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宗四皈依、三昧耶戒與金剛地獄
一、四皈依
學佛成為佛弟子,先要受三皈依,這是常識。佛教的三皈依是指皈依三寶,即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而且次序不能顛倒。但是,西藏密宗卻是四皈依:皈依上師、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如索達吉堪布在《密宗斷惑論》一文中如是說:「有人認為,密法是四皈依,在皈依三寶前,先要皈依上師,故與顯宗相違。依止上師是修學密宗的關鍵,但這不只是密宗的特色,在顯宗中要取得成就,同樣也須皈依上師。」
密宗皆是先皈依上師,再皈依佛,更以為上師比佛更重要、更好,如第九世創古仁波切在《上師的重要性》一文中如是說:
「要使自己足以接受這種灌頂加持,行者必須修持上師瑜伽,並視自己的上師和佛陀無二無別。更好的是認為自己的上師甚至比佛陀更好,如此,行者將能全然得到佛陀的法教及圓滿的加持。上師與佛陀無二無別的事實或許不是很明顯,然而,上師持有全部的法教及不間斷的傳承。從上師那兒得到法教精髓,將可使行者如同受學於佛陀般地開展修行的道路。所以,受學於自己的上師和受學於佛陀之間並沒有任何差別。但是,上師甚至比佛陀更好,因為我們無法親見歷史上的佛陀並和他建立師徒關係,但是我們可以如此親近我們的上師,所以,對我們來說,上師甚至比佛陀更好。」
藏密為了強調上師的地位與作用,還鼓吹上師「連賢劫千佛不能化度的眾生,他們都能化度」,鼓吹上師對眾生的慈悲與恩德超過了諸佛,如華智仁波切的《大圓滿前行引導文》中講:
「上師是三世諸佛之本體,上師的身為僧眾、語為妙法、意為佛陀,總集三寶;又身為上師、語為本尊、意為空行,總集三根本;又身為化身、語為報身、意為法身,總集三身;上師是過去諸佛之化身,未來諸佛之源泉,現在諸佛之補處。上師攝受了賢劫千佛也未能調伏的我們——濁時眾生,從慈悲與恩德方面來講上師超過了諸佛。」
再如《遙喚上師頌》(帕綳喀大師造仁欽曲扎 譯)說:
「一切諸佛合一總體現上師相,除此具恩上師之外別無諸佛,至誠懇切啟請普攝諸佛上師,今後中有願皆不離慈悲攝受!」
藏密的祖師為了抬高上師,甚至要十方一切諸佛每天要三時頂禮、供養藏密的上師,如《事師五十頌》說:
「得受殊勝之灌頂,金剛上師之面前,十方世界中所住,如來三時敬頂禮。」
藏密為了籠罩弟子、信眾,還自創了「上師相應法」,如藏密道然巴洛布倉桑布上師開示說:
「修頂我之上師,即觀想向頂嚴之上師祝禱,求其加被;祝禱後,上師下降、與自己融合無二無別,永遠作此觀想,上師與本尊本來無二無別故。上師現本尊相,今既與己融合,自己即是本尊,本尊、上師與行者自己,三位一體無二無別。自觀為本尊即照儀軌所說本尊之形像明白觀想、毫釐不爽,視為真實不假、一心不疑。此本尊即本身變成,與自己無二無別。行者上座後,在修儀軌之前先修上師,請上師來融入己身,若不以上師為前導,而徑修本尊,則決難成就。」(《那若六法》80頁)
西藏密宗的四皈依,並將上師置於佛陀之上,以為上師比佛重要,上師的恩德超過諸佛,故尊敬上師應超過佛,他們所編造的理由,看似很有道理,但是,卻經不住佛教經典的檢驗。
佛教的三皈依,首先要皈依佛。佛教的三皈依,即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皈依不僅不能多不能少,而且次序也不能顛倒,否則不成三皈依,如《優婆塞戒經》之「凈三歸品第二十」中,佛親口說:
「善男子!若男若女,若能三說三皈依者,名優婆塞、名優婆夷。一切諸佛雖皈依法,法由佛說,故得顯現,是故先應皈依於佛。凈身口意至心念佛,念已即離怖畏苦惱,是故應當先皈依佛。智者深觀如來智慧解脫最勝,能說解脫及解脫因,能說無上寂靜之處,能竭生死苦惱大海,威儀庠序,三業寂靜,是故應當先皈依佛。」
「智者深觀生死之法是大苦聚,無上正道能永斷之。生死之法渴愛饑饉,無上甘露味能充足。生死之法怖畏嶮難,無上正法能除斷之。生死錯謬邪僻不正,無常見常、無我見我,無樂見樂、不凈見凈,無上正法悉能斷除,以是因緣,應皈依法。」
