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反、微單?APS
在本文的上篇中,我大致分析了單反和微單相機系統的優劣。由於單反和微單兩個系統的差異是顯而易見的,所以,在上篇中,我幾乎可以不加考慮,隨性隨筆。可現在面對微單系統橫向的比較時,我卻感到了無比壓力,因為質不變而僅僅量變,很難界定好與壞,需要句句斟酌,處處提防。即便如此,也可以預見橫飛的板磚。所以,請先允許我帶好頭盔。OK,讓我們開始扯淡吧。
如果你已經決定要歸於微單系統門下,那麼無疑要面對M4/3和APS-C兩大流派的抉擇。目前,這兩種微單主流畫幅的扛大旗者無非是奧林巴斯與松下的M43系統以及索尼的NEX系列。由於我主要使用過奧林巴斯的E-PEN系列以及索尼的NEX-5N,富士X-Pro 1高不可攀,松下沒有什麼機緣好好把玩。所以,涉及細節的部分觀點不免片面。而且微單系統目前還處於蓬勃發展的階段,未來變數很多。所以,我還是打算像上篇一樣,大處著眼。如果大家能了解到現象背後的原理,再結合自己的需求,必然能選得心儀的相機。
首先,從微單這一構想的誕生開始說起。由於數碼相機興起之前的幾十年,單反相機大行其道。大多數人甚至下意識認為只有單反才能被稱為相機。這也就導致了中、低端數碼單反漸漸成為準專業和高級業餘攝影器材的王者,市場份額巨大,所有器材廠商都渴望從中分得一杯羹。尼康、佳能、美能達(索尼)和賓得憑藉自身多年積累,牢牢控制著這一領域的份額。奧林巴斯和後來者松下擠破頭都沒法混進這個百萬美元俱樂部,只好另闢蹊徑。要想以弱勝強,必須以己之長擊敵之短。單反的優勢就是畫質,而軟肋正是體積和重量。於是4/3相機橫空出世,但是這並不是革命性的改變。或許在研發和設計4/3相機的過程中,開發者逐漸摸索和發現了M43無反相機系統的可行性,最終將之實現並大獲成功。所以用微單和單反拼畫質是沒有意義的,這背離了設計者的初衷。主流微單相機的目標是要在畫質和便攜性之間找到一個最佳平衡點。隨著M43陣營最初幾年的大力推動,微單相機終於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認可。於是商業嗅覺極其靈敏的索尼迅速跟進,但是如同當初M43進攻單反一樣,索尼也需要揚長避短,打出自己的特色牌。在M43相機創立之初,人民群眾對於其感測器性能頗有微詞。而索尼卻握有高性能感測器件的製造能力,自然推出APS-C畫幅的微單相機再打「畫質」牌是其最佳選擇。隨著NEX系列相機以APS-C感測器性能為核心的宣傳攻勢下,人們似乎很快就忘記了微單相機系統設計的初衷,開口閉口就是高感噪點,好像數碼相機就是那塊CMOS本身。當然這些參數都十分重要,但是如果有人認為某個微單相機好,那麼請不要單單用感測器性能說話,講出這台微單相機平衡體積、畫質和成本的妙處才是能說服別人。那麼,M43和NEX兩個系統各自的平衡點找的又怎樣呢?這裡我先打住,話分兩頭說,讓我們回顧一下上篇里講過的一些原理。
我再重申一下自己的一個基本觀點,不管是政治體制、計算機OS還是數碼相機,任何一個系統可以企及的高度其實在他誕生之初就基本已經確定了。後天的修補可以一定程度改善系統,但是根本性的設計理念才是更重要的決定因素。這也就是國外人十分強調的設計背後的philosophy。
我們來看看M43和APS-C畫幅的感測器到底差了多少。
