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四大功夫

王宗岳在《太極拳論》中提出:「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到現在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了,兩百多年來,王宗岳進階習練的思想以及太極拳功夫層次的劃分,—直是太極拳理論界熱議和探討的重大理論問題。太極拳功夫體系劃分有哪些觀點?怎樣的功夫體系劃分比較合理或科學?功夫體系劃分在實踐中管用嗎?這是本文探討的基本問題。

一.太極拳功夫層級思想的雛形

據相關史料顯示,王宗岳是清朝乾隆時期人。在承傳下來的《太極拳論》中,王宗岳明確提出「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的進階習練思想.大體指明了太極拳由簡單到複雜,由低級向高級的進階習練過程。

這個過程我們把關鍵詞提出來,就構成了王宗岳進階習練的基本模式:著熟一一懂勁一一神明。不言而喻.「著熟」是太極拳習練的初級階段.「懂勁」是通往」神明」這個高級階段不可逾越的階段。

很明顯.王宗岳所處的時代,武術搏擊仍有較大實用價值.太極拳實踐和理論的時間並不長遠.也不複雜.設身處地地想.他的進階習練理論也很有實踐價值.著勢練熟了.就去練勁力.練好勁力,就搏擊.保證管用。

但在王宗岳之後.太極拳界出現了很多實踐家和理論家.特別是太極健身思想出現以及健身拳法的產生,使太極拳的內容不斷豐富和發展,再用王宗岳的這種模式指導練拳,就會顯得針對性和操作性不強.甚至會感到有所缺失,無從下手。於是.太極拳理論界出現了不少太極拳功夫層級劃分的理論,如「太極拳十層功夫修練層次」的理論.還有」九層功夫論」和」三段九層論」等等。

太極拳功夫層次的劃分倍受關注.各種功夫層級思想異彩紛呈.反映出太極拳界對功夫層級理論的迫切需求。筆者認為.有些層級理論.是太極拳理論或實踐家傾注畢生心血寫出來的.我們也不能說不對.只是感覺到個性化傾向較濃.同時也感覺到對大眾而言.在普遍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方面具有較大的局限。

這些觀點.可以認為是太極拳功夫層級理論的雛形。通過對這些理論的分析研究,我們可以從中找出更為合理或科學的答案。

二、太極拳功夫理論的基本定型

1986年4月.在武漢舉行的「武漢國際太極拳劍表演觀摩會」上.各個流派的太極拳代表人物表演了自身的拳法。其中,吳圖南的表演最為引人注目,他不僅進行了拳法表演,還受大會邀請作了簡短的交流發言.提出了太極拳四大功夫理論。筆者擇要摘錄如下:

吳圖南拳照

根據我個人幾十年的體會,我把太極拳的功概括地歸納成四種。第一是著功。所謂著功.簡單地說就是你往我來,一勢一用。比如你練搬攔捶.你應該知道它是幹什麼用的.怎麼叫搬.怎麼叫攔,怎麼叫捶。第二是松功。一般練太極拳的都講松.可是究竟怎麼松,講不清楚。我就見過有人練了好多年.自以為松得不錯了.可是我一看,不是松.而是懈。太極拳要求松.是松而不懈。第三是勁功。為什麼叫勁功?就區別於力。力代表一般的力,我管它叫拙力。而勁不同.勁是極活動的東西.它既沒有一定的大小、也沒有一定的剛柔.但它又剛又柔,又松又緊,又快又慢.又不即又不離。第四是氣功。我這裡指的是太極拳的氣功,是太極拳本身的功夫.不是一般所說的氣功。太極拳的氣功包括兩個部分.一個是運氣,一個是使氣。(吳圖南傳統授、李璉著、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楊少候太極拳用架真詮》)

通過對比分析,不言而喻.吳圖南太極拳功夫劃分思想來源於王宗岳的進階習練思想.把王宗岳說的「著」稱之為」著功」.把「勁」稱之為「勁功」.並巧妙地在其中添加了「松功」和「氣功」。吳圖南的功夫理論,繼承了太極拳經典理論家王宗岳的進階習練的思想.客觀地反映了王宗岳以後太極拳發展的內容和成果.如「太極拳的氣功」的提法,就提得非常好,因為.在王宗岳之後,陳長興、陳鑫、武禹襄.李亦畲等人在拳論中講氣的內容不少,再加上後世拳家的完善.在太極拳領域已經形成了獨特的「太極拳氣功」,只是還沒有進行比較系統的歸納整理。所以,他的概括.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把太極拳功夫理論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完成了太極拳功夫理論的初步定型,為推動太極拳理論的發展做出了比較大的貢獻!

三、太極拳功夫理論的修改完善

吳圖南的太極功夫理論.簡單明了、重點突出.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可操作性。通過十多年的實踐.筆者按其功夫理論,著功、松功、氣功、勁功.一層一層地往上練,功夫怎麼樣也說不上.但至少到什麼層級,該習練什麼內容,一清二楚,明明白白。按照吳圖南老師的功夫理論練了十多年拳.最後改了兩個字.即將」著功」改為「技功」、將「松功」改為」柔功」。

為什麼要將「著功」改為「技功」呢?

