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完善自我 理智學習日本 ——《南京,南京》觀後感

發展完善自我 理智學習日本 ——《南京,南京》觀後感

作者:張洪光閑雲雜記2009-5-10 很早就有心寫關於日本問題的文字,但這是一個敏感的問題,不敢寫,怕挨罵。直到最近熱炒的《南京南京》上映,日前,到海淀劇場里看了下《南京,南京》,又和多個看過的朋友交流了一下心得,才終於鼓起勇氣寫點心得,供板磚扔來。

一、對電影本身思考

南京大屠殺過去70多年了,雖然中間不少日本友人前來道歉等各種形式悔過,但給我們民族帶來的深重傷害至今仍絲毫未減。這些傷害,一方面是南京大屠殺本身的沉痛,一方面源於日本當局企圖掩蓋侵華戰爭事實的激怒。

一提到日本人,嘴裡就罵「日本鬼子」、「小日本兒」。我們國人中的一些熱心青年,一提到打日本,就立馬豪氣萬丈,大叫一聲好,擲地有聲,恨不得立馬就衝到日本去,隨便逮幾個日本人,一刀子一刀子削成幾塊。要是日本人在國內囂張,那肯定拳打腳踢,棒棍交加,足見國人對日本人仇恨之深。

影片中,沒有像以往南京紀念之類的片子充滿了血雨腥風和殘暴殺戮。而是始終通過黑白膠片的形勢,深刻剖析了在戰爭面前幾個重要人物的心理寫照,包括我們尊敬的年輕的「日本君」。有人指責此片過多的表現了國人的麻木不仁,有的咒罵陸川君祖上是日本後人,是地道的「文化漢奸」……

每個人的觀點都有其立場和出發點,本身沒有錯誤,也不存在誰對誰錯,因為今人拍過去這段歷史,畫面再精雕細刻,也難以理解當時的場景和環境。

正像一位業內人士所言,「沒有什麼偉大不偉大,也不存在什麼比較,1938年的南京是不可以拿來做比較的」。

1938年的南京,這個題材對於任何導演而言,都會非常棘手。因為,在國內目前的環境下,局限因素會很多。如果對侵略者的暴行詳加描述,會使影片有一種對於殺戮和強暴病態的快感,而且還會把敵人臉譜化成為一群單薄的禽獸,把殺戮同類歸結為簡單的獸性。

其實,他們當時本身就是一群野獸,在被中國軍隊強大阻擊面前,所謂的大和民族的自尊心受到了強烈的重傷之後做出的人類最原始的反映,才有了無端的報復和血腥的屠殺。但殺戮和強暴的鏡頭過多,過程冗長,成為一種無節制的渲染,會侮辱了已逝無辜的亡靈。

但同時,此片過多的剖析了年輕的日本兵(我記不住這個名字,也不想記)在殘酷的戰爭面前,心理上的煎煮和人性上的思考,個人覺得有些篇幅過長,角度選擇有些欠妥。

對於南京大屠殺那段歷史本身,我想每個國人都不應該忘記,也不會忘記,但我們也不是一味盲目的去痛恨。在無情的戰爭面前,不是你死就是我死的狀況下,再年輕的日本小孩子被征來,都是懷著侵略和征服的目的的。尤其是經過中國軍隊慘烈的阻擊後,失去理智的大腦哪還有時間日後再重新審視下自己是否良心受到譴責和不安。就像目前有的人一時衝動犯了法,我們可愛的記者事後採訪問「你當時怎麼樣,現在怎麼樣」等一樣可笑。

在歷史大事大非面前,是需要銘記的,是不能僅僅從人性的角度上去分析的。導演是否想通過個案來說明戰爭下全世界所有人的善良本性,以一種新的面孔和視角來對待此前的戰爭題材,不得而知,也許只有劇組本身才清楚,暫不評論。陸川此片,想表達的東西是很多,但此舉,個人認為在影視形象和在文化形象上,都是值得探討的。

1938年的南京是什麼情況,是南京政府的首都,南京的淪陷是整個國家的淪陷。全國茫然,民不聊生,尤其是千百年來,封建思想壓迫和儒學專制下的普通百姓和官紳工商等各種階層的對比反差。