通過比較可以知道。APS-C畫幅的面積約為全幅的42%,而M43的面積則約為全幅的26%。即M43的感測器比APS-C感測器面積小了約38%。感測器是矩形的,而鏡頭一般都是圓形的。鏡頭在成像面上覆蓋的那個圓形區域我們稱之為成像圈。如果成像圈完全覆蓋感測器,那麼它的直徑至少為感測器的對角線長度(實際上,為了保證邊緣畫質,設計鏡頭的時候成像圈會比這個範圍更大一些)。繼續初中幾何計算——APS-C畫幅的成像圈直徑至少28.2 mm,感測器面積在成像圈中所佔比例為58.7%。M43畫幅成像圈直徑至少需要21.6 mm,感測器面積在成像圈中所佔比例為61.1%。
上篇我已經說了法蘭距大小對相機和鏡頭設計的影響。實際上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參數,那就是鏡頭卡口直徑。上篇中提到過,由於數碼相機感光元件結構的特殊性,邊角存在「失光」的現象。為保證邊角成像質量,需要光線儘可能直入射感光元件。當然實際中由於性價比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不可能完全做到光線直入射感測器。但怎樣保證邊角處光線盡量小的傾斜呢?再來看一組圖,圖中橢圓形代表鏡頭後鏡組。我們可以發現,理論上,為獲得較好的邊角成像質量,後鏡組離感測器越遠越好,後鏡組鏡片直徑越大越好。但是實際中也不能無限遠無限大,那樣就抹殺了微單相機便攜性的優點。微單相機系統最主要的平衡點就隱藏在這兩個參數里,我們可以認為這兩個參數間接的反映在相機接環卡口上時,一是法蘭距,一是卡口直徑(請注意,其實這是相關但不相同的兩組參數,從後面的實例中可以看出)。由於APS-C畫幅的感測器面積大於M43畫幅,那麼理論上,為了保證接近的邊角成像質量,APS-C畫幅的微單法蘭距和卡口直徑應略大,後者或可看作鏡頭直徑略粗。如果後鏡組十分靠近感測器的話,就需要有足夠大的後組鏡片。
我們來看看幾個主要系統的卡口規格:
相機系統 | 畫幅 | 法蘭距 (mm) | 直徑 (mm) |
M43(奧林巴斯,松下) | 4/3 | 19.25 | 38 |
索尼NEX | APS-C | 18 | 46.1 |
富士 X-Pro 1 | APS-C | 17.7 | 未公布 |
三星NX | APS-C | 25.5 | 42 |
想想當年索尼和松下CD隨身聽曠日持久的最薄之戰,「輕薄」一貫是索尼消費類電子產品追求的一個目標(現在蘋果已經取而代之成為「輕薄」擁躉中的大哥,為了輕薄,甚至不惜退出EPEAT環保評估)。NEX相機選擇了比M43微單更短的法蘭距,很大程度上是為了輕薄。不得不說,索尼算是把NEX系列機身的厚度做到了極致。但那突兀的手柄、碩大而隆起的接環法蘭對外觀美感的影響顯而易見。為了平衡如此短的法蘭距,後鏡組鏡片也必然碩大無比。再加上機身體積限制,如果需要防抖功能,那就也放到鏡頭裡吧,這讓本來就粗大的鏡頭更是雪上加霜,於是各個NEX相機都成了不平衡的「大頭娃娃」。覺得好看與否倒還取決以個人審美,但這無疑會增加鏡頭成本(設計成本以及材料成本),想多用幾片特殊材料鏡片或者非球面鏡時這一效應越發顯著,更要命的是,要想取得較好的畫質,這些特殊鏡片在微單鏡頭的設計中是非常常用甚至必要的。上一篇說過,微單的對焦速度不但和處理器速度以及演算法相關,和鏡頭自身重量以及電機也相關,適合微單反差式對焦的線性電機力氣小,往往只適合驅動較輕的鏡片組。對焦鏡片組輕型化正是M43相機對焦速度這兩年突飛猛進的突破口。就這一方面來說,M43相機選取的平衡點要優於NEX相機,今後Nex提高對焦速度總要受到來自鏡頭的物理限制。畢竟卡口規格是鐵板釘釘的東西,演算法慢可以改進,感測器差還有可能換,可是物理限制真的會把設計者折騰個夠嗆。當然,我可不是說M43比APS-C畫幅好,我只是搞不懂Nex這一組規格設置是怎麼想出來的。
