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解讀
06-12
相信很多家長還是第一次看到教育部公布有關我們學前教育的文獻。說明我們的學前教育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受到國家領導的高度重視。教育部今年公布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旨在幫助幼兒園教師和家長了解3-6歲幼兒學習與發展的基本規律和特點。(注:《指南只作為引導教育孩子的方向以及合理的期望,不是作為考核標準!)指南解讀健康篇關鍵點戶外時間至少兩小時3-4歲的孩子要能在較熱或較冷的戶外環境中活動;換新環境時情緒能較快穩定,睡眠、飲食基本正常;在幫助下能較快適應集體生活。而到了5-6歲,即使換了新的幼兒園,也要能夠較快適應。為提高幼兒的適應能力,《指南》建議要保證幼兒的戶外活動時間,提高幼兒適應季節變化的能力。幼兒每天的戶外活動時間一般不少於兩小時,其中體育活動時間不少於1小時,季節交替時要堅持。幼兒園做法:幾年前,北京市教委就在全市各級各類幼兒園推廣陽光體育活動,規範的幼兒園都能保證孩子每天陽光體育2小時。幼兒階段身體發展非常重要,幼兒園會通過提供多種戶外材料,多種運動形式幫助孩子提高培養身體素質。比如在崇文三幼組織了「六歲六公里徒步走」活動,帶中班孩子到玉淵潭認領小樹,帶小班孩子走進軍營等,讓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同時,也是培養孩子集體感、團隊意識的一種方式。家長貼士:許多家長對孩子保護過多,給孩子的鍛煉機會太少,且重智力輕體育,對孩子的身體素質、協調能力等關注不夠,不少家長還在課餘給孩子報了很多興趣班,擠佔了孩子玩的時間。關鍵點自我保護3-4歲的孩子要不吃陌生人給的東西,不跟陌生人走;在公共場所走失時,能向警察或有關人員說出自己和家長的名字、電話號碼等簡單信息。5-6歲,要學會不給陌生人開門,並知道一些基本的防災知識。幼兒園做法:幼兒園會通過講故事、情景表演等多種教育形式,對3歲的幼兒進行安全教育。老師會教育幼兒不能跟陌生人走,陌生人給的好吃的、好玩的都不能要。比如通過讓孩子們自己表演兒歌《小兔子乖乖》,讓他明白除了爸爸媽媽和熟悉的家人,不能跟陌生人走;再比如「實戰演習」,邀請警察叔叔穿便裝裝扮成陌生人進入園所,用「糖衣炮彈」哄孩子,孩子說什麼都不走。家長貼士:父母也要對孩子做這方面的教育,告訴孩子為什麼不能和陌生人走,爸爸媽媽找不到會多麼著急,外出時緊緊抓住大人的手等。但同時要告訴孩子:家庭地址一般不能告訴陌生人,只有在老師、家人不在身邊需要幫助的時候,才能告訴陌生人,比如警察,排除不安全因素。語言篇關鍵點會寫自己名字在這次公布的《指南》中,在語言篇中沒有對孩子的識字量的要求,只要求5-6歲的孩子能夠專註地閱讀圖書,對圖書和生活情境中的文字元號感興趣,知道文字表示一定的意義,能夠願意用圖畫和符號表現事物或故事,並且會正確書寫自己的名字。幼兒園做法:一般公立幼兒園都是在讓孩子在生活中認字,不會直接教孩子拼音和漢字的書寫。比如在班級的窗戶上,老師會貼有「窗戶」兩個字,學具柜上玩具的名稱也會有漢字標出,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學習,而不是會硬性要求必須認識哪些字。但有些私立幼兒園會在大班教孩子拼音和漢字書寫等內容。家長貼士:強調孩子認字量是很多家長容易陷入的認識誤區。袁春芬園長提醒,小學老師非常反對幼兒園老師教拼音,一方面幼教專業教育中並沒有拼音教學訓練,另一方面,孩子一旦養成錯誤的習慣再要糾正很困難。此外,就寫字而言,家長通常並不關注孩子的握筆姿勢,而入園後老師在這一方面會非常注意,如果孩子養成錯誤的習慣,會影響寫字速度、對空間位置的把握等。科學篇關鍵點5-6歲會10以內加減鼓勵孩子們觀察動植物,探索常見的物理現象,了解季節變化的周期,但對數學的要求並不高,只要求5-6歲的孩子初步理解量的相對性,理解「加」和「減」的實際意義,能通過實物操作或其他方法進行10以內的加減運算等。幼兒園做法:幼兒園的數學學習也是生活化的教育,讓孩子感受數學,發現生活中許多問題都可以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比如在「小汽車滴滴滴」的主題教育中,會用遊戲化的方式讓孩子學會點數、分類。