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突顯皇權的明孝陵

突顯皇權的明孝陵

明孝陵的興建

1.古人對開國皇帝明太祖的稱讚

太祖以聰明神武之資①,抱濟世安民之志,乘時應運,豪傑景從②,戡亂摧強十五載③而成帝業。崛起布衣,奄奠海宇④,西漢以後,所未有也。懲元政廢弛,治尚嚴峻,而能禮致耆儒,考禮定樂,昭揭經義⑤,尊崇正學,加恩勝國,澄清吏治,修人紀,崇風教⑥,正後宮名義,內治肅清,禁宦豎不得干政。五府六部,官職相維⑦。置衛屯田,兵食俱足。武定禍亂,文致太平,太祖實身兼之⑧。

──《明史》卷三《太祖紀》贊

【解讀】《明史》是習稱「二十四史」中最後一部,在史書分類中屬於正史。《明史》從清初順治年間就修起,一直修成於乾隆年間,前後三修其稿,歷時近百年。最後修書「總裁」為張廷玉。《明史》體例嚴謹,敘事清晰,觀點也比較客觀公正,每帝王本紀和名人列傳都有「贊」,評價該傳主的一生。上引為朱元璋明太祖本紀的贊評。贊評首先評價朱元璋推翻暴虐元朝統治,統一天下的功績,指出貧窮「布衣」而登基的歷代皇帝,除漢高祖劉邦而外,就數朱元璋了。然後又評論在明太祖治理天下之時,文武刑德並舉,致使天下太平。尤其吏治的清明,后妃不得干政,宦官不許掌權,這是明朝中後期政治紊亂的重要原因,而明太祖卻是嚴加管禁的。所以「武定禍亂」、「文致太平」,這是他的最大歷史功勞。我們讀了這一段正史,可以更好地了解明孝陵興建的背景。明太祖的南京明孝陵,明成祖北京十三陵的長陵,都是在明朝興旺時期修建的,有它的建築特色:是一種開國皇帝的氣魄和風格。

【注釋】①這裡的「資」,按王力先生《古漢語詞典》可釋為「資質、稟賦」,又可釋為「聲望」。是說朱元璋本性聰明過人,又有令人佩服的神武聲望。②豪傑景從。景為仰慕之意,是指當時天下豪傑都仰慕他,歸從他。③戡亂是平定叛亂的意思。此句意為朱元璋自公元1352年參加元末郭子興領導的反元起義軍起,直至公元1368年正月推翻元朝在全國的統治和平定各割據勢力的戰爭,共約十五年光景。④崛起布衣,指朱元璋出身貧寒,普通百姓。奄有包括,覆蓋之意,奄奠海宇,是統一擁有奠定天下的意思。⑤耆儒即有名望的大儒,《王力古漢語詞典》釋為「特指資深的老者」。昭揭經義,是指明揭示儒家經典的內容。⑥此句的「正學」指儒學,「風教」即風俗教育。⑦五府六部指五軍都督府,六部為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六部為原設,五軍都督府為朱元璋為控制中央軍權而新置,為前、後、左、中、右五軍。⑧此句誇讚明太祖既有武功,又有文治,兩者兼有。

2.乾隆皇帝南巡謁明孝陵題詩

金陵蒞止為巡方,展謁龍蟠羹桂①。

保護遺規崇勝國,紹承家法禮前王②。

開基洵是過唐宋,繼業無能鑒夏商③。

形勝不須矜壯麗,為天祐德慎周防④。

──轉引自《金陵十朝帝王州·南京卷》

【解讀】這是清朝乾隆皇帝1751年(乾隆十六年)南巡江南時謁祭朱元璋的明孝陵所寫的一首詩。此詩現存明孝陵御碑殿,殿中有清康熙帝所題「治隆唐宋」一碑,居於正中,乾隆後題兩詩各居康熙碑東西兩側,後面還有兩塊卧碑,上引為其中一首。從此詩看,乾隆對前朝開國君主有褒有貶,不像祖父康熙一味頌揚。他讚揚朱元璋開國之功的確可比唐宋,但明王朝後期的腐敗混亂卻和夏朝商朝的敗亡相差無幾。乾隆還微言大義,針對明孝陵的過於豪奢提出自己的看法,表示應吸取其敗亡教訓。

【注釋】①蒞音lì,意為臨視,監臨。第一句意為乾隆來到明孝陵所在的南京不僅為謁陵,更重要是巡視南方,了解民情。第二句敘述展謁龍蟠虎踞的金陵勝地明孝陵擺上了上供的酒食漿湯。②第三句意為保護著前明王朝的陵墓和祭祀規格是為了尊崇過去曾經興旺過的王朝,第四句講繼承家法還應當禮待前代帝王。③第五句是評論明朝的開國可以稱得上遠過唐宋。「洵」照《王力古漢語詞典》解釋有二義,一為「遠」,二為「均」,這裡可以釋為可與唐宋相比。但第六句卻批評明朝「繼業無能」,沒能以夏商為鑒防止衰敗。④第七句是對明孝陵的豪奢壯麗建築略有微辭,所以得出表示壯觀盛景不需要耀豪麗。最後一句感慨說為了報答上天的保佑還應該處處想得慎重周到一些。