那麼Nex這個卡口規格有沒有什麼優勢呢?當然有,就是便於轉接各種鏡頭,特別是手動老鏡頭。玩攝影的燒友一般也都對上世紀膠片時代那些傳奇的手動鏡頭有所耳聞,很多人也都希望能在數碼時代讓這些傳奇一展風采。我有一台Leica M2 和一台BESSA R2A,配上一個設置為超焦距的28 mm鏡頭,抓拍時什麼樣的自動對焦都不如這個乾淨利落。Nex的卡口規格再加上索尼獨創的峰值合焦顯示,真是為手動老鏡頭量身打造。但是,提醒一下各位,玩玩懷箇舊就行了,別指望這些傳奇能在NEX上復活,更別指望能出現什麼「德」味。由於經典的旁軸手動頭多採用對稱結構或變體,儘管成像圈比APS-C需要的大,照片的邊角還是失光嚴重(見上篇相關原理部分),解析度也不能達到老鏡頭應有的水平,而且鏡頭並未按照數碼相機的特性優化,紫邊可能非常嚴重。
說到底,這還是源自設計廠商對自身產品的定位差異。M43陣營的奧林巴斯在光學設計方面具有悠久深厚的積澱(和松下綁定則是因為松下的電子技術以及感測器生產能力),所以在系統設計上,M43廠商顯得比較踏實,考慮全面,較好的堅持了M43相機的設計初衷——在儘可能保持成像質量的前提下,使得相機小型化、高速化。而索尼的強項則是電子技術、資本和市場運作,因此,在尋找市場空白以及打概念牌上大獲成功,而且自身感測器素質過硬,爆髮式的佔據了微單市場半壁江山。但是,不得不說索尼針對Nex的切入給出的方案略顯浮躁,忽視了系統的長期發展。未來,如果相關科技的大背景沒有全新的變革產生,Nex的路可能會越走越窄。
這時候就要有朋友嚷嚷了,你光說Nex的卡口如何如何,怎麼不看看富士X-Pro 1呢?那個法蘭距比Nex更小!富士新X卡口直徑的具體數字尚未公布,但是通過富士X卡口轉徠卡M卡口的轉接環可以看出兩者相當或略小(如有數據者,望提供確切直徑)。M卡口的直徑為44 mm。對比索尼NEX的E卡口實物也可以看出,X卡口略小於E卡口,也就是說富士X卡口的直徑其實也比較大。富士X-Pro 1選擇這一組參數其實這也是考慮到產品定位的問題,X-Pro 1才不是為了和Nex拼「輕薄」而出世的,看看它那厚重的機身和碩大的鏡頭,富士一開始就沒打算把X-Pro 1做小,X卡口選擇這組參數其實另有目的。我們知道X-Pro 1的核心就是那塊無低通濾鏡的感測器,也就是說富士X-Pro 1把畫質擺在了首要地位,要畫質,要專業,輕便什麼的就玩蛋去吧。
那麼X卡口的短法蘭距對於提升畫質有什麼優勢呢?我這裡暫時轉述一下富士的介紹。富士自己就直接坦白了,對於X-Pro 1的鏡頭,他們將使用很大的後鏡組(圖中可以看出,後鏡組鏡片尺寸幾乎和感測器一樣寬了),並且儘可能讓後鏡組鏡片靠近感測器。富士在機身內為後鏡組預留了較大的空間,理論上,後鏡組鏡片最近距感測器可至7.5 mm。再通過大量使用特殊鏡片優化設計,來保證邊角部位的光學解析度。短法蘭距給鏡頭設計帶來麻煩的同時自然也就增加了不少成本,好在富士X-Pro 1的定位正是不差錢,可憐同樣短法蘭距的Nex爭奪的主要市場還是主流大眾,設計起鏡頭來就顯得要畏首畏尾多了。再看看富士的那個很像旁軸相機的混合式取景器,其實富士推出X-Pro 1還有一個明確的目的——向Leica M系列靠攏,填補中端微單和Leica M之間的空白。當然,富士也不是傻瓜,不會妄圖取代Leica M系列,但是能賺的好處一定要賺,比如轉接個M鏡頭什麼的啦。所以,X卡口的規格也有這方面的考慮。X-Pro 1的定位十分明確,富士也能做到有的放矢,不盲目的拼市場、拼輕便。