學生時代看南京大屠殺的各種資料時,看的最多的就是黑白照片里國人麻木不仁、沉默無助的眼神。我們的國家,我們的人民苦難太多太深,這麼多苦難讓他們已經絕望的放棄一切希望,放棄一切企求,面對死亡,面對這人類終極的恐懼,他們卻表現的如此麻木,如此毫無所動。這眼神,比任何鮮血都要淋漓可怕。

二、如何看待過去歷史

在網上,有人曾提出要恨也應該恨當時戰爭下的日本人,日本當局不敢正視歷史,是覺得那一段也可恥……。突然一看覺得似乎有點道理,但細想一下,有些可笑,甚至於愚蠢,不想過多評議。人類的思想是不斷的蔓延和發展的,下一代沒有經歷過的事情,是完全可能由上一代通過說教等各種形式來美化、歪曲和演繹的。舉個簡單例子,一個在某地方師範大學上學的學生,如果沒有其他特殊情況安排他崗,只能回去就業教書的話,那麼他所教的知識體系和有些觀點,更大程度上是來自於讀書時的教授本身的。這樣,一代傳下去,始終是一個知識體系,除非,在過程中,個人有新的感悟和吸收。

日本當局一直不敢正視歷史,企圖通過修改教科書等方式掩蓋侵華戰爭的事實,是很讓人憤怒的。這和日本國家發展自身利益取向有關,正視歷史不能只是中國單方面的事情,日本人永遠也抹殺不了歷史的罪惡,暫不多說。

作為國人一份子,個人雖沒有生活在那種社會,也慶幸生於和平年代,歷史不能忘記,血的教訓要牢記於心。但在發展的今天,以如何的心態去看待這個問題,是值得探討的。

結合嚴重的金融危機和多災多難的國情,我想表達的是正視歷史之外,同時,更要理性的對待問題,以學習的態度,吸取他人之長,彌補自身之短,形成合力,為我作用,方能立於不敗之地。

日常的抵制日貨也罷,打砸商場也罷,該正常購買的還要照常購買,因為商品本身就是交流的,相互的。熱血青年的「抗日、抗法」運動,早已被在華的商家和在外企工作的同仁們所熟悉,在隨後的節假日促銷活動中,此情續逐步就慢慢消失。但,我始終認為,這種血性還是值得肯定和發揚的。

國家在發展,尤其是在社會主義初期階段,官員腐敗、法律民生、文明程度、精神信仰、文化教育等各個領域都存在這樣或那樣的一系列問題。國家各級政府也想了一些辦法,也取得了一些效果,但解決根本問題,還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和路要走。

舉簡單例子,最近「五一」休假回老家,看新聞播放某省今年一季度遠遠超過國家規定的8%經濟指標等。作為老家人,對本省的情況再熟悉不過了。曾經全國知名的牛奶納稅大戶轟然倒地,紡織業在徘徊中前進,鋼鐵行業受全球經濟形勢一路價格下滑,房地產業售價遲遲不見回暖,製藥行業幾經重組仍然產品單一,各地市城市化進程相對沿海地區落後不止五十年,市民精神文化層面觀念淡薄,等等諸如此類,真不知是是如何統計,當時看後的感覺就像是在看文革期間電影一樣,突然放了顆衛星。

說這麼多,僅以某地案例,舉一反三,相信全國上下會有多少此類現象。當然,這是各級政府的事情,不歸我這平民百姓操心。僅僅想表達的是在我們的意識形勢和體系觀念上,受傳統觀念影響較深,有些問題還是需要深層次的思考的。

因此,在諸如日本等民族問題上,光痛恨是解決不了根本問題的,關鍵還在於我們自醒,加強民族產業發展和民主法制建設等各方面,方能自立、自強。

三、學習西方同時,更要向日本學習

曾幾何時,在小時候的記憶中,無論是家裡的油燈,用的鐵鍬,還是當時的《聰明的一休》等等,到今天的汽車、家電、商業等各領域,身邊充滿了日貨的痕迹。戰爭走了之後,隨之而來的就是商業和精神領域的「洗禮」。