3.朱元璋和諸臣選定明孝陵址

鐘山①上有雲氣,浮浮冉冉,紅紫間之,人言王氣②,龍蛻藏焉③。明太祖與劉誠意、徐中山、湯東甌定寢穴④,各志其處,藏袖中。三人合,穴遂定。

──張岱《陶庵夢憶》

【解讀】這是我國喪葬史上的一則有名典故,說的是明太祖朱元璋和幾位親密大臣一同定陵址的故事。張岱是明末清初著名文人,曾參加多部明朝史書的編寫。《陶庵夢憶》是他一部筆記體記錄明朝史事的隨記。上述故事有重要史料價值,告訴我們我國封建社會對喪葬陵墓事宜十分重視,而且特別講究風水,講究陵墓的建築風格與自然景色的和諧優美。因此朱元璋早在生前就和幾位相知名臣共同去紫金山為他選陵址,數人一拍即合,即為後來明孝陵。

【注釋】①鐘山即今南京紫金山。②浮浮冉冉,指山上有彩雲浮繞,冉冉上升,為吉祥之氣,當時號稱帝王之氣。③龍蛻,指龍蛻下的皮,也指神龍仙化後留下的軀殼,實即山中潛有神龍之體,由它發出紫紅雲彩。④劉誠意即劉基,曾封為誠意伯,徐中山即徐達,封為中山王,湯東甌即湯和,死後追封東甌王。三人為朱元璋開國功臣。當時同時隨從的還有常遇春等人。此段古文可與教科書所述生動的選陵址故事互相參照。

4.馬皇后的賢慧一生

太祖孝慈高皇后馬氏……仁慈有智,鑒好書史,太祖有記①,輒命後掌之,倉卒未嘗忘②……初,後從帝軍中,值歲大歉……嘗乏食,後竊炊餅懷以進,肉為焦③。居常糗修供,帝無所乏絕,而已不宿飽④。及貴,帝比之蕪蔞豆粥,滹沱麥飯⑤,每對群臣述後賢。……平居服大練浣濯之衣,雖敝不忍易⑥……洪武十五年八月寢疾⑦……疾亟,帝向所欲,言曰:願陛下求賢納諫,慎終如始,⑧子孫皆賢,臣民得所而已。是月丙戌崩,年五十一。帝慟哭,遂不復立後。是年九月庚午葬孝陵,謚曰孝慈皇后。宮人思之,作歌曰:我後聖慈,化行家邦,撫我育我,懷德難忘!懷德難忘,於斯萬年,毖彼下泉,悠悠蒼天。⑨

──《明史》《后妃傳一》

【解讀】教科書中有專門一段,敘述朱元璋陵墓稱為孝陵,原因之一與其賢慧仁慈的馬皇后謚為孝慈皇后有關。馬皇后確實是我國封建社會傑出皇后之一,她是朱元璋的賢內助,明朝的興盛發展,與她努力以恤民思想輔佐朱元璋有關。朱元璋謚封馬氏為「孝慈皇后」,並將夫婦合葬陵墓命名為「孝陵」,都和馬皇后一生的仁慈賢慧有關,她死後受到宮女們的深切懷念,並作懷德念慈之歌,並非溢美之辭。

【注釋】①箚音zhā,箚記即札記,是一種隨時記錄。這裡指朱元璋政治軍事生活中的隨時記錄,都由馬皇后掌管,倉卒間常常不會忘記該做的事。②輒音zhé,《王力古漢語詞典》有一解釋為「總是」的意思。③這裡講明史上一段有名的故事:馬皇后出身貧寒,為元末農民起義軍領袖郭子興的養女,因朱元璋受郭賞識而許配給他為妻,二人感情篤愛。後來郭子興一度對朱不信任,年遇大飢,起義軍中困餓,馬氏常常在胸懷中藏著滾熱烙餅偷著給元璋吃,有時竟然把胸肉都燙焦了,這使朱元璋十分感動。④音zhù,儲藏、儲存之意。糗音qiǔ,糒音bèi,都為煮或烘熟的乾糧之意。此句意思是馬皇后生活中常儲藏些乾糧,供給朱元璋食用,而自己常常吃不飽。⑤這是一段歷史典故。講的是東漢光武帝劉秀在戰爭困境時,曾在今河北饒陽的蕪蔞亭,又冷又餓之中,吃過開國功臣馮異給他送來的一碗熱豆粥,又一次在河北滹沱河,大風雨中吃過一頓戰友馮異和鄧禹給他燒的麥飯,度過了極困難期。這使劉秀終生不忘,做皇帝後經常向臣下舉此「蕪蔞豆粥、滹沱麥飯」故事以示感激之情。這裡朱元璋也向臣下舉此史例,將馬皇后的恩愛作歷史類比。⑥這裡敘述馬皇后生性節儉,平常穿的都是粗布經過洗濯的衣服,雖然破舊也不忍心去舊換新。⑦洪武十五年為公元1382年,寢疾為重病在床。⑧慎終如始,為謹慎一生,始終如一的意思。疾亟,指病重加急。亟音jí,急的意思。此句中有臨終前之意。⑨此歌譯成現代詩為:我們的皇后啊向來聖明仁慈,以她的德行影響家國,撫愛我們養育我們,遺下的道德品行令人難忘!德行難忘,可以達到萬年不衰,就像地下湧出的泉水,又如悠悠遙遠的蒼天。

