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俞凈意公遇灶神記》白話篇

原文地址《俞凈意公遇灶神記》 導讀 衷心希望您能夠通過閱讀此書開啟智慧,獲得掌握和改變自己命運的方法。為什麼經常行善,卻生活得不如意,壞事頻出,也許看完這篇你會找到答案。 《俞凈意公遇灶神記》白話譯文 明朝嘉靖年間,江西有一位姓俞的先生,名都,字良臣,才識淵博,十八歲就中了秀才,每次考試都是優秀。成年後,家境貧寒,靠教書為生,與同鄉十幾個書生結成「文昌社」,相約要愛惜字紙、放生、戒邪淫、戒口過(言辭謹慎),實行了很多年。但他前後經過七次考試,都沒有考中。生了五個兒子,有四個兒子因病夭折。第三子十分聰明俊秀,左腳底有雙痣,夫妻倆都很疼愛他。八歲時在巷中玩耍走失,不知去向。生了四個女兒,僅存活了一個。妻子因兒女的原因終日以淚洗面,把眼睛都哭瞎了。俞公窮困潦倒,一年不如一年,反省時又覺得自己沒有什麼大的過錯,為什麼上天會給自己這麼重的懲罰呢?四十多歲後,每年臘月底,他就書寫黃紙文疏,向灶神祈禱,請求代為傳達給上天。這樣又過了幾年,也沒有什麼感應,直到四十七歲。 除夕之夜,與瞎妻和女兒坐在一起,滿目蕭條,倍感凄涼。忽然聽到敲門聲,俞公拿著蠟燭去看,見是一位頭扎角巾身穿黑衣的人,鬚髮花白,行禮後就座,自稱姓張,從遠道而回,聽說俞公家有發愁的事情,特地前來慰問。俞公心裡覺得此人很奇異,十分恭敬地行禮。說起平生讀書積德,至今仍功名未成,妻子殘疾兒女不全,衣食困難,還把每年給灶神的文疏給張先生誦讀。 張先生說:「我知道你家的事情已經很久了,你的意念為惡太重,做事光圖虛名,滿紙的怨天尤人,褻瀆上天,恐怕受到的懲罰還不止這些。」俞公大吃一驚問:「聽說冥冥之中,哪怕做一點善事都會記錄下來。我發誓做善事,恪守規條已經很久了,難道都是光圖虛名嗎?」(惜字紙) 張先生回答:「就說你們規條中所約定愛惜字紙一款吧。你的學生和朋友們,多用舊的文書圖冊糊窗裹物,甚至用來擦桌子,用完後借口不能玷污,隨即用火燒掉。你每天都親眼所見,沒有告誡過一句。只是在路上偶然碰到字紙,拾起來用火燒掉,這不是在做給別人看么?(放生) 文昌社每月放生,你也隨波逐流,因人成事。如果別人不去做,你也就放棄了。其實內心一點都沒有動過慈悲的念頭。況且你家還在吃蝦蟹之類,他們難道就不是生命了嗎?(語言) 再說『戒口過』這件事,你能言善辯,強詞奪理,大家與你交談常常被你折服。你當時話一出口,心裡也知道傷人太深,但因為朋友們熟慣了,隨意取笑,不能禁止。語言中往往觸怒鬼神,暗中給你做惡的批註不可勝數,你還以為自己寬厚忍讓。你這是欺騙誰呢?難道你能欺天嗎?(邪淫) 邪淫之事雖無實際行為,但你見到人家的美貌女子,一定會久久凝視,心旌搖曳,不能自己,只是沒有機會去接近罷了。你自己反省當時的情況,真的能象魯國的正人君子那樣坐懷不亂嗎?還說自己一輩子不近邪色,可以面對天地鬼神,真是妄想呀! 這是你們規條中發誓奉行的,尚且如此,何況其餘方面。你每年所焚告的文疏,都已告知上天,天帝命令日游使者來觀察你的善惡,幾年之中沒有一件善事可記。反而在你獨處之時,可以見到你的貪念、淫念、嫉妒念、急功近利的念頭;自以為是、輕慢別人的念頭;追念往昔、期望將來的念頭;報恩復仇的念頭,充斥於胸,不可勝數。這些種種惡念在心中固結,被天神記錄得太多了。上天懲罰你也就一天比一天厲害。你躲避災禍還來不及,還怎麼能祈求福報呢?」 俞公聽完後惶恐不已,伏地流淚說:「您既然能知曉幽微之事,一定是神仙,請您救度我。」張先生說:「你知書明禮,也知道羨慕善行、善言,以此為樂。當你聽到善言時,激動不已,見到一件善事時,不勝鼓舞。但是過去就忘了,原本信根不深,又沒有恆心來鞏固,所以平生所行善言善行,都是敷衍了事,何嘗有一件事是發自內心的。