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發展史
縱觀歷史,人類文明史上何曾有過「真正的和平」?人類文明史就是戰爭積累的歷史。據學者們統計:在世界文明史的5000多年裡,人類共經歷了大小14550次戰爭,和平時期僅為292年,如果把這5000年當作一天來計算,在24小時中,就有23個小時在打仗。時至今日,戰爭已經吞噬了35.4億人的生命,它消耗的財富難以計算。只在20世紀的50年里,人類用於戰爭的費用就高達47萬億美元。這一驚人的數字,可供全球人口50年的生活消費,或讓5億多個家庭都能享有一座豪華的宅院。當人們在兩次世界大戰的血與火中掙脫出來,試圖建立和平家園時,接踵而來的局部戰爭卻把人們的希望化為泡影。調查顯示,二戰結束以來,引發了近800場局部戰爭,其中美國參與的就有50多次,大約有1000萬人死於戰火。遺憾的是,這些血淋淋的數字無法阻止戰爭瘋子們一次又一次地颳起戰爭風暴。
因此可以得到的一個結論:人類社會的發展史也是一部戰爭藝術的發展史,戰爭的發展史也是一部兵器的發展史,兵器的發展往往是人類科技發展積累的結果。
中國古今傳統兵械,是中華民族文化瑰寶,具有源遠流長的歷史。古今兵械源於古代勞動人民的打獵和捕魚等所用的工具、隨著階級的產生,原用於打獵捕魚的工具也就逐漸演變成了戰鬥的武器。由於時代和戰爭形態的發展演變,其中一部分兵械仍用於戰爭;另一部分兵器則被摒棄,演變為強體衛身的健身器械而被保留了下來,逐步形成了現代的武術項目和現代競技項目。
我國的冷兵器的發展經過了四個時期,即:石兵器時期、青銅兵器時期、鐵兵器時期和火器與冷兵器並用時期四個階段。
石器兵器的代表:埃及新石器時代石匕首及中國新石器時代石斧
青銅以及鐵兵器:劍、矛、戟、刀、錘、斧、槍、弓十八般武器在民間的說法不一。冷兵器的防禦性的武器:鎧甲
對於冷兵器的類型有很多,但是在中國有十八般兵器的說法,即:刀、劍、鞭、鐧、拐、斧、棒、椎、杵、刀、槍、棍、鉞、叉、鐺、鉤、槊、戟。
十八般兵刃——刀
在我國古典文學名著中,有許多膾炙人口的故事,許多為人傳誦的英雄都與刀緊密相關。《粱山泊林沖落草、汴京城楊志賣刀》。說的是青面獸楊志。
再如《三國演義》所頌揚的蜀漢大將關雲長,自桃園結義時打造了重82公斤的青龍偃月刀,躍馬揮刀,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單刀赴會,叱吒風雲。
那麼,在我國歷史上,戰刀究竟是怎樣一副面目呢?刀作為兵器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青銅器時代,在戰鬥中用作護體防身和進行一些簡單的格鬥。進入西周以後,被更利於作戰的青銅劍所替代。在秦末農民起義和楚漢之爭那動蕩戰亂的七年里,騎兵日益成為戰鬥中舉足輕重的兵種,原來以擊刺為主的劍已不再適用,在這種情況下,西漢時出現了柄端呈環形的鐵質長刀,刀身一側開刃,另一側是厚實的刀脊,既利於尖劈,又不易折斷。到了三國時期刀已成為軍隊中普遍裝備的短柄格鬥兵器具。人們更加註重鋼刀的質量,精益求精。
到了兩晉十六國和南北朝時期,騎兵繼續裝備鋼刀,步兵的標準裝備除了環柄長刀還有長盾,保持著漢刀的形制,還把刀環作成各種鳥獸形號稱「大夏龍雀」。北宋仁宗慶曆四年(1044年),由仁宗趙楨親自核定,曾公亮、丁度等撰寫的《武經總要》,它是中國古代兵器的百科全書,其中第13卷《器圖》記載,當時的刀有手刀、掉刀、屈刀、偃月刀、戟刀、眉尖刀、鳳嘴刀及筆刀8種。
清代的軍刀也有長柄大刀和短柄刀。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及西方勢力侵入中國,清朝覆滅後西式長短槍普及開來,但與此同時仍有不少中國軍隊配備大刀。擴日戰爭時期,在長城沿線抗擊日冠的二十九軍就是用大刀砍殺侵略者,從而以「大刀片」聞名中外。在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緊急關頭,大刀成了鼓舞億萬人民奮抵外辱的號角:「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全國愛國的同胞們,抗戰的一天來到了!」這令人振奮的歌聲,傳遍長城內外,使敵人聞風喪膽。在今天的現代化戰爭中,顯然已不能與導彈、坦克對陣,但是它卻又活躍在另一舞台上。在弘揚我國傳統文化的體育項目——武術中,作為傳統的十八般兵器中的一員,刀仍保留著有它不可替代的度位。當我們展臂揮刀、龍騰虎躍時,當不會忘記刀所走過的輝煌歷程吧!
