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吳清源到底有多牛逼?
吳清源先生於今日仙逝,估計會有不少人覺得奇怪,一個下圍棋的日籍華人,去世了為什麼要鬧得這麼大張旗鼓的。如果仔細翻一下關於吳清源的新聞,會發現一周前恰好是他的百歲生日,於是數百社會名流齊聚北京為他舉辦了盛大的慶典。奇怪的人可能就更要奇怪,什麼楊振寧,聶衛平,張震......三教九流什麼人都有幹嘛聚在一起給這麼個老頭過生日?
雖然滿腔緬懷之情,但是我覺得這個時候,可能做個吳清源先生的科普更有意義一些。
首先要說明吳清源先生的職業:圍棋手。他一輩子都干這個,沒幹過別的,目測也干不好別的。這就牽扯到圍棋是個什麼東西——簡單地說,中國總講「琴棋書畫」四藝,其中的「棋」就是圍棋,是種很有些年頭也很複雜的棋類。
自古以來,圍棋手的身份都有些特殊。因為四藝之中,圍棋就比較特殊。另外三藝都是純粹的藝術,講究的是知音難覓,縱然有高下之分,也是人們主觀評判出來的——圍棋不是,本質上講,圍棋首先是一種競技棋類,只要下棋,必分輸贏。但是圍棋和象棋軍旗跳棋飛行棋大富翁遊戲棋又有些不一樣,圍棋比較玄乎,他除了純粹的輸贏之外,包含的內容比較多。就像讀本紅樓夢,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一個道理,參考《天龍八部》擂鼓山「珍瓏棋局」那一段的描寫,不同的人透過圍棋會體會到一些不同的東西。所以圍棋手自古以來的身份也比較詭異,跨度非常大——下的好的,叫國手(國手這個詞僅限於圍棋,別的棋類哪怕你再強,也不能享受這個稱呼),享受國士待遇,受到全社會的尊敬;下的不好的,在街頭擺個棋攤讓大家來下,一盤幾文錢,和別的街頭賣藝的也沒什麼區別。
吳清源就是一名純粹的圍棋手。他以圍棋謀生,以圍棋養家,也以圍棋名留青史。
吳清源先生的一生是天才的一生,戰鬥的一生,也是孤獨的一生。可以說一輩子沉迷於圍棋之中,除了圍棋,他什麼都沒弄明白,活的稀里糊塗,甚至還弄出了個漢奸的名號。他生於福建,幼年全家就遷居北京。由於出身名門望族,從小衣食無憂,加上父親本身曾經留學日本,是個超級圍棋迷,所以他才能接觸圍棋並且沉迷其中。那個年代正趕上民國初年,社會動蕩,一般勞苦大眾沒心情也沒工夫研究圍棋這種東西,所以研究圍棋的前提基本上就是衣食無憂。吳清源很早就顯露出過人的圍棋天賦,在福建罕逢敵手之後,在北京也迅速打響了名頭,11歲成為段祺瑞的門客,每個月靠下棋可以領100塊大洋。恰逢那時趕上家道中落,所以吳清源很早就依靠下棋補貼家用了。考慮到100塊大洋那時驚人的購買力,只能感嘆天才就是牛逼。
吳清源一生的轉折來源於1925年他11歲的時候,在一個台灣人的撮合下,當時在北京已經打出了名頭的吳清源被安排和一個日本高手下了一盤棋。說是日本高手,據考證也就是職業初段的水準,最終吳清源險勝。這盤勝利引起了一個日本商人山崎有民的注意,他開始考慮想辦法讓吳清源去日本學棋。
這裡就牽扯到了第二個問題——好端端的在中國學棋不行嗎?幹嘛要去日本學棋?
