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愛」真可怕》,《中毒的父母》和《家庭會傷人》的平行閱讀
文字很長,我花了整整一天寫的,如有不客觀的地方,請包涵。【 】部分為書中原文摘錄,寫此文的目的是希望大家更關心父母,分析兩代間情緒形成的原因,找到一個合適的相處模式,或是至少獲得內心的平衡。 小學的時候有一首歌《可愛的家》,相信很多人都記得。有多少人自覺接受著父母給予的一切,優越或普通的物質環境,自由放鬆或刻板壓抑的精神環境。當然我們沒有選擇餘地。許是幸運許是不幸。我們中的人是否會常常沉默或憤怒,面對父母對別人的誇讚引發的自卑,過度保護找不到自我的焦慮或是姊妹間有所偏袒的不平衡,或是沒有家,憧憬卻得不到的悵然若失...... 這些都是現象,一切事物皆有因果。如果你壓抑,內疚,痛苦,沉默,總覺得自己不夠好,對不起父母的付出,總覺得他們操縱或干涉你的人生過多,不如選擇先平靜下來。許常德先生寫的《「母愛」真可怕》讓我第一次站在母親的角度看待這種複雜的情感。每份工作都有假期,而母愛不同,甚至比醫護或警務等特殊職業人員保持24小時開機承受更大的責任和壓力。
【 媽媽的狀況已到了令人擔憂的地步,她們的工作總是超時,她們的風險總是最大,她們的腦袋還被塞滿社會對她們不人性的期待,她們的身份總是多重,她們的愛不知節制,她們像是萬能,什麼事都要她扛下,她們很苦,很容易很苦,苦久了就會變成長途賽跑的選手,終點是孩子的長大成人】 顯然社會過渡「神化「了母愛而忽略了母親本身作為一個人的生理特徵。是人都有慾念,都有弱點,都需要休息,都需要娛樂。可是母親們怕,不管教孩子長大被別人嫌,被嘲笑沒有家教,落伍,無法融入社會,最後被淘汰,碌碌無為慘兮兮終了一生。她們無法停止愛,並且心甘情願沒有假期。 【 在某些沉默里,在某些咆哮中,在某些過度壓抑又過度沉重的時刻,她們在不知不覺中會怕失衡而抓得更緊,一手抓著愛,一手抓著孩子,慌慌張張地走在心靈的鋼索上,這個時候你還期望她身心平衡嗎……在新時代與舊時代交界的母親,她們隨時都可能做出可怕又危險的情緒反彈 我們眼睜睜看媽媽們墜入騾子拖磨的輪迴,我們也深知改善這問題最大的難處在媽媽本身,這是一場千古以來陳舊的惡習,讓女人心甘情願變奴僕的思想延續,只為別人活,美其名叫犧牲叫奉獻 】 家務應該合理分工,沒有母親天生喜歡不停勞作。記得之前的同事是個新媽媽,笑起來很好看。只有在中午吃飯的短暫片刻,她眼裡含著淚,為了孩子一直隱忍,忙碌的工作,巨大的職場壓力,回到家還要照顧幼小的孩子,矛盾重重的婆媳關係一度讓她內心沮喪,婚前覺得愛情和婚姻是兩個人的事,婚後才明白:結婚,是兩個家族的結合,哪裡是兩個紅本,一句承諾那麼簡單。 【愛這個武器有一種特色,她的殺傷力是一種壓力的合成,讓人接受了之後,不敢放掉又非常難受,不願明白又感受清楚 」 或許叛逆的是媽媽她,背叛了她也曾經叛逆的青春,她怎能忘記 那時的叛逆 是多麼需要家人體諒並被帶領的展翼期,第一次將翅膀展,難免碰撞 木偶奇遇記的故事,鼻子變長是一個賣點,它告訴我們人會因說謊而受罰,同時也提醒大家真實的人生沒那麼簡單,就算是媽媽用母愛來說謊,鼻子也不一定變長 輸在起跑點,又會怎樣呢? 