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和科學有什麼關係嗎?

其實這個問題應該是有標準答案的。按照慣例,先上結論:科學本質上是一種經驗主義的認識論,屬於哲學的一個分支。==============================================================關於科學和哲學的關係的問題,一直困擾著許多剛入門的哲學愛好者。很多人不明白,既然有科學可以回答我們的各種各樣問題,那為什麼我們還需要哲學呢?哲學是否已經被淘汰了?我們讀到很多哲學家的很多觀點,比如泰勒斯(世界是水做的)、柏拉圖(理型的世界)、笛卡爾(二元論)、貝克萊(唯心主義)、黑格爾(世界精神),等等等等。這些觀點現在看來與科學格格不入,甚至顯得十分幼稚,很容易讓人得出「哲學已經被科學取代」的結論。這樣的結論阻礙著人們進入哲學的世界,也使得「哲學無用論」甚囂塵上。然而這樣的結論是嚴重錯誤的,影響是十分惡劣的。這個問題急需一份令人滿意的答案。我希望這篇文章可以為這個問題提供一份標準答案。==============================================================從古至今,哲學主要回答三種問題:

  • 世界的本質是什麼?(形而上學)
  • 我們是如何認識這個世界的?(認識論)
  • 我們應該做什麼?(倫理學)
  • 需要注意的是這種分類方法不是完全精確的,但是一種較受廣泛承認的分法。從歷史的角度看,哲學的重心從古代哲學的形而上學,轉移到近代哲學的認識論,又轉移到近現代哲學的倫理學。這裡主要討論認識論的問題。我們是如何認識這個世界的?對這個問題的回答主要有兩種:理性主義(Rationalism)和經驗主義(Empiricism)。在解釋它們之前,需要先普及一下邏輯學的知識。==============================================================邏輯學是哲學工具。一般來講,邏輯方法主要有兩種,分別是歸納法(Induction)和演繹法(Deduction)。先說演繹法。演繹法的主要形式是亞里士多德提出的三段論。我舉起了一個常用的栗子:

  • 人都會死(大前提)
  • 蘇格拉底是人(小前提)
  • 蘇格拉底會死(結論)
  • 至於有人說1926年出生的人不會死,對於這個事情我只能說無可奉告。演繹邏輯有個非常鮮明的特點:如果前提是正確的,那麼結論一定是正確的。所以完全基於演繹邏輯的科學常被稱為精確科學。幾何學是個很好的栗子:歐幾里得的《幾何原理》,整本書都是基於五個幾何公理建立的。通過不斷的三段論式推理,五個公理被排列組合,建立起了一整套幾何學體系。再說歸納法。比如我們看到過許多隻烏鴉,它們都是黑色的,於是我們得出結論:天下烏鴉一般黑。聰明的同學應該發現了,歸納法的問題在於,它可能是錯的。因為我們永遠無法考察天下所有的烏鴉。如果我們某一天發現了一隻白色的烏鴉,我們的結論就被推翻了。大哲學家大衛·休謨曾經就嚴苛的提出過這個問題,認為歸納法的正當性不可能得到證明,我們是不能通過歸納建立起可靠的知識的,他認為歸納僅僅是一種與理性無關的動物習慣。於是歸納法被判了死刑。這就是著名的休謨問題。另外,從邏輯學的角度看,歸納法是從結果找原因的過程。所以因果規律也被懷疑了,休謨認為因果是人類的幻覺。[1]有人可能會認為,歸納法一直以來都這麼有用,科學也離不開歸納法,這難道不能證明歸納法是可靠的嗎? 事實上,這種說法本身也是一種歸納。許多哲學家試圖解決休謨問題,其中最著名的一位是康德。他的代表作《純粹理性批判》[2],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這本書並不厚,但是異常難懂——它幾乎代表了最高難度的哲學原著。它的二手書(也就是注釋本)都是動輒幾十萬字。然而康德解決了休謨問題嗎?大多數哲學家對此持懷疑態度,但有一位偉大的哲學家十分堅定地認為休謨問題已被完全解決——那個人就是康德自己。說起來也是,作為近代哲學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他的觀點還需要別人背書嗎?關於休謨問題的討論就到此為止了。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自己研究。但至少要知道,休謨問題至今仍對科學和哲學有著不小的影響。==============================================================接下來我們就可以講認識論了。剛才已經講過,認識論的答案主要有兩種,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理性主義要從它的創始人笛卡爾說起。善於獨立思考的人總是會懷疑很多東西,比如生活常識、道德觀念、權威觀點、事物本質等等。笛卡爾把這種思想方法推到極致——他開始懷疑一切。他說[3]:

    在我們的一生中,哪怕只有一次,我們是不是可以對一切稍稍感到懷疑的東西都一律加以懷疑呢?因為我們從小到大,在沒有充分運用自己的理性之前,就已經先行接受了各種各樣的意見、看法、傳統與習俗;那麼當我們有一天想到應該從自己的思維出發時,是不是應該對以前所接受的一切統統加以懷疑呢?