而且滿腔意惡,起伏纏綿,還想責備上天沒有降福。這就象種了遍地荊棘,卻痴心妄想收穫禾稻,難道不荒謬嗎?你從今以後,要好好看著自己的心,凡有貪淫的,不好的唸頭,見它生起,馬上消滅,把心底的惡念消滅的乾乾淨淨,一心只想到行善。有力量能做的善事,就要不求囬報,不求名利,不論事情大小,都要一心投入,不夾雜一點虛偽,老實去完成。如果自己做不到的善事,內心也不能失去善心,一定要讓自己的善心圓滿。」  張公又接著說:「第一要有忍耐心,做善事有時會有睏難,不能忍耐就無法完成。第二要有永遠心,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如何圓滿善業,如果具足這兩種心,再大再難的善法也能圓滿。做善事時切忌不可懶惰,要勤奮努力,不可自欺,如果能堅持久久做起,日久功深,自然會有意想不到的果報。你們家對我伺奉的非常虔誠幹凈 ,為了報答你,我把這個道理講給你聽,你要好自為之,盡快努力,還可輓囬天意。」張公說完後,就進了俞公的內室,俞公趕快起來跟隨,到灶下,人忽然不見。這才意識到是灶神顯靈。 當下焚香叩謝,並於次日大年初一拜禱天地,發誓痛改前非,專做善事。還改了自己的號,叫凈意道人,意在誓除各種妄念。剛開始行動之時,雜念很多,不是懷疑就是懈惰。過了很長一段時間,依然浮躁沉淪。於是在家中所供的觀世音菩薩聖像面前,把頭叩出了血,恭敬地立誓發願,願善念永遠純凈,積善的功德精誠遞進,倘若有絲毫自己寬容自己的地方,就永墮地獄。發願以後,每天清晨虔誠背誦大慈大悲觀音菩薩的尊號一百聲,以祈求暗中有神靈相助。從此後一言一行、每時每刻,都象鬼神在旁,不敢欺騙放肆。一切對別人,乃至對萬物有利的事,事無巨細,不管自己有多忙,別人知道不知道,能力能不能達到,都懷著高興的心情去做,一定要排除萬難做成才罷手。隨緣方便,廣植陰功。並且以倫理道德、勤奮學習、謙虛忍辱和因果報應的道理勸導大眾,逢人說教,惟恐時間不夠。每月月底的那一天,就把一個月所行所言的事情,寫成文疏在灶神處稟告。這樣堅持做起來,成為很自然的事情,一舉一動都有許多善念相隨,一靜下來就不再產生一絲雜念。這樣過了三年。 五十歲時,也就是萬曆二年(公元一五七四年),甲戌年會考。張江陵(首相)是主考官。考完後,在同鄉中為兒子尋訪品學兼優的人做老師。鄉里的人都一致推薦俞公。隨即聘請俞公共赴京師。俞公帶著家眷上路。張首相敬重俞公的品德,引薦到國子監(當時的官辦大學)上學。萬曆四年(公元一五七六年),丙子這一年,在京師參加鄉試,考中了舉人,次年進士及第。一天,俞公去拜見太監楊公,楊公讓五個乾兒子出來拜謝。這些乾兒子都是楊公在各處尋覓得來的,作為自己的後嗣,等到年老時有所依靠。其中有一個兒子,十六歲,俞公看他很面熟,問他的籍貫。說是江右一帶的人,小時候誤入糧船,現在還依稀記得姓氏和街巷的景象。俞公十分驚訝,讓他脫光左腳,果然有兩個痣。俞公大呼:「這是我的兒子呀!」楊公也很驚愕,就把孩子送還,讓他隨父親回家。俞公奔跑著告訴夫人,夫人摟著孩子大哭,眼睛中血淚迸流。孩子也哭,捧著母親的臉舐她的眼睛,母親的雙目因此復明。俞公悲喜交集,從此不願為官,向張江陵告辭回鄉。張首相認為他是個義人,厚贈他貴重的禮物送他返鄉。 俞公在鄉里居住期間,行善更加積極。他的兒子娶了媳婦,連生七個兒子,都長大成人,讀書用功,個個成名。俞公親手寫下遇灶神的過程和自己改過的經歷,用來教育子孫。後來健康長壽,直活到八十八歲壽終。大家都認為這是積德行善,得到上天福報的緣故。
推薦閱讀:

《關聖帝君覺世真經》白話全文 (含註解)
白話華嚴經第三十一卷
大白話:從鮑勃·迪倫獲諾貝爾文學獎,看寫歌詞三境界
白話圓覺經
面相「順口溜」精解:民間相法順口溜白話精解

TAG:白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