十八般兵刃——斧
「程咬金的三板斧」是中國民間流傳頗廣的俗語。在文學作品中,程咬金性情暴躁。他手使一柄宣花大斧,劫皇綱、三斧定瓦崗,當了混世魔王。但這只是小說家言,其實,歷史上的程咬金既不魯莽,也不用斧。史書記載,程咬金又名知節,「少驍勇,善用馬梢(一種長柄矛)。」是隋末農民起義的驍將之一。儘管文學著作和歷史上大相徑庭,但斧鉞的確是我國古代戰爭中的兵器之一,其名又叫揚、劉、鈇、戚。斧,最早是作生產工具和獰獵工具使用的。人們先將石塊打擊碰砧,製成石斧,後來和弓箭一樣成為戰爭的武器。到了漢代,斧鉞多用鋼鐵鍛造,在軍隊中使用。《武經總要》一書中收錄了數種斧的形制,並繪有圖畫。
十八般兵刃——槍
「端起了土槍洋槍,揮動大刀長矛,保衛家鄉、保衛黃河、保衛華北,保衛全中國」豪壯的《保衛黃河》的歌聲,將我們引回到中華民族浴血抗戰的艱苦歲月里,長矛——習稱「紅纓槍」、「梭鏢」確是一件有效武器。矛(槍)是中國古代歷史最為長久的品種之一。據《武經總要》所載,槍有九種名目,分別為雙勾槍、單勾槍、環子槍、素木槍、鵶頸槍、錐槍、梭槍、槌槍和大寧筆槍。共同的特點是安有長的木杆,上端安刃,下端裝鐏,直到明清時期火器較普遍裝備軍隊發後,槍仍然是軍中常備的格鬥兵器之一。在《清會典圖、武備》中所收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定的槍式就達成16種,如雁翎槍、虎牙槍等。雁翎槍刃長約定俗成6厘米,全長約2.3米;虎牙槍刃長約定俗成2厘米,全長約2.91米。這兩種槍直到19世紀中葉才從正規軍隊中淘汰。
十八般兵刃——戟
「呂布射戟」是三國時期頗具戲劇性的歷史事件。三國時期的戟,都是鋼鐵製造的,戟體較長,前鋒是兩側帶刃的尖刺,由於有側刃,所以除了向前扎刺外還可以橫斫。在鋒刺的一側,橫伸出一支向前弧曲的旁刺,稱為戟支,即「小支」。因此,這種兵器兼有刺、挑、叉、鉤、斫等多種功能,具有較強的殺傷力,在三國時期步卒和騎兵都以它作為主要的格鬥兵器。在中國古代文獻中,明確記有用戟戰鬥的事例出現於前七一二年。本世紀30年代,河南發現的青銅戟,近年河北藁城的發現,又把戟的出現提到了商代。值得注意的是到了北宋早已在戰場上絕跡,已見不到這種武器,但是卻有一種異形兵器稱為「戟刀」,它有鋒利的前鋒,在一側有一個月牙狀的弧曲刀刃。
正是在戟刀的基礎上,衍生出一種與古戟的形狀性能完全不同的兵器,那就是後世所稱的所謂「方天畫戟」。至明清,戟成為武術演練的器械以後,所採用的都是所謂「方天畫戟」的形制,但有的在戟刺一側設月牙狀刃,有的在兩側都設有月牙狀刃,有人將一側有刃的稱為「青龍戟」,兩側有刃的稱為「方天戟」。這類方天戟可安長柄也可裝短柄,裝短柄的演練時雙手各持一戟,是為雙戟。由於戟的制有單雙、長短之分,練法也各有特色,但主要有剁、刺、探、片、壓、帶、勾、攔、鑽、掛等。
十八般兵刃——鎧甲
在種類繁多的兵器中,有一類兵器的用途恰好與其它兵器相反,它不能刺擊劈射,殺傷敵人,卻可以防止敵人對自己的殺傷,這就是防護裝具——甲胄。由於新槍炮的普及,舊式鐵甲已無法防禦槍彈和炮彈的襲擊。甲胄終於失去了它存在的意義,成為博物館收藏的對象。但是隨著生產力和現代戰爭的發展,新的「甲胄」又出現了,這就是鋼盔和尼龍避彈衣。同時在武術比賽中,散打選手要穿戴護具,頭戴護面具,胸、襠、腿等部位都有護具,也可算是「甲胄」的孑遣吧。
十八般兵刃——錘
現代的人們,對於「骨朵」這一名詞,大家都會感到生疏,難解其意,但說起錘來,大家就知道是古代的一種兵器。錘的使用,有著悠久的歷史。它們應該起源於原始人追趕野獸,敲砸果核的短木棒,而當這種木棒作為武器使用時,前端粗壯呈棒槌形的比起普通的木棒來肯定更為順手。正因為如此,以後又出現了在木棒前端裝上石質或銅質棍棒頭的作法。自從《武經總要》記述了骨朵這一武器,這一名稱就從那時起一直流傳至今。錘,作為一種武術器械套路演練一直在民間流傳。京劇《八大鎚》所表現的岳雲等四小將揮舞雙錘擊金兵的故事大家更是深入人心,津津樂道。
