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星空:宇宙之美?圖片

璀璨星空:宇宙之美 圖片集

浩瀚的宇宙無邊無際,燦爛的星光猶如明珠般閃亮,星雲的美令人神往...看著那令人窒息的無與倫比的美麗宇宙,才使我們感嘆人世間的美只不過象星雲中的一粒塵埃,那麼渺小那麼暗。

船底座星雲

船底座η星雲又叫卡利納星雲,也稱為鑰匙孔星雲、船底座大星雲、η卡利那星雲、或NGC3372。是銀河系人馬臂內距離我們9000光年的巨大星雲,位置在船底座,包含有數顆O型星。船底座大星雲是一個包圍在船底座η星,銀河系內最大和最亮的恆星之一,周圍的巨大亮星雲。雖然它距離我們十分遙遠,但星雲中央區域依然明亮得足以讓肉眼看到(不過在赤道和南半球觀察較佳)。

這顆恆星可能是我們銀河系中最巨大的恆星之一,估計是太陽的100多倍。它發射出的能量大約是我們太陽的五百萬倍以上。這顆恆星仍然是恆星天文學中最重要的疑問之一,哈勃的新圖象使問題更加深入。總歸,這顆恆星的爆發可能提供了一些獨特的線索,從樸實無華的恆星雙極爆炸到恆星產生的氣體流動。

壯美的星暴星系

星暴星系(StarburstGalaxies)是一個星系中有巨大的恆星形成的暴發區,它的特徵是紅外光度明顯高於光學光度.普通的星系比如銀河系也形成恆星,但是形成的速度很慢.而在星暴星系中,恆星的形成是非常劇烈的.如果星暴星系能夠保持穩定,它內部形成新恆星的宇宙氣體消耗的速度非常快.著名的星暴星系有大熊座的M82星系.星暴星系以迅猛的速度產生新星,同時又以迅猛的勢頭引起超新星爆發

黑洞來自星暴星系?

超大型黑洞的形成需要龐大的質量,因此它也許是由許多小黑洞聚集而成的。從這個思路考慮,一些科學家提出,超大型黑洞是由星暴星系產生的。

 很久以來,天文觀測表明,在星系合併和相互作用的地方,經常出現圓盤狀的恆星形成暴。最近人們認為,即使兩個星系不合併,靠得很近的星系之間的相互作用也能使星系旋轉不穩定,導致氣體如漏斗般向核心聚集,點燃了圍繞核心的星暴。

星暴星系以迅猛的速度產生新星,同時又以迅猛的勢頭引起超新星爆發。最終,產生了大量的太陽質量級別的黑洞。這些黑洞再集合周圍氣體,變成質量更大的黑洞。科學家推測,這些距離很近的黑洞有可能會相互合併,形成巨大的黑洞。

星暴星系有足夠的物質來形成超大型黑洞。但是很可惜,根據目前的理論計算,這樣的黑洞合併方式太緩慢了,即使經過100億年,黑洞聚集的氣體質量也只佔其自身質量的百分之幾。

據美國《新科學家》網站報道,美國宇航局戈達德空間飛行中心科學家通過對大量觀測數據的分析和研究近日正式得出結論,大約有1400多個星系正在以極高的速度向宇宙的邊緣流動。這種由眾多星系所組成的龐大星系團就是所謂的「暗流」。科學家們宣稱,暗流的奇特運動表明另一個宇宙的存在。

早在去年,戈達德空間飛行中心科學家薩沙-卡什林斯基和他的同事就已經發現了大約由800個星系所組成的星系團的異常運動。卡什林斯基的研究團隊通過威爾金森宇宙微波各向異性探測衛星(WMAP)在宇宙大爆炸的「餘輝」中對這些星系的運動進行了觀測和研究。他們發現,「餘輝」中的光子與星系團中的電子相碰撞,會引起「餘輝」溫度的變化。科學家們再將X射線觀測數據與WMAP數據進行綜合研究發現,這些星系正以每秒1000公里的速度向宇宙邊緣某個特定方向移動。

當時,許多科學家曾懷疑這種暗流是否會在後續的觀測中再次出現。現在,卡什林斯基研究團隊終於證實了暗流的存在。他們在最新的分析結果中發現了大約1400個流動的星系,而且這僅僅是整個暗流的一小部分。目前暗流距離地球大約有30億光年,仍然處於可見宇宙的範圍之中,但比之上一次發現時的距離已經增加了一倍,這表明暗流仍在飛速向外流動。

暗流的異常流動現象很難用常理解釋,因為根據標準宇宙爆炸圖,宇宙整體結構是由隨機量子波動所產生的,物質也是均勻擴散的。因此,對於這種異常現象只能用宇宙外力量來解釋,即牽引這種物質流的力量來自可見宇宙之外。可見宇宙之外可能存在著一個更大的宇宙結構。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科學家勞拉-莫茜尼-豪頓認為,這是相鄰宇宙存在的證據。

儘管卡什林斯基的新發現證實了暗流的存在,但是也有科學家對此並不認同。威爾金森宇宙微波各向異性探測衛星首席科學家查爾斯-貝內特認為,這種對星系觀測數據的分析沒有任何統計意義。他表示,「即使查遍所有的觀測資料,都無法找到暗流存在的確切證據。」

從遙不可及的遠古時代開始,人類就想知道地平線以外究竟存在著什麼。在與生俱來的好奇心、野心以及求生本能的驅使下,我們不斷前行,去探索遙遠而神秘的土地。從大約2萬年前的上一次冰河世紀起,人類無畏的探索就帶來了自身的擴展。通過步行、騎馬或者乘船等方式,人類探查了地球上絕大多數的神秘之處。

隨著歷史的演進,我們的視野拓展到地球之外的廣袤領域。17世紀初,望遠鏡出現了,到今天為止,我們業已發現一個不斷增大的宇宙物質層次結構——從我們的日心行星系統,到其他帶有行星系統的恆星;從充滿恆星和恆星系統的星系∞,到星系群和星系②;一直到我們視力可及的最遠處那些由星系和星系團構成的絲狀結構。今天,藉助望遠鏡、電腦,再加上一沓用以演算的稿紙,我們繼續向縱深探索著,去尋找空間的盡頭——也即時間的起點。

在上一個千年的絕大部分時間裡,我們把宇宙與今天稱之為太陽系的東西等同起來,認為滿天繁星只不過是位於行星外的一個球面上的裝飾物。直到19世紀,人們才最終意識到這些細微的光點其實是遙遠的太陽,它們離我們非常遠,遠到其發出的光需要很多年才能到達地球。這些孤獨的恆星看上去散佈於空間之中,科學家們在爭論它們是否會永遠延伸下去,或者是否會存在一個終點,而在這終點之外是空蕩蕩的一片。天文學家繼續向空間的深處探索,他們確實找到了終點。我們的太陽看起來是大量恆星中的一員,並和這些恆星一起,處於被他們稱作銀河系的系統之中。而在銀河系邊緣之外,則是無盡的黑暗。
推薦閱讀:

冬季,你的星空是冷艷的嗎
能不能/怎樣能在用手機拍下夜裡星星的照片呢?
來!一起回望中國的星空
今天是世界航天日!一起來欣賞宇宙中不一樣的「煙火」
史上最好的紐西蘭小眾旅行攻略,沒有之一|「心之藍」之旅

TAG:圖片 | 宇宙 | 星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