5.明東陵、明顯陵和鳳陽明祖陵

太祖即位,追上四世帝號①,皇祖考②熙祖墓在鳳陽府泗州城北,薦號曰祖陵。設祠祭署,置奉祀一員,陵戶二百九十三③。皇考④仁祖,墓在鳳陽府太平鄉。……薦陵曰英陵,後改稱皇陵。設皇陵衛並祠祭署……陵戶三千三百四十二,直宿洒掃。⑤……四年建祖陵廟。唐宋同堂異室之制,前殿寢殿俱十五楹,東西旁各二,為夾室……

興宗⑥帝後陵寢。洪武二十五年,皇太子薨……建文帝⑦即位,追謚為興宗孝康皇帝,所薦陵號不傳。

睿宗⑧帝後陵寢。睿宗帝後陵寢在安陸州⑨。世宗入立,追謚為睿宗獻皇帝。葺陵廟,薦號曰顯陵。⑩

──《明史》卷五八、五九《禮志》十二、十三

【解讀】以上依明史記載先後次序摘錄了明祖陵、東陵、顯陵陵墓興建情況。上述諸陵和明孝陵、明十三陵一樣,為整個明朝皇陵建築系統一部分,俱為世界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其中明顯陵還作為明清皇陵代表,在2000年和河北遵化清東陵、易縣清西陵,得到世界遺產專家的充分重視。

【注釋】①朱元璋的四世祖先,各為高祖父朱百六,追尊為德祖,曾祖父朱四九,追尊為懿祖,祖父朱初一,追尊為熙祖,父親朱五四(朱世珍),追尊為仁祖。②皇祖考為皇帝祖父的尊稱。③陵戶是看守陵墓的農戶。④皇考是朱元璋父親的尊稱。《王力古漢語詞典》考單指去世的父親。⑤意為管日夜洒掃陵墓。⑥興宗,指朱元璋兒子朱標,立為皇太子,但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先朱元璋故去,陪葬於明孝陵,《金陵十朝帝王州》一書稱之為「東陵」。朱元璋死去,朱標子朱允繼位,為建文帝。建文帝追尊其父為興宗。⑦建文帝,朱元璋之孫,死後繼位稱惠帝,年號建文,在位四年(1399~1402),為其四叔朱棣兵變推翻,後下落不明,稱為歷史疑案。⑧睿宗,名朱,為明世宗嘉靖皇帝生父,1521年明武宗正德皇帝無子,由嘉靖朱厚熜繼位。嘉靖登基後,追尊其父為睿宗,並將其陵墓尊為皇陵,稱為顯陵。⑨安陸州,今湖北鍾祥。⑩葺音qì,修蓋修補之意。薦,進獻、推舉的意思。

6.明孝陵「大明孝陵神功聖德碑」的民謠

東流到西流,鎖石鎖墳頭①;東也流,西也流,就是搬不走;若要搬它走,除非山搬走②。

碑③如長劍④青天依,十萬駱駝拉不起。

──摘自《金陵七朝帝王州》

【解讀】這幾句民謠是形容明孝陵方城中一塊巨大石碑從開採石頭到建成石碑的艱巨過程的。明成祖永樂三年(1405年)為紀念父親朱元璋的巨大功勞,在明孝陵立了一塊高聳巨型的「大明孝陵神功聖德碑」,用拳大的字共刻寫了洋洋2 700多字的碑文,歷述明太祖一生成就。石碑取材於南京外廓麒麟門外陽山,此山為石灰岩構成,石材十分難鑿,為此累死和處死了數百民工,造成民間慘劇。為紀念這些無辜死者,民間留下了上述民謠。

【注釋】①東流、西流,既指搬運巨石者皆為流亡囚徒,也指這些巨石東奔西走都選鑿不動。據說監工者規定每人每天必須交鑿石碎料三斗三升,交不上的當場處斬,因此囚工們被殺竟達四五百人。留下累累墳頭,被命名為墳頭村。②山,指鑿石取材的南京陽山。教科書上敘述,至今在陽山西麓山腰,尚殘留當年囚工鑿下的石材遺迹。③有關記載說,此碑共分碑首、碑身、碑座三部分,共高8.87米,碑身高6.7米。其重量在當時情況下開鑿、運輸、豎建都是巨大工程。④長劍形容碑的高大。而在陽山西麓遺留至今的碑石更長達49.4米,寬11.5米,厚4.4米。這樣的石材現尚留有三塊,可以想見,運輸如何不易,所以「十萬駱駝拉不起」。

明孝陵的設計理念

7.學界對我國古代陵寢制轉折點的不同看法

南宋轉折點觀點

南宋諸帝死後,為了日後歸葬中原,僅在紹興營建臨時性質的陵墓,雖有上下宮,但無石象生,且將棺槨藏於上宮獻殿後部的龜頭屋內,以石條封閉,稱為「攢宮」。這種權宜方式,把北宋時分離的上下宮串聯在同一軸線上。後來明、清陵墓的恩殿(相當下宮)和明樓寶頂(相當上宮)納於同一組群內,即由此演變而成。而明陵的石象生制度也受到北宋陵的影響。所以,宋代陵制是中國古代陵墓制度的一個轉折點。

──劉敦楨《中國古代建築史》

明孝陵重大改革說

明代則對陵寢制度作了重大改革。這項改革是從明太祖(朱元璋)修建孝陵開始的。改革的重點有下列三點:

第一,陵墓由方形改為圓形,稱為「寶頂」。漢代和唐宋兩代的皇陵都是方形的。從明孝陵起,開始改為圓形。這可能和六朝以後南方的帝王墳墓用圓形有關……劉敦楨《明長陵》一文認為明孝陵改方形為圓形,是受了長江流域「無方墳之習」的影響,是很可能的。

