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教教孩子有好處

《三字經》---教教孩子

《三字經》全文一千二百字左右,包含的人生哲理、歷史和文化知識、為人處世的方法等卻非常豐富。從一般的常識、禮儀、典籍、歷史到勤學、教子的例子等等,都一一列出,易誦易記,對兒童學習做人的道理、了解文化歷史知識和啟發他們勤奮學習有很好的作用。前人稱為「千古一奇書」。書中有些句子是從古代儒家經典中演化而來的,能較好地表達出中國古代傳統教育思想的精華。但是由於它是兒童啟蒙讀本,所以介紹的內容只能點到為止。全書的主旨在於傳授兒童做人的基本道理和一些歷史文化常識,同時啟發學生要勤奮學習,指出學習對於人的一生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關於做人的道理,書中強調「首孝弟,次見聞」;「父子恩,夫婦從;兄則友,弟則恭;長幼序,友與朋;君則敬,臣則忠」這些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倫理道德觀念。關於學習的重要性,書中反覆出現過類似的句子,如:「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苟不學,曷為人。」「人不學,不如物。」等等。這些勸勉兒童重視道德倫理,重視學習的句子,是編著者對後代子孫和社會大眾的金玉良言,今天讀來仍然具有教育意義。

因為《三字經》編於南宋,所以在介紹歷史知識時,只編到宋代為止。後來明清時期有人續編歷史,有的版本編到清代,現在一般通行本就是到明代「迨崇禎,煤山逝」這句為止。

為了讓讀者能掌握全書的整體結構,便於學習,教材編者把全文分成若干章節,並加上標題,除原文外,另外附有[譯文]和[故事]或[解說]這兩個部分,謹供參考。

三 字 經

第一章 人之初 性本善

第一節

1. [原文]

[譯文]:人在剛生下來的時候,本性都是善的,這善良的本性原本都很接近,由於每個人後天的學習生活環境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習性,漸漸地相差越來越大了。

孩童在成長的過程中如果沒有很好地接受聖賢人的教誨,受外界不好的影響,就會形成很多不好的習性。教育的方法,最重要的是要能專心致志,能夠一門深入。

[解說]:人生重教

每個人的本性都是善的,這從五倫關係之一的「父子有親」中最容易看到。父母和子女之間互相親愛,這是天然的、自然的,是天性,絕對不是有人教的。這從小孩子的時候最容易看出來。小孩子二、三歲到五、六歲,這個時候是天真爛漫,父母愛護子女無微不至。沒有人教父母如何愛護孩子,而天下的父母都會愛護孩子。這種父母之愛發自於真誠,發自於真心,是沒有任何條件的。父母絕對沒有想到現在照顧孩子,孩子將來長大要怎麼樣報答父母、孝順父母。

子女在嬰孩時代,對於父母之愛是天然的。如果子女從小受過聖賢的教誨,能夠終生保持對父母的親愛永恆不變。如果子女在成長的過程中沒有受過聖賢的教誨,長大以後再受到社會不良環境的熏染,嬰兒時代、幼年時代對父母那種出自於真誠、自然的親愛沒有了,對父母的孝敬之心失掉了。

所以要想使孩子保持善良的天性,必須及早使孩子接受聖賢的教誨,使孩子從小就懂得做人的道理。

古代聖賢對孩子早期的教育都是十分重視的。古代的聖王在培養世子(太子)的時候,首先教育世子要知道父子、君臣、長幼之道,先學會作為孩子應該如何孝敬父母(為人子),長大以後才能夠知道作為父母應該如何教育子女(為人父);先學會作為臣子應該如何盡忠職守(為人臣),然後才能夠知道作為君王應該如何治理國家為百姓造福(為人君)。

漢代的賈宜曾經說過:「天下之命懸於太子,太子之善在早喻教與選左右。」又說:「若其服習積貫,則左右而已」。 未來天下的命運,取決於太子的品德、智慧和能力;太子的品德、智慧和能力,則取決於他從小所接受的聖賢教誨以及日常所接觸的人和生活環境。而太子的思考方法和行為方式等習慣,則完全取決於他日常所接觸的人和生活環境。