大器晚成的人沒聽過嗎,少年得志後來了了的故事多得很,沒有累積足夠的失敗經驗,成功很容易泡沫化 】 有些搞不懂為什麼大多數家長都有明確的期望值,對沒有經歷過的事物存在清晰的判斷和評估值。他們中總是有太多的假想,來自不明未來的恐懼,來自同輩間比較的恐懼。於是出現了很多「隔壁的」「某某家的」天才楷模精英孩子,出現了啼笑皆非的虛構成績攀比。他們是那樣想的,那樣無奈和不平衡,這樣長久下來就容易對孩子形成一種心理暗示。 【長久站在第一名位置的人,即使是大人 ,都有可能上癮 走一條你意想不到的路,一直是我的希望,我一定要從你的錯誤里找出問題的根源,不然我勢必會跟你一樣 ,不懂得愛跟壓力有時是同樣的包裝 」 一個及格的老師,是應該常提醒孩子人人各有專長,不該讓孩子誤以為學校的成績單就是人生的高低,學習之前若沒有了解學習真義的認知,學習就可能是走火入魔的一條路 】 我很少有第一名的時刻,我對這個高度的心境了解甚少。只知道當我跑在前面,四周空無人的時候,一種悲涼和迷茫從腳踝漫上來。大多數母親都愛第一名,事實上哪來的第一名?學業就是一場遊戲一場夢,短暫的輸贏雖然說明不了什麼,卻可以影響你一生的心境。是主宰者管理者的心態,還是看客或是落魄者,這取決於你對這場遊戲的在意程度。僅僅當成一場遊戲,勻出一些空間給音樂,給電影,給遠方的神秘事物,給料理,給愛情。把生命應有的快樂浪費在無止境的追名逐利中,贏了金錢和地位,輸了健康和活力。所以獎狀們,獎盃們,退下吧。 【 就算是大人,很多都是愛聽好話到不可思議的地步,很多大人物和大老闆甚至是一國之君 」 母愛總是給人絕對的尊貴,不能懷疑,不能批評,不能放下,所以導致很多媽媽以為越用力愛越偉大,分寸的拿捏,高高在上的嘴臉如何調到溫和的平等,真正的教育是引發受教育者的興趣而非強壓,多了解孩子的動機比對孩子的行為批判來得重要 】 我的母親對我的生活可以說無微不至。只是極少誇我,我總是懷疑自己不夠好。長期壓抑導致的結果就是發現自己很難取悅自己,患得患失。如果說來自母親的讚美是一顆糖果,我永不擔心會蛀牙。我的讚美更多來自朋友的鼓勵,這也是我如此重視友情的原因。當然,我能理解母親對於成功的理解,對於精英的理解。理解並尊重,尊重卻不認同。 【 教育的最後旅程,會回到你跟孩子學習才真的圓滿,這表示他因你而成熟了,你因他的成熟而回春 孩子需要的是一個真實的世界觀,而非一個不合時宜的紙糊的堡壘,沒有,就不用假裝有,對所有人都要以公平性看待,是媽媽給孩子最起碼的身教與思想 】 要得到平等對話的機會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時候,並不像家長覺得那樣,我們無意願挑戰他們的威信。我們只是很困惑,為什麼不可以質疑傳統和權威?為什麼我們的想法總是不成熟和錯誤? 【想要過度佔有一個人 ,不自覺地包庇和說慌 ,不自覺地依賴和衝突 ,仗著人們對愛的盲目好感,以愛之名 ,侵汝之心 ,不知悔恨 ,形同毒蟲 背叛同類,背叛自己,可見我們還是在心靈很落後的年代,沒有同情心,不知照顧和尊重弱勢群體,很多媽媽都有這樣的羞恥心,她們通常都是心慌意亂地遮掩自己的不安,羞恥孩子的功課比人差,羞恥孩子長得沒人好看,羞恥孩子上台不得體,羞恥孩子到了適婚年齡嫁不出去,羞恥啊,她們不知道這羞恥才是真的羞恥 」 誰都無法讓世界配合我們的需求而改變,但忍耐會帶來思考,痛苦會挖出感受的深度,一帆風順的命運帶來的往往是不知天高地厚的膚淺】 溺愛和嫌棄有時候會並存,你的態度關乎孩子的信心,對於尊卑榮辱的認知。