事實上,不行,那時候想學棋,還只能去日本。
雖然圍棋這東西是我們的老祖宗黃帝他老人家閑著無聊發明出來的,但是經過了幾千年的傳承之後,到了民國在中國已經很是式微,原因很簡單,之前也提過——天天兵荒馬亂的,大家腦子裡想的都是填飽肚子和別被幹掉,誰有心思學圍棋這種東西?本身學圍棋就費時費力,有這工夫多種兩畝地不好嗎?反倒是當年的遣唐使在返回日本的時候把圍棋這玩意帶了過去,日本那時候什麼都學中國,一看這玩意在中國都算是有文化的玩意,立刻開始仔細鑽研,幾百年下來,讓他們鑽研出了門道,論棋藝水平,到了20世紀初,兩個國家根本就不在一個數量級上。差距的大小基本可以參考CBA和NBA,或者中超和英超。
山崎這人有日本人特有的認真,自從見了吳清源一面之後,他就把帶吳清源去日本的心思給堅定了下來。在他看來,吳清源是圍棋天才,這種天才留在中國就是浪費,只有日本才能發揮他的才能。恰好山崎作為一個圍棋迷,認識當時日本棋院的瀨越憲作名譽九段,於是他沒事兒就給瀨越憲作講:中國有個天才少年吳清源啊,你一定要看看他的棋。講的次數多了,瀨越憲作也來了興緻。
於是接下來1926年1927年吳清源分別和旅中的日本棋院職業棋手下了幾盤棋,吳清源表現優異,去日本學棋的事情也正式提上了日程。1928年的時候吳清源以日本棋院的留學考察生的名義正式東渡日本,那一年他14歲,孤身一人,留學生每個月有200個大洋的補助,而當時他家就指望他這200個大洋養家糊口。
接下來的5年中,吳清源的棋藝突飛猛進,名頭也越打越響,簡單的說就是一路從青銅5殺到了鑽石組,成為了當時日本矚目的新星。但是真正讓吳清源開始全日本聞名的,是1933年他面對秀哉名人乾的一件大逆不道的事情。
這裡牽扯到了第三個問題——秀哉名人是誰,對他干點啥就能稱得上大逆不道?
日本是一個等級制度森嚴的國家,在圍棋上也是這樣。從江戶時代開始,日本就形成了最強的四大圍棋世家:本因坊、井上、安井、林。但是其他三家遠遠不如本因坊家,因此漸漸的本因坊家在日本棋壇就擁有了至高無上的地位,可以看做日本棋壇的皇族。但是本因坊世家並不以血緣來傳位,而是師徒傳授。每代的世家掌門人都被稱為「x世本因坊」,弄得一股濃濃的「第x代火影」即視感。而一世本因坊日海在位的時候,織田信長冊封他為「名人」,從此世家與稱號系統結合,日本在執政者的支持下形成了正式的棋士制度。這個秀哉名人,就是第21世本因坊,也是最後一位世襲本因坊——秀哉在去世前把本因坊稱號捐給了日本棋院,建立了本因坊比賽,從此以後每屆的獲勝者即自動成為下一世本因坊。如果是日本人獲勝,還要因此改名。比如山下敬吾2012年拿了本因坊冠軍,從此他就多了一個名字「本因坊道吾」。
1933年的吳清源因為成績優異,戰勝了多位同齡對手,獲得了向21世本因坊秀哉名人挑戰的權利。說是挑戰,但是在當時的日本看來,不過是獲得了讓秀哉指導一下的機會。就好像你在中忍考試的時候,因為前面表現優異,在最後一關獲得了和火影交手的機會,正常人的第一反應,應該是好緊張好激動,然後又覺得自己沒有希望獲勝。但是吳清源先生身為天才這個時候就顯露出了他與眾不同的高逼格——他決定用他研究出的新布局戰術打敗秀哉,相當於這位幸運的中忍打算用新開發的忍術做掉火影。這一年,吳清源19歲。
這盤棋吳清源執黑先行,第一步下在了右上「三三」位,這個位置在本因坊一脈看來,叫做「鬼門」,是絕對不允許在開局第一手下的地方。所以吳清源同學這一手的意思就很鮮明了:做好準備,我是來打你的臉的。
緊接著吳清源的第二手和第三手分別下在了星位和天元,這是歷史上從沒有過的下法,而且充滿了藐視權威的意味——因為那時的日本人布局從不下星位,第三手天元這種事更是只有欺負實力弱於自己的對手才會下出來,在至高無上的秀哉面前這麼下,擺明了不給前輩面子。所以這盤棋第一天的棋譜被讀賣新聞社刊登在報紙上之後,全日本轟動——大家都知道了有個大逆不道的小孩子在秀哉名人面前裝逼。
由於吳清源的招法完全出乎秀哉意料之外,事實上他這輩子從沒見過,所以秀哉早早宣布打掛結束了第一天的對局。
這裡牽扯到第四個問題——為什麼會有「第一天的棋譜"?什麼叫打掛?