武術是人們用肢體或冷兵器進行搏擊的技術.「著」是武術的專用名詞,代表武術的招式,太極拳的套路就是一著一勢編排起來的,其他武術套路也是如此。用「著」來代表其他武術的搏擊技術是可以的,但用「著「來代表太極拳的武術搏擊技術就有局限,因為太極拳的搏擊技術除了套路中的招勢以外,還有推手。推手是太極拳由套路向散手過渡的搏擊技術,推手訓練有多種方法.我們不能把它定義為「著「或招勢,因為具體的「著」或招勢是有攻防含義的,推手練的是聽勁引進、」捨己從人」的能力或功夫,只有在推手中發力攻擊對手時才講招式,這是太極拳獨創獨有的功法。用「著」不足以概括太極拳的搏擊技術,故筆者將「著功」改為」技功」。「技功「就是太極拳武術搏擊的技術功夫.既包括「著」也包括「推手」。

為什麼要將」松功」改為「柔功」呢?

太極拳中的「松」.即包括精神的放鬆.也包括肢體的放鬆.這一點不少拳家已作了較為詳細的闡述.並作為太極拳運動的一個基本要領肯定了下來,行拳時的一個基本要領就是放鬆。再說.把「松」作為功夫概念.比較抽象,在理論和實踐、質和量上去界定比較困難。另外.「鬆柔」是太極拳理論中連用時一個詞,「柔」在太極拳中講得比較多,由此,筆者連想到用「柔「字比較恰當,並將其「松功」改為了」柔功」。「柔「即是指肢體的柔韌性。這不僅將這種功夫與太極拳「柔化剛發「的武術本質結合了起來,而且還與太極拳健身結合了起來,使得這種功夫訓練簡單、易行、容易量化和操作.針對性也比較強。從搏擊角度講,肢體不柔和.比較僵硬,是很難化解來力的,所以,柔功訓練是太極拳搏擊的重要基礎;從健身角度講.人們習練大極拳大多為了健身,在太極拳運動中.柔功訓練跟上了.運動系統出現的許多病就會得到扼制、緩解和恢復,所以.柔功訓練也是太極拳健身的重要基礎。「柔功」能比較全面地反映王宗岳之後太極拳健身的內容和成果。

至此.我們可以將太極拳的四大功夫定性為:太極技功、太極柔功、太極氣功和太極勁功。按這個程序進階習練.可逐步向王宗岳描述的」神明」高級理想境界邁進。

四.太極拳功夫理論的實踐意義

毛澤東同志曾經說過:」沒有理論指導的實踐.是盲目的實踐。」反過來看,一種理論如果對實踐沒有指導意義,就會喪失其存在的價值。太極拳四大功夫理論,對指導太極拳實踐的作用不可忽視。

看到這裡,或許有人會想,國家體育部門在武術界早就實行了段位制.不少太極拳老師在教學中不是按「段位制」來搞教學的嗎7還要這個理論來幹什麼?

從國家體育部門實行武術段位制的背景.或申請段位的情況看.段位制不僅僅是專門為武術進階習練編製的.你要評上一個比較高級的段位,不僅要看你習練武術的情況,從業時間長短,還要看研究成果、思想道德等方面的情況,各方面條件達到要求,才會評給你。

太極拳四大功夫理論,不僅能迴避許多矛盾.而且具有較強的實踐價值.對練拳教拳都管用。現在不少太極練拳練功點,已經堅持十多年了,對推進太極拳普及和全民健身運動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很不容易。但十多年來,有些練功點就只練幾個套路.或增加一些新套路.練功內容深化不下去.練的人逐步減少了。現在,有了太極拳四大功夫理論,練熟了套路.就開始強化柔功訓練,還可以把瑜珈老師請來教柔功,瑜珈不就被納入太極拳中來了嗎7練完了柔功.就開始練太極氣功,太極樁、太極升降樁、」以意領氣、以氣運身」、」用意不用力」、拳勢呼吸、養氣、運氣等等。把太極拳氣功知識全用上,太極拳習練內容不就更加豐富了嗎7氣功練完了,氣機旺盛了.身體素質提高了,就教懂勁的功夫.教推手的聽勁、引進.提高感覺器官的敏感性,再練練發勁.抖抖大桿.「念力、氣力和肢體力一起練」、」全身之勁練為一家」等等.既有樂趣,又比較新穎。如果其中還穿插一些太極拳歷史知識、太極哲學知識等就更好了。這樣一個輪迴,用五年都搞不完。即使一個輪迴搞完了,我們還可以回頭看看,還有什麼薄弱環節需要完善.再花一些時間強化.是不是很有針對性、是不是內容很豐富、是不是健身效果會更好呢?


推薦閱讀:

太極雜說 108
練好太極話松胯(二)
楊式太極拳述真(3)
一一學習的【太極拳】
趙堡太極拳之玄機——「以襠代手」

TAG:功夫 | 太極拳 | 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