這裡奉勸各位,在被溺愛的時候,懂得感恩和保持理智,衣食無憂不代表你有資格無病呻吟;被嫌棄的時候,懂得自我勉勵,每個生命都有其獨特的價值。 【教官跟菩薩 最大的差別是,教官以為重罰才能取得高分,菩薩在乎別讓學習變成痛苦 」 菩薩的沉默反而讓信徒開始自省,教官的威嚴再怎麼說都像是責罵】 就我個人,真正找到自己的興趣還是在大學以後,念大學意味著什麼,除了好的前途也許沒有多少人真的發自內心的清楚。念完以後也只是換個校門宿舍繼續苦行僧的日子或是走入職場。假設:學=實力=錢=地位=美好的未來,是否可以以此得出 學=美好的未來?學習應該是發自內心的需要,當你大徹大悟,高聲吶喊,卻發現聲音被淹沒在城市的噪音中,消散在閃爍的霓虹中。 【 這世界所有歌頌母親的電影都是苦到爆、忍到死的角色 老公要不是重病,不成材,不然就是死掉,總是生了一堆長大就不合的孩子,命苦的一定難逃婆婆的惡整命慘的一定歷經天災人禍夫離子散,她們的偉大靠的是咬緊牙根以德服人,再痛再心碎最後都不會忘記笑著流淚。這樣一致的樣板說明了普世價值只認定這種標準 」 她們會不自覺把自己的生命掏空,全塞進孩子的所有行程 】 我一直不喜歡那種哭的慘兮兮的電視劇,我媽常說的是流淚就代表懦弱無能。不過我也會哭,一個人默默流淚,我會告訴自己你暫時失敗了,可是你下次會站起來。你的眼淚是為付出的努力委屈宣洩。流淚,未必要別人看到,一直笑著的人,不代表她不在乎,不會受傷,不會流淚。我理解的偉大母愛,也不是犧牲和經歷苦難,而在乎每一次鼓勵,每一次同情,每一次傾聽,每天每個平凡的生命時刻。 歐美研究報告指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倘若未能學到以愛心對待動物的觀念,將來可能造成其人格及行為發展的偏差。下面聊聊《中毒的父母》,這本書是蘇珊·福沃德寫的,從心理治療的角度探討了家庭各種不良影響給孩子造成的長久的心理創傷。漸漸體會到中西方的問題家庭所具有的相似的模式。
【我們的文化和宗教在維護父母權威至高無上方面幾乎是一致的。對丈夫、妻子、戀人、兄弟姐妹、上司和朋友發火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對父母直言相抗卻幾乎是禁忌 在每一個曾經受過虐待的成年人的內心深處—甚至具有很高成就的成年人的內心深處—他依然是個虛弱無能、擔驚受怕的孩子 牆的心理構件可能是各種各樣的,但是桑迪的這堵牆中最普遍的、最主要的材料是一種特別堅硬的磚,叫做"否認』 否認既是最簡單也是最有力的心理防衛形式。它運用虛擬的現實儘可能縮小,甚至否定某些痛苦的生活經歷帶來的影響。它甚至能使我們中的某些人忘記父母對我們的所作所為,使我們繼續對其頂禮膜拜。否認最多只能帶來暫時的寬慰,而代價卻是高昂的。否認是我們情感高壓鍋上的鍋蓋,鍋蓋在高壓鍋上放得越久,積聚的壓力便越大。遲早,那壓力會將鍋蓋砰然頂起,我們便會經歷情感危機 】 伴隨著成長和社會大環境,父母一輩逐漸無法適應,新的聊天工具,新的思維,新的價值觀,對他們來說,這個世界既熟悉又陌生。他們比我們更忐忑不安。吃力地跑在我們後面,感嘆著自己老了的同時,還是不放心意氣奮發的我們。