國雙體帶鉤(洛陽出土)
下圖 戰國曾侯乙玉鉤(湖北隨州)
下圖 漢代鉤環配玉鉤
下圖 傳世鉤環配玉帶鉤
下圖 鄂爾多斯鉤環配銅鉤
宋代扣式玉鉤(四川綿陽)
元代扣式玉鉤(江蘇)
明代扣式玉鉤(貴州、江西)
清代扣式玉鉤(黑龍江)
3.2.0 玉佩古人的很多生活器具都是玉雕成的,能常戴在身上的惟有玉佩。古人對玉佩的熱愛不是因為玉的貴重,而是源於玉的品格,所以古語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玉佩中的中國傳統圖案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大體有吉祥如意、長壽多福類、家和興旺類、安寧平和類、事業騰達類和辟邪消災類等。
【發展】《周禮·玉藻》:「古之君子必佩玉…凡帶,必有佩玉,唯喪否……子佩白玉而玄組授,諸侯佩山玄玉而朱組授,大夫佩水蒼玉而純組授,世子佩瑜玉而綦組授,士佩瓀玫玉而縕組授。」更是把玉佩上升到禮法。戰國、秦漢時期的玉佩繁縟華麗,甚至數十個小玉佩,如玉璜、玉璧、玉珩等,用絲線串聯結成一組雜佩,用以突出佩戴者的華貴威嚴。魏晉以後,男子佩戴雜佩的漸少,以後各朝都只是佩戴簡單的玉佩,而女子很長時間裡依然佩戴雜佩,通常系在衣帶上,走起路來環佩叮噹,悅耳動聽,因此「環佩」也漸漸成了女性的代稱之一。
3.2.1 組佩又名「雜佩」。專指春秋戰國時盛行的由多件玉器串聯組成的懸於身上的佩飾玉。從一般意義講,凡由兩件或兩件以上玉器(件)組合成的玉佩,都可稱之為「組佩」。大型結構匹配繁複的組佩,是貴族們表示身份地位及權勢的服飾。身份地位越高者,其所佩組佩的結構越複雜,長度越長。
下圖 曲沃晉侯玉組佩長達兩米哦。由204件各色玉飾組成,工藝精湛,組合豪華,其中玉的形制多種多樣,全面地展示了西周貴族用玉的規制和水平。
璜 huang一般都認為「半璧曰璜」,其實多數璜只是璧的三分之一,有的甚至只是四分之一,只有少數接近二分之一。下圖 周 龍形玉璜
下圖 漢 白玉璜
珩 héng雜佩上部的橫玉。形似磬而小,或上有折角,用於璧環之上 。
3.2.2 禁步禁步就屬於環佩中構件繁瑣,極為複雜的款式,是古代女子掛在裙邊的一種金玉飾物。腰際佩掛禁步,可約束女子的舉止,起著規範儀態的作用。只有蓮步輕移,墜飾輕輕碰撞,發出叮噹悅耳的聲音,方顯得體態輕盈;行走稍快或跨步稍大,則叮噹亂響,聲音激烈,佩戴者便可體察到自己步態的失儀,自覺地作出調整。古代女子笑不得露齒,行不得露足,禁步也可壓住裙角,以免舉步時裙幅散開,有礙觀瞻。下圖 定陵1958年出土的玉禁步
玉禁步淵源於先秦時代的組玉佩,身份高貴者佩之,須行步舒緩而見其尊,故有節步之意。後世組玉佩的形制與佩系方式都有了變化,但其中蘊含的禮制含義仍然保留下來。作為玉禁步組成部分的瑀、琚、沖牙等一如舊稱,只是除了瑝之外,各個玉件的造型與古制已大不相同。在明代,玉禁步的佩戴規格很高,作為禮儀用玉,多用於後妃們受冊、謁廟、朝會等隆重場合所著之禮服。下圖 2001年湖北鍾祥市梁庄王墓出土的玉禁步,正式定名為玉葉組佩。
