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會有精神病,常見精神疾病有哪些.

人為什麼會有精神病http://www.sina.com.cn2012年08月08日08:01新浪健康論壇

  近年來,精神病患者高發,導致人們對其的關注度也大大提升。那麼,人為什麼會有精神病,是什麼因素導致一個正常的人突然精神異常了呢?專家表現,了解並熟知人為什麼會有精神病,對疾病的治療起著關鍵性作用。

  精神病的致病因素是多方面,如先天遺傳、個性特徵及體質因素、器質因素、社會環境因素等。許多精神病人有妄想、幻覺、錯覺、情感障礙,缺乏自制力,不主動尋求醫生的幫助。以下是人為什麼會有精神病的常見三大原因,供大家參考。

  一、遺傳因素

  許多精神發育遲滯者,家族中精神發育遲滯的患病率也特別高。有些類型的精神發育遲滯還與染色體組型的異常有關。人的染色體應該是46條,雙雙成對,一共是23對。部分精神發育遲滯者的染色體是47條,第21對染色體多了一條,為三位體。這種染色體的畸變,便會產生一系列的軀體和精神發育的異常。

  二、社會心理因素影響

  人為什麼會有精神病?無論是成婚、與親人團聚、晉職晉級、升學錄取等令人興奮的事件,還是諸如失戀、親人亡故、失竊、災難臨頭等令人不愉快的事件,都是精神受刺激來源。只要對人的大腦產生強烈、持久的刺激,就可能使心理失去平衡而導致精神異常。

  三、軀體疾病和自身代謝異常

  某些軀體疾病,如急性感染,某些藥物、食物或職業性中毒,某些全身性疾病和腦部疾患,可導致大腦功能紊亂而造成精神障礙;代謝障礙,如氨基酸代謝障礙、糖代謝障礙、電解質紊亂、維生素缺乏等,都可導致精神癥狀的產生。

常見精神疾病有哪些http://www.sina.com.cn2012年08月08日08:03新浪健康博客

  一、抑鬱症

  抑鬱症正被廣泛地受到關注,這反應出社會生活逐漸加大的壓力對人的心理產生的巨大影響。主要表現為心情不好,對任何事物缺乏興趣,病人常常說高興不 起來,終日愁眉苦臉,思維緩慢,反應遲鈍,話少,精力疲乏,不愛活動,失眠、食慾下降、體重減輕,嚴重的有自責自罪感,甚至出現自殺行為。

  二、強迫症

  強迫症是以刻板形式反覆出現在患者的頭腦中的想法、觀念或衝動,反覆想一些無意義的事情,如反覆想自己是不是說錯了話而反覆詢問他人自己說了什麼;

  反覆想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事而反覆檢查其正確性;反覆回憶以前發生的一些事;反覆擔心自己會受到某種細菌和毒物的感染而反覆洗手、洗澡、洗衣服。

  患者的這些想法來源於自己的內心,但是,患者為此感到痛苦,卻又控制不住。

  三、恐懼症

  恐懼症是對特殊的物體、活動或情境產生強烈的懼怕,且伴有頭暈、心悸、出汗、顫慄,好像隨時要暈倒,例如害怕空曠、幽閉、高處等場所,害怕社交場合,怕貓、狗、打針等,患者明知這種恐懼是過分的、不必要的,但卻不能控制地極力迴避。

  四、精神分裂症

  此病的不同類型表現多種多樣,偏執型表現為憑空聽到有人說話的聲音,敏感多疑,逐漸發展為誇大、被害等多種妄想,多數病人沉湎於幻覺或妄想之中,不 與周圍人接觸。青春型表現為言語增多,情感喜怒無常,行為紊亂,幼稚、奇特。緊張型主要表現為動作緩慢,少語少動,長時間保持某一姿勢不動或者正好相反, 行為衝動,不可理解,砸東西,傷人毀物等。單純型表現為孤僻、被動、活動減少、生活懶散、情感逐漸淡漠,日益脫離現實生活。

  五、自閉症

  又稱孤獨症,在現代社會中發病率越來越高,也越來越為人所重視。起病於嬰幼兒期,是一種廣泛性發展障礙,癥狀表現多種多樣。孩子常與人缺乏眼神交 流,也不會用面部表情,手勢、姿勢與他人交流;言語的聲調、重音、速度、節奏異常,時常發出怪聲,不會使用語言表達,也不會用手勢、模仿等與他人溝通;常