幫助我們選擇的同時,也剝奪了我們的選擇權,選擇內心的獨立和成熟,從而造成「心理斷乳期」的一再延後。父母不是神明,只是比我們早一些來到世間的大孩子而已。 【念研究生時,我讀過的一本心理學書里有幾幅插圖形象地說明了人是怎樣置換自己的情感—尤其是憤怒的。第一幅畫中畫了一個人正遭到老闆的破口大罵。顯然跟老闆頂嘴是有危險的,所以第二幅畫畫的是他回家後對妻子咆哮,發泄自己的怒氣。在第三幅畫里,妻子對孩子們咆哮,孩子們踢了狗,狗又咬了貓。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這一系列的圖畫形象,儘管看似簡單,卻驚人準確地刻畫出了我們是怎樣將怒火從應接受的對象身上移開,發泄到弱者的身上】 情緒的轉嫁幾乎是教育問題中發生的最慣常的衝突之一。父母一方面要求孩子懂得控制情緒,八面玲瓏,一方面又表現地很失控,讓孩子誤以為發表觀點的方式一定要這麼情緒化。我曾經和一個朋友討論過髒話的問題。要怎樣發泄情緒,這應該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但是大體上,不能傷害到無關的人。假如我們每個人都長期壓抑情感,最後還會有人真摯的笑或在乎別人么?那麼這個世界如同殭屍叢林。將會多麼可怕?!我認為情緒問題不在於該不該宣洩,而在於怎樣宣洩,在哪裡宣洩,代價是如何。 【傷痕是看得見的,所以至少人們還會同情你,而責罵只能讓你發瘋。那傷口是無形的,沒有人在意。真正的傷痛比侮辱好起來要快得多 我真是再也不能這樣下去了。我差不多快50了,卻對人家對我講的幾乎任何事都神經過敏。我不能按別人的字面意思去理解人家的話,總覺得他在嘲弄我。我覺得妻子在嘲弄我……覺得病人在嘲弄我。夜裡我躺著不睡,想白天大家都對我說了些什麼……我在什麼事情中都想找到惡意。有時候我覺得自己快要瘋了 與同子女競爭的父母宣稱的要為孩子著想相反,他們隱秘的目的是保證孩子不超過自己。那無意識中表露的信息是強有力的:"你不能比我更成功",或者"你不能比我更有魅力",或者"你不能比我更幸福"。換句話說,"我們都有自己的極限,我就是你的極限" 有些在言辭上虐待子女的父母不屑於以冠冕堂皇的理由掩飾自己。相反,他們用殘忍的侮辱、訓斥、譴責以及貶損的綽號痛罵孩子。這類父母對自己給孩子造成的痛苦以及永久性的損害極其麻木不仁。這類露骨的言語虐待會像牲口身上的烙印一樣給孩子留下深深的心理傷痕,傷害孩子的自尊 】 請不要笑,我真的接觸過這樣神經過敏的人,有個在法國留學的女生,因為受不了她受到的所謂歧視,將別人的誇讚理解為諷刺挖苦。有些類似於精神分裂症的「幻聽」,這是一種很可怕的心理癥狀。我不知道她究竟遭遇了怎樣的不平等,總之,要融入別人的文化的確很難,但你至少要有寬容平和的心態。這樣的心態顯然將影響她今後的人際交往。來自家人的挖苦,則會比這些不相干的人更深刻。他們通常自卑,怯弱,默默承受不平等,很不幸這好像正是我們的傳統所神化和信奉的「隱忍」。每個人終其一生一定會經歷挖苦嘲弄,你會被打敗,也會獲得重生。用更燦爛的人生去面對所有的嘲笑鄙夷和挖苦吧。 【 應當允許孩子們犯錯誤,並且讓他們體驗到犯錯誤不是世界末日。他們原本就是這樣獲得在生活中做出新的嘗試的信心的。中毒的父母強加給孩子的是無法達到的目標、不可企及的期望,以及朝令夕改的規矩。