第二,取消寢宮(即下宮)的建築,擴大祭殿(即上宮)的建築。與此同時,相應地取消了留居宮人日常侍奉飲食起居的辦法……在取消下宮以後,只保留了五供台、神廚和神庫。……

第三,陵園的圍牆從方形改成長方形,分為三個院落。第一院落除陵門外,兩旁設有碑亭、神廚、神庫。第二院落除殿門外,設有祭殿(或稱享殿)和兩旁的配殿。第三院落除內紅門外,設有牌坊、五供台……和方城明樓。……後來明十三陵和清代東陵、西陵都是依照明孝陵的格局建成,變化不大。

──楊寬《中國古代陵寢制度史研究》

【解讀】上述所引即為教科書上所敘述的中國古代陵寢制度重大改革或轉折點的兩種不同學術看法。劉敦楨先生認為中國古代陵寢重大轉折點在南宋時期,而楊寬先生認為重大改革自明孝陵始,這就是教科書上明確指出的從先前的「上下宮」制改為「前朝後寢」制。具體論證可參考劉敦楨著《中國古代建築史》1984年第二版238頁和楊著《中國古代陵寢制度史研究》1985年版56~65頁、165~167頁。教科書採用楊寬先生的觀點,覺得更有說服力。

8.唐宋史料關於上下宮的記載

多數唐代陵墓的「下宮」,建築在離開陵墓五里地方,也有距離三里、四里、七里、八里的。大體上「下宮」都建築在陵墓的南面偏西處……唐代的陵園,這樣把獻殿(即寢殿)和寢宮(即下宮)分在兩處建造,分別適應了上陵朝拜祭祀和日常奉供飲食起居生活的需要……

──楊寬《中國陵寢制度史研究》

舊儀①,逐寢殿 ②上食,備太牢③之饌,珍羞庶品④。近以羊豕代太牢。今請備少牢之祭,設奠,讀冊畢;復詣寢宮⑤

上珍羞庶品,別行致奠之禮。

凡上宮⑥用牲牢、祝冊,有司奉事;下宮⑦備膳羞,內臣執事,百官陪位。

──《宋史》一百二十三《禮志二六》

按經書⑧,壬、丙二方⑨皆為吉地,今請靈駕先於上宮神牆外壬地新建下宮奉安……

──《宋會要輯稿》禮二九

【解讀】上引三段古文,皆可看出唐宋時期所謂上宮、下宮的帝王陵寢制度,以及其功能。按《中國古代陵寢制度史研究》解釋,所謂上宮,即唐朝的獻殿或寢殿,下宮即為寢宮,二者在祭陵制度上各有不同功能。《宋史·禮志·上陵之禮》曾載宋真宗曾到祖陵的上宮行祭禮,是為殿祭,規模隆重,要設奠、讀祝冊;然後又到下宮「供奉」,即敬供酒食。楊寬先生解釋說:「把上宮稱為宮殿,神御座就設在殿上當中」,是「舉行隆重獻祭儀式的獻殿」,「而上宮即寢宮,只是供奉墓主靈魂日常飲食起居的處所」。

【注釋】①舊儀指唐朝的舊規定。《宋史·禮志》記載,宋朝朝拜陵墓和陵寢建築規格,基本上都是依「唐制」或「按貞觀、永徽(唐高宗年號)故事」。②寢殿即上宮,為帝王陵寢之主要建築大殿。③太牢,是古代一種上供規格,我國封建時代給皇帝上供,有「太牢」、「少牢」等不同規格,太牢最高,要祭牛、羊、豕三牲,少牢稍低,只有羊、豕二牲。④珍羞即珍饈,為山珍海味等高貴食品。⑤寢宮即唐宋之下宮,為死去皇帝日常飲食起居的假想場所。⑥⑦上宮下宮即寢殿寢宮。⑧經書,古代一般指經書為儒家經典,這裡專指講陰陽風水堪輿之術的書籍。⑨壬、丙為陰陽八卦所指兩個方向,壬方為北方偏西處,《宋會要輯稿》此處指北宋真宗選陵墓風水吉地的經過,風水家最後把下宮定在寢殿西北方向開建。

9.我國歷代陵寢發展回顧

商和西周的墓葬是否累土墳已不可考①,春秋戰國的墓則不僅累墳,而且植樹②。……陝西臨潼驪山的秦始皇陵,由三層方形夯土台累疊而成……陵的周圍有內外兩重牆垣,內垣周2.5公里,外垣周6.3公里。這是中國歷史上體形最大的陵墓③。……

西漢繼承秦朝制度,建造大規模的陵墓……陵上有高牆、象生及殿屋④……

不同於前朝制度的唐朝帝王陵墓主要在於利用地形,依山為墳⑤。……

北宋的帝後陵墓……集中於河南鞏縣境內……它們在相距不到10公里左右的範圍內,形成一個相當大的陵區。這與漢唐有顯著不同之處。自此以後,南宋、明、清等朝代設置集中的陵區,實肇始於此。諸陵以帝陵為主體……陵本身稱為上宮,另在上宮的北偏西建有下宮,作為供奉帝後遺容、遺物和守陵祭祀之用⑥。

