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勁如抽絲[節錄]
06-12
運勁如抽絲[節錄]要練整體勁,先要學會如何運勁如抽絲,要學會如何運勁如抽絲,先要學會如何用意。在訓練中用意是最基本的了。 練整體勁,你不能用一輛真正的車子和拔河的繩子等實物,主要是要發揮想像力,手推時要意想在推啟一輛拋錨的汽車;手後拔時,要意想拉回一沉重之物。在推拉時,先要勁起於腳跟,再形於手指。注意腳上用力,腳掌使勁的變化。沒有腳上的力,手上功夫便不是整體勁。推、拉時,不能快,要慢慢前推,慢慢後拉,因為想被推拉的應是一個萬斤重物,才能練出大的整體勁。如果快了,你想像的肯定是一個輕物了,這就是打太極拳練時要慢,不能快的道理。慢是外在表現,想像推拉推拉重物才是內里實質。打拳時,你雖然慢了,但腳上的勁不傳上來,那便是演戲、演啞劇,是裝樣子的、騙人騙己的假練。長期下去,特別不能快速地出整勁。 站立時,用什麼方法給腳跟一個壓力,使其產生反作用力而上形於手指呢?太極拳的方法是,先要氣定神閑(神為主帥),心裡下一個命令(心為令),要氣沉丹田(氣為旗),從而給一個壓力與腳跟,反作用力便形於手指了(身為驅使)。初學者不易學會如何氣沉丹田。 所謂氣沉丹田,其氣並不是空氣,而是指流注於氣血之氣,是氣行則血行之氣,也是流注於全身十四經絡之氣。它要求肌肉放鬆,放鬆則經氣、氣血流注,緊張則氣血阻滯。太極拳家都要求肌肉放鬆便是這個道理。如要氣沉丹田,只要肌肉放鬆,特別胸肌、腹肌一放鬆,便覺腹內松靜氣騰然,同時有一股下沉之力傳至腳跟,反作用力自然上升而形於手指。平時多做這類放鬆練習,久之自有體會。 初學時,如果不會氣沉丹田,還有一個奇妙的方法。大成拳名家馮馳老師介紹說:「臀部像打鐵的氣錘猛然向下夯墜,同時兩腳猛然蹬地,從而加大地面的支撐反作用力,形成墜臀撐胯平衡力,簡單地說,就是屁股放鬆下墜,帶動胸腹放鬆,松墜之力從大腿傳至腳跟作用於地面,使反作用力上升形於手指。 抽絲勁訓練方法之一 陳太平老師是當今著名太極拳家,他傳授的先天太極拳單是其中一二兩式便是練抽絲勁的極好方法。 先天太極拳處處以丹田人轉帶動周身運轉。內里丹田轉動,形於外則意想手中有一球亦隨之運轉。如每一式球作前後旋轉,則相似於前推後拉之動作。第二式球作前後上下旋轉,相似於作弧線旋轉動作。前者易出整勁,後者易出螺旋勁。我初練時很不得要領。後來心想即使丹田內轉,也不能離開勁起於腳跟。所以在丹田人轉時有下沉之意,使力作用於腳跟,再形於手指。一旦做到勁起於腳跟,演練進顯得較為凝重,陳師一眼看出並嘉許說:「手上有東西了。看來與練過其他太極拳有關係」。 先天太極拳第一式一開始就練整體勁,第二式就練螺旋勁,其餘十式各具特色。先天太極拳直入太極核心,抓住關鍵,一步到位,不獨為太極珍寶,亦可為武學之珍寶。 抽絲勁訓練方法之二 大成拳的鉤銼試力便是訓練抽絲勁的最好方法這一。王選傑老師在《在大成拳法要集成》一書中說:「兩手自然抬起,掌心向下手指自然分開,略微彎曲而向前指;用身體推動雙手向前推出,指頭向前,臂亦隨之而動。但切勿完全伸直,以防力量破體。兩手之間的距離約有一頭,以防對方突然。意念如用雙手十指推動水中漂木,緩緩而行,當兩臂快要伸直進,兩手向內翻轉,掌心相對,用身體將雙手慢慢拉回,其動作要連綿不斷;待到距離自己前胸約有一拳時,再行翻轉,手心向下,繼而前推。這樣做周而復始的練習,待到日久功深,要加上出手如銼,回手如鉤,力不空出,意不空回的意念,故作鉤銼試力」這裡王老師沒有談到勁起於腳跟,實際上這步是開始時練站樁功中完成了。如果你不站樁直接練試力,而又不懂得勁起於腳跟,那就是走過場,達不到試力要求,最後是欲速則不達。 但是大成拳名家馮馳老師卻進行了科學的改革,將勁起於腳跟,馬上應用於試力訓練,應用於發整勁訓練,這樣在練大成拳方面就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收到速成之效。所以馮馳老師敢於宣稱100天內成就大成拳(意拳)高手,我認為是能夠達到的,當然要臻於武學大成,不但是一百天,就是一千天、兩千天也不為多。但是能在短時間內達到相當水平,打下今後自修提高的基礎,不獨一般學子喜歡,我亦心嚮往之。不然學來學去,學不到一點真功夫,歲月無情,人何以堪! 王薌齋老先生大公無私,為後人留下了一個科學的練武方法,公開了大成拳練功秘訣,後人身在福中應知福。今天大成拳(意拳)人才輩出,如長江後浪推前浪,一浪高過一浪,實於王老前輩武學方法之科學分不開。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佔法卦數(節錄)
※噶舉九旬老上師噶瑪索南仁波切略傳節錄
※升須彌山頂品第十三(節錄)
※顧炎武節錄《王維山中與裴秀才書》軸(村墟夜舂,復與疏鐘相間)
TAG:節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