    他懷疑人們熟知的一切,直到找到一個不可能被懷疑的東西為止——這就是著名的「cogito(我思故我在)」。也就是說,唯一不可懷疑的是「我在懷疑」這件事。他以此作為他思想體系的形而上學基礎,然後按順序建立自然哲學、倫理學、社會學等等。這項工作如此宏大,以至於貫穿了他的一生,直到他去世也才基本完成了自然哲學方面的工作。後續的修繕和完善工作逐漸由他的追隨者們萊布尼茨、斯賓諾莎等人完成[4]。理性主義的特點已經非常明顯了——先找到「真理」,然後通過演繹邏輯的方法建立起所有的哲學——和幾何學的思想方法非常相似。因為對演繹邏輯的完全依賴,理性主義的特點是,只要找到一條絕對真理,那麼整個哲學體系都是完全可靠的。當然,如果作為基礎的「真理」是錯誤的,那麼整個體系都會是錯誤的。後來的許多理性主義哲學家們都紛紛效法,先找到「真理」作為地基,然後建立自己的哲學大廈(其中就包括康德和他的的三大批判,儘管他自認為將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的優點結合了起來)。理性主義的問題也非常明顯,就是很難找到一個公認的「真理」。後來英國經驗主義崛起,理性主義逐漸式微。我們一般認為最後一個體系的完成者是黑格爾,羅素稱他為「最難懂的哲學家」,「黑格爾的哲學幾乎全部是錯誤的」[5]。一般認為經驗主義起源於英國哲學家洛克,但他的思想方法早在一百年前就被弗朗西斯·培根打下了基礎。洛克的認識論和理性主義截然相反。先觀察事物,歸納總結它們的規律,然後繼續歸納這些規律,層層遞進。關於經驗主義和理性主義的異同,羅素曾有個非常形象的比喻[5]:

    在洛克或休謨,根據對大量事實的廣泛觀察,得出一個比較有限的結論;相反,萊布尼茲在針尖似的邏輯原則上按倒金字塔式矗立起一個演繹巨廈。在萊布尼茲,假若原則完全正確而步步演繹也徹底牢靠,萬事大吉;但是這個建築不牢穩,哪裡微有一點裂罅,就會使它坍倒瓦解。反之,洛克和休謨不然,他們的金字塔基底落在觀測事實的大地上,塔尖不是朝下,是朝上的;因此平衡是穩定的,什麼地方出個裂口可以修繕而不至於全盤遭殃。

    我剛剛提到了一個人的名字——弗朗西斯·培根——一位被稱為「現代科學之父」的哲學家。他就十分重視歸納推理而瞧不起演繹推理[5]。他明確提出了科學的思想方法,即通過不斷的歸納來找到普適性的規律——也就是我們說的經驗主義的思想方法。他的哲學體系有很多問題,我們不需要細說,只要知道,他為現代科學打下了基礎。我們的話題終於從哲學進入科學。現在問題的答案應該已經顯而易見了——科學本質上就是一種經驗主義的認識論。科學本身繼承了經驗主義所有的優點和缺點。科學最大的優點,便是它的基礎——即大量的事實和實驗——是可以被所有人再現的。任何人都可以通過做實驗的方法來檢驗由歸納的來的規律是否符合事實。這一個重要的特點,使得科學不像理性主義哲學那樣需要每個人從頭開始思考,而是成為了全人類的共同科學。不但不同文化和意識形態的人可以共同參與同一個科學體系的建造,而且祖輩的科學可以被子輩完美繼承。科學走上了進化的道路。科學蓬勃發展,從哲學裡離家出走,和「落後」的哲學撇清關係,帶領全人類進入科學的時代。科學逐漸攻佔了哲學的大本營——大學,而哲學成了鮮有問津的學科。所謂數典忘祖,人們不再記得哲學和科學的關係,甚至科學家也輕視起哲學來了。到此為止,這個問題已經基本回答完畢了。。。。。。。。。。。。。才怪嘞!好戲才剛剛開始!╰(*°▽°*)╯==============================================================剛才我提到,科學本身繼承了經驗主義所有的優點和缺點。而我後來只講了優點。那麼科學的缺點呢?科學是萬能的嗎?科學能回答什麼範圍內的問題?科學的邊緣在哪裡?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提一提另一件事。在近代哲學史中,有一條神奇的脈絡與科學格格不入,但讓人想盡辦法也無法忽視,那就是盧梭——拜倫——尼采一派的反理性主義。他們旗幟鮮明地反對科學。尼採的一段話讓人尤其印象深刻,這裡一字不刪地貼上來,可以要求全文背誦[6]:

    然而,科學受了強烈的幻想鼓舞,一往無前地奔赴它的極限,於是蘊藏在它理論本質中的樂觀主義在那裡碰碎了。因為,科學領域的圓周有無數的點,至今尚絲毫不能想像這領域能否徹底測量;所以才德兼備的人,未到人生之中途,便接觸到這圓周的邊緣,由此看入渺茫的所在。一旦慄然見到理論到了科學的極限便蟠虯亂轉,終於咬住自己的尾巴,於是,一種新的認識,悲劇的認識,突起浮上心來,那就需要藝術的保護和救濟才能忍受得住。古希臘人使我們眼界開朗而清新,現在讓我們看看周圍世界的最高境界。我們目睹蘇格拉底所代表的永無厭足的樂觀的求知慾,突變為悲劇的聽天由命和藝術的自我陶醉;但是這種求知慾在較低的階段上當然是與藝術為敵,尤其是對酒神悲劇藝術勢必深惡痛絕,蘇格拉底主義與埃斯庫羅斯悲劇的對抗可以為例。現在,讓我們懷著激動的心情去扣現在與未來之門:這種「突變」是否將導致天才的不斷新生,尤其是使學習音樂的蘇格拉底能夠成功嗎?這籠罩萬象的藝術羅網,無論名之為宗教或名之為科學,是否將越織越密,抑或命定被自命為「現代」的蠻風和狂瀾撕成碎片呢?我們憂心忡忡,但並不絕望,且稍待片刻,冷眼旁觀這場驚心動魄的鬥爭與變革吧,然而,這場鬥爭的魅力是如此之大,即使旁觀者也要挺身而出的。

    是什麼使得尼采對科學如此悲觀?很多人可能認為尼采生活的時代科學還十分落後,尼采家裡還沒有wifi,自然感受不到科學的魅力。如果尼采能穿越到現代,他對科學的看法一定會截然不同吧?有這種想法的人的歷史學的一定不太好。尼采出生於19世紀中期的德國,正是第二次工業革命如火如荼的年代,發電機和內燃機都是同時代的德國人發明的,當時的社會充滿了對科學狂熱崇拜,科學在當時的地位大概就相當於互聯網在今天的地位。另外,尼采作為一位極具遠見卓識的大哲學家,對社會有著深刻的洞察,怎麼可能忽視科學巨大的潛在力量?既然如此,那麼尼採的言論必然值得我們警醒。接下來我們考察科學本身有什麼問題。==============================================================首先,科學作為一種經驗主義的認識論,有著經驗主義的巨大缺陷:它永遠不能產生絕對正確的真理。這是歸納法的本質決定的。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歸納不具有唯一性。我們舉起一個簡單的栗子,我們假設一個世界,如下圖:

    我們創造的世界中也有科學家,他們觀察到三隻戴著眼鏡的青蛙。他們很快就有了兩種歸納方式:

  • 世界上所有青蛙都戴眼鏡
  • 世界上所有戴眼鏡的都是青蛙
  • 在沒有更多的信息的時候,他們應該如何選擇正確的理論呢?答案是無法選擇。所以只能保留兩者,留待將來更多的觀察。這就導致了一個嚴重的問題,科學理論中保留了許多互相矛盾的理論。有些矛盾被更多的觀察和實驗解決了,而更多的矛盾沒有被解決。科學家們只能在不同的時候選用不同的假設和不同的理論來解釋問題。用哲學的語言來講,科學一定程度上通過放棄一貫性換取了實用性,放棄自洽性換取了他洽性。再者,科學方法一般遵循眾所周知的「奧卡姆剃刀法則」,即「如無必要,勿增實體」,或稱最小歸因法則。這個法則是說,當一個現象有兩種理論可以解釋的話,科學家們會選擇更簡單的那一個。也就是說,科學方法隱含著一個假設,即「世界是簡單的」。至於這麼假設的原因,完全是為了使用方便。這使得科學包含了濃濃的實用主義和工具主義色彩。還有更嚴重的。對科學家整體而言,有時候會發生這樣的事情,某一個較為基礎的理論被拋棄,使得科學家們集體轉向了另一種理論體系。這被托馬斯·庫恩稱為「科學範式」的轉變。這樣的轉變是如何發生的呢?庫恩在《科學革命的結構》[7]一書中深刻探討了這個問題,最後的結論可以說是駭人聽聞:科學範式的轉變是科學家們群體心理學的選擇。也就是說,科學家們選擇理論的方法不是基於理性的,而是非理性的。如果真的是如此,那科學怎麼可能代表客觀真理?這樣看來,科學顯然被高估了,它並不是一種求知的方法——那是哲學的任務——而僅僅是一種實用的工具。庫恩的結論無疑是重磅炸彈,就像當年休謨問題在哲學界的影響一樣,引起了廣泛的爭議。但大多數科學家承認,庫恩的研究確實在相當大的程度上代表了事實[1]。==============================================================第二,科學本身不能提供價值。根據上面的討論可以看出,科學是屬於認識論範疇的,它是一種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而工具本身,必然是價值中立的。它不能為我們的生活提供指導意義。科學必須老老實實地待在認識論的範圍內,而不應該進入倫理學。科學最多只能回答「是不是」的問題,而不能回答「該不該」的問題。如果我們想問「人生的意義是什麼」之類的問題,科學是不能、甚至是永遠不能回答我們的。換句話說,我們的人生必須從別的地方尋找意義——比如哲學、宗教、愛。有人可能會說,即使科學只是工具,但它能提升人類的生活水平,為什麼不能把發展科學作為人生的意義,和全人類的終極目標呢?這樣科學不就可以作為人類價值標準,從而指導人類生活了嗎?這種觀點顛倒了人類和世界的關係。尼采對這個問題已經有了很好的回答,他對科學的觀點曾被周國平總結如下[8]:

    科學以人對外部世界中物的支配為鵠的,這種支配誠然也體現了人的主體作用。但是,一旦人僅僅按照對物的支配這個目的來建立自身的生命活動,他實際上就使自己服從於物,反而受物的支配了。所以,科學精神的統治的最嚴重後果就是使人喪失精神性,把自己降為純粹的生產者。尼采說:「十七年來,我不疲倦地揭露我們當代的科學追求的非精神化影響。科學的巨大範圍如今強加於每個人的嚴酷的奴隸狀態,是較完滿、較豐富、較深刻的天性找不到相應的教育和教育者的首要原因。」尼采並非要抹煞科學本身的價值,相反,對於盧梭否定科學文化而提出「回到自然」的倒退主張,他是堅決反對的。問題在於,要恰如其分地看待科學的價值,它只具有工具價值。如果把科學當作目的本身,漫無止境地追求對物的支配,結果只能喪失人生本真的意義,使人成為物的奴隸。

    即使如此,有人還是會說,「落後就要挨打」,我們還是應全力發展科學技術。這並沒有錯誤。但這只是從國家的層面來看,是國家的「不可不為」。哲學應該有更廣闊的視野,應該從更高的高度——全人類的高度來看待問題。從全人類的角度來看,國家之間的科學競賽,更像是一種囚徒困境。就像冷戰時期美蘇的軍備競賽,美國和蘇聯都一定程度上以犧牲人民生活水平為代價,為軍事實力投入了過多的精力。同樣的,全人類為了科技競賽,是不是也犧牲了某些更重要的東西呢?受到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影響,「科學主義」在中國尤其受到歡迎。「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科學發展是第一生產力」,「社會的發展源於生產力發展產生的階級矛盾」,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馬克思主義宣言在中國深入人心。對於這些觀點我不想再過多的討論了。在這裡我想推薦一本小說,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9]。這本書專治「科學主義」者、「反文化主義者」、「世界主義者」、「生產力發展主義者」、「功利主義者」、「實用主義者」、「享樂主義者」、「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主義者」、「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主義者」。這些天真單純的「主義者」們應該在讀這本書時震驚的說不出話來——如果他們還有足夠的閱讀能力的話。==============================================================第三,經驗主義的思想方法是否在所有科學領域內都適用?或者說,它適用於多大範圍的科學研究?通過觀察我們可以發現,科學在物理學、天文學、化學等領域內非常成熟,也就是說,在這些領域內大多數科學家都有統一的公認的基礎理論。然而在社會學、心理學、政治學、經濟學等領域卻遠遠不是這樣。在這些領域內往往存在著大量的基礎理論派系,它們還時常是針鋒相對的。比如在心理學領域,我們可以看到認知心理學、進化心理學、精神分析學、社會心理學等等等等,它們各自獨立,幾乎沒有任何共同的理論基礎。很多人會以「心理學還很年輕」來為心理學開脫,那麼經濟學呢?