──劉敦楨《中國古代建築史》52、54、156、236頁

古王者之葬,稱墓而已……及春秋以降,乃有稱丘者……吳王闔閭之墓稱虎丘,蓋必其因山而高大者……《史記·趙世家》肅侯十五年起壽陵,《秦本紀》惠文王葬公陵⑦……始有稱陵者。至漢則無帝不稱陵矣。

──顧炎武《日知錄》卷十五

秦始皇起寢於墓側,漢因而不改。⑧

──《漢官儀》

漢諸陵皆有園寢,承秦所為也。⑨

──《後漢書·祭祀志》

高園,於陵上作之,既有正寢,以象平生正殿路寢也⑩。

──《三輔黃圖》

宗廟之制,古者以為人君之居,前有「朝」,後有「寢」,……「廟」以藏主,列昭穆;「寢」有衣冠、幾仗、象生之具,總謂之宮……故今陵上稱寢殿,有起居、衣冠、象生之備,指古寢之意也。

──蔡邕《獨斷》

【解讀】上述所引古今史家所簡要說明我國古代帝王陵寢制度發展的線索:最早為墓,春秋後方稱為丘或陵,史書上正式見陵字見於《史記》,時間約在戰國時候,由中原的趙和西部的秦開始。秦漢時陵墓建製成為制度,逐步日益擴大發展,秦漢時期陵墓又開始有所謂「寢」,東漢時形成「前朝後寢」制度。再以後至唐宋又形成上下宮。而從宋朝以後,又由單個的帝陵形成為一個朝代集中的陵區,宋、明、清皆是如此,如明十三陵、清東陵、西陵等。這是我國具有本國特色的規模宏大的帝王陵墓制度的基本發展線索,也是符合我國自古以來封建專制中央集權政治制度的發展的。關於我國古代陵寢制度史的狀況,可參考楊寬《中國古代陵寢制度史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徐吉軍《中國喪葬史》(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年版)、劉敦楨《中國古代建築史》(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84年版)。

【注釋】①可以參考《墨子·節葬》和清朝朱孔陽《歷代陵寢備考》。明末清初思想家顧炎武在《日知錄》中認為「古不墓祭,另有祖廟祭奠」。②考古學家從河南輝縣戰國諸侯墓推斷當時已有享堂、祭殿。③據《史記》記載,當年秦始皇陵墓的建造者達七十餘萬人,累土為墳,築石為陵,植草樹以像山形,建寢殿;供祭祀。《史記·秦始皇本紀》始見「寢廟」之稱。④西漢各帝陵墓在今咸陽至興平一帶,考古發現陵上高牆、殿屋遺址,出土柱礎、瓦片等。《漢書·漢高祖本紀》已有劉邦死後「葬長陵」等說法。⑤位於陝西的十八處唐帝陵墓,有十五處都依山造陵,比如唐高宗武則天合葬的乾陵,依靠乾縣的梁山地形建造,唐太宗昭陵依九嵕山山形而造等。⑥北宋陵墓自宋太祖趙匡胤的父親永安陵起,至宋哲宗永泰陵,共有八座,集中在鞏縣洛河南岸台地上。陵體為上宮,有三階土台,四周繞正方神牆。神門外有石獅、石象生、文武官神像等。⑦趙肅侯十五年為公元前335年,秦惠文王死於公元前325年,可見早在公元前4世紀,我國已有陵的稱呼。⑧從始皇陵的考古發掘成果看,始皇陵寢殿、便殿在陵園內的左側,與右側陵墓相對。⑨此句說漢承秦制,陵寢制度也莫不如此。專家認為,與秦也略有不同,即漢朝除寢殿外,還另建「寢園」,為包括便殿的一組建築群,故《後漢書》將寢殿、寢園合稱「園寢」。⑩高園,指漢高祖陵園。正寢,即為陵中正殿。另還有「便殿」,供死去皇帝靈魂遊樂之處。蔡邕為東漢末年著名文人,蔡文姬之父。他的《獨斷》一文中提到了漢朝陵寢的建築結構。談到早期的前朝後寢制度,廟(朝殿)是朝拜之所,寢為死去皇帝生活時所備衣冠幾仗之處。楊寬先生認為東漢為我國古代陵寢制度的確立時期,奠定了後世的基礎(《中國古代陵寢制度史研究》34頁)。

10.《明史》記載明孝陵的祭禮

十六年①,孝陵殿成,命皇太子②以牲醴致祭。清晨陳祭儀畢,皇太子、親王由東門入,就殿中拜位,皆四拜。皇太子少前,三上香,奠酒……遂行亞獻、終獻禮③,皇太子以下皆四拜,執事行禮皆內官④。二十六年⑤令,車馬過陵,及守陵官民入陵者,百步外下馬,違者以大不敬論。

建文初⑥,定孝陵每歲正旦、孟冬、忌辰、聖節,俱行香。清明、中元、冬至,俱祭祀。勛舊大臣⑦行禮,文武官陪祀。若親王之藩⑧,過京師者謁陵。官員以公事至,入城者謁陵,出城者辭陵。國有大事,遣官祭告。

──《明史》卷六十《禮志》十四

【解讀】這是《明史》明載的明初關於祭拜明孝陵的規矩。看來朱元璋尚未去世前,孝陵就成為莊嚴至高無上之地,陵殿初成,即由皇太子「致祭」,之後又定出官員百姓不許隨便進入的禁令,官員至此下車馬,否則為「大不敬」。朱元璋死後,定每年正月初一、隆冬時節,太祖的生辰、忌日都要上香,而清明、中元、冬至節則俱要行大祭。大臣員外們出入京城還要向太祖陵謁見辭行,和皇帝生前一樣,具有不可違背之威嚴。