「智者應觀外道徒眾無慚無愧,非如法住;雖為道行不知正路,雖求解脫不得正要,雖得世俗微善之法,慳吝護惜不能轉說,非善行性作善行想;佛僧寂靜,心多憐愍,少欲知足,如法而住,修於正道得正解脫,得已復能轉為人說,是故應當次皈依僧。」
《大方便佛報恩經》之「優波離品第八」亦如是開示:
「(優波離)問曰:『佛若以法為師者,於三寶中何不以法為初?』(佛)答曰:『法雖是佛師,而法非佛不弘,所謂道由人弘,是故佛在初。』」
「爾時優波離復白佛言:『世尊!若受三皈戒時,先稱法寶後稱佛者成三皈不?』(佛)答曰:『無所曉知說不次第者,自不得罪,得成三皈。若有所解,故倒說者,得罪亦不成三歸。』」
「(優波離)問曰:『若稱佛及法不稱僧者成三皈不?若稱法僧不稱佛者成三皈不?若稱佛僧不稱法寶成三皈不?』(佛)答曰:『不成三皈。』」
可見佛教的三皈依,即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皈依的內容就是皈依佛、法、僧三寶,佛、法、僧三寶不僅不能多不能少,而且次緒也不能顛倒,否則不成三皈依。不成三皈依就是沒有皈依三寶,沒有皈依三寶,也就談不上信佛學佛了。
佛教裡面還有一個「四皈依害死人」的典故,說明佛法中根本就沒有四皈依。如《大莊嚴經論·40》記載:有一個僧人,常有盜賊來搶財物,僧人害怕便日夜關門閉戶。一日來了一個賊人,從門縫裡面把手伸進來想拿點東西,結果被僧人用繩子給套住了。僧人很氣憤,便拿棍子狠狠地打這個賊,打他第一棍時僧人喊了一聲:「皈依佛。」賊人不由自主地跟著喊「皈依佛」,打了第二棍,僧人喊「皈依法」,賊人也跟著喊「皈依法」,打了第三棍,僧人喊「皈依僧」,賊人又跟著喊「皈依僧」。這時賊人十分害怕——如果繼續「皈依」下去,一定小命不保。僧人卻沒有繼續打下去,就將賊放了。這賊差點被打死。後來被打的賊反倒因此出家了,還極力稱讚佛陀,讚揚佛陀的原文是「我於今日遇善知識,以杖打我三下,唯有少許命在不絕。如來世尊實一切智者,若教弟子四皈依者我命即絕。佛或遠見斯事教比丘打賊三下,使我不死。是故世尊唯說三皈依,不說四皈依。」
上師的地位不應置於諸佛之上,如《大智度論》卷四所載的著名偈子:
「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
世界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
藏密鼓吹的「賢劫千佛都調伏不了我們,只有上師能攝受調伏我們啊!」則有上師在,賢劫千佛不必出世了,顯然是違背經典的,如《華嚴經》「佛不思議法品第二十八之一」說:
「一切諸佛,悉能應化一切眾生,令其歡喜。」
上師對於眾生的恩德,絕無能超過佛者,如《大乘本生心地觀經》所說:
「善男子等應諦聽,如來所說四恩者,
佛寶之恩最為上!為度眾生髮大心,
三僧企邪大劫中,具修百千諸苦行;
功德圓滿遍法界,十地究竟證三身;
法身體遍諸眾生,萬德凝然性常住。」
佛是三界最最貴者,天上天下無有人能超過佛者,故佛又名「至尊」,如何以三界最尊貴的身份,卻要禮敬破壞佛法的藏密喇嘛。
藏密不僅編造了佛教所沒有的四皈依,還編造了「五皈依」「六皈依」「七皈依」,如「七皈依」是指:皈依金剛上師、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本尊、皈依空行、皈依護法,這就是七皈依。七皈依中的「空行」,是指「空行母」,一般是指上師的妻子,或者是和上師共修男女雙修法的女性,也就是說不僅要皈依上師,而且還要皈依上師的妻子、明妃。在藏密裡面,七皈依才是完整的皈依。其實藏密中,不管是幾皈依,如諾那師徒所說「歸根結底,最終階段就是一皈依———只有皈依上師而已!」
儘管佛教也不否認皈依師父的重要性,不否認善知識的重要性,但是絕不會以為師父、善知識的地位高於佛,即便是弟子這樣認為,師父絕對不會接受的。再者,如果確實需要四皈依,那麼佛陀為什麼不制定四皈依,難道以佛陀的智慧,還比不上密宗的上師?因此,西藏密宗的四皈依,第一先要皈依上師,將上師凌駕於三寶之上,說明他們真的不是佛教,古時有把藏密直接稱為上師教者!