  聽不懂指令,不會表達自己的需要和痛苦,很少提問,對別人的話也缺乏反應,僅以拉人、推人、摟抱作為與同伴的交往方式。人情冷漠,對集體遊戲缺乏興趣,孤 獨,自娛自樂,興趣局限,行為上常自尋刺激、自我傷害,或者刻板、古怪。

  六、痴呆症

  痴呆症反應出我國老齡化進程對精神疾病的深刻影響,分為血管性痴呆和老年性痴呆兩種。前者為長期腦血管性疾病的結果,後者則又分為早老性痴呆和老年 性痴呆。它們的共同表現都是日益加重的很難逆轉的智力、記憶力減退,嚴重者不認家門、不認家人,為此經常走失,甚至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無法控制。

  六、焦慮症

  焦慮症主要表現有兩種,一種是正常的活動時突然發作的極度緊張、恐懼,心悸、窒息感,害怕自己會發瘋或死去,瀕死感,以致驚呼、求救;另一種則是經常的、持續的、無原因,也不知道針對什麼的緊張、擔心,搓手頓足、來回走動等。

  七、多動症

  多動症主要表現在幼兒早期,孩子格外活潑,活動過度,很難安靜地做事。上課時不停扭動,注意力不集中,做作業拖拉,粗心大意,學習困難,心不在焉,做事難於持久。話多,好插嘴,情緒不穩,衝動任性,招惹別人,常與其他孩子爭吵。好冒險,易出事故。

  八、失眠症

  失眠症是對睡眠質和量長時間的不滿意狀況,可以出現難以入睡、睡眠不深、易醒、多夢、早醒、醒後不易再睡、醒後不適感、疲乏,或白天睏倦。失眠可引起病人焦慮、抑鬱,或恐懼心理,並導致精神活動效率下降,妨礙社會功能。

  九、人格障礙

  人格障礙是指人格特徵明顯偏離正常,使病人形成了一貫的反映個人生活風格和人際關係的異常行為模式。這種模式顯著偏離特定的文化背景和一般認知方式 (尤其在待人接物方面),明顯影響其社會功能與職業功能,造成對社會環境的適應不良,病人為此感到痛苦,常被周圍人認為是個「怪人」。

  十、厭食症

  厭食症是一種多見於青少年女性的進食行為異常,特徵為故意限制飲食,使體重降至明顯低於正常的標準,為此採取過度運動、引吐、導瀉等方法以減輕體 重。常有過分擔心發胖,甚至已經明顯消瘦仍自認為太胖,即使醫生進行解釋也無效。部分病人可以用胃漲不適,食慾下降等理由,來解釋其限制飲食。常有營養不 良、代謝和內分泌紊亂,女性可出現閉經,男性可有性功能減退,青春期前的病人性器官呈幼稚型。有的病人可有間歇發作的暴飲暴食。

  以上是十種較常見的精神疾病的表現,正確識別癥狀可以幫助我們做到早期及時干預,為治療贏得最佳的機會,帶來比較積極的療效。

預防「秋季精神疾病」http://www.sina.com.cn2012年08月08日07:59大洋網微博

  因天氣的轉變而患病的人不少,其中也包括精神病患者。心情鬱悶,做什麼事也提不起興趣,四肢發麻、疲憊、頭暈頭痛、失眠等是精神疾病的前期徵兆。對於「秋季精神病」我們該怎麼辦呢?

  1、陽光療法調情緒

  造成秋季精神疾病的原因,「陽光不再充沛」是第一大因素。當陽光強度降低時,由它控制的甲狀腺素、腎上腺素分泌就會減少,在血中的濃度降低。甲狀腺素、腎上腺素能喚起細胞興奮,它們的減少使細胞興奮性降低,人的情緒就會低沉,總感覺很疲憊,嚴重者便會引發精神疾病。

  因此,加強日照和光照是快樂起來的第一要領,老人除了適當曬太陽外,當陰雨天或早晚無陽光時,應盡量打開家中或辦公室中的全部照明裝置,使屋內光明敞亮。人在這種光線充足的條件下進行活動,可調動情緒,增強興奮性,從而消除抑鬱情緒。

  2、增加生活樂趣

  秋季人們對外界刺激的反應能力降低,精神疾病的易感人群應引起重視。從性格特質來看,敏感多疑、多愁善感、好勝心強、完美主義者,往往也容易感秋傷懷患上精神精神疾病。另外,事業不順利、婚姻、家庭變故、退休或更年期的影響等,也容易出現精神疾病。

  如果感到情緒不佳,不妨暫時放下手中的工作,多抽時間外出走走,或者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或者找朋友聊天,都可以緩解心理的抑鬱情緒。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應處處注意培養自己的樂觀情緒,以理智的眼光看待自然界的變化,或外出秋遊,登高賞景,或靜練氣功,收斂心神,保持內心寧靜。