他們期望孩子對此做出反應時表現出的成熟程度所需要的生活閱歷,是孩子力所不及的。孩子不是小大人,但中毒的父母期望他們的所作所為像小大人一樣 我們都害怕面對在父母問題上的現實,都害怕承認以前沒有從父母身上得到,現在也不會得到自己所需要的東西的現實。但除對峙外的選擇就是伴隨著這些恐懼生活下去。如果你迴避主動採取積極的行動,那麼就只能使自己的無助感和無能感根深蒂固,就會傷害自己的自尊心 】 原諒總是比厭惡要難,我暫時沒有為討厭的人祈禱的內在動力。交到不好的朋友,給你一種參考和判斷的依據。自此你懂得適時遠離,知進退取捨。不過是人,誰沒有犯錯誤的時刻,只是錯誤的大小和程度的區別。不要總是提醒你的孩子以前的過錯,沒有人有義務為了一些並不是太嚴重的小事背上沉重的懺悔錄。更何況動機只是單純的相信人性本善。如果一個人放不下過錯,就不可能平靜走向未來。更何況不經歷過錯,人格要如何建立,心智要如何成熟? 【正像希臘神話中的英雄尤利西斯的船員們將其綁在桅杆上,使其在聽到海妖的歌聲時不致抵禦不住那令人神魂顛倒,但致命的歌聲一樣,你的朋友、心理醫師、配偶或這些人合在一起,也可以將你綁到自己那救命的情感桅杆上去。他或她可以給你關愛和肯定,這種關愛和肯定對維持你對自己和自己做出的重要抉擇的信心來講是必要的 年邁多病未必能使中毒的父母更樂於接受事實。有些父母晚年會失去鋒芒,面對自身的末日可能會使他們更易於為自己的行為承擔一定的責任。而有些父母感到自己來日無多,便越加死抱著原有的觀念、虐待子女、無端發火這些行徑不放。對你實施攻擊或許是他們知道的排解自身消沉和恐懼情緒的惟一手段。這些父母也許會帶著憤怒和仇視的心理走進墳墓,甚至連承認都不會承認你。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得把必須講的話講出來】 與父母對峙,不得不說每個人心底都會有一絲怯懦。對話需要勇氣開始,需要時間平復。但是的確是一種改善雙方關係的最佳途徑。問題總是得面對,這個社會也是這樣,總是一堆指手畫腳的提建議者,而真正解決問題的卻寥寥無幾。在我面對父母提出的擔憂的時候,常常說的是:如果我們不去解決問題,那麼它永遠是問題。 書中提到的關於特殊家庭狀況問題的章節,由於筆者對此了解甚少,故在此不展開討論。 最後聊的是約翰.布雷蕭寫的《家庭會傷人》。我和酗酒家庭的孩子有過對話,感覺得到她們對於家長的仇恨和憤怒,這樣的家庭通常配有一個懦弱的母親。她們得同時扛起父親的責任。她們的童年伴隨著家暴,爭吵和無數打罵眼淚度過。這些都是驚恐的回憶,如同恐怖片一樣的童年陰影,伴隨著她的人生,直接影響著價值觀,家庭觀念。
【成熟的人能區分且接受自己和他人是不同的個體,能建立清楚的自我界限(self-boundary),有良好的自我概念,也能夠和自己的家庭系統建立良好而有意義的關係,但是又不會過度融入家人的生活里而迷失自己,這表示他一自由運用情緒,不會滿腹怨憤,也不會愛某個人太深切,可以在恰當的時候選擇不帶罪惡感的離開 不健全的家庭來自不健全的婚姻,而不健全的婚姻是由兩個受內心空虛所驅策的人建築起來的。悲哀的是,不健康的人往往會被那些跟他們一樣,或者比他們更不健康的人所吸引,他們的再度結合,使家庭的不健全具有了代代相傳的特性 沒有完整的自我和自尊,一個人很難真正去愛別人,任何生物在不完整的狀況下,都有一種動力去趨向完整。 