但是事物都是在發展的,Nex有沒有可能在卡口上扳回劣勢呢?隨便舉幾個:也學富士,把後鏡組塞進機身。這樣的話首先必須保持鏡頭的大體積(大尺寸後鏡組鏡片),鏡頭和機身體積的不平衡還是得不到改觀,而且我覺得那麼小巧的機身也塞不下什麼後鏡組了。於是只好打破機身輕薄的概念,保持卡口參數並重新設計機身。不過一般企業不會這樣做的。這不是打自己臉嗎?認同輕薄理念而被勸進門用戶也會打索尼臉的。所以,我覺得最好的辦法還是依靠索尼自身的電子實力。如果能解決感測器結構上的問題,使得斜入射光對成像品質影響很小,那麼不但Nex系統在微單較量中可以瞬間優勢佔盡,而且整個數碼相機市場必然也發生驚天動地的變動。但是我畢竟不是業內人士,兼顧技術以及成本的話,不知道這條路可行性有多少。畢竟像Leica那樣不計成本使用定製化微透鏡在主流市場是行不通的,那麼索尼研發中的有機感測器能擔此大任嗎?我們拭目以待。
系統設計的話題到此為止,我們來看看APS-C和M43畫幅爭論的另一個焦點——感測器性能。談的這個問題,最常見的一句話就是「底大一級壓死人」。其實這句話也來自於膠片時代,那時候經常有朋友說:「還玩什麼135啊,趕緊上120吧,玩過120,135簡直就沒法看啦。底大一級壓死人啊。」我不得不再重複一遍上篇中的話:任何時候,一定要清楚自己拍攝的目標是什麼,為了達成這一目標,你需要什麼樣的器材。對於人文和紀實攝影來說,135相機的便捷性和隱蔽性無疑是有助於攝影本身的,為了這一巨大的優勢,攝影師寧可放棄部分影像質量(其實已經足夠用於新聞出版和畫冊展覽)。君不見,如此多的偉大攝影師用135相機給我們講述了一個一個動人的故事。如果他們天天要背著中畫幅甚至大畫幅上街拍攝,那就真的要被大底壓死嘍。
曾經,M43和Nex的感測器之爭其實就是松下和索尼這兩家供應商的較量。不可否認,索尼在各方面都佔盡了優勢。一方面可能是由於索尼的技術領先。另一方面,APS-C面積比M43略大,若使用相同的像素值,APS-C感光單元密度相對較小,也就是說,每個單元可以接受到更多的光照,這使得APS-C畫幅感測器具有了高信噪比的先天優勢。很多朋友對於M43相機的印象就是噪點多,不幹凈。但是要明確一點前提,大家是在用松下的M43感測器在和索尼的APS-C感測器對比。而且松下老弟也不厚道,雖然和奧林巴斯站在一條船上,卻在背後捅刀子。新研發的感測器就不給奧林巴斯用,那塊老感測器奧林巴斯用了一代又一代的E-Pan,終於奧林巴斯咽不下這口氣了,OM-D E-M5帶著一塊全新感測器橫空出世,世人對其畫質進步歡欣鼓舞。開始奧林巴斯還礙著松下的面子,含糊其辭,後來終於承認了這塊4/3感測器是索尼做的。其實M43畫幅和APS-C畫幅的差異其實並沒有以前認為的那麼明顯。
