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刊預讀︱林乾:論雍正帝相度「萬年吉地」的幾個問題
道光十年西陵圖
論雍正帝相度「萬年吉地」的幾個問題林乾清史學界圍繞雍正帝何以打破「子隨父葬」的陵寢制度,避開東陵而另選西陵,歷來頗有爭議。有一種觀點認為,這是雍正有意迴避他的父親康熙帝(景陵),是雍正奪嫡的間接「證據」之一。還有的研究者認為,這是雍正帝以己為中心,自我誇示,不甘落於祖、父之後的體現。本文依據清朝滿漢文檔案等,對相關問題予以澄清。
一 雍正帝相度「萬年吉地」的時間關於雍正帝何時開始相度其「萬年吉地」?學界多認為,雍正四年以前,因處理年羹堯、隆科多等大案,無暇顧及,故最早為雍正四年。
檔案文獻表明,最遲雍正三年初,雍正帝親自下旨,安排陵寢選址事宜,並初步選定距遵化州城北側二十里之間的九鳳朝陽山為「萬年吉地」。此事由怡親王允祥牽頭,參加者主要是欽天監官員、精通堪輿之人等。其後,禮部尚書賴都等向雍正帝奏請:由欽天監勘測地形,分訂禁令,擇卜吉日,設立紅樁;諸項工程事項,交付工部,查例具奏。奉旨:依議。九月二十日,禮部等開列應遣大臣等職名,奏請欽點,包括領侍衛內大臣公馬爾賽、領侍衛內大臣馬武,大學士馬齊、嵩祝,以及八旗各都統,吏部、禮部、兵部、刑部、理藩院等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等。雍正帝硃批:著派嵩祝、李永紹、傅鼐等前去。這說明已進入「擇吉」開工階段。
帝王陵寢有「三年選址,十年定穴」之說。按禮部所奏,接下去應該進行工程方面的各項準備,而「定穴」無疑是重中之重。問題恰好出現在「定穴」中,官員有較多意見分歧。
在堪輿學中,唐宋以來主要有兩派,即形派和理派。而清代最重形派。「其為說主於形勢,原其所起,即其所止,以定位象,專指龍、穴、砂、水之相配,而他拘泥在所不論,今大江以南無不遵之者」。因形派以江西人為主,活動也主要在江西,故又稱江西派。
相度官員在實際勘查中,發現龍脈不錯,從大勢上看是吉壤。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的問題是,「氣勢似覺平緩」,不但「龍沙低伏」,且「案山樹亦宜去,令其明凈。大龍上之邊牆,亦宜拆去,以全五行自然之體。」故奏請「皇上廣選賢能,再將此地細加考正,庶幾盡善盡美。」據升任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仍兼欽天監監正的明圖密奏:許國桂「定穴」時欲立「癸山丁向」,但正沖水口,所有建造物無法建造,即「堂局全無」。這是最根本的缺陷。
這正是高其倬、管志寧兩位精通堪輿者其後多次前往相度的背景。
二 放棄「九鳳朝陽」吉地的原因高其倬最晚於雍正五年進京,由怡親王帶領相度九鳳朝陽山(也寫作五鳳朝陽山),其相度情形當面向雍正帝奏陳外,也曾具折上奏,但高其倬隨即回任福建總督。在此前後,在江浙一帶看風水的江西人管志寧被召到京,也被派往相度九鳳朝陽山,清廷不久特授他為戶部主事。雍正五年冬,管志寧告假回籍,六年二月再度來京,此次相度不限於遵化的九鳳朝陽山,而是擴展到直隸一帶,包括易州賢德庄等地。
由於高其倬和管志寧是分別相度,雍正六年六月二十四日,雍正命管志寧於立秋後馳驛前赴福建,與高其倬當面討論,管志寧於是年九月初七日到達福建。高其倬不但與之「考論十餘次」,為「驗證」管志寧的堪輿理論,高其倬還令其現場指證十餘處。兩人還一同到福建一家出了五名尚書的墳地進行現場查驗。
十一月初五日,高其倬就兩人反覆推敲「九鳳朝陽山」的基本結論密奏。高其倬堅持他此前在京已向雍正帝上奏的看法,認為「此地臣向來疑其結作不確者共有五處」:一,自少祖以下所起星辰不圓秀,處處帶石,氣不融和;二,遠朝秀而近砂粗,且有紐頭轉項之態,迴向之情不專;三,大案外山腳,條條飛出二十餘里,勢不歸隨;四,元辰之水流破地皮,仍帶剛性;五,土質有類砂石剛硬,且近所開穴土以水和之,竟丸不成圓丸,乃系砂礫,未見如此穴土。