3.3.0 香囊香囊,也稱「錦囊」或「錦香袋」。一般繫於腰間或肘後之下的腰帶上,也有的繫於床帳或車輦上。香囊質地種類很多,有玉鏤雕的,金累絲、銀累絲、點翠鑲嵌和絲繡的。一般製成圓形、方形、橢圓形、倭角形、葫蘆形、石榴形、桃形、腰圓形、方勝形等等,囊多是兩片相合中間鏤空,也有的中空縮口,但都必須有孔透氣,用以散發香味。頂端有便於懸掛的絲絛,下端系有結出百結(百吉)的繫繩絲線彩絛或珠寶流蘇。下圖 葡萄花鳥紋銀香囊球形體,內外三層。外層栓有鏈鉤。最內層為半圓形香盂;中層為兩個雙軸相連的同心圓機環,外層機環連接球壁,內層機環則連接香盂。球壁由兩個半圓體構成,子母口扣合,飾以鏤空葡萄花鳥紋。
下圖 雙龍金香囊
下圖 金鑲珠石累絲香囊
下圖 清 和闐玉鏤雕花鳥圓盒式香囊
3.4.0 荷包荷包是中國傳統服飾中必備的裝零星物品的小包,掛在腰上或者同腰帶結合成為束腰的一部分。荷包的前身叫荷囊。荷者,負荷;囊者,袋也。放一些隨身攜帶的物品(毛巾、印章及錢幣等)。最早的荷囊,在使用時既可手提,又可肩背,所以也稱「持囊」或稱「挈囊」。以後漸漸覺得手提肩背有所不便,才將它掛在腰際,並形成一種習俗,俗謂「旁囊」。
【發展】至南北朝時,佩囊制度正式確立,人們所佩的囊,並非全用皮製,也有用絲織物做成的,但仍然沿用囊的名稱。唐代放官印、魚符(龜符)的佩袋與裝細物的佩囊分開使用,唐代婦女尤其喜歡佩帶荷包。荷包大多為圓形,敦煌壁畫上有不同的紋樣。佩掛囊的婦女形象,大多身穿胡服,腰束革帶,打扮成西域婦女的形象,但腰部一般都有佩掛的荷囊。如下圖 西安南里王村韋墓線雕石刻
荷包這一名稱,出現在宋代以後 ,實際上就是以前的荷囊、旁囊及囊 。荷包在明清時,也叫「茄袋」、「順袋」。清代荷包有大量實物傳世。通常以絲織物做成,上施彩綉。下圖 清. 盤金綉福壽雙全紋鎏金扣繡花荷包
3.5.0 褡褳 扇套(這兩個和香囊荷包都是古代隨身必備啊)褡褳dā lian 是一種長方形的布袋,中間開口,兩端可盛錢物,大的可以搭在肩上,小的可以掛在腰帶上 。大的搭在肩上的,一半在胸膛前,一半在背脊後。是民間使用的布口袋,類似於現代的大背包啊籃子之類的。當然我們主要講的是掛在腰帶上小褡褳。如下圖:
扇套,套摺扇的口袋,隨身系著,也有裝飾作用 。因為古代的扇子是竹編,木頭,羽毛,絲綢做成的,扇套起到保護扇子作用。而且歷來文人墨客喜歡在扇子上面題詩作畫,雕刻,刺繡,扇套不會讓扇子上面的字跡模糊。
3.6.0 羅纓羅纓,是古代女子出嫁時繫於腰間的彩色絲帶,以示人有所屬,所以《詩經》里有 「親結其縭,九十其儀。」描述女兒出嫁時,母親戀戀不捨地與其束結羅纓,這就是「結縭」,它後來成為古時成婚的代稱。漢 繁欽 《定情詩》:「何以結恩情,美玉綴羅纓。」《宋史·輿服志四》:「進賢冠以漆布為之,上縷紙為額花,金塗銀銅飾……以羅為纓結之。
【 第四講:腕飾 】由於都是屬於手臂上的飾品,種類也不多,我就把臂飾,腕飾,手飾放在一起講了。臂飾,臂釧。腕飾,手鐲。手飾,戒指。4.1.0 臂釧——何以致拳拳?綰臂雙金環。戴在手腕處的叫手鐲,佩戴在臂上的叫釧。臂釧,一種套在手腕的環形首飾,特別適合於上臂滾圓修長的女性,能夠表現女性上臂豐滿渾圓的魅力。西漢以後,佩戴臂環之風盛行。臂環的樣式很多,有自由伸縮型的,這種臂環可以根據手臂的粗細調節環的大小。
羯摩三鈷杵紋銀臂釧
其中一種臂釧,又稱纏臂金,跳脫。這是一種我國古代女性的纏繞於臂的裝飾,是用金銀帶條盤繞成螺旋圈狀,所盤圈數多少不等,一般三至八圈,也有多到十二三圈的。下圖 跳脫