再來看數據,感測器性能主要體現在高感、控噪和動態範圍兩方面,由於大部分朋友看到的照片是經過後期演算法重建調整的jpg格式,色彩位深差異給人的直觀感受不是那麼明顯。最容易被大家拿出來說事的就是高感和噪點。高感對於單反的意義比微單更大,而且是單反特定用戶。想想那些打鳥的,拍野生動物的,拍體育賽事的,哪個不是長槍大炮的。這些大炮最大光圈做到F4或者F5,6都已經不錯了,碰上個折返鏡頭,光圈也就F8。光線不好的時候只能拼高感。而且高感也有利於縮短快門速度,從而更好的凝固畫面。那些用相機拍個旅遊紀念照什麼的就不用跟著瞎起鬨了。
本人唯一套成系統的膠片單反,福倫達和祿來的QBM混編部隊
我是從膠片時代就開始玩相機的,那麼多年一直以ISO 100和200為主力,從來就沒有用過ISO 800以上的膠捲,800的卷我也就用過一次而已。實在不懂現在動輒ISO拼到天文數字有個什麼意思。就算以前定焦鏡頭多,大光圈在定焦上容易實現(我多用旁軸,旁軸上幾乎只有定焦可用,成系統的膠片單反只有福倫達VSL 3-E,即祿來SL 35ME這麼一台加上7個QBM卡口的鏡頭,後來長期不玩,索性出手了),現在掛機變焦再怎麼不濟,常規拍攝ISO到1600怎麼都頂頭了吧,再往上拼就失去意義了。其次,再來看看噪點的問題。曾經,M43感測器確實在一定程度上被雜訊問題說困擾,特別是暗部噪點,索尼的感測器在這方面要強出很多。但是,每次有朋友用事實說話的方式也挺無語的。他們用手指著屏幕上的照片:「看,這噪點太明顯了吧!」——整個電腦屏幕上只有一個鼻子。我不知道這個是不是很流行,但我從來不這麼看照片。我不是什麼專業攝影師,不用考慮展覽、畫冊和出版,我不是時尚攝影愛好者,我不關心鼻子上的噪點。有個空間、有個畫面、或有個概念、有個故事,我就滿足了。以前人像、廣告攝影師棚拍的時候,為了儘可能減小顆粒度(和噪點看似相同,其實是兩個概念),不惜使用ISO 25的膠捲。而紀實攝影攝影師真的是什麼都可以不管,拍下那決定性的瞬間就是勝利(比如攝影大師卡帕的《失焦》)。所以,一定要在買相機之間想好自己要拍的是什麼。再來說動態範圍(類似於膠片寬容度的概念)。顯而易見,動態範圍越大越好,越大越能記錄更多的細節。如果說索尼的感測器好,高感和控噪對我來說意義不大,但在動態範圍上我可是要舉雙手贊成的。
相機是一個系統,沒有好鏡頭的支援,單單盯住感測器性能更多的是給自己一點心理安慰。以前膠片的解析度、寬容度都足夠好了。所以,基本上大家討論成像質量,其實就是在說鏡頭的光學素質,因為光學質量直接決定最終的成像質量。對於相機鏡頭來說,光學設計技術幾乎已經趨於完善,設計鏡頭時更多的限制來自於物理限制以及成本限制。到了數碼時代,感測器成了短板,鏡頭貌似沒有必要追求極致。大家的注意力慢慢從鏡頭上移走,很多廠商也就不怎麼重視鏡頭了。但是奧林巴斯這兩年的觀念轉變令人稱讚。奧林巴斯漸漸把鏡頭設計的重點放到了高品質、大光圈定焦鏡頭上來(富士X-Pro 1也是如此),結合合理的卡口規格,可以很好的彌補感測器性能的不足,為最終影像提供優異的畫質。配備優秀鏡頭的M43系統的成像品質完全不輸APS-C畫幅。當然,APS-C也可以配備優質鏡頭,不過成本也會大增。有些朋友要問買相機,鏡頭怎們能比機身還要貴呢,鏡頭不就是機身的一個配件嗎?其實不然,作為一款電子產品,機身一直都處於貶值的狀態,因為電子技術的進步空間還很大。你今天選了一款性能優秀的感測器,三年之後,可能就已經是要淘汰的產品。但是一款用料精良,畫質優異的鏡頭卻是很少貶值的。機身過時了,換個新一代高性能機身,鏡頭還能用,還能配合機身拍攝出更優異的畫質。所以,在好鏡頭上投資是不會吃虧。這樣的話,選門時一定要慎重,入錯門想要再換代價可就大了。目前,奧林巴斯的幾款新定焦確實優秀,不過也有點弊端。高端的什麼都好,就是價格略高。中低端的沒有刻度標尺光圈環,手動玩不起來,素質雖然很不錯,但是用於抓拍時可操控性大打折扣。