二、三昧耶戒
三昧耶戒泛指藏密修學密法所要受持的戒律,也稱秘密戒。三昧耶戒是藏密自創的戒律,並不見於佛說的戒律經典。佛教的根本戒律即是五戒、十戒,這個學佛的人都知道。而西藏密宗特有的戒律卻是三昧耶戒,三昧耶戒包括「十四根本墮戒、八支粗罪、五方佛戒」等。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十四根本墮戒,十四根本戒的內容包括:
1、對於上師身口意不恭敬。
2、對顯密律師儀不遵守。
3、對金剛兄弟起怨諍。
4、忘失慈悲心嫉有情樂。
5、畏難不度退失菩提心。
5、毀謗顯密經典非佛說。
7、灌信不具授密法。
8、損苦自蘊不如佛。
9、偏廢空有不學空心。
10、與謗佛破法惱害眾生者為朋。
11、自矜勝法忘失密意。
12、不說真密法障破善根。
13、法器及密法材料不完成。
14、毀謗婦人慧自性。
藏密的十四根本戒的內容讀者絕對不能望文生義,如第3戒「對金剛兄弟起怨諍」,主要是藏密之徒因為和女性明妃合修雙身法時候,因爭奪明妃而引起的冤爭;再如第14戒「毀謗婦人慧自性」,因為藏密的密法核心是依賴和女性明妃雙修而「即身成佛」,所以藏密將女性弟子、上師視為「女寶」,不允許人誹謗。下面詳細解釋十四根本墮的第1條——「不得對於上師身口意不恭敬」。
《上師五十法頌略釋》(印度的跋維諦瓦上師所作)對此作了如是解釋:
「對上師一次不恭敬,讓上師生氣一次,他的現世會得到惡報,以及各種不同的怪病,或短命而死。身體會遭到中毒,或胃病、吐血等惡病,並且還會著魔,使他心亂不安因而斷絕此命。他深重的罪業,使得他將來一定會墮落金剛地獄。」
密乘行者,在進入壇城接受灌頂前,必須受持此三昧耶戒,方可進入壇城,實修密法。
至於其它三昧耶戒,略說一種,即是進入壇城接受秘密灌頂、實修男女雙身法以前,須要受三昧耶戒,以如法的方式進修男女雙身法就不是違反三昧耶戒。如陳健民上師所著的《曲肱齋全集》中說:
「(男性上師、弟子)若於比丘尼、母、女、姊、妹、畜生女(雌性畜生)等身上行於邪淫者,則犯三昧耶戒;若於比丘尼、母、女、姊、妹、畜生之身上,依密宗之雙身修法而合修者,則非是邪淫,則是不犯密宗三昧耶戒者;是故密宗許多大修行成就之祖師,多有用姊妹、畜生女,乃至奪取國王之公主而共修者。」
故知藏密所自創的三昧耶戒,沒有佛經的依據,根本就不是佛教的戒律。
三、金剛地獄
和藏密的四皈依、三昧耶戒配套的就是金剛地獄。而佛教的《阿含經》《地藏經》等經典所說的地獄總計有三類:一、根本地獄,八熱地獄及八寒地獄;二、近邊地獄,十六游增地獄;三、孤獨地獄,在山間曠野樹下空中等。無論從藏密所描述的金剛地獄的名字還是內容還是下金剛地獄的因緣來看,佛教所說的地獄中根本就沒有金剛地獄,可見此金剛地獄也是藏密自創出來的。西藏密宗的上師喇嘛恐嚇弟子說:如果違背了上師,違背了三昧耶戒,死後就要墮入金剛地獄。
當然,三昧耶戒和金剛地獄都是密宗人士為了控制弟子的精神而編造出來的。密宗的信徒,因為信受三昧耶戒的緣故,唯恐對上師不恭敬,而墮落至金剛地獄,故個個小心翼翼,對於上師的恭敬,超過佛。有曾經學密的人,不無感慨地說:
「密宗太可怕了,有三昧耶戒。入教時就得發誓,不得泄密,否則五雷轟頂,要求你對組織及上師,絕對的忠誠,只要上師所說的不管多麼荒唐的事情,都不能懷疑,否則就是心不誠,心不誠就得不到上師、『佛菩薩』的加持,就是上師的影子都不能用腳踏到……這樣內容,讓我每次都聽得汗流夾背。因此,學密的弟子不能質疑、討論上師的言行;與上師的互動,不可與第三者討論,不可泄漏密法,上師說的是佛旨,只能聽不能問、看不下去的言行,還得自我調適,認為是佛為度眾生的方便化現,甚至上師教你死,你還不能活,要你身語意供養,你不能猶豫,是看得起你,因為你是空行母的化身……等,否則就會惡報現前、甚至下金剛地獄,所以只能歌頌、讚美、付出,也不管看得下、看不下,越修心中疑情越多,越修越束縛、越可怕!」
結論:密宗的四皈依以及十四根本戒,都推崇上師的絕對權威,原因有三:一者,密法都是一些荒誕的修法,如果對上師不能建立絕對的信心,則不僅不會修學密法,反而有可能泄密;二者,密宗的上師都需要弟子的大供養,如果樹立起上師的絕對權威,則供養不求自至;三者,在密宗的教派爭鬥中,哪一派的弟子人數多,哪一派的勢力就大,故各派都想方設法籠罩控制弟子,以增加本門派的力量。
荒誕不經的密法能流傳到現在,和藏密極度推崇上師迷信不無關係,如道然巴洛布倉桑布上師開示說:
「……然後上師心間吽字復放光,一切傳繼師及佛菩薩等亦均放光融入上師身內,於是上師與佛無二無別,諸法皆備,三寶合一。行者會供時,應照此修觀;因師乃住世佛,與佛無異;上師所講之法即是佛法。上師一人具足三寶,彼即是具勝過一切佛、無有高於上師者。唯有上師乃我之真佛,行者應如此想。……上師升座講經時,應想其一定是佛,一定是一切如來之本體,一心不疑、恭敬侍奉;倘無信仰而心中評量上師之本領,考察其行為脾氣如何;苟如此想念,即是莫大魔障。想上師之短處,即是心不清凈;如心清凈,不想上師有無本領,則悉地速得矣。故供養上師之時,行者心中應想上師即是佛,一無短處。上師之恩山高海深,供養已、乃於師前禱告曰:『我唯一之師,我願以一切妙品供養你、祝禱你。我只供養你,不供他佛。』」(《那若六法》33、35頁)
「上師崇拜」實際上是依人不依法的表現,當「上師」的說法與佛經發生矛盾的時候,他們寧可用「上師」的說法去推翻佛經里的說法。對上師不恭敬,讓上師生氣一次,踏到上師的身影,就一定要墮落到密宗自創的金剛地獄,何況是懷疑上師所說的密法呢?
因此,密宗從皈依階段——強調上師地位高於佛,就已經出現偏差,再加上以自創的三昧耶戒——要絕對恭敬上師,對上師所說不能有任何懷疑,所以千百年來,密宗人士從來無人反省密法法義的正邪,也從來無人敢於將上師所說的法和佛教經典對比,找出其中的謬誤,以至於以訛傳訛,直到今天。
推薦閱讀:
※方海權:《金剛經》的功德利益
※讀誦《金剛經》
※網上流傳的53字穢跡金剛咒
※護世明燈——穢跡金剛百八吽聲降魔成就法
※《金剛經》與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