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點擊藍字可加關注

微信號:拯救生命

從聖經而來的,照亮這世代的亮光

出自 | 棕樹2015第11期

第一部: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正確的觀念

(一)父母建立正確的觀念

1. 孩子是上帝的賞賜,不是父母的所有物

2. 孩子是祝福,不是拖累

3. 教育孩子的心,而不僅僅是糾正行為

4. 教育孩子是主動的,而不是被動的

(二)父母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觀念

1. 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信仰根基

2. 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3. 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道德觀

第二部: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愛

1. 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

2. 給孩子最好的愛,就是父母彼此相愛

第三部: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榜樣

1. 父親的榜樣 2. 母親的榜樣

3. 悔改的榜樣 4. 品格的榜樣

第四部: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分享

第五部:給孩子最好的禮物——理解

The best gifts for children

part 1 · 最好的禮物是正確的觀念

觀念支配一個人的行事為人。觀念正確了,他就不太容易偏離正路。要教導兒女有正確的觀念,父母的觀念首先要導正。如果父母對信仰、對人生、對善惡沒有一個清晰、明確的觀念,又如何去教導孩子呢?

(一) 父母建立正確的觀念

摩西的母親擁有正確的信仰觀念。她清楚地知道上帝將兒女託付給她的目的是什麼,也盡最大努力與上帝配合,才培養出三個如此優秀的孩子。

世上的母親如此之多,但擁有正確信仰觀念的母親是何等少啊!大多數的父母都被世界的價值觀所影響,因此,他們在教導孩子的事情上理所當然地跟隨世界的潮流。很多父母等意識到孩子已被世界吞噬的時候才反問:「我的孩子什麼時候變得這麼世俗?」

作為父母,我們對待信仰的態度是怎樣的呢?我們是從心裡願意把孩子獻給上帝,過著簡樸獻身的生活,還是希望他們取得世界的成功,被人誇讚、被人認可呢?

孩子所選擇的道路是被父母的觀念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的。

1. 孩子是上帝的賞賜,不是父母的所有物

很多父母認為孩子是自己生的,便是自己的所有物,想怎樣對待孩子,怎樣教育孩子,全在於他們的喜好和心情。但《聖經》上說:「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所懷的胎是他所給的賞賜。」【詩127:3】

每一個生命,每一個已經來到和即將來到這個世界的孩子都是上帝所賜的產業,父母沒有權力決定任何一個孩子的命運。每一個出生在這個世界的孩子都是天國的候選人,父母有責任把他們帶到上帝面前,而不是隨從自己的心意,按照世界的方式去教導他們。

2. 孩子是祝福,不是拖累

有的父母會說:「我的孩子這麼不聽話,怎麼可能是上帝的祝福?」即使是這樣,我們也要認為這是上帝的祝福。因為這就是父母和孩子共同被鍛煉、被塑造、被變化的過程。當孩子越長大,我們作父母的就越明白這一點,這個變化是雙向的,是會相互影響的,這就是上帝的旨意。

1982年,一個名叫尼克·胡哲的小生命誕生了。這是一個患有罕見的「海豹肢症」的生命奇蹟,他天生沒有四肢,卻成為了世界著名的佈道家。

剛出生的小尼克把醫院的護士和自己的父母嚇壞了,尼克的父親甚至因不能接受這一事實而連連嘔吐,過了很久才回過神來,但一直不敢抱他。他們不敢相信這個先天缺陷的「小怪物」竟然是自己的兒子。尼克的父母甚至不敢把他抱到教會去,因為會受到很多異樣的眼光和指責,認為這是父母犯罪的結果。

但是尼克的父母並沒有放棄這個沒有手腳的兒子,而是給他更多的愛、更多的關心和鼓勵,他們接受了來自上帝的這個「祝福」,直到尼克上學之前,他都不知道自己和別的小孩子有什麼不同。

後來漸漸長大之後,他意識到了自己的缺陷,開始自暴自棄,並且埋怨上帝為什麼把他造成這個樣子,甚至曾試圖自殺,但是在那瞬間他想起了父母。如果他死了,他的父母會多麼難過啊!自那以後,他再也沒有了自殺的念頭。

後來他在父母的鼓勵之下又重新站起來,成為了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青年演說家和佈道家。他說:「上帝在我生命中有個計劃,通過我的故事給予他人希望。」

殘疾尼克的成功與他父母的教育是分不開的。當所有人認為這個殘疾孩子是個災難的時候,他的父母卻接納並相信他是上帝的祝福。因此,他和父母的生命都因著這個祝福而得到了變化。不管你的孩子聰明與否,好看與否,請按他原原本本的樣子來愛他,並接納他為上帝的祝福,你將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

3. 教育孩子的心,而不僅僅是糾正行為

基督徒教養兒女不是讓他成為一個好人,而是讓他能認識到自己是一個罪人,需要借著耶穌寶血的恩典來洗凈,能以得救。

而《聖經》說:「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箴4:23】一個人能不能得救,重點在於他的心。很多父母根本不了解兒女的本性,只注重孩子的行為。這是大多數父母的通病,應當糾正這個觀念。