家長貼士:上大班時,不少家長會問幼兒園老師教不教100以內的加減法。這並不符合學前階段孩子的成長、認知規律。數學並不是讓孩子簡單地記住幾加幾等於幾,而是要引發孩子的探究和思考。過多強調機械記憶,對孩子未來的邏輯思維能力、理解能力會有不利影響。社會篇關鍵點4歲學會體諒父母的辛勞在關心尊重他人章節,要求3-4歲就會在身邊人生病或不開心時表示同情,4-5歲知道父母的職業,能體會到父母為養育自己所付出的辛勞。5-6歲尊重為大家提供服務的人,珍惜他們的勞動成果,能接納、尊重與自己的生活方式或習慣不同的人。幼兒園做法:幼兒園一般從語言、行為層面引導孩子體諒父母的辛勞,比如給爸爸媽媽擦擦汗、端杯水、捶捶背;在媽媽下班回家、做完飯的時候,用語言表達:「媽媽辛苦啦!」;在特殊的節日,為媽媽粘貼一幅畫,表達對媽媽的愛。另外,讓孩子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學脫衣服、學系鞋帶,也是對爸爸媽媽的體諒。通常還會結合相應的節日引導孩子關心父母、尊重老人。比如在剛過去的重陽節,讓孩子一起參與做長壽糕,回家送給爺爺奶奶等。家長貼士:《指南》中「4歲學會體諒父母」之類的「標準」,雖然在語言提煉中顯得有點成人化,但家長不要將其理解為成人化的教育主觀意志,對孩子的感恩教育一定是融合在日常生活中的,讓孩子能夠參與其中,親身感受到的。指導專家:崇文三幼園長 袁春芬;紅黃藍教育機構相關負責人觀點《指南》尚有很多現實難題需解決李敏誼,北京師範大學學前教育研究所副教授《指南》還有很多現實難題需要解決。其中最大問題是沒有明確解決幼小銜接的問題。比如,在識字、寫字部分,《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要認識常用漢字1600個,其中有800個是要會寫的。幼兒園大班階段怎麼更好實現幼小銜接,實現與課程標準的有機結合。美國和英國在解決有效銜接的問題時,除了機制銜接,還有就是課程的銜接。這個問題可能是教育部層面需要認真考慮的學制的銜接以及改革等相關問題。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那麼無法解決幼兒園小學化的根本問題。第二,《指南》應該是兒童階段性發展水平的一個參考指標,而不是硬性標準。要尊重兒童的個別差異。第三,為了更好實施,一方面要加大研發幼兒園課程,開發一系列不同地區的示範性課程;另一方面要把家長提到更重要位置,出台配套的家長教育指南,甚至提供家庭可操作的策略和活動。比如,幼小銜接和入學適應的問題,在家如何幫助兒童適應,如何運用網路等學習資源等。此外,還需要在實踐中認真推動。幼兒園面臨多重壓力殷紅博教授,兒童心理與兒童教育專家3-6歲的孩子各種能力的發展都有其關鍵期,表現出明顯的能力發展年齡特徵,年齡相差幾個月的孩子,注意能力、觀察能力、記憶能力、思維能力、綜合學習能力,以及非智力心理素質都會有顯著差異,而這些正是因材施教和因時施教的根本,因此《指南》對於幼兒園和家長給出了兒童關鍵期發展的理念和因材施教的國家政策指導,這對於家長和幼兒園全面的了解孩子身心發展特點和全面的培養孩子有積極的作用,既可以防止拔苗助長,防止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又能給出孩子發展的基本標準,防止對一些有天賦的孩子產生忽視和埋沒的現象。但幼兒園依舊面臨三方面壓力:1、現在許多小學,尤其是好的小學都有入學考試,而考的內容遠遠超出指南,如果孩子在幼兒階段沒有學習一些小學課程,就無法考入這些小學並進入所謂尖子班。如果幼兒園不教一些小學內容,家長會認為幼兒園教育質量差。2、許多家長多年來已經養成了拔苗助長的習慣,認為小學知識學得早,孩子就聰明,而改變這些家長的觀念非常難。3、幼兒園的教育理念和師資水平、管理水平受到挑戰,幼兒園既不能小學化,又要培養出高素質的適應小學學習的孩子,對中國目前大多數幼兒園而言難度太大,需要至少五至十年的調整期。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新提醒】漂亮的西瓜紅女童長袖絨球開衫【兒童秋冬編織】
※兒童流行親子律動歌曲
※這是誰總結的識字乾貨?太給力啦!幼兒園老師吐血推薦!
※救救孩子們!
※超可愛的兒童背帶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