    單單是經濟學的一個維度就有如此多的學派林立,凱恩斯的經濟學和哈耶克的經濟學的理論基礎幾乎沒有相似之處。這還沒有包括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行為經濟學等等學派。問題不在於學派多,而在於它們之間共享了多少基礎理論。目前來看,在這些領域內依然看不到統一的希望。在傳統科學領域所向披靡的經驗主義彷彿在這些領域顯得有些水土不服。我們非常想知道的是,這些領域是具體指哪些領域,以及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在我所知的範圍內,只有英國哲學家約翰穆勒非常完整地研究了這個問題。在穆勒的自傳中,他就明確提到「政治學必定是一門演繹的科學」[10]。這彷彿給我們急需解答的問題提供了一條線索。我們想看到具體的論證。所以我在這裡要祭出一本大殺器——約翰穆勒的《邏輯學體系》[11]:

    這本書約翰穆勒寫了42年,皓首窮經,八易其稿,120萬字,完整詳盡地闡述了一個現代邏輯學體系。我們關於邏輯學的大多數問題都可以在這本書裡面找到成熟的答案,我們正在討論的這個問題就是其中之一。只是比較遺憾的是,這本書至今沒有中文版。嚴復曾經節選翻譯了這本書,並命名為《穆勒名學》[12],只是內容不完整,而且是翻譯成了文言文——我覺得如果翻譯成希伯來文說不定會更好讀一點。儘管如此,我還是要在這裡強烈推薦有英文水平的同學去讀一讀這本書,相信我你會得到巨大的收穫。說句題外話,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13]說,「進化論的另一個難以理解的方面是,每一個人都認為他理解進化論!」,顯然這句話對邏輯學也十分適用。鑒於很多人沒(guo)有(yu)時(lan)間(duo)去閱讀這一本巨著,這裡還是盡我所能地概括一下這本書對這個問題的探討。這本書分為六卷,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三卷Of Induction《歸納法》(出於為經驗主義打造邏輯學的目的,穆勒在前兩卷聲稱演繹其實也是一種歸納,所以他把演繹法也放在歸納法這一卷裡面講,這裡不展開)和第六卷On The Logic Of The Moral Sciences《論道德科學的邏輯》。在《歸納法》一卷中,穆勒仔細考察了理性主義方法和經驗主義方法在複雜案例(complicated cases)中的研究效果。所謂複雜案例,是指包含兩種特點的案例:混雜的結果(Intermixture of Effects)和眾多的原因(Plurality of Causes)。也就是在研究一個因果關係的時候,不管是原因還是結果都很複雜。穆勒選取了一個藥物學的案例作為研究對象。穆勒通過對比發現,經驗主義方法在這些複雜案例中往往難以得出正確的理論,而且即使得出了某些理論,也會有很高的不確定性:

    In phenomena so complicated it is questionable if two cases, similar in all respects but one, ever occurred; and were they to occur, we could not possibly know that they were so exactly similar. Any thing like a scientific use of the method of experiment, in these complicated cases, is therefore out of the question.

    既然藥物學的複雜度,經驗主義都已經捉襟見肘,更不用說政治學和歷史學了:

    If so little can be done by the experimental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conditions of an effect of many combined causes, in the case of medical science; still less is this method applicable to a class of phenomena more complicated than even those of physiology, the phenomena of politics and history.

    緊接著,穆勒便一反整本書平鋪直敘、娓娓道來的學者風格,立刻言辭激烈的攻擊培根學派對歸納法的過度重視,以及試圖將經驗主義帶入政治學的做法:

    The vulgar notion, that the safe methods on political subjects are those of Baconian induction—that the true guide is not general reasoning, but specific experience—will one day be quoted as among the most unequivocal marks of a low state of the speculative faculties in any age in which it is accredited.

    後面還有更激烈的,未成年人已經不適合觀看,我就不摘抄了。從穆勒的態度可以看出,他對這個結論有著多大的自信。在第六卷《論道德科學的邏輯》裡面,穆勒問道,人類行為是如何產生的?人類行為是可預測的嗎?人類的行為是環境創造的嗎?哲學必然性(Philosophical Necessity)意味著什麼?環境論和決定論有什麼關係?自由意志是存在的嗎?穆勒對這些問題的討論非常值得大家去讀一讀。穆勒認為,這些問題都可以總結為一個問題:人類的性格(character)是如何被塑造的(fashioned)?而這是個極其複雜的問題。關於人類行為的研究成果實在少得可憐,而僅有的研究成果也既不自洽,也不可靠。不止當時,現在看來也是如此。我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科學現在能夠解釋我為什麼這麼不愛吃蘋果嗎?穆勒認為,我們用傳統科學方法研究人類行為,本身就是錯誤的:

    It is a common notion, or at least it is implied in many common modes of speech, that the thoughts, feelings, and actions of sentient beings are not a subject of science, in the same strict sense in which this is true of the objects of outward nature.