原因很簡單,在那時的日本,上手擁有隨時暫停棋局的權利,下的不舒服,說聲「我頭痛打掛謝謝」,棋局就暫停了,只能第二天再戰。秀哉作為上手,就享有這種權利——所以這盤棋從1933年10月16日開始,下到了1934年1月29日,下了整整3個半月,期間一共打掛了14次。而每天打掛之後,讀賣新聞社就把今天的棋譜刊登在報紙上,基本上第二天就會搶購一空,也算趁機撈足了銷量。
需要說明的是,秀哉名人很不地道,他每次因為頭痛打掛之後一回家,頭立刻就不痛了,而這時他的家裡已經坐滿了他的弟子,各個都是職業棋士,然後大家就開始研究吳清源今天又下了什麼棋,我們應該如何應對,明天我們又該下點什麼,活生生的專職參謀。而吳清源同學在這3個多月里還有11盤比賽要下,因為他是職業棋手,不下比賽就沒有出場費,就沒法賺錢養家。
比賽一直到一大半的時候,吳清源都佔據明顯優勢,但是最終秀哉的弟子前田陳爾五段發現了第160手的妙手,幫助秀哉挽回了劣勢,最終吳清源以2目惜敗。
秀哉名人利用這場勝利保住了最後的顏面,但是吳清源同學的名氣已經打響:全日本都知道有個中國小子敢跟秀哉名人裝逼,而且還幾乎成功了。吳清源下出的新式布局也正式進入了大家的視野,介於它幾乎幹掉秀哉的強大威力,再也沒人敢視其為邪魔外道,而是開始認真研究。而且由於吳清源同學在這盤棋中遭受的不公正待遇,打掛這個制度隨後就基本被取消了。
但是在這一年,吳清源迎來了人生中第一件備受爭議的事情——作為日本棋院的特派棋手去東北和偽滿洲國的皇帝溥儀下指導棋,並且隨後在1936年加入了日本國籍,而此時九一八事變已經發生了5年。從此掀開了關於他是不是漢奸的討論,這個事情很複雜,我以後會仔細講。
到了1938年,前面提到的本因坊秀哉名人宣布引退,按照慣例要下一盤引退棋。這盤棋的對手是吳清源先生的好友,當時日本棋壇的另一位高手「鬼童丸」木古實七段(對你們沒看錯就是大蛇丸的手下那個鬼童丸),最終失去了打掛特權的秀哉名人不敵。於是大家想,第一人隱退了,那麼戰勝了第一人的木古實是否就是最強了?但是一想還有吳清源,又覺得這事兒沒準,於是決定採取最直接的辦法,讓這兩個人比一比,不就知道誰最強了?
上一次嘗到了甜頭的讀賣新聞社立刻攛掇出了一場在鎌倉舉行的十番棋對決。這一年是1939年,昭和14年。從此,吳清源開始了他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十番棋制霸年代,在這期間,他達成了真正的天下第一,獨孤求敗。
首先要說明一下日本的十番棋有什麼特殊的地方:簡單的說,這不是單純的連著下十盤棋,而是賭上身為棋士全部榮譽的戰爭。
那個年代的圍棋,還沒有「貼目」或者「讓點」一說,所以執黑先行代表搶佔了先機,是具有優勢的。那麼十番棋,要下10盤,到底怎麼決定誰下黑棋誰下白棋呢?日本人的解決辦法是:根據棋力,也就是段位來判斷。
雙方段位相同,為平手,那麼下棋的時候是「平先」,也就是一人一盤黑棋,誰也不佔便宜;一方高於另一方一段,那麼就要採取「先相先」手和,也就是低手第一盤執黑,接下來的每三盤棋裡面有兩盤棋執黑;如果實力差距更大,就要採取「定先」,也就是低手的一方永遠執黑;差距更大,就要採取「先二先」,然後是「二先二」,「定二」......以此類推,優勢越來越明顯。也可以理解為dota或者lol的中單solo,如果實力差距大,一上來按規定高段位的必須先白送低段位的人頭,至於送幾個要看段位差多少,送完才正式開始比賽。
