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南海搞事逼著中國強化自身力量

美國在南海搞事逼著中國強化自身力量

2016-07-06 01:15 閱讀(14007)評論(8)

邱林

7月12日,會是一個什麼樣的日子,是普通的一天,還是會成為南海局勢走向升級的轉折點,取決於菲律賓挑起的「南海仲裁案」公布後,各方下一步處理此事引起的局勢變化的態度。

如果「仲裁案」公布後,南海還是風平浪靜,大家嘴上說說這是你的我的,但還是樂樂呵呵的做生意,共同發展。那麼,美國是不會善罷甘休的,估計會打著捍衛「國際法,自由航行,保衛盟國」之類的旗號鬧事的。

一直以來,關注國際動態的分析人士均認為,「仲裁案」只是技術上的綁定,實際上沒有人執行《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規定。「仲裁案」是美國挑起的,只不是借了菲律賓前總統阿基諾三世的手而已。這完全是一個美國鼓動支持、菲律賓挑頭、仲裁庭客觀上予以配合的抹黑中國的一個「局」。

但不論「仲裁案」的裁決如何,中國都會按照自己處理問題的方式,在南海採取進一步行動,以強調主權。例如中國海軍從7月5日至11日,在南海進行為期一周的軍事演習,其目的就是要展現中國的維權決心。

實際上,一些國家還未清楚現在中國的姿態已變,包括美國,以前的中國為了悶頭賺大錢是怕惹事,但現在的中國是要走出去,怕的是沒事可惹。就像漢武帝時的大漢,就算匈奴不來襲擾,已經文景蓄銳的漢武也會主動去清算匈奴。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經驗證明,儘管中國實行蹈光養晦的發展思路,但不可能永遠關起門來發展。中國要尋求更大的發展,必然會「走出去」,總會與其他外部勢力發生摩擦。因此,美國在南海搞事正是中國求之不得。戰國時秦對六國策略是遠交近攻,現在中國的策略是遠交歐洲、非洲和拉美,近攻東亞。

從長期看,「仲裁案」結果對中國在南海的實際利益的影響是有限的。美國不是這樣用軍事手段壓制中國,中國可以用自己超強的技術能力在南海不搞軍事化,而是提供國際公共服務。現在的問題是,美國人的反應不對,就是逼著中國加強自己的防衛能力。

美國《華盛頓時報》6月6日發表題為《美國對抗中國實力增長:徒勞一場》的文章說,維護南海島嶼的主權,也許「不是中國擴張的真正目的」。如果美國追求的是短期目標,而中國著眼長遠,那麼美國將不是中國的對手。只要中國避免可能引發戰爭的直接挑釁,天平就會繼續朝著有利於中國的一側傾斜。

如此看來,美國攪渾南海背後的戰略考慮,實際上是陷入了一種「自我實現的預言」。例如美國等國家雖然不滿中國的對南海島礁建設,但它們也知道進行島礁建設本身並不違法,所以只能轉借「仲裁案」來批評中國「不遵守國際規則」。

美國現在擔心,中國建島完成之後就控制了南海。控制南海以後,美國的戰略利益可能會受損。其中包括中國控制兩洋(印度洋太平洋)貿易,包括美國在關島和迪戈加西亞島之間的海空聯繫被中斷,包括中國戰略核潛艇在南海的擴展等等。

雖然存在戰爭衝動,但在美國提出「亞太再平衡」戰略之前,局勢一直是可控的,中國尋求與鄰國對話,並倡導南中國海聯合開發。但美國提出「亞太再平衡」戰略,導致緊張態勢升級。越南和菲律賓認為,它們獲得了美國的政治和軍事保護,可以更大膽地採取行動,支持自己的主張。

然而,菲律賓作為美國的「盟友」得到了什麼,除了在軍事上得到支持外,在經濟上沒有得到任何好處。可以看出,菲律賓新總統杜特爾特並沒有阿基諾三世那樣糊塗,把一切都寄托在美國身上。所以,許多人預計,不管「仲裁案」結果如何,菲律賓都要和中國談。特爾特希望今年9月到訪中國,就是向北京送出的投名狀。

從這個意義上說,「仲裁案」雖然是對中國外交的巨大考驗,但也不排除提供了一種特殊的機遇。如果美國、菲律賓和中國都能借著「仲裁案」結案之機各退一步,讓外交協商與談判重新主導南海局勢,那麼「仲裁案」反而能發揮為南海局勢降溫的作用。

推薦閱讀:

南海問題中國處境尷尬:俄美插手力挺菲越
南海若開戰,結局會怎樣?
中國南海三大島嶼建成部署戰鬥機後,未來是否能掌控南海?
親美日政策南海嘗苦果 民進黨應學菲律賓覺醒
日媒評杜特爾特訪華:南海格局或會發生改變

TAG:中國 | 美國 | 力量 | 南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