【注釋】①指明太祖洪武十六年,即1383年,當年明孝陵大殿剛剛建成。②皇太子指朱元璋之子朱標,後死於洪武二十五年,即公元1392年。建文帝為朱標之子。③封建社會一般對皇陵寢廟的祭禮都有三次,亞獻、終獻指第二次和最後一次獻禮。④內官指宮內之官,一般為宦官。⑤指洪武二十六年,即公元1393年。⑥建文指明朝第二代皇帝明惠帝朱允的年號。他是朱元璋的孫子,從他繼位後制定了每年祭祀明孝陵的具體日期和程序。⑦勛舊大臣,指有功勛的老臣,一般為明朝開國功臣。⑧親王之藩,指明初所封朱姓皇室藩王。

11.明孝陵內殉葬妃嬪

按太祖孝陵,凡妃嬪四十人,俱身殉從葬,僅二人葬陵之東西,蓋洪武中先歿者。

──沈德符《萬曆野獲編》

【解讀】喪葬史家把明朝初年稱為「人殉再度死灰復燃」的時期,從明太祖至英宗,幾乎每代都有殉葬妃嬪和宮人。除明孝陵外,成祖長陵中有16個妃子殉葬,明仁宗獻陵有5妃殉葬,明宣宗景陵有10妃殉葬。《朝鮮李朝世宗實錄》記載了一次明初皇帝的朝鮮宮妃韓氏殉葬自經時的慘狀:「及帝之崩,宮人殉葬者三十餘人。當死之日,皆餉之於庭,餉輟,俱引升堂,哭聲震殿閣。堂上置小木床,使立其上,掛繩圍於其上,以頭納其中,遂去其床,皆雉經而死。韓氏臨死,顧謂金黑(其奶娘)曰:『娘吾去!娘吾去!』語未竟,旁有宦者去床,仍與崔氏俱死」。朝鮮李朝世宗1418年至1450年在位,正當明朝成祖永樂至英宗正統年間,上述慘劇史家認為是發生在明成祖永樂年間事,成祖朱棣死後一位朝鮮宮妃為之殉葬。

12.有關明孝陵的兩首詩

石馬嘶風翁仲立,猶疑子夜點朝班。

……

草滿故陵埋石馬,明月荒山立銅駝。

……

──轉引自《金陵十朝帝王州》

【解讀】上引為描寫明孝陵景色的兩首詩中的四句。第一、二句形容明孝陵的威武宏偉,有高大石人石馬,夜風嘶吼中彷彿尚有駿馬啼叫和侍衛站崗,好像夜半時分死去的皇上還在上朝點班。下面的兩句形容近代太平天國革命以後,明孝陵在戰爭後遭到破壞,殿左右的廊廡毀於戰火,一片狼籍,所以石馬埋在叢草中,銅駝空立在荒山明月下,但它依然留存著當年雄風。

明孝陵的布局和建築特色

13.關於「神道」的史料記載

《漢書·霍光傳》:「(霍)禹既嗣為博陸侯①,太夫人②顯改(霍)光時所自造塋制③而侈大之,起三出闕④,築神道⑤,北臨昭靈,南出承恩⑥。」

《後漢書·中山簡王焉⑦傳》註:「李賢⑧曰:墓前於道建石柱⑨以為標,謂之神道。」

《隸釋》:(常題署有)「某某官職某某君神道。」

【解讀】《漢書》和《後漢書》為我國二十四史中第二、三部,應是正史較早關於「神道」的記載。《隸釋》是我國古文字學的一部名著,其中有許多關於一些古人墳墓「神道」的記述。當代著名史學家楊寬先生就此解釋道:「古時墓前開鑿的大道叫做『神道』,一般又稱為『隧道』。……」通常「指宮室門前中央的大道」。這神道又常和墓前石刻群相連,墓前神道上有神道碑、闕和路兩旁成對的石人石馬石獸像,古人稱為「陵隧碑獸」。神道一詞,大概從東漢以後流行。北京石景山出土的漢朝秦君墓石柱柱頂方石上,便有「神道」二字。唐宋以後,神道用以專稱帝王陵墓前兩旁有石刻群像的大道。

【注釋】①霍光為西漢著名大將霍去病之弟,亦為著名戰將,後擅漢室之權。霍禹為霍光之子,受寵封為博陸侯。②太夫人指霍光之妻,禹之母,名顯。③塋制,指霍光死後的陵墓制度。霍禹時進行奢侈大修。④三闕,起建巨大的三個石闕以顯豪貴功高。⑤指修築寬闊的神道。⑥據《漢書》注,昭靈、承恩為墓旁兩館建築。由於霍家侵犯皇權,終至受到誅滅下場。⑦中山簡王劉焉,為東漢光武帝劉秀之子,後封中山王。⑧李賢,為唐朝著名史學家,唐高宗武則天所生子,一度作為太子,史稱章懷太子,後被廢。李賢最大史學成果是詳註《後漢書》。⑨石柱,又名神道柱。