一旦接受了最親密的兩人之間也存有無限的距離時,而且更愛那存於彼此之間的距離時,美妙的共同生活才能發生,婚姻要求雙方守住寂寞與尊重獨特 高度分化的人才是真正自主和獨立的,這並不意味著不需要別人的愛和關懷,而是渴望愛和被愛的同時,並沒有忘記自己也有獨立生存的能力,他們都知道要為自己的認識、感覺、觀念及幻想負責,也知道要為自己的生命以及快樂負責,因為別人不會比自己更能帶來快樂。分化良好的伴侶各自有能力化解自己在愛的關係中幻想不實的部分。因此,他們能真實而成熟地彼此相愛 兩個期待藉由婚姻使自己完整的人,結果會比婚前更不完整。這或許可以說明眾多怨偶的由來及離婚率逐漸上升的原因 許多相互依存問題的特質都被文化所包容而視為正常,而我們明白所謂的正常不過是約定俗成或心照不宣而已。然而,眾人的共識是否就一定正確呢?似乎尚有待商榷 】 所以說結婚不能盲目,不存在「大家都買鹽我不買就是異類」這樣的集體心理暗示怪圈。這是一種選擇,只要出於自我意願,並且在不損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都應該被尊重。否則你只是不小心扯開了另一場悲劇的序幕。在家庭中,保持獨立人格是件很難的事情,大家有生存空間和精神空間的捆綁,利益和子女撫養權的捆綁,倘若引發戰爭,很直接的結果就是爭奪撫養權和財產。也有的家庭成員,為了下一代的幸福選擇勉強湊合地過日子。這樣的逃避顯然只能自己為後半生的痛苦買單。 【自我接納是導向完整人格的大道,當一個人無法接觸他真正的感覺、需求及想法時,他就跟自己分裂了,那些所謂的「應該」、「必須」,「絕不能」等,都是導致個人跟自己分裂及疏離的內在枷鎖。人常常在心裡跟自己交談,由內在自我的交談中所引發的交戰,造成不斷的衝突及內心的掙扎,這使為什麼的存在產生困難,陷入不確定的狀態,什麼事情都要在心中斟酌一番,「我應該」或者「我不應該」,像破唱片一樣在心中重複播放,自我因而迷失在內在的對話中,跟真我越離越遠,這會消耗我們的精力,降低我們的功能 接受別人與自己不同的能力是基於個人的獨立程度,兩個能夠獨立的人才能悅納異己 我們是否會一直瞧不起自己,與內在的自我形象有關,如果我們的自我形象充滿缺陷,而且有過許多被羞辱的記憶,那麼羞愧便深深地刻印在腦海,因為我們必須非常努力才能使自己在治療後,不會再度掉入自貶的陷阱 】 前陣子看了「普羅特斯綜合症」的相關報道,這絕對比看《家畜人鴉俘》還要震驚,畢竟後者只是沼正三構築的一部重口味獵奇小說。前者則是真實存在的一起罕見病例。我看到有的患者面帶微笑,被他們不可思議的頑強所打動,在心底掠過一絲深深的敬畏。也更覺得擁有年輕和健康的我們,沒有資格抱怨。應該竭盡所能地快樂地生活,從幫助他人的行動中感受愛,學會尊重和包容,這對人格的健全是多麼重要。 【只有在為人父母后,才會發現自己早年的脆弱。多年來,那些脆弱的感覺已經被自我防衛系統深鎖,當我們不知不覺地又控制了孩子,使孩子重新經歷我們幼時的遭遇時,其實是想要贏回當年被父母奪去的力量和尊嚴 在不健全的家庭里,人會不由自主地去尋覓失去的樂園,周而復始,循環不休,人們常會發現自己找到的滿足需求的替代品,只不過是另外一個幻象而已——名望、地位、新的性伴侶等等,都無法補足隨著童年真我消失而逝去的內在整合感,心靈空虛是一種內在的狀況,外在的事物無法喚回已逝的童年,發掘小時候的原始痛苦,表示我們打算放棄某些心理防衛,不再在幻想中美化父母,這並不表示要批判父母,只是為了找回自己當年不敢承認的痛苦,並徹底釋放它們 生活在批評中的孩子——學會指責;生活在敵意中的孩子——學會爭戰;生活在羞辱中的孩子——學會自貶 沒有受過傷的心是空洞的。