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昌臻法師:本願法門與凈土法門的三不相應

【《慈悲之光》編者按】著名的凈宗大德昌臻老法師已往生四周年,他一生潛心學佛,出家後住持的四川樂至報國寺建成為海內外知名的蜀中凈土。昌臻法師專弘專修凈土念佛法門,首創凈土弘法人員培訓班,堅持「以凈土經典為準則,以凈土祖師為依止,以信願持名為綱宗,以誠敬實修為要務」的凈土弘法理念。十五年前旗幟鮮明地破斥所謂的本願法門(即弘願法門),摧邪顯正,護持正法,維護眾生法身慧命。我們再次學習昌臻老法師的《本願法門與凈土法門三不相應》一文,仍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本文首次發表於《凈土》2000年(夏),《慈悲之光》2014年第一期再發表

近來日本本願法門已經傳到我國各地。對於本願法門怎麼認識,抱什麼態度?這不是一般的修行方法問題,而是涉及到我們學佛修行的方向、道路問題,關係到今生今世能否了生死、成佛道的重大問題。即使未學本願法門的,也應加以識別和認識。這對於加深凈土法門綱領、理論依據的了解,促進我們進一步深信、切願,堅持持名念佛也有很大的好處。對此,我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我們是不提倡本願法門的。為什麼?它與整個佛法的基本理論、與凈土宗的「十六字」綱領:「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與《阿彌陀經》的綱宗(信、願、持名)都不相應,主要有三個不相應:

第一,本願法門,專仗佛力,捨棄自力,與凈土「二力」法門不相應。

凈土法門是自他不二的「二力」法門,就是既要靠自己以自力修信願行,又要靠佛力救度,二者缺一不可。只有二力相應,才能感應道交,蒙佛接引。

對於二力法門,蕅益大師在講「信」時,他講了「六條信」即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第一條就是信自己,就是生佛不二。我們念佛就是「是心作佛」,即能「是心是佛」,這是關鍵!道源法師講《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時,他說:「專靠自己,修行很難;但靠佛力,往生不易。」這說明了我們要學佛修行,往生極樂,絕對不能夠單靠自己或者單靠佛力。我們畢竟還是生死凡夫,單靠自力不能了生死、脫輪迴,一定要深信佛力不可思議,沒有佛力就沒有凈土法門,佛力決定能夠把我們從生死苦海里拯救出來。

但是,我們要弄清楚什麼叫做佛力,首先是佛的理論,佛的經教指引我們怎樣去修行,怎樣去了生死。這要自己努力,要自修、自悟。決不能認為,我們已經交給佛了,就能夠坐享其成了。從因果關係來說,學佛就是修因 證果。我們種了念佛的因,必然得成佛的果,這是最可靠的。種念佛的因,要靠自力。佛力接引叫做增上緣,而親因緣是自己。如果沒有深信,沒有切願,沒有認真地持名念佛,不可能得到往生西方凈土的果報。你臨命終時,要彌陀接引,而自己一點基本條件都沒有,沒有達到真信切願老實念佛的境界,對娑婆還有留戀心、恐懼心,彌陀要幫忙也幫不上。

這些都說明凈土法門是二力法門,決不能單靠佛力。當代凈宗大德說得很肯定,學修本願法門,這一生決定不能夠往生。事實是如此。感應要靠我們的自力,你有感才會有應,你自己沒有具足信願念佛的基本條件,怎麼能夠生佛感應道交呢?

比如,台灣一位男居士已經預知時至,見到阿彌陀佛來了,但是他的情感沒有斷,捨不得痛哭流涕的妻子,佛力也沒有辦法把他帶走,結果沒能往生,可悲,可嘆!(編者附註:曇鸞大師最先提出自他二力說。他在《略論安樂凈土義》中指出:「一切萬法,皆有自力他力,自攝他攝,千開萬閉,無量無邊。」)

第二,本願法門只講信,與凈土法門的「信、願、行」三資糧不相應。

信、願、行是凈土法門往生西方極樂凈土的三個基本條件,三者缺一不可。蕅益大師說:「非信不足啟願,非願不足導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滿所願而證所信」。所以,如果沒有至誠懇切信願持名念佛的修為,只是口頭上說信了,而一味地求阿彌陀佛,就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就是把阿彌陀佛當成神來信了。這叫迷信,不是真信。正如李炳南老師說的「信,不只是嘴裡說信就叫信,信了就要做到,沒有做到就沒有信。」

可是本願法門卻說,我的一切都交給彌陀了,當下就往生了,舉個比喻,好像已經上了輪船,就可以睡大覺了。問題關鍵在這裡:什麼叫上了輪船?你是不是已經上了輪船?這個問題值得我們認真地、嚴肅地去思考。我們念佛至少要達到信願持名念佛三資糧具足,才算得上真的上了輪船,阿彌陀佛才會來接你。可是,你現在信願行還不具足,留戀娑婆,就自己認為是上了輪船了,哪有這麼便宜的事?學本願法門,的確走的是一條險路,去聽這些熱鬧的話,相信這些極不可靠的東西,肯定會落空,把這一生錯過了,悔之晚矣!