很多父母以為孩子每天早上讀了兩章《聖經》,乖乖看書寫作業,就是順服聽話的好孩子了,卻不知道孩子在背地裡做了些什麼。有一個傳道人的兒子,他爸爸在家的時候就表現得非常積極,在屬靈方面也很火熱,可是爸爸一離開家,馬上原形畢露。這個傳道人一直以為他的兒子很聽話、很屬靈,並希望兒子將來也像他一樣把傳福音當作人生的目標,可是他不知道兒子心裡其實根本不喜歡這些。

教育孩子一定要從心著手。即使孩子犯錯了,也不要著急,給他機會,帶著他一起悔改,一起禱告,接納他,就像上帝接納我們一樣。這樣,當孩子跌倒的時候,他就有勇氣站起來。他也不會將自己真實的一面隱藏起來,變成一個雙面人。

4. 教育孩子是主動的,而不是被動的

最高明的醫術不是藥到病除,而是使人防病於未然;教育也是同理。最好的教育不是亡羊補牢,而是把正確的信仰原則根植於孩子心中,一生不偏不倚。很多父母在教育的事情上都是被動的,總是著急地問:孩子不聽話怎麼辦?孩子說謊怎麼辦?孩子自私怎麼辦?孩子脾氣暴躁怎麼辦?

孩子不比大人,沒有經驗的他們肯定會犯錯,但是如果父母這時候懇切禱告,並祈求聖靈賜予智慧,把《聖經》的原則充滿智慧地、充滿善意地教導孩子,這樣,在他們幼小的腦海中就會形成符合《聖經》原則的觀念。反之,當小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父母總是不在意,或者處理不當,孩子心中勢必漸漸形成錯誤的觀念,長大了再去糾正就比較難了。

在教育孩子的事情上,你投入的時間和精力越多,孩子對你的回報也就越多。任何事情出問題總是有原因的,請多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二) 父母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觀念

很多人用白紙來形容孩子,來說明孩子的純潔、無玷污,大人在紙上畫什麼,孩子就會是什麼樣子。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這種說法並不完全正確。

因為所有的孩子都繼承了罪的本性,並不是一張白紙;孩子出生之後,如果沒有聖靈的恩典,他是容易犯罪的。所以做父母的一定要明白,我們的孩子不會自然而然地變好,如果我們沒有幫助他建立正確的、屬靈的觀念,那麼世界便會代替我們為他建立錯誤的、屬世的觀念。

1. 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信仰根基

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信仰根基,是每一位基督徒父母的責任。智慧的所羅門王對每一位為人父母者勸勉:「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22:6】約瑟和但以理都是幼年受教,父母在他們心中建立了穩固的信仰根基,而至一生雖身在異邦,卻為我們留下了為信仰獨自站立的榜樣。

很多父母認為孩子太小,不懂得宗教原理,便不重視信仰方面的教導,認為樹大自然直。

然而,從小彎曲的樹木,不去糾正它,長大了會自然直嗎?因此,父母除了以身作則,讓孩子看到信仰的力量之外,同時還要教導他們《聖經》中的救贖。讓他們從小就知道罪人對救主的需要,以及上帝對人類不離不棄的愛。這樣,當孩子長大之後,無論他在哪裡,都不會放棄對上帝的信仰。

不要強加給孩子各種條條框框,而要讓他更多在生活中學會經歷上帝,雖然是小小的經歷,但也會在他的成長過程中留下深刻的印記。

2. 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相比以前的各時代來說,在我們所處的末時代要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價值觀顯得尤為重要。

現在的教育告訴孩子,只有學習成績好,才是有價值的;現代的社會告訴男孩子,只有錢賺得多,地位高的,才是有價值的;各種媒體廣告告訴女孩子,只有長得漂亮的、身材好的,才是有價值的。人們的價值觀全被有形的、外在的、自身的條件所取代,當人們沒有這些的時候,就很自卑,覺得自己活著沒用,沒有價值。

所以,父母從小要教導孩子正確的價值觀,以免被世界的價值觀所影響。正確的價值觀來源於對上帝的認識。

讓孩子從小學會以上帝的眼光來看自己,而不以世界的標準來衡量。要讓孩子銘記,上帝以無條件的愛來愛他們,無論他們在世人看來是多麼卑微,而在上帝的眼中是獨一無二的珍寶。他們的價值在於贏得上帝的喜悅,而不是博得人們的稱讚。

3. 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道德觀

魔鬼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灌輸給孩子這樣的觀念:「沒有對與錯,只要我喜歡,做什麼都可以。」孩童,青少年,甚至成年人都漸漸被這種人本主義的自由思想所影響,人們更多地、更優先地選擇為自己而生活。

然而,並不是世界上的人都追求的、都去做的就是對的,只有上帝的律法才是一切行事為人的準則,父母們千萬不要被現代流行的這種沒有原則的自由主義所迷惑,而且《聖經》清楚地說明了什麼是罪,什麼是義。

因此,我們有責任要教導孩子從小明白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上帝斷不以有罪的為無罪,父母要從小培養孩子的道德觀念。

孩子很小的時候並沒有分辨是非的能力。他不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什麼是美、什麼是丑,這時候父母的角色就是他們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師。父母的觀念和言行將會直接影響孩子對這些關鍵問題的看法。