  3、睡出好心情

  抑鬱人群中,有近8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礙,或者是早醒,或者入睡困難。嚴重的失眠也會促使精神疾病的發生和發展。因此,良好的睡眠有助於對抗抑鬱情緒。老人睡前半小時應避免腦力和體力勞動,更不能帶著思考上床,聽聽輕音樂,適當地喝點牛奶、燕麥粥等有助於睡眠。

焦慮障礙也是精神疾病http://www.sina.com.cn2012年08月08日07:59新浪健康綜合

  生活中,很多人或多或少都有點焦慮。適度焦慮是生活中的正常部分。但當焦慮持續存在、無理由且無法抵抗,嚴重影響個體生活、工作甚至社交時,便有可能是焦慮障礙。

  一直以來,人們對焦慮認識普遍存在偏差。據中華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發布的焦慮抑鬱大眾知曉度調查顯示,超過90%的受訪者認為焦慮障礙不過是工作生活壓力較大或情緒波動。實際上,焦慮障礙是人群中最常見的精神疾病。環境因素、個體因素和生物學因素會引發大腦內化學物質變化,都會導致焦慮障礙產生。

  焦慮障礙有多少種?

  1、廣泛性焦慮障礙(GAD)

  是經常為小事而感到持續焦慮的狀態,這種焦慮與周圍任何特定的情景都沒有關係,而一般是由過度的擔憂引起。

  特徵主要包括:經常感到不安或興奮,難以集中注意力,易疲勞,易惹怒,並會遭到長期的肌肉緊張和失眠,作為對這種癥狀的反應,許多人因此而形成了第二種焦慮--對焦慮的焦慮,害怕他們的癥狀會使他們失去工作,疏遠配偶等。

  2、強迫症(OCD)

  總是被一種入侵式的思維所困擾,在生活中反覆出現強迫觀念及強迫行為,使患者感到不安、恐慌或擔心,而進行某種重複行為有時會令這種壓迫感得到舒緩。患者自知力完好,知道這樣是沒有必要的,甚至很痛苦,卻無法擺脫。

  典型的癥狀:是「帶有強迫性的行為」,例如不斷地洗手、反覆檢查門鎖、計數、祈禱。患者也可以出現強迫觀念(如強迫性回憶、強迫性懷疑、強迫性聯想、強迫性窮思竭慮等),或強迫行為與強迫觀念同時出現。

  3、驚恐障礙(PD)

  典型的癥狀:心跳加速、心悸呼吸困難,感覺得似乎吸不到氣(常見換氣過度或氣喘);頭痛、頭暈或反胃顫抖,冒冷汗。感覺喉嚨有塊物阻塞;胸痛;身體或臉有灼熱感;手指或腳指麻痹(針刺感);對周遭事物有不真實、恍如夢中的感覺(失真感);害怕自己即將發瘋或死亡。

  4、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

  指人在遭遇或對抗重大壓力後,其心理狀態產生失調之後遺症。這些經驗包括生命遭到威脅、嚴重物理性傷害、身體或心靈上的脅迫。

  主要癥狀:惡夢、性格大變、情感解離、麻木感(情感上的禁慾或疏離感)、失眠、逃避會引發創傷回憶的事物、易怒、過度警覺、失憶和易受驚嚇。

  5、恐懼症(phobia)

  對某些事物或情境會產生莫名的恐懼。縱使當事者明知不會受到傷害,也無法控制恐懼的情緒。各類恐懼症都有向慢性發展的趨勢。

  身體癥狀:冒汗、顫抖、忽冷忽熱、心跳加速、呼吸困難、胸口翳悶或作痛、手腳麻痹或無知覺、作悶作嘔或胃部不適、頭昏眼花或昏倒等。

  其他非身體徵狀:思維不清晰,感覺不真實,抽離或虛幻窒息感,害怕將會死去,害怕失去控制、失去理智。

  若你長期處於焦慮、緊張的狀態;出現入睡困難、睡眠淺等睡眠障礙;食欲不振等胃腸功能障礙;記憶力和注意力下降等認知功能障礙且嚴重影響了生活質量,便有可能是患上了焦慮障礙。


推薦閱讀:

甲亢患者除了吃藥,日常生活中有那些要注意的?
B超圖解:常見婦科疾病典型超聲表現
疾病
這些食物容易誘發已康復的疾病,肝病患者更要注意

TAG:疾病 | 精神 | 精神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