你的悲傷越深刻,你的喜悅就越豐富 伯恩的人格理論指出,每個人都有三種自我狀態——成人、父母和小孩。其中成人的自我狀態(adult ego state)是指目前的理智生活,能夠選擇並與現實生活保持接觸;父母的自我狀(parent ego state)是指擷取父母的價值觀,態度而未經省察,篩選;孩子的自我狀態(child ego state)則涉及我們豐富的情感生活和童年的感覺。許多人都同意,我們曾走過的童年至今仍在內心深處保有完整的感覺、思考和慾望的能量,兒時心靈的創傷或需求未得到滿足,某些能量會收到阻塞,大部分受阻的能量成為被壓抑的情緒 所謂「修正經驗」(corrective experience)是回到過去,及釋放受阻的能量,而且打通受阻的能量,使其產生建設性的運用 」 】 在反省父母行為的同時,也試著想想,我們是否能平靜地接受他們的意見,是否能對對方有客觀評價,是否還能平靜地聊天。有人說:孤獨是一輩子的習慣。也許是吧,只是我們要試著冷靜,試著透過諸多現象挖掘本質,也許你會豁然開朗,至少不讓痛苦無休止地折磨,影響你今後的人生 【 年齡會帶來智慧,在我們一步步度過生命的關卡,克服重重危機後,智慧的最佳定義是在事物中分辨輕重的能力,在智慧中我們能看見事物的全貌,因此智慧需要足夠的時間的孕育才能累積而成 以前我們的自我意義取決於行為好壞與成就高低,而現今,我們將超越自我及自我層面的著眼的意義,我們不再完全注重「做什麼」,而將關心的焦點放在「是什麼」,它讓我們開始了解自己存在的本質——我們的真我,這種了解不是歷史性,也沒有時間性,卻是出自於我們恆久的內在 馬斯洛形容完成自我實現的人,喜歡傾聽別人對他們的一件,但很少受其影響,他們的意識是和諧一致的,對他們來說,工作和遊戲沒有什麼兩樣,他們越是天真而有赤子之心,也越發成熟,越是獨立自主,也就越發合群 尋找一個地方,比家更溫暖,比地球更寬大,永不被遺棄,永不再孤單,且不被完美主義驅策的地方】 這讓我想到了弗洛伊德提出的《人格結構理論》所涉及的自我,本我和超我。具體的概不贅述。我想說的正是很多人拚命努力,走在看似成功的陽關道,卻內心空洞茫然。曾經看過一篇文章,寫的是各種收入男人的幸福程度,年收入3萬的男子滿足於小情小愛,還沒有太多的責任感,因為短暫沒有能力改變現狀,也就安於現狀。10萬的考慮著結婚,疲累於房貸,再到20萬,100萬,壓力隨著收入的增加逐步擴大,到了一億的收入,此人整天開著豪車尋死,因為該有的他都有了,不知道以後的目標是什麼,人生的意義是什麼,只是麻木地活著,麻木地等死。這裡不是鼓勵大家消極怠慢,而是至少你得建立一種內心的價值,是在金錢和地位之外的,真正支撐心靈的東西,也就是生命的意義。 三本書討論了很多,涉及到生活的諸多方面,挑開了很多家庭的問題,很多人的心理疾病。看完以後,相信你們定會有所觸動。但願是變得更勇敢吧。 ------------------------------------------------------------------------------------------------------------------------------------ 以下摘自新浪網《性格特點起源於生命頭五年》(參考《精神分析引論》中人格發展理論) 弗洛伊德劃分兒童心理發展的五個階段為: 口欲期(0-1.5歲) 他認為這一時期人主要的需求是獲取口唇的滿足感,即嬰兒通過吸吮母乳而獲得口唇的愉快感。他認為當環境滿足了人的口欲需要,嬰兒就會順利地建立起正常的母嬰或親子關係,獲得安全感,在今後的成長過程中對社會產生信任感,從而發展出自信的性格。口欲需求受挫,表現為沖滿不安全感,影響今後的人格成長,人將會出現自卑,自戀的性格缺陷。如果口欲需求過度滿足,會出現「口腔性格」,即表現為過度依賴、嫉妒等性格特徵。部分孩子在出現不安全感時就會產生咬手指的現象,即可解釋為他們由於環境改變而出現了不安全感,從而利用滿足口欲的需求來達到自我安慰的目的。 肛預期(1.5-3歲) 肛預期是指這一階段的幼兒通過訓練,能正常排便而滿足舒適的慾望。二歲左右的兒童與父母間的關係開始產生巨大的變化,他們的自主意識大為增強,出現「第一次逆反期」。這一階段幼兒的心理成長需求就會得到滿足,他們會繼續建立與父母的親密關係,表現出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並能夠在今後發展與同伴和他人的社會關係。但如果父母過於放任不給予正確的訓練,或施以過於強硬的壓抑,都會使兒童發展慾望受挫,則會固結為「肛門性格」:或表現為某種迂腐、偏執的性格特徵,如: A.特別遵守秩序,愛清潔,過分認真; B.吝嗇,節儉,愛錢; C.固執,不靈活。 或表現出強烈的控制欲與攻擊性(施虐)、報復性。 性蕾(俄底普斯情節)期(3-6歲) 3-6歲指這一時期兒童的興趣會轉向異性器官,愛戀異性父母,並由此使兒童學會與家庭其他成員之間都建立起親密的關係,從而具有對社會生活更廣泛的適應性。三歲後的兒童開始了他們的社會性的發展,也就是從這一階段開始,兒童從自以為是母親與家庭的「共生物」,開始真正向一個「社會的人」轉變。他們開始向家庭以外去尋找情感的寄託、生活的內容,於是,他們也開始了對「人」的認識更加深入全面了 。對「人」深入認識的表現是孩子發現兩性父母的愛戀,即戀母情節的出現,這時期兒童的發展需要表現為:男孩需要向父親仿同;女孩需要向母親仿同。如果家庭不能給予兒童相應的發展需求的滿足,一是會令「俄底普斯情節」壓抑在人的潛意識,從而變成成年後神經症及其他心理障礙的根源;另一是兒童會缺乏人際關係的正常學習,成年後表現為處理人際關係的無能感。 潛伏期(6-10歲) 一個相對平靜的階段(冬眠),兒童的興趣投向外界,與同伴的社會關係發展迅速,並奠定一生的人際關係的基礎。 青春期(10-20歲) 兒童進入軀體成熟,並且完成在家庭以外的親密客體關係的建立過程,並使自己的觀念與社會文化價值同化及適應,達到人格形成。
推薦閱讀:
※不是叛逆,是姐姐在爭奪母愛
※母愛芬芳,送給十二星座媽咪最特別的禮物。
※母愛的級別
※母愛如歌:《遊子吟》新唱
※母愛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