孩子是每一個家庭的未來;下一代是國家、社會乃至世界的未來。孔夫子說:「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讓我們的下一代及早地接受聖賢的教誨,保持本善的天性,形成良好的習慣,這是一個人一生幸福快樂的根本保證,也是每一個家庭幸福快樂的根本保證。

《三字經》開篇就強調了環境對人的影響作用和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把學習聖賢教誨提高到人生之始的重要地位,對我們今天的教育思想是很有啟示的。

2. [原文]

[譯文]:從前孟子的母親,選擇良好的環境居住,是為了讓孩子學好。孩子不肯努力向學,就割斷織布機上的布來勸勉他。

[故事]:孟母三遷

孟子,名柯。戰國時期魯國人(現在的山東省境內)。三歲時父親去世,由母親一手撫養長大。

孟子小時候很貪玩,模仿性很強。他家原來住在墳地附近,他常常玩築墳墓或學別人哭拜的遊戲。母親認為這樣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別人做生意和殺豬的遊戲。孟母認為這個環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學堂旁邊。孟子就跟著學生們學習禮節和知識。孟母認為這才是孩子應該學習的,心裡很高興,就不再搬家了。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孟母三遷」的故事。

對於孟子的教育,孟母更是重視。除了送他上學外,還督促他學習。有一天,孟子從老師子思那裡逃學回家,孟母正在織布,看見孟子逃學,非常生氣,拿起一把剪刀,就把織布機上的布匹割斷了。孟子看了很惶恐,跪在地上請問原因。孟母責備他說:「你讀書就像我織布一樣。織布要一線一線地連成一寸,再連成一尺,再連成一丈、一匹,織完後才是有用的東西。學問也必須靠日積月累,不分晝夜勤求而來的。你如果偷懶,不好好讀書,半途而廢,就像這段被割斷的布匹一樣變成了沒有用的東西。」

孟子聽了母親的教誨,深感慚愧。從此以後專心讀書,發憤用功,身體力行、實踐聖人的教誨,終於成為一代大儒,被後人稱為「亞聖」。

3.[原文]

[譯文]:五代竇禹鈞教育兒子有良好的方法。他所教育的五個兒子,都名揚天下。

[故事]:竇禹鈞教子

竇禹鈞,五代後晉薊州人。因為薊州有燕山,所以他也被稱為竇燕山。

竇燕山家境富裕,但為人不善,年過三十,也沒有一個兒子。有一天晚上,他夢見死去的父親對他說:「孩子,你平日所作所為,惡名遠播,如果不改惡從善,不僅不會有子嗣,還會短命。趕快改過自新多做好事吧。」竇燕山醒來後,牢記夢中父親的吩咐,痛改前非,做了很多好事。多年後,他的妻子接連給他生了五個兒子。兒子們在竇燕山嚴格的教導下,先後登上了科第,聲望都很高,贏得了「竇氏五龍」的美譽。五個兒子都娶妻成親,一家和睦相處,滿目都很孝順。因此,當時有一個名馮道的人,寫了一首《贈竇十》的詩來讚美他們:「燕山竇十郎,教子有義方。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

4.[原文]

[譯文]:僅僅撫養子女而不教子女如何做人,這是做父母的過錯;教導學生不夠嚴格,這是做老師的怠惰失職。

[解說]:生養孩子,如果只是給他吃,給他穿,而沒有教育孩子如何做人,這是父母的過失。孩子上學後,老師如果不按照聖賢教誨嚴格督促、認真教育,就是犯了懶惰的過失。這兩句經文告訴我們,要教育好孩子,首先父母必須要重視家庭教育。孩子在上學以前,主要由父母進行教育,孩子在上學以後,大部分的時間也是在家庭中與父母親人在一起,父母既是孩子最親的親人,也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和終生的老師。孩子是看著父母的背影長大的,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難以用語言描述。有人說:「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從一個孩子的身上可以看到孩子父母的優點和缺點。在家庭教育中,教育孩子有最好和最有效的方法,那就是父母以身作則,帶頭身體力行聖賢教誨,那麼孩子自然而然地就會學習和效仿。例如,如果想要孩子學會孝敬父母,那麼做父母的必須首先要孝敬自己的父母,孩子自然而然就學會了。