    最終,穆勒主張,要想應對這些複雜案例如人類行為、心理學、政治學、歷史學的研究,必須使用理性主義的方法。所以穆勒打算提出一種新的學科,並命名為人類學(Ethology),以人類思想的基礎規律(laws of mind)為出發點,用演繹的方法建立起關於人類的研究體系。下面是他對人類學的簡單介紹,翻不動了大家自己讀吧:

    This science of Ethology may be called the Exact Science of Human Nature; for its truths are not, like the empirical laws which depend on them, approximate generalizations, but real laws. It is, however (as in all cases of complex phenomena), necessary to the exactness of the propositions, that they should be hypothetical only, and affirm tendencies, not facts. They must not assert that something will always, or certainly, happen; but only that such and such will be the effect of a given cause, so far as it operates uncounteracted. It is a scientific proposition, that bodily strength tends to make men courageous; not that it always makes them so: that an interest on one side of a question tends to bias the judgment; not that it invariably does so: that experience tends to give wisdom; not that such is always its effect. These propositions, being assertive only of tendencies, are not the less universally true because the tendencies may be frustrated.

    話說這種理論非常像弗洛伊德開創的精神分析學[14]。其實精神分析學自開創以來也一直被懷疑到底是不是科學。它是從一些基本的意識規律,通過演繹的方式來解釋人類行為的。這種方法和科學格格不入,但具有著巨大的價值。==============================================================到這裡,科學的三個最重要的局限性都講完了。我們用一張圖來做總結:

    三角形之內的是科學,它被三方面所局限,而三角形之外的就是哲學。這樣應該就終於能完美地回答「科學和哲學的關係」這個問題了。其實在我寫完這篇文章之前,我也沒有想到這個問題會被我梳理的這麼清晰,最後的這張圖畫出來我自己都感到十分驚喜。看來想要讀好哲學是有必要通過一定的筆記整理和主題寫作來強迫自己理清思路、加強理解的。==============================================================雖然問題回答完了,但我還是想稍微談一談更偏向哲學方面的問題。我們已經看到了,這個世界上我們希望得到解答的許多問題,是在科學之外的。換句話說,僅僅篤信科學、反對一切非科學的事物的人,對許多問題是保持「未知」的態度的。比如,「世界上有神嗎?」這樣的形而上學的問題科學是無法回答的。以科學的名義來回答這樣的問題未免有些不自量力了。「科學主義」者對待這個問題的回答不應該是無神論,而應該是「不可知論」才對。「無神論」本身也是一種信仰,它來自科學之外——比如教育、社會環境等等。中國和美國共用一套科學體系,但卻擁有著不同的信仰——中國是無神論國家,而美國是基督教國家。還有,科學是在不斷進步的。科學的快速進步飛快地改變著人類的生活方式——但也只是生活方式而已了。除了科學之外,別的東西在進步嗎?哲學在進步嗎?藝術在進步嗎?人類的意識形態在進步嗎?思想和智慧在進步嗎?答案並不顯然。至少藝術家們往往都在望眼欲穿地回望著過去。因為科學的進步就斷定的全人類的進步,是非常天真的樂觀主義。科學在人類生存的真正意義面前算得了什麼呢?我們不是已經說過科學只是一個工具而已嗎?《美麗新世界》[9],乃至最近在全球大熱的《娛樂至死》[19],不都是在提醒著我們注意,人類在某些方面是否正在退步嗎?當然,如果真的有某種退步的話,我們也不必將其歸咎於科學的發展,而應該探求更深層次的原因。這個問題我在另外一個回答中有過更詳細的探討,這裡不再展開:哲學有用嗎?為什麼要學哲學? - 許來西的回答還有,科學應該是決定論的。決定論意味著一切都是早就決定了的,不存在自由意志這種東西。因為在科學看來,意識僅僅是大腦的功能。而大腦,首先是生物的,然後是化學的,最後是物理的。而物理定律是決定論的,一旦知道所有原因,便可計算出確定的結果。比如理想狀態下,知道拋出一個球的速度和初始位置,以及所有影響因素——比如空氣阻力、風力、地球引力等等,必然可以精確地計算落點。有個著名的思想實驗:假設存在一台足夠強大的計算機,把現在世界上所有的信息——包括所有粒子的所有物理狀態——全部輸入進去開始計算,那麼我們便可以得到我們全部的未來。這樣看來,自由意志只是一種幻覺而已。「科學主義」者根本沒有意識到「快樂來自多巴胺」這樣的科學結論帶有多大的荒誕和尷尬。量子物理的「隨機性」也難以解釋這個問題,畢竟我們對量子的本質了解的太少了,科學家們也根本不知道怎麼把量子物理應用到大腦功能的解釋中去。況且人類對科學的過分篤信早在量子物理出現之前就有了。「科學主義」者們不得不採取「鴕鳥戰術」——把頭埋在沙子里,裝作沒有看到這個問題。有一個非常著名(播放量1M )的TED演講How do you explain consiousness? [15],認為如果要解釋意識,我們可能需要在時間、空間之外建立一個新的「意識」維度。意識很有可能是基礎性的(fundamental)或普遍性的(universal)。這樣的理論非常有意思,值得大家去看一看。不管怎麼說,現有的科學體系應該是搞不定意識問題的。==============================================================科學解答不了的問題,只能交給哲學。畢竟哲學才是人類求知的根本方式。剛才我們談到因為科學的興起,理性主義不再受到普遍重視。但它並沒有消失。這個世界上仍有一小部分人,他們發現了理性主義的巨大價值,堅持用理性主義的方法看待世界,而只將經驗主義作為一種實用工具。他們通過某種方式找到了自己的真理,並堅定地將它作為自己價值體系的基礎,然後通過演繹邏輯的方式構建自己的所有思想。他們追求認識論和價值觀的統一,追求更大範圍的真知。他們有著獨立的價值系統。這些人被稱為理性主義者。理性主義者們有著更一貫的思考方法,更統一的知識。他們更堅守理性,有更強的求知慾。他們喜歡獨立思考,厭惡與人合作。在經驗主義者眼中,他們往往顯得偏執、固執,他們眼中的世界的樣子彷彿與大多數人截然不同。他們更獨斷,更果決,言行一致,知行合一。他們有旺盛的創造力,而不愛聽取他人的建議。他們不喜歡向他人學習,而只在乎「自我教育」。他們未必不擅長,但往往不熱愛與人相處。他們高傲、自負,相信「他人即地獄」。沒有人理解他們,他們也不屑於理解別人。他們想要做世界的主人,而他人則自願做世界的奴隸。他們有著極強的精英主義傾向。他們總是單打獨鬥。他們的思想會不斷積累,越是年長越有智慧。他們更易成功,也更易失敗。他們要麼功成名就,要麼一敗塗地,幾乎不存在中間狀態。他們在乎的東西更少。他們更瀟洒,更自由,更孤獨。理性主義者是這個世界的極少數,但他們幾乎霸佔了歷史上所有公認的「智者」的名額。歷史上幾乎所有的哲學家都是這樣的人(即使是那些經驗主義哲學家——他們提出經驗主義的理論,但自身仍是理性主義者),以至於哲學家成了理性主義者的代名詞,儘管許多理性主義者們因為各種原因並沒有對哲學產生興趣,尤其是如今連霍金都叫囂著「哲學已死」的時代。歷史上有一位哲學家幾乎代表了理性主義者的典型,他不僅有著上述所有的理性主義者的特性,而且把它們都推到了極致。這個人就是尼采。雖然他的學說通常被認為是「反理性主義」的——這也代表著尼采本身最大的矛盾和最令人驚訝的特色。所有理性主義者都會在尼採的書中發現自己的影子。尼采代表了典型的理性主義式的失敗:他一生窮苦、孤獨、高傲,與世界格格不入,甚至在瘋癲中度過了人生的最後十年。他說[16]:

    我的時代還沒有來,有的人死後方生。

    但尼采也代表了典型的理性主義式的成功:他徹底改變了全部哲學的方向,改變了全世界人類的意識形態,改變了人類世界的進程。至今我們的思想中仍活躍著尼採的影子。往近了說,一手打造了一度成為全球市值最高沒有之一的公司——蘋果公司的史蒂夫·喬布斯,也是一位比較典型的理性主義者。喬布斯是出了名的偏執、不善合作。他對世界有著與眾不同的理解,以至於朋友稱他「周圍有著扭曲現實世界的磁場」[17]。他的成功(蘋果公司, iPod, iPhone, iPad, iTunes)和失敗(曾被踢出蘋果公司, Macintosh, Lisa)都有著鮮明的理性主義特色。喬布斯在1985年接受《花花公子》雜誌的採訪時直言:

