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回顧|老年科記事

2016年10月8日是第12個「世界臨終關懷與緩和醫療日」。

近幾年來,一個新鮮的詞躍入人們的視野——緩和醫療。什麼是緩和醫療?它能給病人帶來什麼樣的幫助?本期《新聞調查》帶您走近北京協和醫院老年醫學科,聽醫生講述病房裡的故事,共同探尋一條生死兩相安的生命歸途。

衰老、臨終、死亡,這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過程,往往在這個過程中,無論是自己還是親人,甚至醫生都會非常痛苦和無奈。針對這種情況,北京協和醫院老年科的醫生們,以緩和醫療的理念和人文精神,幫助患者和家屬平安度過那段艱難的時光。

(老年科的醫生們開死亡病例討論會)

幫助患者做決策

「緩和醫療是說,當病人這麼痛苦的時候,還有一個學科專門是想幫助他們的。陪著他們去經歷這些痛苦和一直走到生命的終點」,寧曉紅大夫說。她曾經工作的崗位在協和醫院的腫瘤內科,兩年前,她做了一個讓所有人都吃驚的決定:從腫瘤內科調到了當時並不太熱門的老年醫學科。

(老年醫學科寧曉紅大夫)

中午12點多,結束了一上午4個小時門診的寧曉紅大夫,隨便吃了兩口就趕往內科重症監護室,她去會診一個病人,這位老先生的病情已經到了末期,是否繼續住在重症監護室,家屬意見不統一。

重症監護室裡面的燈光常年不滅,分不清白晝。患者每天只有半個小時被探視的時間,他們身上插滿了管子,同時承受軀體的痛苦和精神的孤獨,讓人絕望。而被隔絕在外的家屬們,也同樣經歷著身心煎熬。

(病人家屬向寧曉紅尋求意見)

寧曉紅:「我們在商量一個事情,是覺得你自己在這兒躺著有些孤單,他們想多陪得你段兒時間。咱們從這個地方出去,多跟你老伴兒還有孩子在一起待著,你願意嗎?」

老先生眼角流出了淚水。

家屬:「願意出去你就眨眨眼,願意嗎?」

寧曉紅:「挺明確的,連續地眨眼。」

(寧曉紅詢問病人是否願意轉出ICU病房)

兩天以後,這位老人被轉出了重症監護室,換到了離家很近的社區醫院的普通病房。既方便就醫,也方便家人陪伴,患者的兒子向寧曉紅表達了感謝。

事實上,幫助臨終患者做醫療決策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一些大夫迫於壓力不參與決策,而幫助家屬決策恰恰是緩和醫學不能迴避的問題。很多患者家屬其實並沒有醫學能力去決策,更多的只是用情感來決定這樣的醫學技術是否合適。

不願看著親人離去,更不想讓他們在搶救的過程中飽受折磨,救與不救也是家屬思想上的一種掙扎。但到這個時候,為什麼沒考慮到病人的想法?「我們總是習慣把他扔在一邊,因為他沒法說話」,寧曉紅說。

(寧曉紅醫生查房)

「全人」照顧的理念

今年五月,尹珊的父親由於腸梗阻住進協和醫院的老年科病房,一個月後在這裡離世。尹珊和父親相依為命,獨自面對問題的她顯得手足無措,而在這個過程中,老年科的醫生們給了她很大的幫助。「趙醫生當時跟我說這兩天我都會在,我就感覺不管發生什麼事,醫生這個團隊會成為我最堅實的靠背」,尹珊說。

(患者的女兒尹珊)

26歲的趙偉在老年醫學科輪轉實習時,擔任尹珊父親的主管大夫,在他並不長的從醫經歷里,每當自己主管的病人離世,他都會陷入一次難以自拔的挫敗感中。他唯一還慶幸一點,就是能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去的人走得比較舒服,有尊嚴。讓活著的人比較安心,不會太過痛苦。

(尹珊父親的主管大夫趙偉)

寧曉紅告訴尹珊,她父親的臟器都有一定的損傷了,即使搶救過來,也維持不了太久。一次次的搶救對於病人來說,也無疑是肉體和精神上的巨大折磨,尹珊回憶起父親臨終前的種種情景泣不成聲。

(尹珊給父親擦拭身體)

緩和醫療的理念是對患者「全人」的照顧,患者家屬也是其中的一部分。親人飽受病痛的折磨,作為家屬的他們心裡也備受煎熬,緩和醫療也幫助他們從痛苦中走出來。由於有了寧曉紅大夫的專業幫助,尹珊沒有給父親做臨終搶救。也正因為此,她才有可能一直陪伴在父親身邊,看著父親安然地離世。

(寧曉紅醫生和家屬溝通)

如何面對生命中最後的時光?在生命的質量和長度之間又該怎樣選擇?緩和醫療的的推廣任重道遠。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對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多一些關愛與幫助。

精彩視頻


正在發生的歷史 新聞背後的新聞

首播時間:周六21:30 - 22:15

獨播頻道:CCTV-13新聞


推薦閱讀:

"爸爸"被傳與工作人員有染 節目組欲採取法律手段
幾大衛視同時推出綜藝真人秀節目 跑男PK真正男子漢哪個更有看點
我為歌狂2是什麼節目?
相約星期六的節目是以什麼形式進行的?
《勇士的榮耀》20160402期一龍對戰的是誰?

TAG:節目 | 老年 | 回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