我曾目睹過一位母親與她幼小女兒生活的小片斷,引起了我的深思。這位母親有一位很可愛的女兒,可是小女孩兒不愛笑,不管怎麼逗她都只有一個表情,就是面無表情。那天,這位母親采了一朵花,她把這朵花戴在女兒的頭上,並且對著女兒說:「哇,寶寶戴上花真是太漂亮了啊!」這時候小女孩兒居然開心地笑了。

看到這一幕,我突然想到,原來孩子對於事物的看法,對於自身的評價都是這樣慢慢被建立的啊。很多父母在沒有意識的情況下已經為孩子奠定了錯誤的觀念。

如果我們對不懂善惡美醜的孩子這樣說:「孩子,你是最美麗的,並不是因為你的長相,而是因為你是天父上帝和媽媽唯一的寶貝。」那麼,他將來就不會因自己的長相而驕傲或自卑了。

如果我們對孩子這樣說:「寶貝,你知道什麼樣的人最美嗎?就是那些樂於幫助別人的人。你看到他們在幫助人的時候臉上露出的笑容了嗎?那就是最美麗的。」那麼,他以後就會把幫助人的事看作是美的。

孩子需要被教導,父母一定要祈求天上的智慧,求上帝幫助我們來教導這個獨一無二的寶貝。

親愛的朋友,孩子很多時候真是無辜的,他們之所以越長大思想越偏離,是因為父母在他們還小的時候,自己還並未建立正確的觀念,就去教育子女。當我越多看到身邊親子之間的故事,就越深刻地感受到這一點。

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不是安逸的生活或豐富的物質,而是在他們幼小的時候種下正確的觀念。

The best gifts for children

part 2 · 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愛

比起給孩子最好的物質條件,為孩子選擇最好的生活環境,給孩子花不完的錢,父母給孩子最寶貴的禮物其實是愛。生活在愛的氛圍中的孩子會有安全感,他才會在靈、智、體各方面健全成長。而愛最好的體現就是父母之間、家庭成員之間彼此相愛。

在我們身邊很多孩子從小就會表現出愛發脾氣、容易攻擊別人,或者有些孩子在人多的場合顯得很膽怯,不管做什麼事都缺乏自信,過於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關鍵時刻總希望依靠別人,但同時內心深處又不信任對方;還有的孩子甚至每到一個新的環境總覺得其他人都是敵人,要一個個擊敗他們,這些孩子其實是因為缺乏安全感。

如果我們細心觀察就會發現,這些孩子的成長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在他們的生活中缺少愛。讓孩子充滿安全感的唯一辦法就是給他一個充滿愛的家。一方面讓他感受到父母對他的愛;另一方面讓他看到父母彼此相愛。

1. 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

孩子的成長,就是在失敗跌倒中不斷學習的過程,在這個階段肯定會有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惱火在我們心中燃燒,但這時候一定要恆切禱告,要讓基督化的愛和忍耐在我們的言語、眼神、臉色、神態和舉止上顯露出來。否則,疾言厲色的神態就會瞬間瓦解我們辛辛苦苦在孩子心中建立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每一位做父母的也是由孩子慢慢長大的,難道在我們兒時的成長中沒有犯過錯嗎?在我們犯錯的時候,不也是極其渴望得到父母的關愛與同情嗎?在我們被訓斥、被責罰的時候,心中是那麼難過,現在不就是讓我們更好地去理解和幫助兒女的時候嗎?

上帝讓每一個人由嬰兒開始成長,就是讓我們經歷剛出生時的無助、對父母的依賴以及對愛的需要,當我們體驗這些之後,為人父母之時便更能夠向兒女表露愛與同情。

可惜很多父母並不知道他們所講的親切溫和的話語會對孩子的心靈產生多麼大的影響。

小時候,我與母親之間的交流很少,犯錯之後接受的是嚴厲的批評和責罰,所以導致我很長一段時間要麼努力不要犯錯,要麼就是犯了錯極力隱藏,不讓母親知道。那時的我心中很沒有安全感。因為我知道,犯錯之後,接下來要面對的是什麼。

後來因著福音的緣故,母親對我的教育發生了很大的改變。當我犯錯之後,她不再頓時變臉色了,也不再用嚴厲的話指責我了,而且拉著我的手和我一起跪下禱告,然後擁抱我說她愛我。

從那時起,我的心就變了。我不再害怕面對母親了,我不再害怕跟她講心裡話了。因為我知道,即使我犯錯了,母親也是愛我的,她永遠都不會放棄我,那我還有什麼感到不安的呢?