對於以上不確者「五處」,前二項疑慮,經管志寧解釋,高其倬認可其意見。但以下三項「不確者」,高其倬仍堅持他的意見。其結論是:「總之,臣以為地學千言萬句,總不過令人察水土之性,審剛柔之和而已。且千里來龍到頭止融八尺之穴。此等大地乃千里精粹之氣鍾於一穴之間,今穴水、穴土如此,臣以為剛氣未脫,雖多謂之上地,臣愚昧,惟知直陳所見,以為未為大地。管志寧之地學可謂歷練勝過諸人,臣不勝犬馬之願,願令再加尋覓二三處佳地。」事實上否決了九鳳朝陽山作為萬年吉地。
雍正帝得奏後當即在硃批中透露,他要再召高其倬進京。隨即,高其倬進京,停留時間長達九個月之久,直到次年三月回任。此間,他最重要的意見是,放棄「九鳳朝陽」山,最終選定易縣永寧山太平峪作為萬年吉地。
三 選定易州泰寧山的原因雍正七年十二月初二日,內閣奉上諭:朕之本意,原欲於孝陵、景陵之旁,卜擇將來吉地,而堪輿之人,俱以為無可營建之處,後經選擇九鳳朝陽山吉壤具奏,朕意此地近依孝陵、景陵,與朕初意相合,及精通堪輿之臣工再加相度,以為規模雖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帶砂石,實不可用。今據怡親王、總督高其倬等奏稱,相度得易州境內泰寧山天平峪(後改太平峪)萬年吉地,實乾坤聚秀之區,為陰陽和會之所,龍穴砂水無美不收,形勢理氣,諸吉咸備等語。朕覽所奏,其言山脈水法,條理詳明,洵為上吉之壤。
就以上雍正帝所發上諭而論,與前述高其倬對九鳳朝陽山「未為大地」的種種缺欠論述完全吻合,絕非另選陵寢地址的託詞。泰陵遂於雍正八年正式開工建設。
四 乾隆初年對「九鳳朝陽山」的再相度有學者認為,既然雍正放棄九鳳朝陽山而另闢西陵,何以乾隆帝又在東陵建造裕陵?事實上,乾隆最終選定的也不是九鳳朝陽山。乾隆三年,兵部尚書訥親等援引漢唐以來帝王即位之初選擇萬年吉地舊典,特別查明雍正三年禮部奏請勘定萬年吉地,「欽遵在案」,乾隆帝陵寢選址才正式啟動。而最初選址範圍非常廣泛,不但直隸境內的重要形勝之地,都在其列,甚至擴展到奉天。直隸包括易州太平峪西南十五里西管頭村北。這一地址距離泰陵相對較近。又據塞爾登密奏,易縣東北瑞麟山也作為備選地址。此外,密雲、三河、豐潤、遷安等地,也都在選址範圍內,說明乾隆帝也沒有「子隨父葬」的陵寢觀念。
九鳳朝陽山是否適宜建造陵寢?乾隆四年,弘曆命吏部尚書訥親、工部侍郎王紘,前往九鳳朝陽山相度。經詳加查勘,訥親密奏:「奉旨相度吉地,會同王紘等相度從前看過之九鳳朝陽山,僉稱山形水勢,一無可取。即原經相度之管志寧,亦以為不可用。」其後,訥親等再次奏明,九鳳朝陽山「看得山粗水急,並無結作」。說明九鳳朝陽山確實不適合陵寢建造。經過廣泛選址,裕陵直到乾隆七年三月十七日,經乾隆帝欽定在東陵勝水峪。這是乾隆帝經過很長時間籌思,特別考慮到東西兩個陵區而作出的決定。
嘉慶元年十二月,時為太上皇的弘曆發布長篇敕諭,確定後世帝陵,「各依昭穆次序,迭分東西」,並稱此為「萬世良法,我子孫惟當恪遵朕旨」。翌年春,他再次強調,「嗣後萬年吉地,當各依昭穆次序,在東陵、西陵界內分建」,「我子孫務須恪遵前訓,永垂法守」。至此,似由昭穆之製取代子隨父葬的陵寢選址傳統。後因道光帝陵寶華峪滲水而移建於西陵,又打破了乾隆帝所訂立的昭穆之制。凡此種種,說明清帝陵寢選址,並沒有固定規制。
本文認為,所謂雍正帝為迴避其父而另選吉地,是其改詔即位的「間接證據」等說法,是沒有事實基礎的。
(作者單位: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史學研究院)
文章由作者授權,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