短短几十年,同樣經歷戰火的日本民族,奇蹟般的崛起,在我們搞意識形勢鬥爭的同時,對方卻抓住了快速發展的時間,索尼、松下等各種企業保持長久的生命力,尤其是大和民族的精神信仰和教育文化的發展,影響很深,一時間被世界稱為「可怕的日本民族」。

20世紀初,日本花了30年進入「列強」行列。二戰失敗後,用了20多年超過歐洲各國,躍居世界經濟次強。我們經歷了30年高速成長,仍與日本等發達國家存在相當大的差距。當然,兩個國家基礎和國情不同,發展道路也不一樣。30年的改革開放取得的巨大成就,除我們自身努力之外,與虛心向國外經驗學習是分不開的。

在當前金融危機面前,有學者曾提出掀起第三次「學習日本潮」的觀點。文章稱「美歐的一些發展理念和制度設計,並不能適合中國的需要。如果說,未來中國在發展中,更需要有選擇地向國外學習的話,那麼日本仍應是一個主要目標。之所以提出第三次,是中國人曾有過兩次學習日本的經驗,第一次是百年前,甲午之戰失敗後,中國人知恥後勇,拜敵為師。第二次是30年前,鄧小平訪問日本,體驗自動化,乘新幹線、感受高速度,國內隨之掀起了一股「學習日本」的熱潮。」

當前,世界格局在和平中動蕩,歐美模式遇到瓶頸,我們自身發展阻力重重,都逼迫我們以更高、更全面的視角再一次學習日本。現在,更需要認真總結經驗,更需要找出差距、後來居上。畢竟,善於學習,也是一種自信表現。

很多時候,真的是在我們個別人身上,捨不得放下封建傳統觀念,文化和意識形態特別像《倚天屠龍記》里的滅絕老師太,不是一味的盲目自我,就是一味的滅絕,從來沒有沉下心來,認真反思,虛心學習。

國人喜歡講些大而不當的大話,就好像向天空射箭,一定命中目標,但是無用。講大道理很容易,但要明白大道理而能實施的人,才是真的深刻和偉大。海爾總裁張瑞敏講「把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說的比較有道理。很多道理我們好像是知道了,其實並沒有真正懂得,因為我們沒有去做。

國家之間如此,各地發展亦是如此。記得當年企業重組、政企合併時期,親身所見個別人寧可每天在辦公室領三五百工資,也不願意自謀其力,突破自我。即使成了下崗工人,也端著架子,逞口舌之利。當然這只是個別現象,畢竟發展時期不同了,社會也在進步,此類現象越來越少了,但餘威還在。

關於到底學習日本什麼,由於本人也沒有去過日本,但由於工作關係,與很多在日本留學、工作、考察,甚至是在日資企業工作的中高層人士接觸來看,還是有些心得。歸結一下,主要有幾點:教育體制(尊重人才)、民族觀念(做好本職工作就是愛國)、國民素質(做事不能給別人製造麻煩)等各方面。相信,專家學者研究成果更多,暫不多說,以免笑話。

日本當年從戰後廢墟站立起來,30年後重新發展,不能簡單的說是教育或人才或意識等哪個單一的領域,應該站在民族的角度,從全方位來分析這個東方島國的發展規律,以取長補短,為我所用,才能更好的發展自己,才能建設好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寫下上面文字,從心靈和感情來說,並不輕鬆而且沉重。但是現實就是如此,不以我們善良情感和美好的心靈為轉移。正所謂,「知恥而後勇」,是國人智者的選擇。再次聲明,我不是漢奸。


推薦閱讀:

那些總是輕易黑別人的人,侮辱別人的,都是出於什麼心態,言論涉及他人家人的,現實生活中都是什麼樣的人?
建立理智的人生觀蔡禮旭老師主講
理智理智?
《水滸》竟然蘊藏管理智慧
理智的愛情名言

TAG:日本 | 學習 | 南京 | 發展 | 自我 | 觀後感 | 理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