很多父母願意花時間幫孩子挑衣服、買食物,為他們報各種補習班,甚至將精力投放在為孩子的將來鋪路的事情上,卻不願抽出一點時間陪孩子一起交流、散心。曾經看過一個小學生寫的日記,裡面就說到他多麼渴望父親一個月中能抽出一天的時間來陪他。孩子多麼渴望父母溫暖的懷抱啊。只是曾經受傷的心靈讓他們不敢生出這樣的想念。

有些父母過於含蓄,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情感。但是,在家庭生活中,如果父母不表現出愛來,孩子永遠也不會感受到你們對他的愛。

另外,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的方式是儘可能地滿足他們合理的願望。讓父母們常常感到困惑的一個問題是,為什麼我這麼愛孩子,孩子一點都不知道呢?其實很多時候,父母都是以自己的方式在愛孩子,並不是以孩子所能理解、所能接受的方式去愛他們。

孩子小時候,他們的理解力很有限,他們所能感受到的東西都是非常直接的。滿足孩子合理的小小需求是讓他們感受到父母對他們愛的最直接的方式。

我還記得小時候,父親每年春節休假回家都會給我們帶一些新年小禮物。當時我上小學,很想要一支手錶,在那個年代,尤其是小學生戴手錶並不常見。父親回家之前打電話問我們想要什麼,我向他表達了這個願望。後來,父親回家的時候真的給我帶了一支那個年代非常流行的電子手錶。

這麼多年過去了,也許父親早已經忘記了他曾經滿足過我的這個小小的願望,但我卻始終都記得。直到現在我都感受到父母對我的愛,我的快樂他們也非常重視,而且我也知道他們所做的都是對我最有益的。

2. 給孩子最好的愛,就是父母彼此相愛

有很多孩子放學之後總是磨磨蹭蹭不想回家,也有很多學生以學習為由待在學校不想回家,還有很多青少年寧願在街邊道旁四處遊盪而不想回家,為什麼不想回家?因為他們的家裡沒有愛。他們一回到家裡就感到緊張、壓抑,感到呼吸困難。

父母不和,家庭氣氛僵硬是孩子不想回家的主要原因。如果孩子在家裡經常看到父親打罵母親,或者回家發現母親又離家避難了,這樣的孩子心中是很難有安全感的。父母是孩子唯一的依靠,很多人還不明白充滿爭吵、不和的家庭會給孩子帶來怎樣的心理傷害。沒有愛的家庭,孩子又會怎樣快樂的成長呢?

現在很多成年人出現心理疾病或性格扭曲,其實大多是可以追溯到童年時期,因父母感情破裂而導致的。現在這麼多兒童和青少年性格抑鬱、不愛說話是什麼原因?因為家裡沒有愛,父母之間沒有愛。

現在很多父母為了孩子而勉強生活在一起,直到孩子長大一些、參加工作之後再離婚,所以每年高考之後就出現離婚潮的現象。但是這樣的家真的可以給孩子幸福嗎?即使有一個形式上完整的家,有爸爸、有媽媽、有固定的房子、有穩定的生活,但是在這個家裡面,孩子絲毫體會不到父母之間情感的流露,感受不到愛的氛圍,反而是更多的負面感受。

很多父母想要孩子將來幸福,那麼首先就要讓孩子看到這個世界上仍然有幸福美滿的生活。

我知道有一些半信家庭,要實現這一點很難,這就需要做父母的擁有更多基督的愛和包容。在家庭生活中,讓孩子和不信的丈夫或妻子看到你信仰的果實,這樣才能讓孩子擁有一個幸福的家。真正的宗教就是在生活中體現的。

在我父親剛接受信仰之後,我的父母有長達七八年的磨合期。這個過程是我們全家經歷痛苦的過程。

以前在家裡感受不到愛,面對的總是批評和指責,以及父親對母親無盡的挑剔和不滿。那一段時間,我最害怕的事情就是回家,而我也確實很少回家。我害怕看到父親怒目而視的樣子,也不想看到母親以淚洗面的樣子,我唯一所做的就是逃離。

很感恩的是,因著福音的恩典,他們都慢慢地改變了。他們開始在上帝面前悔改,互相認罪,向兒女道歉。雖然後來偶爾也會有爭論的時候,但他們很快就意識到自己的不足而彼此屈服了。

我不知道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向主獻上了多少禱告,流了多少眼淚,但是現在我們家看到了悔改的果子,看到了父母們的彼此相愛。有時連我都羨慕他們現在的濃情蜜意,彼此包容,相互體諒、溫和謙卑。

我真正體驗到了,當看到父母相愛時,作為女兒的我所得到的祝福。因著與基督的聯合,因著對基督的愛,父母更深地愛彼此,我在父母身上看到了這樣幸福的例證。因此,我相信了,每一個人都不完全,都需要改變;幸福唯有在基督恩典的福音里才能成就。

親愛的朋友們,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愛,讓他們感受到你們對他們的愛;讓他們看到父母之間無聲流露的愛。愛孩子,就把最好的給他。讓他在愛和幸福中成長,用行動告訴他,快樂和幸福在地上也可以預嘗。讓孩子心中充滿愛,他就會對他人表達愛。他的心中將充滿愛的安全感,無論做什麼都堅定不移,不消極、不氣餒。因為他知道,有愛在支撐他。

親愛的朋友,一切都還來得及,請將這個最大的祝福、最大的禮物送給你的孩子。

The best gifts for children

part 3 · 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榜樣

有一個人非常喜歡喝酒,每天下班後,他都要到附近的酒館喝幾杯,經常喝到半夜才醉醺醺地回家。

有一天,天空下起鵝毛大雪,積雪把路鋪了厚厚的一層。下班後,他和往常一樣向酒館走去,走著走著,聽到後面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音。回頭一看,原來是放學後應該回家的兒子。兒子正順著父親的腳印走過來,他的小臉因為興奮而漲得通紅,「爸爸你看,我正在踩著你的腳印呢!這好有趣啊!」