第三,本願法門與凈土法門的「唯心凈土、自性彌陀」這個理論依據不相應。

西方極樂世界和阿彌陀佛都是唯心所現的,就是我們的自性,人人本具的佛性所現的。心外無佛,佛外無心。阿彌陀佛是在自性之內,不在自性之外,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我們要信生佛不二,信自他不二,不能心外求法,心外求佛。上述兩不相應,都反映出本願法門從根本上講是心外求法,是在自性之外去求佛,去依賴佛,這當然悖離了凈土法門的理論依據。

本願法門與凈土法門這三個不相應,集中起來,這是與《阿彌陀經》的綱領「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不相應,與凈土法門的這個「十六字」綱領不相應。這「十六字」綱領是清代徹悟禪師提出來的,被印光大師尊奉為念佛法門的「一大綱宗」。這個綱宗告訴我們要「信、願、持名」,也就是《阿彌陀經》,明確地講信,講願,講持名念佛。念佛的方法很多,凈土宗祖師,從善導大師、蕅益大師直至印光大師都特彆強調「持名念佛」,這個法門最好掌握,這個才是「三根普被,利鈍全收」。

有的同修說「無相念佛」最好,好是好,但是問題在於是不是都能掌握?還是老老實實地堅持「持名念佛」最為穩妥可靠。

所以,大家應當以「十六字」綱領,作為修學凈土法門的準則。這個綱領是直接從佛的開示,從《阿彌陀經》來的,與歷代凈土宗大德,諸如善導大師、蓮池大師、蕅益大師、印光大師提倡的都是一致的。

本願法門表面上好像是凈土宗,實際上違背了凈土宗的理論和綱領。本願法門引用了佛的語言,一些大德的語言,具有很大的迷惑性。但是實際上完全違反整個佛法的教理,違反如來真實義。正因為如此,歷來的凈宗大德,從沒有人提倡過本願法門。

清末民初楊仁山居士(主辦過南京金陵刻經處)是近代與日本接觸最早的佛教大德。他從日本引回了很多中國失傳的經典,對本願法門就作過很多批判(見《續大藏經》《闡教編一類楊居士遺書第十二種》)。民國以後,印光大師、弘一法師等凈宗大德都是有擇別力的,他們都沒有宣傳過本願法門。李炳南老居士在台灣靈山寺佛七開示中指出:「真宗(按:本願法門是真宗的一支)專講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第十八願,以為只要信,佛就來接引往生。其實那有這麼方便。求佛來接引,得具備信、願、行,有感應才行啊!」(引自《李炳南老居士全集》第266~267頁)近來,上海鄭頌英老居士寫出專題文章《摧邪顯正除三害》中,揭批了本願法門。

我們處在末法時期,各種各樣的邪說很多,從各方面干擾、破壞正信佛教的外道也不少。1998年6月《台州佛教》刊出的《警鐘》一文

我們處在末法時期,各種各樣的邪說很多,從各方面干擾、破壞正信佛教的外道也不少。1998年6月《台州佛教》刊出的《警鐘》一文(作者:願弘)嚴正指出:「目前,中國佛教界存在一股潛流,有一部分人主張要向日本佛教學習,走日本佛教的道路。」這股潛流從兩個方面進行衝擊:一是破壞我國漢傳佛教管理「僧人務須僧裝、素食、獨身」的根本規定;二是傳播日本的本願法門,從精神上,學佛修行的方向上進行干擾。《警鐘》中說,日本出家人有相當部分娶妻生子,飲酒食肉,不講戒律,頗受我國不守戒律的出家人歡喜,一些中青年僧人已經還俗。

推薦閱讀:

凈土法門:不放下,不要以為我們是在學佛,不要以為我們是在念佛--學佛網
學佛之「次第」問題(三)凈土法門
凈土法門拜懺業障功課--果緣法師
難行道與易行道(十一)──西方寺凈土法門講座
凈土法門: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二200集)

TAG:法師 | 凈土 | 凈土法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