十八般兵刃——戈
戈——是我國最古老的兵器之一,在先秦時代也是最重要的兵器之一。大約在距今四千年前,它就已經問世了。儘管它在漢代被其它兵器取代,但是它作為中國古代早期重要的兵器,其名稱和形象在處於初創時期的漢字中卻大量地保存下來,許多與軍事、戰爭、殺伐、兵器相關的漢字,都少不不了有戈字做組成部份。於是在古書中,進攻性武器「戈」和防禦性武器「干」(盾牌)的合稱——干戈,成為武器的泛稱,而「大動干戈」一詞就是戰爭的同意詞了。戈的出現可以說比漢字的發明還要早。目前所能見到最早的青銅戈,是在河南省偃師縣二里頭遺址中發現出土的兩件銅戈,已經具備了這種我國所獨有的古代兵器的基本特點,前有「援」,後有「內」,可以橫安於長桿之上,援前有尖鋒,上下有刃。使用起來可以用尖鋒來啄擊,也可以用兩刃來推、拉(鉤)。其中一件的形態還比較原始,外形粗略看去似乎像一把鐮刀,但這就是目前所見最早的銅戈了。據考古學家測定,已有三千五百年的歷史。戰國時代真是一個「兵戈亂浮雲」的時代,在這一時期,戈作為主要武器已發展到它的極盛時期。不但鑄造精美、紋飾華麗,而且還有用黃金來錯嵌紋飾的。戈在戰國時期發展到了頂峰,但這也意味著它開始衰落,以至逐步被淘汰。隨著時間的推移,它成為人們心目中的古老的武器,被逐漸淡忘,唯有由戈字構成的有關戰爭的文字、言詞還在千古流傳。
十八般兵刃——盾
盾,也叫干。在我國古代,作為一種防身衛體的兵器,可以用來遮蔽飛蝗箭雨,近戰肉搏時,士兵一手揮舞刀劍砍殺敵人,一手持盾護衛自身。我國最早用盾的歷史,或可上溯到五帝治世的時代。戰爭把各種武器的發展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峰。盾也和其它兵器一樣,經歷了戰火的錘鍊,雖然仍用木板、生漆、皮革做原料,但形制變化較大。漢代武士還有使用過一種鐵盾。清代的盾沒有特殊品類,士兵常用虎頭盾牌,長方形,木質髹漆,繪虎頭紋,盾上部形如燕尾,這種藤牌用多年生長的藤條紡織而成,外髹油漆,圓圈的,中央突鼓,像一頂斗笠,又像一枚荷葉。盾背面有套索,或套於手臂,或用手持握,都很便利。藤牌輕便堅韌,又極富有彈性,刀砍不入,槍扎不透,還能抵禦槍銃發射出的彈丸,非常實用。致命的弱點是最怕火攻。因無法抵禦近現代火器的進攻,從戰鬥部隊中退役了,但至今仍在國家安全部門的防暴部隊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英武的武警戰士手中,玻璃鋼盾牌,熠熠生輝。在傳統武術比賽中,「槍盾對練」,「單刀、盾進槍」等是技術比賽項目之一。
十八般兵刃——弓
在舊石器時代晚期的狩獵戰鬥中,弓箭它一出現,就顯視出了石斧、木棒無法比似的優越性,可以擊中遠處目標。恩格斯對弓箭的發明極為稱讚,認為:「弓箭對於蒙昧時代,正如鐵劍對於野蠻時代和火箭對於文明時代一樣,乃是決定性的武器。」我國的古書記載,弓箭是羿發明的,也有說發明者是揮、倕或逢蒙,但都與史實不符。弓箭的歷史遠比這些人所處的時代要早。古人「弦木為弧,剡木為矢」,做成簡單的弓箭。以後又在木箭頭上嵌入鋒利的石鏃、骨鏃(箭頭),在箭桿的尾端裝上鳥羽。這樣,穩定性更強了,殺傷力更大了。我們的祖先憑藉觀察箭等簡陋而原始的工具,攫取食物,抵禦猛獸的侵害,與大自然擴爭,創造了一段輝煌的歷史,留下了許多優美動人的傳說。