兒子的話讓父親心頭一震。他立刻意識到:「如果我去酒館,兒子順著我的路走,也會找到酒館的。」父親馬上改變了行走的路線,往家的方向走去。從那以後,他改掉了喝酒的習慣,再也沒有去酒館。

中國的一句俗語「有其父,必有其子」——印證了父母的行為處事對孩子的影響。孩子在幾個月大的時候就開始跟著父母牙牙學語,一歲左右在父母的牽引下蹣跚學步,甚至一生都可能帶有父母的痕迹。所以父母們一定要知道自己的言行會給孩子帶來何等的影響。

尤其在孩子剛出生的嬰兒時期到三歲幼兒時期,父母是孩子重要的模仿源。這時候的孩子分辨能力有限,他們的模仿是沒有選擇性的,父母的一些不良習慣、沒有禮貌的態度,甚至不良的行為都有可能被孩子效仿。

1. 父親的榜樣

孩子六歲之前多與母親親近,但他們漸漸長大之後,尤其是男孩子,開始對性別有了認識,便會脫離母親的懷抱,建立自己的男性身份,他開始尋找身邊的男性榜樣,而這個重要的角色就是父親。

現在許多青年男子在沒有心理準備的情況下做了父親,他們還沒有學會如何管理家庭,怎樣約束自己的脾氣和控制自己的情緒,這樣的父親絕不會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

試想一下,一個成天無所事事、遊手好閒的父親,會有說服力教導他的孩子奮力上進嗎?一個脾氣暴躁、言語粗魯的父親,會有耐心培養孩子溫文爾雅的氣質嗎?一個待人苛刻、毫無原則的父親會教導孩子有愛心、有同情心嗎?一個從不溫柔對待妻子的丈夫,他會教孩子以後要善待妻兒嗎?

父親在家庭中要恩威並濟,該嚴厲的時候不能嬉笑沒有原則,該仁慈的時候不能冷酷無情。而且丈夫雖然是家裡的頭,但也是家庭的供應者和保護者,要帶領整個家庭信仰的立場。父親的代名詞是勇敢正直、溫柔堅毅、睿智果斷、殷勤活潑、誠實善良、樂於助人。若父親的行事為人都交織著這些優美的品質,他的榜樣就像「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一樣影響著孩子。

有一個孩子的父親是一名宣教士,在他六歲的時候父親要去很遠的地方宣教,那是一個野蠻的民族,去那裡就意味著隨時可能獻出生命。從小父親就跟他講述傳揚福音的使命,和他一起做飛機模型,教他識地圖,使用各種錄音設備,就是為了有一天他也能走上這條宣教的道路。

在他父親離開之前,他問父親一個問題:「爸爸,如果他們傷害你,你會向他們開槍吧?」父親的回答讓他一生銘記,父親說:「兒子,你要記住:爸爸永遠不會向他們開槍。因為我們已經接受了福音,但是他們沒有。我們要給他們機會。」

這是他們父子最後一次見面,父親的形象永遠印刻在了他的心中。後來,這個孩子長大後,繼承了父親的使命,完成了父親的心愿。

2. 母親的榜樣

由於社會壓力,很多母親不得不放下教養孩子的重任而去工作。然而,母親們應該轉變她們的觀念,寧可讓孩子穿得普通一點,用的東西樸實一點,也不要犧牲陪伴孩子的時間去為這些努力。因為在孩子的初期成長過程中,從母親那裡獲得的愛能影響他們的一生。因而可想而知,母親的思想觀念和她的言語品行會給孩子帶來何等深遠的影響啊。

母愛的力量是這個世界上僅次於上帝的最強有力的力量。

一位牧師在他年輕的時候像其他青年人一樣叛逆貪玩,有一次他和朋友出去半夜才回家。他以為母親早已休息,就躡手躡腳地穿過客廳回到自己的房間。不一會兒,他聽到有熟悉的腳步聲朝他房間走來,就趕緊蓋上被子,裝作熟睡的樣子。他的母親在床前輕輕地跪下,低聲禱告。他幾乎是屏住呼吸,生怕泄露了自己剛剛回家的事實。

此時的夜晚尤為寧靜,緊繃的神經讓他屏氣凝神,母親每一句喃喃的祈禱都清晰地傳入他的耳中。母親向上帝禱告說:「上帝啊,我早已把我的兒子獻給你了,現在他又回到世界上去了,求您把我的兒子還給我。」

這位牧師的心被深深觸動了。沒有聽到苛刻責備,也沒有看到變了臉色的神情,呈現在他面前的是一聲聲溫柔的祈禱。從那以後,他就學到了一個方法,只有愛才能折服人心。後來,他有了孩子之後,也是用這種方法來教育自己的兒女。

孩子的心是很敏感的,母親情緒的絲毫變化,他們都能察覺出來。母親每一個不悅的眼神和生氣的神態,兒女都能捕捉到。所以,即便是他們犯錯了,也可以被母親屬天的愉快笑容和親切的態度感化過來。