為什麼說日本的十番棋賭上了職業棋士的全部榮譽?因為十番棋規定採取升降制,也就是每當雙方的勝局差達到4場(4:0,5:1......)的時候,落後的一方就降半先:原本大家是平先的,改為先相先,原本就是先相先的,改成讓先......被降半先在日本的職業棋士看來是不可以被容忍的——因為這意味著自己不具備和對手平等對弈的資格,自己是「下手」。從此以後不論在任何場合,只要相同的兩人進行十番棋比賽,那麼先前的升降級要被累計,也就意味著自己一輩子在對手面前就沒有抬頭做人的資格了。
由於這種殘酷的規定,所以每位下十番棋的棋手都竭盡全力,殫精竭慮,為此折壽的也不在少數。而1939年的鎌倉十番棋第一盤中,木古實就因為過於投入,流了鼻血,沒辦法只好到一旁休息。但即便如此,他也沒有放棄棋局,而是掙扎著下完了第一盤,最終惜敗。
鎌倉十番棋下到第5局時,吳清源4:1領先,再勝一盤木古實就要降級,於是木古實剃了光頭,以示在第六盤決一死戰的決心。可惜第6局依然不敵,被吳清源打至先相先手和。最終吳清源6勝4負獲勝,木古實被降半先。
鎌倉十番棋比賽的1939年,正值中日民族關係最緊張的時刻,抗日戰爭打的激烈,日本國內的仇中情緒也很嚴重,吳清源迫於生計雖然加入了日本國籍(為什麼迫於生計等下會解釋),但是並不被當做日本人對待,由於戰勝了木古實,他的生活不斷受到騷擾,甚至還遭受了死亡威脅。而就在這種狀態下,吳清源迎來了下一個對手雁金准一八段。
日本不能接受最強稱號到了一個中國人手中,於是讀賣新聞社開始積極物色下一個對手。最終他們找到了秀哉名人的師兄,當年和秀哉爭奪本因坊稱號的雁金准一八段。作為老資格的高手,全日本都對他報以巨大的期望,結果雁金准一八段果然沒有被降級——在5局結束吳清源4:1領先之後,雁金准一出於名譽問題放棄剩餘比賽認輸了...也不知道他這算是要臉還是不要臉...
緊接著吳清源又和藤澤庫之助進行了十番棋對決,吳清源4勝6負——看上去貌似是吳清源輸了,但是由於比賽是在讓先的情況下進行,也就是說10盤棋藤澤全部執黑,因此如果不能把吳清源打降級,就是藤澤失敗,可惜從始至終吳清源就沒有給過藤澤讓自己降級的機會。
這個時候日本人已經不能忍了——自己辛辛苦苦挑選高手過來,棋譜全國刊載,結果一個一個就是送菜的?於是惱羞成怒的日本政府吊銷了吳清源的日本國籍,而日本棋院拒絕任何非日本棋手參加自己舉辦的比賽——也就是說,吳清源一下子變成了無國籍無編製的雙無人士。失去了日本棋院在編棋手的身份,吳清源也就失去了別的生活來源,他沒法參加日本棋院的比賽獲取對局費,因此十番棋比賽的對局費一下子成了他的全部生活來源。
於是接下來的十年里日本棋壇出現了一種極端搞笑的狀態——日本的職業棋士們龍爭虎鬥,殺個不亦樂乎,決出最強的高手,然後這個高手就被送去和吳清源下十番棋,然後被吳清源幹掉,而且一定會被殺的降級。日本人一看這個不行了,接著挑,挑出新的再送去下十番棋,然後再被吳清源幹掉,周而復始,循環往複了10次。
被幹掉的人中,有21世本因坊橋本宇太郎,22世本因坊高川格,23世本因坊坂田榮男......21世本因坊橋本宇太郎最有名的事迹,除了創建獨立於日本棋院的關西棋院,就是「核爆之局」——他和岩本薰(也是被吳清源幹掉的人之一)在廣島郊區進行爭奪本因坊稱號的比賽,結果廣島原子彈爆炸,橋本宇太郎整個人都被掀到了房間外面,但是爆炸過後兩人依然堅持繼續對局並且分出了勝負,而爆炸地點距離他們比賽的房屋只有10公里。剛才提到的藤澤庫之助也在其中,之前因為年輕段位低,以讓先身份下的十番棋他不服氣,所以他升段後以平先的身份開始下了兩次十番棋,結果第一次吳清源7勝2負1和把他降到先相先手和,第二次以先相先開始,下到第6盤吳清源就5勝1負把他打成了定先手和,下到第6盤的時候,藤澤庫之助寫好了要遞交給日本棋院的辭呈,如果再輸就辭去職業棋士的身份,結果這麼大的決心也沒能幫他逃過再次降級的命運,這位感覺臉上掛不住,自動放棄了剩下的比賽。從此以後這位日本歷史上第一位正式九段只要遇見吳清源,就再也逃不過被讓先的命運。