4.2.0 鐲子鐲子,是戴在手腕或腳腕上的環形裝飾品。手鐲是一種套在手腕上的環形飾品。按結構,一般可分為兩種:一是封閉形圓環,以玉石材料為多;二是有埠或數個鏈片,以金屬材料居多。按製作材料,可分為金手鐲、銀手鐲、玉手鐲、鑲寶石手鐲等。在距今六千年左右的半坡遺址,在山東曲阜西夏候新石器時代遺址等,考古學家均發現了陶環、石鐲等古代先民用於裝飾手腕的鐲環。下圖 嵌寶石雙龍紋金鐲
下圖 清代藍水飄花翠鐲
4.2.1 手串手串起源於佛珠,本稱念珠,是指以線來貫穿一定數目的珠粒,於念佛或持咒時,用以記數的隨身法具。串珠的材料多達幾十種,古代有石珠、骨珠、蚌珠、木珠、瓷珠、玉珠、陶珠、水晶、瑪瑙、琉璃、玻璃、樹種、東珠、象牙等等。水沉蓮花佛珠手串
清·瑪瑙手串
清·藍碧璽手串
4.3.0 戒指戒指古已有之,據現存文獻記載,它有「手記」、「約指」、「驅環」、「代指」、「指環」等諸多異名。而這些異名中數「指環」使用的頻率最高,使用的時間最長。直到明代以後,戒指的稱呼才漸漸多起來。秦漢時期,婦女佩戴戒指就已很普遍。東漢時期,民間已將戒指作為定情之物,青年男女往往以贈送指環表達愛慕之情。到了唐代,戒指作為定情信物就更加盛行,並一直延續至今。秋胡戲妻圖雙轉軸金戒指
據悉,戒指起源於古時的中國宮廷。女性戴戒指是用以記事。戒指是一種「禁戒」、「戒止」的標誌。當時皇帝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在後宮被皇上看上者,宦官就記下她陪伴君王的日期,並在她右手上戴一枚銀戒指作為記號。當后妃妊娠,告知宦官,就給戴一枚金戒指在左手上,以示戒身。
上圖 明代玉戒
4.3.1 指甲套指甲套,護甲套、護指套。早就已出現。這一點被很多人忽視。只是到了清朝。後宮嬪妃用的就非常普遍了,樣式也繁密了許多。中國古代婦女蓄指及飾戴護指套的傳統由來已久,現在能看到的最早的護指套是吉林省老河深地區出土的漢代金護指。它是由薄薄的金片捲曲而成,呈螺旋狀向上延伸,粗細長短可任意調節,簡練而實用。從左至右依此為清代的 玳瑁嵌珠寶翠玉葵花指甲套、金護甲、玳瑁嵌珠寶花蝶指甲套、玳瑁嵌米珠團壽指甲套。
清宮的皇后、嬪妃,極喜歡蓄指甲。一般來說,蓄一根一寸長左右的指甲,通常需要半年以上,而且稍不留神,就會劈裂折斷,為了保護這種細長的指甲,特在手指上加罩一個套筒,以起到保護的作用。這就是人們俗稱為護指的器物。除大拇指需要靈活不受限制外,其餘各指均可飾戴,既可以對稱成套地戴,也可以單手或單指戴飾。清宮皇后、嬪妃們的指甲套質地有金、銀、玉、玳瑁、銅、琺琅等多種材料,利用鏤空、鏨花、鑲嵌等裝飾手法,紋樣大小由基部到指尖順勢而收,自然流暢,背面多為鏤雕,極少封塞,這樣可使空氣流通,夏季飾戴不致憋悶。清·玳瑁嵌珠寶花卉指甲套
花絲鑲寶指甲套
銅鍍金累絲古錢紋指甲套
推薦閱讀:
※【神仙Studio】安心 多圖版(全手工原創首飾獨立設計珠寶品牌純銀飾清代民國老翡翠寶石高爾夫工作室)
※凱特王妃快生了還工作,卻戴幾千塊的舊首飾,真給英國王室省錢
※翡翠作品中那些動物與昆蟲有什麼寓意?
※紅珊瑚首飾驚艷之美,無與倫比!
※不滿意就拆! 首飾 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