「父母的言行就是無聲的老師,自覺或不自覺的榜樣,強有力地發揮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所以要想取得理想的教育功效,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則,時時、處處、事事都嚴格要求自己,成為孩子人生的好榜樣。」

3. 悔改的榜樣

教育孩子的本質在於教育自己,而父母的悔改則是影響孩子最有力的方法。孩子的經歷有限,所以他們常常會犯錯;我們做父母的雖然經歷很多,但還是會犯錯,這時候我們若能回到上帝面前,承認自己的錯,悔改急躁的言行,然後靠著上帝的恩典重新再來,就會給孩子非常大的感化力。

成聖的過程不只是兒女需要,做父母的同樣需要,上帝在我們不斷跌倒、不斷站起來的過程中一次次地改變我們,而孩子就是這一全程的見證人。

很多父母以為彼此不和與爭吵只是他們夫妻二人的事情,其實不然,父母的每一點滴都印刻在了孩子心中。相反地,如果孩子看到父母之間相互低頭,相互認罪,手牽手一起禱告,則是最有感化力的事情了。當孩子犯錯的時候,他就知道自己該如何做了。

我是我父母悔改的見證人。我親自見證了上帝在他們身上的改變,親眼目睹了他們的掙扎和跌倒,也看到了他們艱難地向對方邁出的第一步。雖然有時候會重蹈覆轍,但一次次靠著上帝的恩典,他們終於在基督里合一了。在這個過程中,父母是親歷者,而直接的受益人就是我。

育人先育己,每一位做父母的人都應該牢牢地記住這一點,這是給孩子屬靈成長中最寶貴的禮物。

4. 品格的榜樣

言傳身教是家庭教育中最重要、最常用的教育形式,不管家長們自覺還是不自覺,他們的自身行為都在起著非常重要的教育作用。而對於許多教育疲憊的孩子來說,身教的效果遠勝於說教。

最成功的教育不是孩子拿到多少學位,賺多少錢,而是教會他如何做一個合上帝心意的人。合上帝心意的人就要在品格各個方面都受到訓練,而品格培養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榜樣。

在我的成長過程中,受過父母很多優美品格的影響,可能他們都不知道自己的言行被時刻地關注著。

父親辭職的時候,爺爺奶奶為此大動肝火,曾一度為我們全家過信仰生活而耿耿於懷。但很多年過去了,父親已經漸漸贏得了爺爺奶奶的信任。後來我知道了原因,原來很多作兒女的只是出於義務逢年過節才打電話向父母問好,但我發現父親會經常給爺爺奶奶打電話。

而且父親每次有機會回去看他們的時候,總是帶去對他們身體有益的東西,不管路途多麼遙遠,禮物多麼普通,但父親是真誠地關心他們。父親對父母的孝敬是出於內心的。

很多父母責怪自己的孩子不聽話,那麼他們的孩子是否在自己父母身上看到孝順的榜樣呢?他們抱怨孩子不誠實,那麼做父母的有反省過自己是否常常為了一已之私而違背原則嗎?孩子也是帶有罪的本性的人,如果沒有福音能力的介入,如果沒有好品格榜樣的引導,那麼他們是不會自然變好的。

親愛的朋友,當上帝把兒女託付給我們之後,他們就與我們的生命緊緊地交織在一起了。他們能否成為天國子民中的一員,在很大程度上都取決於我們給他們怎樣的感化、影響和榜樣。親愛的朋友,一切都還來得及,請將美好的榜樣當作禮物送給您的孩子。

The best gifts for children

part 4 · 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分享

一個人帶著她的女兒和母親,一家三代去超市買菜。

在選擇食物的過程中,這位女子下意識地挑了全是女兒喜歡吃的菜,後來在回家的路上,女子的母親在外孫女熟睡的時候,語重心長地對女兒說:「你是一個好媽媽,愛孩子的心就如同媽媽當年愛你一樣。不是媽媽心眼兒小,今天買菜一直聽你說"寶寶愛吃這個!寶寶愛吃那個!"如果你是一位有智慧的母親,可以告訴孩子,她不是世界的中心,外婆、爸爸和媽媽也都可以有自己愛吃的東西,別人的需要也很重要。」

很多時候我們給孩子的愛也像這個故事中的年輕母親一樣。不是愛不夠,而是太多了,多到全世界都要圍繞孩子一個人轉才行。這是一種迷失的愛。這種愛會讓孩子變得自私,不會分享,看不到別人的需要。

有些父母自己存有私心,當他們看到孩子有自私的表現時,沒有予以制止,反倒鼓勵,認為孩子從小就如此聰明,懂得為自己考慮,將來必成大器。可是,父母沒有想過,孩子從小就這麼自私,將來他們怎麼可能對父母無私起來,去關心他們的需要呢?一個總是以自我為中心、不斷索取的人,怎麼會發現並在意別人的需要呢?