APS-C畫幅比M43大一圈,所以鏡頭換算焦距時只用乘1.5,而M43則需要乘2。也就是說M43相機設計鏡頭時更需要靠近廣角端。這在設計廣角鏡頭時尤其困難。這也算是一個弊端。比如,奧林巴斯想要設計一個等效焦距24 mm的廣角,實際焦距就要到達12 mm才行。放在過去,這簡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好在現在微單相機普遍採用了一個機內矯正的解決辦法。這樣設計超廣角鏡頭時要命的形變就可以扔在一邊不管了,重點關註解析度。最後通過後期演算法矯正形變、暗角甚至紫邊。這裡插播一句:本來應該在上篇微單vs單反的時候討論機內矯正這一重要話題,結果寫的太急寫漏了,就不補了,請大家自行google吧。很多朋友要說機內矯正不就是作弊么!我簡單提一下我的觀點。早期我也是PS技術的堅定反對者,我認為那有損真實。後來,我對「真實」的概念逐漸發生改變。相機是個探測器而已,拍攝的圖案發生了形變能被認為是真實的嗎?矯正只是在還原真實,而且這種還原還不是憑空還原,是根據實際測試的數據來還原的。更何況,我們眼睛看到的「真實」也只是外在的真實,如果通過PS修改外部的「真實」能撥開掩飾物讓我們更好的看到內在的「真實」,何樂而不為呢?對於攝影師特別是即使攝影師,最終需要展現和揭示內在的「真實」,只要不是憑空篡改,任何PS技術都是值得使用的,這僅僅是現代的暗房技術而已。
再來說一個文藝青年們最關心的問題——景深。由於景深是個很複雜的問題,不光與感測器像素值和畫幅有關,還與鏡頭視角(35mm等效焦距)、光圈大小和物距有關,三言兩語很難講清,參數這麼多,我真的沒法簡單的給出一個定量的結果。說的簡單點,相同條件下,APS-C畫幅相機的景深要比M43畫幅的淺。這個是先天的限制,無法更改,但是實際差異有多大呢?沒一般人想像的那麼大,差距其實不是很明顯。關於景深的計算,大家可以猛擊這個景深計算器。至於如何取與舍,要看你個人的選擇了。
最後一個話題——操控。大多數只拍旅遊紀念照的朋友可跳過這一段。我第一次接觸M43相機也是抱著試水的態度,買了便宜又有一定口碑的E-PL1。後來手上有了兩個定焦頭,懶得換來換去,又物色了一個價格不錯的E-P2。我也承認,E-PL1的jpg直出純凈度確實略好於E-P2,但是後來我幾乎再也不用E-PL1了,原因只有一個——E-P2的雙滾輪加功能鍵的操作實在是高出E-PL1太多。有時候拍攝甚至不用看LCD就可以單手完成參數調整。對於抓拍很有利。我只是用過Nex-5N,由於大部分操作要通過菜單設置,有些捉急啊,高端的Nex-7操控應該改進不少,可惜無緣一用。
最終,我綜合考慮畫質、便攜性、操控、成本以及可持續發展性,根據自己的拍攝喜好和習慣,再三權衡,選擇了M43系統。Nex的感測器成像確實純凈,但是為了這一項而捨棄其他,對我來說不值得。再次給大家推薦一下theblackstar@flickr,希望每個人都能明確自己的拍攝目標,從而選到自己心儀的相機。這篇拖了太久,寫到最後自己都懶得再修改了,個人一家之言,不免片面,僅供參考。
33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