    我們是為自己製作(Mac),我們自己決定這個產品到底好不好,不會出去做市場調查。

    極其典型的理性主義做派。據說喬布斯在被查處癌症之後不願接受西方醫學治療,非要採用素食、冥想等方式進行自我治療,最終拖延了治療,英年早逝。真真又是典型的理性主義死法。被稱為「矽谷鋼鐵俠」的特斯拉創始人埃隆·馬斯克也是一位鮮明的理性主義者。他在TED訪談[18]中提到自己成功的秘訣在於一種他稱為first-principles reasoning的思考方法,和reasoning by analogy相反:

    Well, I do think there"s a good framework for thinking. It『s physics. You know, the sort of first principles reasoning.Generally I think there are -- what I mean by that is, boil things down to their fundamental truths and reason up from there, as opposed to reasoning by analogy. Physics is really figuring out how to discover new things that are counterintuitive, like quantum mechanics.

    如果馬斯克讀過哲學的話,他就會知道,他所指的兩種思想方法正是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不過天才般的馬斯克自己就總結出了這種思想方法,所以也就不需要讀哲學了。最後,因為篇幅所限,以及這篇文章的重點只在科學方面,如果想更多地了解關於哲學的思想,以及我個人的哲學觀點,十分建議大家去讀我的另一個回答:哲學有用嗎?為什麼要學哲學? - 許來西的回答以上。==============================================================參考索引[1]科學哲學 (豆瓣)[2]純粹理性批判 (豆瓣)[3]談談方法 (豆瓣)[4]笛卡爾 (豆瓣)[5]西方哲學史 (豆瓣)[6]悲劇的誕生 (豆瓣)[7]科學革命的結構 (豆瓣)[8]尼采 (豆瓣)[9]美麗新世界 (豆瓣)[10]約翰·穆勒自傳 (豆瓣)[11]Kindle版 A System Of Logic, Ratiocinative And Inductivehttps://www.amazon.cn/A-System-Of-Logic-Ratiocinative-And-Inductive/dp/B011K7IJ18/[12]穆勒名學 (豆瓣)[13]自私的基因 (豆瓣)[14]精神分析導論 (豆瓣)[15]David Chalmers: How do you explain consciousness?[16]看哪這人 (豆瓣)[17]史蒂夫·喬布斯 (豆瓣)[18][TED]Elon Musk: 關於Tesla, SpaceX, SolarCity 等的構思與計劃[19]娛樂至死 (豆瓣)==============================================================承蒙大家謬讚,很慚愧只做了一點微小的工作。有問題還請在評論區指出。評論我會都會讀的,但是因為實在太多了,我就不一一回復了。我會選擇好的評論在這裡公開回復,作為對答案的補充。補充是我疏忽,沒有提到波普爾,評論區果然有很多人問。20世紀的批判理性主義哲學家卡爾·波普爾,提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理論,被稱為科學證偽主義。它是說,科學是由所有可以被證偽,但尚未被證偽的理論所組成的。這個理論非常淺顯易懂,所以受到科普界廣泛青睞——尤其是中國的科普界。但它的問題也在於太淺顯了,實在難以切中要害,所以並沒有受到哲學界的廣泛認同。我認為,科學證偽主義可以作為科學的底線來看待。評論區很多人都提到,科學也是包含了許多理性主義的成分的,這一點我承認。當科學界在某一來自歸納的基礎理論達到相當大程度上的共識的時候,這一領域的科學研究就會演變為演繹科學。但是波普爾說了,你也別著急,即使你變成演繹科學,也必須要求一點,即作為演繹基礎的理論也必須是可證偽的,也就是將來有通過實驗證偽的可能性的。這使得科學與理性主義划了一道清晰的底線——理性主義尋找的就是那些無論如何都不可能證偽的理論作為基礎。舉個例子,曾經牛頓的三大運動定律主宰物理學,通過演繹科學的方式建立起幾乎完美地物理學大廈,當時有人說「物理學理論已經接近完成,今後最多在數值測定上在小數點後面加上幾個數字」。但三大定律仍有可證偽性——後來它被在高速和微觀領域的實驗推翻,由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另起爐灶,重新建造物理學。留個問題考考大家:目前物理學的基礎相對論是否具有可證偽性,或者說它將來是否有可能被推翻呢?
    推薦閱讀:

    投資哲學
    哲學隨筆—從概念到存在
    馬克思哲學致命缺陷
    對話雷思溫 | 哲學老師眼裡的日常生活和問題

    TAG:科學 | 哲學 | 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