很多人抱怨孩子長大了對他們不孝敬,也不贍養他們,殊不知,很多「不孝子」都是父母自己一手培養出來的。因為他們自己就是大「孝子」,所以孩子對他們從沒有「孝」的概念。

我的母親是一位很懂得感恩和分享的人。家裡種的高粱其實收成並不好,但在她眼中已經是上帝極大的恩典了,而且每次都送好多給那些有需要的人。

以前我的心胸還不那麼寬廣,每次看到母親送東西給這個、給那個的時候,心裡其實一直在嘀咕,不情不願,但母親總教導我說:「那些人比我們更需要,上帝也會祝福我們的,不會讓我們缺乏。」

果然,我們從來沒有因為分享給別人而缺衣少食。要讓孩子從小學會給予、學會分享,父母首先要是一個樂意幫助別人,與人分享的人。

如果有人問你:「你想要孩子在你最需要的時候做些什麼呢?」也許你會說,我要的不多,我只要他們偶爾回來小住幾天,或者經常打打電話就可以了。可是,我們有沒有想到,在他人最需要的時候,讓孩子放下自己的需要,放下自己的工作,放下賺錢的機會,放下與朋友聚餐的時間,去為家人或朋友的需要付出,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對於一個沒有從小學習和操練過尊重他人、愛他人、試圖了解他人需要,卻只有不斷被愛、被付出、被告訴「只要你好我就好」的人來說,為他人的需要而放下自己簡直比駱駝穿針眼還要難。

你也許會說,我只需要孩子活得快樂、幸福,我就很滿足了,不需要孩子為我做什麼,這已不是養兒防老的時代!可我們難以想像的是,一個心裡只有自己需要的人,如何可以感恩他人對自己的愛與付出,如何可以從愛別人中得到滿足和喜樂?

一個永遠以自己的需要或卓越為目的的人,如何在婚姻和家庭里,在為人夫、為人父或為人妻、為人母的日子放下自己,又怎麼可能在家人的喜樂而不是自己的滿足里獲得幸福?

我們盼望孩子不是孤獨走一生的人,如果能有以諾一樣與上帝同行的人生最為精彩,而這樣的福分無疑來自敬虔父母的悉心教導;即便還不認識上帝的父母也必定巴望孩子不成為一個因為不會愛、不會付出而心靈孤獨一生的人。

我們盼望孩子可以有一個執手一生的配偶,然而在被愛之先,孩子需要先看見他人的需要,因為婚姻中的另一半是一個同樣等待著被愛和有需要的人。若孩子的心靈是多少愛都填不滿的無底洞,那麼,他要指望配偶為自己付出多少才可以覺得滿足呢?

上帝把孩子交在我們手中時,他是如此深切地盼望我們可以培養一個榮耀上帝,也使人得益處的新生命。在愛里,有智慧的父母了解,孩子生命的主權不屬於自己,是耶和華賜給我們一生最寶貴的產業,是上帝託付的最美的工作。因此,我們有必要讓孩子明白:為上帝、為他人而活才是人生的價值。

貧乏人生中的甘霖帶來的滿足,客旅人生中的同行與陪伴,婚姻持守中的甜美相愛,舍己付出後的褒獎賞賜,這諸般美好,都是我們和兒女一同在認識上帝的旅途中,將要和正在經歷的福氣。

親愛的朋友,讓我們的孩子學會分享,學會滿足他人的需要吧,那是我們能給他們最美好的禮物,也是最榮耀上帝的禮物。

The best gifts for children

part 5 · 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理解

一個年輕人帶著他兩歲多的兒子來駕校陪妻子練車。小男孩走路很穩,能說一些簡單的句子。年輕人坐在椅子上看著妻子練車,小男孩就自己在旁邊玩石頭。

我走過去問他:「小朋友,你叫什麼名字啊!」他看了我一眼,沒有理睬,繼續玩他的石頭。被冷遇的我只好放棄了陪他一起玩的想法。與我同去的阿姨默默地觀察了一陣,慢慢地走向小男孩,蹲下來撿起一塊石頭,問小孩:「小朋友,你知道這是什麼形狀嗎?」

可能是父母教育他不要和陌生人說話,小孩一開始不理這位阿姨,還是自己玩自己的。阿姨沒有氣餒,繼續說:「我看你手裡的這塊石頭好像是橢圓形的呀!」小孩沒有聽說過橢圓形,脫口而出:「不是的,這是圓的!」接下來這位阿姨就圍著小孩子,用小孩子的口吻和他對話,過了一陣子他顯然已經把這位阿姨當成了一位臨時玩伴。

阿姨問小孩的名字,問了幾遍他都不說,後來換了一種方式,她說:「那讓我來猜猜你叫什麼,好不好?如果阿姨猜三次都沒猜對,你就告訴阿姨怎麼樣?」小孩覺得這個遊戲好玩,就欣然答應了。結果不出所料,阿姨當然連猜三次都錯了,後來小孩才把自己的名字說出來。

目睹了這一過程,我忽然明白了,原來只要大人謙卑下來,與孩子在同一個高度,和他們做朋友也並不是那麼難的事情。

父母在孩子面前,不是在談判桌前,不需要用批評、挑剔和要求完美的眼光去看待孩子。以前父親在教育我的時候總是以完美的標準來要求,但我當時還只是一個孩子,不可避免的會疏忽犯錯,這時父親就會不高興,所以每次見到他總是神經緊繃,非常緊張。