14.古陵神道上的石獸雕刻

在墓前列置石雕,可謂源遠流長。據文獻記載,早在上古時代的堯母慶都陵和堯陵之前①就置有石雕的駱駝。西周初年「汴都之南百里」的周公②墓前也豎立石人。周宣王③

墓前更是列置有石鼓、石人、石猊④、石虎、石羊、石馬等。相傳秦始皇陵上原來也設有一對石麒麟,高達一丈三尺。……(西漢)霍去病墓前包括圓雕「馬踏匈奴」、躍馬和卧牛,線雕與圓雕相結合的伏虎、卧象、野人、石蛙和石魚等,今已被列為全國第一批重點保護文物……

──徐吉軍《中國喪葬史》

秦漢以來帝王陵前有石麒麟、石辟邪⑤、石象、石馬之屬,人臣墓則有石羊、石虎、石人、石柱之屬,皆所以表飾墳壟如生前之儀衛耳。

──封演《封氏聞見記》⑥

(永康、永定二陵⑦制度)南神門外宮人二、文武官各二、石羊、石虎各四、石馬各二並控馬者、望柱石二。

──《宋會要輯稿》禮三七之二

明孝陵前的石獸,分為獅、獨角獸(獬豸⑧)、駱駝、象、麒麟、馬六種,共十二對,其中六對是立像,六對是卧像……同時石人分為文臣、武臣二種,共四對,都是立像……此後明陵都沿用(此)定製。

──楊寬《中國古代陵寢制度史研究》

【解讀】上引幾段古文和今人文字,可以使我們更了解明孝陵前石像群雕的歷史淵源。可以說可溯源至公元前21世紀前,距今四千多年歷史。這些古代陵墓石刻雕刻精美,表現了中華民族的超人智慧,至今仍可引以自豪。有些陵墓石刻雕像現在雖歷經戰爭,已不復存在了,但若干古書中仍可找著遺痕,如南北朝時酈道元著《水經注》就曾提到漢朝弘農太守張伯雅墓「碑側樹兩石人,有數石柱及諸石獸……石廟前又翼列諸獸」,另一處又載曹嵩墓「夾碑東西,列對兩石馬」,橋玄墓「有二石羊,羊北有二石虎」及石駝石馬等。都足以證明我國古人陵墓前石刻藝術之豐富,令人讚嘆不已。

【注釋】①堯、舜、禹為我國古代三大聖賢,史家今將禹建夏朝定在公元前2070年,在禹前的堯和堯母時代應在公元前22世紀前後,距今四千二百多年。②周公指助周武王伐紂建周的周公旦,生活時代約在公元前11世紀。③周宣王指西周宣王姬靜,在位年代公元前827~前782年,正當西周末年。④猊音ní,即狻猊,《王力古漢語詞典》釋「即獅子」。⑤辟邪為傳說中和麒麟同等的神獸,有翼,獨角或雙角。⑥封演,唐朝小說家,《封氏聞見記》是他一部筆記小說。⑦永康陵指北宋太祖趙匡胤曾祖父之陵,永定陵是北宋真宗之陵。⑧獬豸音xiè zhì,傳說中的神獸。

15.翁仲

翁仲,wēng zhòng,原指銅像或石像,後專指墓前的石人。

──《中華詞典》

翁仲。銅鑄或石雕的人像。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河水》:「有物居水中,父老雲銅翁仲所沒①處」。唐柳宗元②《衡陽與夢得③分路贈別》:「伏波④故道風煙在,翁仲遺墟草樹平」。

──《王力古漢語詞典》

【解讀】這是一般流行的詞典對翁仲一詞的解釋,一般都引用《水經注》的記載。其實《水經注·河水》還有另外兩處對翁仲的敘述,一處引用古人衛恆《敘篆》說曰:「秦之李斯,號為工篆,諸山碑及銅人銘,皆斯書也。漢自阿房徙之未央宮前,俗謂之『翁仲』矣」。是說秦朝書法家李斯曾在碑和銅人上刻寫過許多篆文,漢時將銅人遷到未央宮,這就是俗稱之「翁仲」。又一處述及十六國時赫連勃勃建統萬城,曾用鑄大鼓、飛廉、翁仲、銅駝、龍虎等銅像。這裡飛廉、翁仲都是以古人為名的銅人像。上述都可印證兩部詞典的說法,翁仲是銅鑄或石刻在墓前的雕像。後人又有人演變出翁仲名阮翁仲為秦始皇大將的故事。而據今而知,後存於世的石制翁仲的雕像,最早的為東漢時樂安太守墓前像,題有銘刻,一刻「君亭長」的銘文,一為「府門之卒」,明顯是作為太守墓前守衛刻制的。此二石人像曾在清阮元的《山左金石志》記載過,新中國成立後出土,存山東曲阜矍相圃。而現存北魏孝庄帝靜陵前的兩尊石人像,更加為身份明確,一尊雙手握劍,一僅剩一石人頭,顯然是侍衛性質的翁仲侍從。

【注釋】①沒,淹沒在水中。②柳宗元,中唐傑出詩人,散文亦很出色,為唐宋八大家之一。③夢得,指劉夢得,為柳宗元詩友。④伏波,即馬伏波,原名馬援,東漢初大將,被光武帝封為伏波將軍。此詩形容伏波墓神道遺墟中尚可見當年翁仲遺迹。