17年間,吳清源一共和當世最強的職業棋士下了10次十番棋,以吳清源全勝告終。這10次十番棋中吳清源只要輸任何一次,以當時特殊的形勢和他的身份,他都將萬劫不復,讀賣新聞社因此將這些十番棋稱為「懸崖上的白刃戰」,但是吳清源一次都沒有讓支持他的人失望,所有對手最終都被吳清源打至先相先手和或者讓先手和,無一倖免。因為這無敵於天下的戰績是在昭和年間取得,他由此被稱為「昭和棋聖」。
後來日本人自己不好意思了,終於開始允許吳清源參加他們舉辦的比賽,然後吳清源在最強者決定戰中8勝2負奪冠,再然後1961年名人戰前夕,吳清源在自己人跡罕至的家門口被突然駛過的一輛摩托車撞飛,從此身體大不如前,進入半隱退狀態——至於為什麼那個人跡罕至的地方會突然出現一輛摩托車直挺挺沖他撞過去,沒有人知道。
自此之後,吳清源基本不再參加比賽,而是專心於指導後輩和對圍棋的下法進行革新——大家可以理解為,他轉行當教練了。但是從此以後的圍棋第一人失去了懸念,當世所有的超一流棋士基本都公認為吳清源。如同貝利之於足球,喬丹之於籃球,他建立了至高無上的地位——後面當然也會有馬拉多納、梅西、科比、詹姆斯這些人出現,但是王者只有一個。而比上述兩位更為偉大的地方在於,吳清源以無與倫比的創造力開啟了圍棋的新時代,在他之前和他之後的圍棋完全是兩個樣子,他以一己之力對一項運動的革新超過了其他運動一代甚至幾代人的作用。
如果有興趣,可以看看川端康成寫的《名人》,或者看看田壯壯導演,張震主演的《吳清源》,或許能體會一些這位無敵棋聖的一些風采。
PS:吳清源的國籍問題很複雜,基本可以用「棋藝無雙,氣節有虧」來形容,不過我個人堅持認為雖然氣節有虧,但是算不上漢奸,有空會再寫一篇關於他國籍的問題。這篇只是希望做個科普,讓大家了解一下,這位今天離世的百歲老人,對於圍棋而言究竟意味著什麼。
PPS:有幾個錯誤被指出,感謝各位。
首先是吳清源的生日,是6月12日,我是11月24號恰好看生日慶典的新聞,因此犯了想當然的錯誤;
其次是本因坊的世代,橋本宇太郎並沒有世代。我因為記得秀哉之後的本因坊是橋本宇太郎,所以犯了兩個錯誤:第一是秀哉之後的本因坊並不是人人有稱號,只有名譽本因坊才有世代稱號,比如高川格(22世本因坊高川秀格),坂田榮男(23世本因坊坂田榮壽),趙治勳(25世本因坊治勛,這貨是日籍韓國人所以這名字),第二是秀哉之後的第一位比賽決出的本因坊是1943年的關山利一,因為這人除了得本因坊沒啥大成就,我把他忘了...
最後是關於日本布局的問題:我說星位以前沒人下,這話的確不準確。但是星位在日本圍棋中一直被視為非正統。我的第一本圍棋書是山部俊郎九段編的《圍棋定式大辭典》,這人是個老派的日本棋手,所以他編的這本書1000多頁,光小目定式就有500多頁,星位、三三、高目、目外和其他加起來不到一半,星位在其中還算少的,可以看出老派日本圍棋對於星位的態度。本質上是因為老派日本圍棋重視邊角不重視中腹控制;
至於打掛被基本取消,個人認為說法還算準確。因為雖然在後來的三大頭銜戰(本因坊、名人、棋聖)中保留了所謂的打掛制度,但是頭銜擁有者只是擁有了在規定時間前提前暫停比賽的權利,而且第二天必須必須繼續比賽,不像秀哉可以回去一下和門人弟子商量好幾天,本質上算是對頭銜擁有者的一種尊重,不公平的意味已經很少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