這是一種非常錯誤的教育方式。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要麼被壓製得沒有思想,只會順著父母的想法去做;要麼就是表面上聽話,雖然沒有犯錯,但內心已經非常叛逆了。後來父親因著認識真理,在教育的方法上也有了完全的改變。

父親變得非常理解我,經常站在我的角度來考慮問題。一開始我還不太適應,不敢向父親說什麼心裡話,後來慢慢發現父親不再像以前那樣經常板著臉了。他會先試著來理解我,等我願意向他敞開心門的時候,再用智慧的方式來引導我。比如有時候會給我講一個富有深意的小故事,或者給我講他自己的人生經歷,我就會自然而然地認識到自己的問題,也樂意接受他的教導。

人與人之相處最難的就是相互理解,大人既是如此,更何況我們所面對的是孩子,所以更要花心思去了解孩子心靈的需要。如果父母不能給予孩子理解,孩子就會向其他地方尋求理解。很多孩子也就因此而結識了不好的同伴,走向了錯誤的人生道路。

父母咄咄逼人的態度、沒有溫情的言語、控制一切的行為和自以為是的判斷對孩子幼小的心靈造成的傷害是難以彌補的。這樣,心靈受到創傷的孩子在長大以後也很難站在別人的角度去理解他人。父母與子女如何建立相互之間的理解呢?

首先,父母要明白——「愛」不能替代一切。我知道有些母親真的是愛子如命,我母親也坦言兒女曾經就是她的偶像。父母太愛孩子,而總是不由自主地去控制他。想讓孩子時刻在自己的視線範圍之內,孩子所做的事也在自己的掌握之中,認為只有在自己的圈子裡才是對孩子最好的保護。但是,這種「愛」無法替代一切。

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無私而偉大的,這是毋庸置疑的。但問題是父母常常表達愛的方式讓孩子感受不到。孩子的世界單純而直接,父母的言語、態度、行為會直接影響孩子的感受。所以請做父母的不要以自己的方式去愛孩子,要以孩子能懂、能接受的方式去愛他們。

比如說,當孩子與父母討論一件事情的時候,無論對錯,父母最經常用「我還不是都為你好」作為結尾。這時候,父母說這句話其實已經沒有多大作用了,因為前面的言行已經深深傷害到了孩子。

在每一次談話之前,我們可以先告訴孩子:「孩子,爸爸媽媽很愛你,都希望你好,我們談談好嗎?」而且談話的時候多站在孩子的角度來考慮,多理解他,而不是一開始就批評、反對,這樣很容易讓孩子關閉心門,不想繼續交談下去。

當父母漸漸贏得孩子信任的時候,可以循循善誘,客觀地給孩子分析事情的利弊,不帶有個人情感和傾向。這樣,孩子就會因著父母的理解而逐漸敞開心門,慢慢地被引回正路。

還有,就是要尊重並珍視孩子對父母所表達的愛。我相信每一位父母當看到孩子對自己表達愛的時候都是心花怒放的吧。有一次我的母親說,她在電話里聽到我的弟弟叫她一聲「媽媽」,眼淚就止不住地流出來。

孩子對父母或許遠遠不足與父母對於子女的愛相比較,也許只是一聲問候,或者一束小花,或者是想把自己喜歡吃的東西留給還沒回家的爸爸,無論是多麼微小,也要對孩子說:「孩子,我很喜歡。謝謝你,我的寶貝。」當你這樣表達對孩子感謝的時候,他一定幸福得晚上睡覺時夢裡都是開心的。

孩子還小,他所給父母的已經是他所有的,他也期望他能帶給家庭幸福快樂。當父母對孩子付出愛和理解的同時,也將會收穫更多來自孩子的愛。唯有愛才能喚醒愛。父母懂得尊重並珍視孩子的愛,並以他們能接受的方式去愛他們,親子之間就會建立非常相愛與友善的關係。

其實這也是上帝愛我們的方式。上帝因著理解我們,按著我們所能接受的方式來愛我們,所以取了人的樣式在地上生活。上帝如此謙卑地來俯就我們,我們豈不是也應該以同樣的態度去愛我們的孩子嗎?

親子的關係就是在這些小事情上不斷累積的。有的親子關係越來越僵化,不是因為偶爾一次的傷害,而是關係長期的破裂而導致的。

父母表現出對孩子很大程度的理解時,孩子也會慢慢理解父母,他會更加學會擔當,學會理解和幫助別人。在苛刻和責難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他以後也會這樣地去對待別人。

親愛的朋友們,請帶著愛和理解去教導我們的孩子吧。在這個冷漠而忙碌的世界,孩子的心靈需要更大的愛和理解,然後,依靠基督的力量,帶著智慧去引導我們的孩子吧。請把最好的禮物——理解送給孩子,他們也就會慢慢學習理解我們。


推薦閱讀:

創意禮品有哪些?
520送什麼禮物好?愛ta,就付諸「行動」吧!
《家有小女初長成 》 ——送給小女六一節的禮物
想要的不是禮物,是你愛我的心啊。
照著買|這個情人節,來點不一般的禮物

TAG:孩子 | 禮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