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論文N個作者,這些署名學問你造么?
現階段,在科研合作遍地開花的大勢之下,自然科學領域中的獨立作者論文已正在成為罕見品,一篇論文有N(N≧2)個作者已然成為學術界的一種新常態。而地球人都知道,同論文作者數一樣與日俱增的,還有論文在獲取各種學術和非學術利益上的權重。因而,這論文署名就成了合作者中各路人馬的必爭之地。
論文署名的"方向標"——論功行賞
目前通過對文章貢獻程度大小來進行論資排輩已成為了一種約定俗成的事情。通常情況下,一作能親自操刀進行研究項目並撰寫文章第一輪草稿,多數是正在訓練期間的學生。
共同一作的工作強度、參與程度和一作幾乎相同,更重要的是對文章有著關鍵的貢獻。而其他的作者要麼參與了數據的產生、要麼提供了相關的技術或材料。
而通訊作者(排在最後)通常由制定藍圖的導師來擔任,他們不僅是負責研究項目財政的"財神爺",也是親手修改草稿並定稿的"作家",更重要的是責任與殊榮並行:一旦論文有"問題"或者要"獲獎",該作者就是聯繫人。
要獲獎還好辦,要是同行有問題,該作者首當其衝,要有能力回答,defend團隊的工作。
然而論功行賞也並非萬全之策。畢竟,合作者對於自己在文章中的貢獻常處於一種"當局者迷"的狀態,總是會主觀誇大自身的貢獻(Over-claiming credit);且合作者越多,誇大貢獻的現象也就越普遍。
此時,就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那麼因貢獻沒分配好而鬧得大家不歡而散的情況也就極有可能發生。
參考文章:Many hands make overlooked work: Over-claiming of responsibility increases with group size
論功行賞的衡量公式
因而,學術圈中因爭搶榮譽,而導致原本親密無間的戰友割袍斷義、割席分坐的事兒也是屢見不鮮。譬如,1962年的李政道與楊振寧就因早年的論文署名順序,以及對"宇稱不守恆"理論貢獻孰高孰低的爭執而分道揚鑣。
所以關於共同作者對論文貢獻的量化分析問題,自然而然地浮出水面,需要構建行之有效的計算方法。
2017年一篇文章為共同作者學術貢獻分配模式提供了一種新穎的"第一和其他作者"(First and Others, F&O)貢獻估算公式,來評估科學論文N個共同作者的貢獻。
公式中引入了調整參數α和權重β,體現了學術貢獻分配的靈活性和適用性。
對於此公式,大家在心裡膜拜下就好,不必深究。為了讓大家理解該公式,下表列出1-6位作者情況下,各位作者對其文章的規範化貢獻值(百分比%)。
上面提出的公式適用於大數據環境下,具備統計意義情況下的計算。下一步的工作是進行實際數據統計計算,來檢驗團隊提出的公式是否有普遍意義。
論文署名的其他影響因素
誠然,論文署名對科研人員的職業生涯至關重要,但鮮有人注意到,不同國家作者的署名"習慣"也略有不同。
該文章中作者首次從個體主義/集體主義的角度來分析文化對論文署名的影響。他們在統計頂級期刊(Cell、Nature和Science)在2002年至2011年所有學術文章,並按照國家計算了單篇文章的平均作者數量。
結果發現了文化的確會影響著作者署名的行為:相比於個體主義文化(歐美國家),集體主義(亞洲國家)文化背景的科學家更傾向於考慮學術貢獻以外的因素(如人際關係),而更願意將實際貢獻不大的同事或合作者列為作者。
參考文章:http://journal.frontiersin.org.sci-hub.cc/article/10.3389/fpsyg.2016.02017/full
論文署名的起源及發展歷程
其實,在科研發展早期,多數研究論文都只有一個作者。而最早的作者間首次合作及成果分享是發生於法國,左下圖即為第一個具有不止一個作者的論文,發表於1665年。