16.明孝陵享殿、方城、明樓、寶城、寶頂

明孝陵的主要建築享殿,即孝陵殿。……孝陵殿建築規模宏偉,石飾精美,重檐九楹,南北進深五井,共有四十五間塗龍滾柱殿屋,金榜題書「孝陵殿」……現存的享殿,系1902年由兩江總督劉坤一在享殿廢墟中部重建,規模大為縮小,殿中所掛朱元璋、馬皇后畫像也系複製品。……方城是陵墓前渾厚的城門……東西兩側各有八字牆(又稱垣花牆)一垛,牆壁青磚上浮雕石榴、萬年青及纏枝花卉,非常精緻,歷六百多年,花紋依然醒目如初。……寶城又稱寶頂,是一個三百二十五米至四百米的園形土丘,周圍繚以磚牆,牆以條石為基,依山而就,高度不等,約七米上下,牆頂厚二點一米……

──《金陵十朝帝王州》

明孝陵……新創了方城、明樓和享陵等建築,改方墳為圜丘,稱「寶頂」,從而形成自己的風格。……明孝陵的主體建築座落在鐘山之陽,從御河橋起至寶城頂,包括文武方門、中門、孝陵殿、石橋、方正、明城等,排列在南北中軸線上,莊嚴、方正、均衡、協調,符合封建君權神權的思想要求。……

──《中國喪葬史》

明清的陵園……從大金門,經過神道,進入文武方門,所有主體建築,包括享殿,方城明樓,都排列在一條南北中軸線上,明樓之後矗立的圓形「山陵」,即所謂「寶頂」,成為中軸線部署的最高峰,成為居高臨下的突出的制高點。……

──《中國古代陵寢制度史研究》

【解讀】通過上面三部建築史和陵墓喪葬史專著的文位元組錄,可以讓我們更清楚明了明清陵墓尤其教科書上關於明孝陵享殿、方城、明樓、寶城、寶頂等名稱的由來和含義,以及在我國古典建築上的特點。可以更好地理解楊寬先生的一句話:「十分明顯,明清陵園建築是以宮廷建築作為其模式的」。我們在講課時,應注意把講授中國古代宮殿建築和陵墓建築特色結合起來對比分析。

17.明孝陵「神烈山」和「禁約碑」

(明孝陵)下馬坊東約三十多米處,一通刻有「神烈山」三個大字的石碑,是嘉靖十年(1531)改鐘山為神烈山時而立,碑上原有高大碑亭覆蓋,現只餘下一些紋飾精緻的石雕柱礎。神烈山碑十七米處又有「禁約碑」,系明朝末年皇帝崇禎於1641年所立,當時農民起義已席捲全國,明朝統治搖搖欲墜。為了保住孝陵「龍脈」而匆匆立起此碑,碑文數百字,洋洋條律達九款,重申嚴格保護孝陵,違者立即處死。……

──《金陵十朝帝王州》

【解讀】讀了上面一段引文,對明孝陵所立「神烈山」石碑和「禁約碑」的歷史背景當更為了解,實為提高明朝皇權和保衛封建統治的措施。

18.明孝陵和明清皇陵的建築藝術特色

明孝陵的規制強調人工建設與自然形勢的完美結合,神道部分完全依山勢作迴轉曲折的布置,這是中國古代陵墓建築中前所未有的。……

在建築藝術方面,明孝陵在材料的使用以及建築形式和內容的結合等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整個建築都建造得堅固結實。為了防水的威脅……用了石造須彌座①做基礎,牆身也用巨石或巨磚建築……檐椽用琉璃製造。這些建築物發揚了堅固、厚重、莊嚴、雄偉的傳統。

……雕琢技術與造型方面,總的傾向是寫實風格,作風簡樸,線條圓潤……但是在局部的處理上,又著意刻劃和精微雕琢,使虛與實、粗略與精微,素樸與華美巧妙地結合在一起②……

──《中國喪葬史》

明清皇陵藝術形象最突出,手法最成熟,主要表現在:①建築的配製與組合均以風水學③中的形勢理論為指導,注意環境效果。陵區正面開闊,其餘三面山巒環抱,前低後高④……既保證了整體氣勢雄偉,又展示了完整的藝術效果。②每陵正對一個山峰,將自然的山陵組織到人造的陵墓建築中,增加了建築藝術形象的內涵。③特別注重前導部分的序列處理。每陵前的神道,實際上是整個陵區的一條脊骨,藝術效果極為強烈。④陵墓建築整齊對稱,造型嚴謹,特別是明樓、寶城,形如城堡,堅不可摧,很富有紀念性。

──何學林《中國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⑤

【解讀】這是兩位學者對明孝陵和明清陵墓建築特色的權威性的概括。教師們在講授時可適當以此為標準,將課文適當梳理概括,引導學生全面和從總體上理解明孝陵和其他明清陵墓為何選作世界文化遺產的深刻原因。

【注釋】①一般指佛像、神像或神柱下的底托部分。②如石獸、石人整個造型的寫實風格,如真人、真馬、真獸形狀。局部處理如對石獸、石人像身上紋理的細緻雕琢。③風水學為我國一種特殊學問。從宋代開始,我國陰陽風水地理學特別盛行,《宋史·藝文志》載當時有風水學著作850部,主要講建宅、選墓址等都要講山水形勢,地理環境的和諧,並講究黃道吉日好日子。後來風水學摻有大量迷信色彩。④如清西陵的主陵雍正泰陵,即選址在河北易縣城西15公里的永寧山下,背靠高山,三面環抱,風水先生稱讚為「乾坤聚秀之區,陰陽會合之所」。⑤《中國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年出版,內容彙集了當時我國的28處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


推薦閱讀:

這座帝王陵數百年無人敢盜,洪秀全、孫中山見了都要跪拜

TAG:明孝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