這兩句經文還告訴我們,要教育好孩子,必須親師配合,必須父母和老師共同配合。父母教育孩子要尊敬師長,尊師重道,老師教育孩子要孝敬父母,學習聖賢的教誨,學校教育配合家庭教育,共同努力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父母和老師雙方都要盡責任,缺一不可。

從前有個小孩子,在學堂里看到別人的文具很好看,就擅自拿回家去。他的母親看見了這個文具,問他是從哪裡得來的。他說是拿同學的。他的母親聽說後,不僅沒有批評他,反而誇他能幹。從此以後,他就經常拿同學的東西。小的時候是小偷小摸,長大以後就成了大偷大盜。終於被繩之以法。他這才醒悟到偷盜別人的東西是錯誤的,要承當法律責任。臨刑前,他的母親去看他,與他作最後的告別。他對母親說,我馬上就要死了,最後想吃媽媽一口奶。他的母親答應了。他就一口將母親的奶頭咬掉了。母親又痛又氣,說我養了你這麼大,你怎麼能這樣對待我?孩子說,你是養了我這麼大,可是你沒有教育我,在我第一次偷別人東西的時候,你不僅沒有告訴我這是錯誤的,反而鼓勵我繼續偷人家的東西。你害得我犯了國法,罪該萬死。所以,我恨你。母親聽了,羞愧萬分,後悔莫及。

所以,教育孩子,要慎於始。就是在孩子第一次犯錯誤的時候就立即糾正他,教育他,讓他改正。這才是父母應盡的職責。

另外,教育孩子,要注意以下幾點:

(1) 親師配合:父母教育孩子尊師;老師教育孩子孝順父母

(2) 家庭教育是根本,學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長;社會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擴展。

(3) 教育孩子,父母家長要以身作則。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要改變孩子,首先要改變自己。要改正孩子身上的缺點,首先要改正自己身上的缺點。

5.[原文]

[譯文]:孩子不學習,是不應該的。如果一個人在年少的時候不讀書不學習,那麼到老的時候還能有所作為嗎?

[解說]:孩子不好好學習是非常不應該的。因為不求學,必然不懂得做人的道理,在家裡不知道孝順父母、兄友弟恭;出門在外與人交往也不知道如何待人處世,以至得罪人,令人生厭。相反,如果肯求學,就可以學習古聖先賢的教誨,能使我們懂得事理,能夠確立正確的人生目標,在人生的道路上少犯錯誤或不犯錯誤。另一方面,也可以學到更多的本領去服務社會服務大眾。年幼的時候,身體壯,精力足,記憶力好,學習能力強,如果這個時候不學習,沒有本領,長大了怎麼能服務社會服務大眾呢?古人說「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是前人的經驗之談,我們要牢記在心,從小就要努力學習。

6.[原文]

[譯文]:玉石如果不經過琢磨,就不能成為有用的器物。人如果不學習聖賢教誨,就不會懂得仁、義、禮、智、信等做人的道理。

為人後代,當年少時,應當親近良師益友,學習禮儀道德之事宜。

[故事]:和氏之璧和完璧歸趙

春秋時代的楚國,有一個叫卞和的人。有一次在山中無意間發現了一塊沒有經過雕琢的璞玉。他非常高興,立即把那塊璞玉呈獻給楚歷王。楚歷王看到那塊璞玉外表和一般的石頭差不多,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不大相信,就叫玉工來鑒定。玉工拿起那塊璞玉端詳了一會兒,對楚歷王說:「啟稟大王,這只是一塊石頭啊。」楚歷王聽了玉工的話,大為震怒,下令以欺君之罪砍斷了卞和的左腳。

楚歷王死後,楚武王即位,卞和心想武王大概會識貨吧,他又把那塊璞玉呈獻給楚武王。武王認為卞和騙他,又下令把他的右腳砍斷。

等到武王死了,楚文王即位。卞和因為失去雙腳,無法走到京城,就抱著那塊璞玉在楚山下哭號,連哭號了三天三夜,眼淚都流幹了。楚文王聽到這件事之後,覺得蹊蹺,就派人問他:「天下受到砍斷雙腳處罰的人很多,你為什麼哭得這樣悲傷呢?」卞和說:「我傷心的原因是因為寶玉被指為石頭,誠實的人被指責為騙子。」楚文王得知卞和的話,就叫人把那塊璞玉帶到京城,又請玉工仔細琢磨,果然是一塊晶瑩透亮的寶玉。於是把它雕成一塊玉璧。這塊玉璧又圓又大,而且潔白無暇,真是人見人愛。為了紀念卞和,楚文王將它命名為「和氏璧」。