漢代的弓是用斤來計算的,一張硬弓張力往往達斤,只有力大身強的人才能開得。唐氏逐漸製造出適應不同兵種需要,性能不同的弓箭。長弓用桑柘木製成,比較大,適合步兵使用;角弓用筋角製成,尺寸較小,便於騎兵在於馬上使用。
箭也有四種:稱竹箭、木箭、兵箭、弩箭。在我國的歷史上,出過許多出神入化的神箭手。春秋戰國五霸爭雄時,楚國出過一個叫養田基的神箭手,箭法精絕,站在一百步外,可以射落柳葉,箭不虛發。「百步穿楊」的典故即出於此。自火器特別是槍炮問世以後,弓箭作為實戰武器逐漸退伍了。但人們並沒有忘記它,而把射箭作為習武健身和競技體育項目保存下來。體育健兒們精湛射技澱積著我們祖先的勇武與智慧,從他們身上,看到了歷代神箭手的勃勃英姿。
火器時代,火器的推動者是火藥,眾所周知,火藥是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中國火藥的發明,最初是從煉丹家用硝石和硫黃煉製丹藥開始的。煉丹家的煉丹活動主要有三個目的:一是用各種無機物,包括金屬和礦物,經過某些化學處理煉製「長生不老葯」;二是尋求植物性的「長生不衰葯」,進行藥用植物研究;三是進行冶煉金屬的研究。從兩晉、南北朝到唐末,即公元265年至907年,是中國煉丹術的盛行時代。雖然煉丹家在煉丹時發生的災禍中,發現了硝石和硫黃混合物的燃爆現象,啟示人們配製最初的火藥。在中國古代的煉丹家中,最早觸及爆炸物試驗的是東晉的葛洪。葛洪,字稚川,自號抱朴子,丹陽句容(今屬江蘇省)人,生於284年,死於364年,是東晉道教理論家、醫學家、煉丹術家。他在其名著《抱朴子●仙藥》篇中,記載了他用硝石、玄胴腸、松脂三物合煉雄黃的試驗。由於葛洪在其著述中沒有記錄硝石和雄黃的配比量,所以無法知道他在煉藥的過程中,是否發明了三物合煉的燃爆性能。但是葛洪的煉丹活動對為葯的發明,卻有重要的作用。
最原始的火藥,是從伏火法中煉製出來的。唐代的煉丹家在繼承前輩煉丹法的基礎上,創造和發展了伏火法。中國在8世紀就已經有人用」伏火硫磺法「煉成一種特殊的物料,並於唐憲宗元和三年(808年)著錄於書中並公佈於世了。這種物料雖然還不能說是火藥,但是它已經成為把硫磺引入自供氧燃體系的最初形態,是使以硝、硫、炭為主要發明的火藥,已被軍事家製成最初的一批火器。但是,由於史學家記載的疏漏或者對於科學發明的重視不夠,所以至今尚未發現北宋初期以前的史籍有「火藥」一詞的記載。直到北宋仁宗慶曆四年(1044年),曾公亮等人較早地在《武經總要》中使用了「火藥」一詞,並在該書中記載了世界上最早的三個火藥配方。
迄今為止,在所有可能得到的火藥史資料中,《武經總要》所記載的三個火藥配方,是世界上最早公布的火藥配方。《武經總要》所記載的三個火藥配廣場,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藥物學家、醫學家、煉丹家等,經過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努力探索所取得的豐碩成杲。它們的下式公布,標誌著中國軍用火藥發明階段已走完了全部歷程而勝利結束,開始進入了軍家把硝、硫、炭按一定的組配比率配製火藥,製成火器用於用戰的新階段,這在兵器發展史上具有開創新時代的意義。
因此可以說兵器的發展是科技積累的結果,如果沒有石器武器,就不會出現青銅兵器;沒有青銅兵器,就不會出現鋼鐵兵器,沒有鋼鐵兵器,就不會出現火器。
推薦閱讀:
※酷派從手機神壇的隕落,酷派二十年的發展史
※回看60年中國內衣發展史
※五分鐘帶你領略漢字發展史 老外學中文必備
※古代詩歌發展史
※簡史丨中國的錢幣發展史,曾是領先世界幾百年的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