而右下圖則是一篇由數學家Felix Klein和Sophus Lie在1870年共同撰寫文章的快照,可謂是科學合作史上的里程碑。
截至1900年,生物學、化學以及物理學領域大約有7%的論文具有共同作者,此後科研團隊合作的熱潮便開始了。1960年,近有60%的文章具有共同作者。
2000年,醫學雜誌每篇文章平均共同作者已達到7人。而超級作者(超過50或100位作者)的論文大部分發生於物理及生物醫學領域,比如第一篇超過1000位作者的論文就是2004年發表的關於藥物實驗的論文。
而這主要是因為跨學科領域的研究,使得具有不同研究專業知識的科學家進行思維的碰撞,產生的新靈感和idea可有助於解答一些單個領域中無法解決的科學問題。
但是共同作者數目的不斷攀升也會暴露了科學研究的固有脆弱性——合作基本上是以信任為基礎的,每位研究者需要確保實驗數據的真實性,不然合作者之間的信任可能會受到侵害。
參考文章:Science and the Rise of the Co-Authors
Coming to Grips with Coauthor Responsibility
論文署名之常見五大衝突
衝突1:當工業/政府代表或利益相關者成為論文的共同作者時,很有可能會因為論文結果或結論與相關政治政策及商業利益不符合而拒絕發表論文,他們可能會有傾向性的選擇在削弱或忽略關鍵結果的情況下而進行論文的發表。
衝突2:有時,合作者不願意發表論文,僅僅是因為他們不同意其他作者對文章的修訂,包括文章提交前的修改以及針對審稿人的意見的修改等,或者因為他們認為沒有被給予足夠的時間參與文章的修改工作。
衝突3:出於專業競爭或心存嫉妒,共同作者之間的溝通完全屬於無效溝通。此時,文章的發表只能無期限向後延。
衝突4:在沒有詢問過一位或多位合作者的相關意見以及沒有獲取其許可的情況下,就發表提交論文。目前,這一現象似有愈演愈烈之勢,其實這種做法是與專業標準和雜誌政策背道而馳的。
衝突5:作者署名的排序不公。因為導師在師生關係中處於絕對優勢,時常會發生一些無需諮詢所有參與者,而任意操縱作者的事情,比如一部分的科學論文署名具有濫竽充數之嫌,這些人對論文並沒有作出實質性的貢獻,僅僅貢獻了自己的名字。
極端條件下,導師會霸佔學生論文甚至對學生的論文壓而不發。
參考文章:Co-authors gone bad – how to avoid publishing conflicts
論文署名衝突的解決之道
為了避免陷入糾結的工作關係,首先要謹慎地選擇合作者。無論合作者是實驗室內部人員還是其他研究團隊,都可通過朋友、同事或教授以及社交媒體,來獲取潛在的合作者的信息。
其次,良好的科研合作離不開共同的願景及期望,因而,要為工作貢獻和作者署名設定明確標準。與合作者討論研究工作的劃分以及可能存在的利益衝突,並將其落實在紙面上,最重要的是發揮眾人所長,強強聯合。
再者,常言道,計劃趕不上變化。當重點項目發生變化時,需要告知合作者,並以公開、誠實和尊重為原則保持一個良好的溝通。同時,也要做好因不可避免的客觀因素而導致合作終止的心理準備。
另外,如果研究者與實驗室里的同事合作陷入困境時,最好嚮導師尋求建議。準備好相關材料,比如郵件、協議、工作安排和已完成內容(雙方作出的貢獻)等,讓導師有個充分的了解。
最後,要保持積極的心態。合作共事是現代科學研究的一部分,具有不同背景的研究人員都期望一起努力,取得重大突破。
與其在尋求合作時灰心喪氣,不如牢記你可以通過選擇和你工作道德標準一致的合作者,避開那些合作關係的隱患。
參考文章:Career advice: how to co-author a research paper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