這塊和氏璧是稀世珍寶,價值連城。據《史記》記載,和氏璧輾轉落到趙國惠文王手裡。秦國的昭王知道了,曾派使臣到趙國去,說願意用十五座城交換那塊玉璧。趙國派藺相如送那塊玉到秦國去換地,因為秦王食言,藺相如拚死用計取回玉璧,暗中派人連夜送回趙國,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完璧歸趙」的故事。

7. [原文]

[譯文]:黃香九歲時,就懂得在寒冷的冬天的晚上,先把床鋪睡暖了,然後請父親上床去睡。他認為孝順父母,是為人子女應該謹守的本分。

[故事]:黃香扇枕溫衾

東漢的黃香是江安人。他九歲的時候,母親去世了。黃香非常孝敬他的父親,對父親的生活起居照顧得無微不至。夏天天氣炎熱,黃香怕父親熱得睡不著,他常常在父親就寢前,拿扇子把父親用的枕頭和席子扇涼,然後請父親去睡。冬天天氣寒冷,黃香怕父親受凍,就先躺在冰冷的被窩裡,用自己的體溫去溫暖父親用的被子和褥子,然後請父親上床。

他的孝行不久就傳到了京城。「天下無雙,江夏黃香」就是當時流傳的人們稱讚他的話。當時的江夏太守劉護聽說了這個故事,就上奏皇帝,請皇帝表彰黃香的孝行。「冬月溫衾暖,炎天扇枕涼;兒童知子識,千古一黃香。」這是後人對黃香的讚美。他的故事被收入《二十四孝》。

8. [原文]

[譯文]:孔融四歲時,就知道把大梨讓給兄長們吃,自己吃小的。敬愛兄長、長幼有序,是做人從小就應該懂得的道理。

[故事]:孔融讓梨

孔融,字文舉,東漢末年魯國人,是孔子的二十世孫。他道德學問很好,和王傑等文學家並稱為「建安七子」。

孔融的父親孔宙有七個兒子,孔融排行第六。他天性淳厚,從小就懂得謙讓的禮節。孔融四歲時,有一天,有人送給他們家一籃子梨,父親叫他自己去拿一個吃,孔融挑了一個最小的。父親問他為什麼吃最小的,他說:「我年紀小,應該禮讓兄長。」族中的人知道了,都覺得孔融很了不起。

孔融小時候不僅懂得做人的道理,而且才華橫溢。他的才氣傳到當時一位任職太中大夫名叫陳韙的耳里,陳韙很不以為然。他說「小時了了,大未必佳。」他的評論對於小時候只注重知識和技能的人或許有用,但是,對於道德品質良好的人來說,從小懂得做人的道理,長大在關鍵時刻才能挺身而出。

孔融十六歲時,東漢宦官把持朝政,大肆捕殺正直之士,山陽張儉被迫逃亡到孔家,孔融把他藏了起來。不料事情泄漏,孔融和哥哥孔褒一起入獄。二人在獄中爭著受死,一時郡守不能決斷,上報上司處理。因為孔褒是兄長,後來上司下令問了孔褒的罪。通過這件事,孔融一時聲名遠揚。

二人爭死之事,和幼年讓梨同樣道理,即利益給與他人,危險留給自己。一個人只有在小時候培養出良好的品德,才能在成人之後處於危難之時,表現出高風亮節。

《弟子規》裡面說:「兄弟睦,孝在中。」可見孝順的人一定友愛兄弟,能夠友愛兄弟的人,也一定懂得孝順,孝和弟(悌)是不可分的。《論語》中也說:「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可見「弟」是很重要的,「兄友弟恭」是五倫關係中不可忽視的一環。

推薦閱讀:

女孩子在這幾天最好追求
「女人不生孩子,人生不完整」這句話對嗎?對或者不對的理由是什麼?
破壞規則的人總在佔便宜,為什麼還要教孩子守規矩?
和青春期的孩子鬥法第一招!| 青春期鬥法.01

TAG:孩子 | 好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