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五種語言》
作者簡介:蓋瑞.查普曼博士(Dr. Gary Chapman)是牧師、著名婚姻家庭專家。他在美國各地舉辦婚姻研習會,定期為已婚者做婚姻輔導。他也是暢銷書《「酷」爸「酷」媽的五項修鍊——親子溝通密碼》的作者。他創作的其他書還包括《如何讓婚姻成長》、《離婚後的盼望》和《建立關係》。內容簡介:每一個人都有一個情緒的愛箱,只有當這個愛箱填滿了的時候,人際關係才能發展。然南,不同人的愛箱需要用不同的語言來填滿。查普曼博士發現人們基本上有五種愛的語言:肯定的言詞、精心的時刻、接受禮物、服務的行動、身體的接觸。兩性間許多誤解、隔閡、爭吵都是由於不了解或者忽略了對方的主要愛語造成的。當夫妻雙方主動選擇使用對方的主要愛語時,就能夠很好地發展彼此的親密關係,並積極地處理婚姻中的衝突和失敗。本書將帶領讀者跨越兩性溝通的迷思與阻隔,填滿自己和伴侶的愛箱,進行一場婚姻的內在革命。本書自1992年出版問世以來,三年間銷量突破300000冊,十年間突破了1000000冊,並被譯成20種文字在全球發行。本書持續50周出現在《出版者周刊》的暢銷書排行榜上,並於近期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 要擁有一個不令你失望的婚姻嗎?要一個真正能「白頭偕老、永浴愛河」的婚姻嗎?這本書值得婚前的戀愛男女閱讀,更值得已婚的夫妻閱讀,在離婚率高漲的今天,這本書實在是無價的。目錄第一章 婚禮之後,愛情發生了什麼變化?如果我們要有效地傳達彼此的愛,我們必須願意學習我們配偶的主要愛語。第二章 保持愛箱常滿人類存在的中心,是渴望和人親近,被人所愛。婚姻即是被設計來滿足這種親密關係和愛的需求的。第三章 墜入情網在婚姻前,我們夢想著婚姻的幸福……當你正在戀愛中,很難相信有任何瑕疵。戀愛經驗所關注的,既不是我們自己的成長,也不是對方的成長和發展。然而,它卻給了我們一種大功告成的感覺。第四章 愛的語言之一:肯定的言詞愛的目的不是得到你想要的,而是為了你所愛之人的福祉去做些什麼。無論如何,這是事實:當我們聽到具定的言詞時,我們就會被激勵,願意回報。第五章 愛的語言之二:精心的時刻精心時刻的中心意思是「同在一起。」不單指接近……同在一起乃是跟彼此注意力的焦點有關。
- 試讀
不論我們是否贊成那種結論,我們這些經歷過墜入情網和跨出情網的人,多半會同意,那種經驗的確把我們彈射進情緒的軌道,它不像我們經歷過的任何其他事。它有使我們脫離理智的傾向,以致我們發現自己做的事或說的話,是我們在冷靜的時候不會做或說的。事實上,當我們的情緒從神魂顛倒的狀況清醒後,常會感到驚訝,為什麼自己會做那些事;情緒的波浪平息後,回到了真實的世界,兩人之間的差異就顯示出來了。我們之中多少人會問:「我們為什麼會結婚?我們總是意見不合。」但在戀愛的高峰期,我們總以為兩人意見一致(至少在每一件重要的事上)。
那是否表示,我們已被戀愛的幻覺騙進了婚姻,而現在我們面對兩個選擇:第一,註定跟配偶痛苦一生,或者第二,放棄婚姻,重來一次?我們這一代常選擇後者。而上一代則常選擇前者。在我們以為自己做了較好的選擇之前,也許應該先看一下事實資料:目前在美國,40%的第一次婚姻,以離結束;60%的第二次婚姻,和75%的第三次婚姻,有同樣的結局。顯然,認為第二次或第三次的婚姻會比較快樂的那種想法,是不實在的。
研究資料似乎顯示,有一個比較好的第三選擇:我們可以認識戀愛經驗的真相(一種暫時性的亢奮,然後跟我們的配偶一起追求「真愛」)。那種愛也是情緒性的。但卻不是神魂顛倒式的;那是一種結合了理智和情緒的愛,它包含了意志的行動,而且要求克制;它也承認個人成長的需要。我們最基本的情緒需要,不是墜人情網,而是真正的被另一個人所愛,而且知道那樣的愛是出於理智和選擇,而非本能。我需要被一個人愛,這個人選擇愛我,看到我有值得愛的地方。
那樣的愛要求努力和剋制。那是一種選擇,是為了使對方得益處而投注精力所做的努力。知道他或她的生命,因為你的努力,變得更豐富,於是你也會有滿足感(真正愛了一個人的那種滿足);它是不需要「戀愛」經驗那種陶醉感的。事實上,除非「戀愛」經驗自然結束,否則真愛是無法開始的。我們在「神魂顛倒」的影響下,所做的仁慈和慷慨之事。是不能居功的。那是被一種本能的力量推動著、帶著,使我們超越了正常的行為模式。可是,一旦回到了人類做選擇的真實世界,若我們仍然選擇對人好、對人慷慨,那才是真愛。
我們如果想要有情感上的健康的情感,那我們對愛的需求就必須得到滿足。已婚的成年人,渴望能感覺到來自配偶的情和愛。當我們確定,我們的伴侶接納、需要我們,而且為我們的福祉做承諾的時候,我們會覺得安全。在戀愛期間,我們就已感受到這所有的情緒,那時候真令人陶醉得飄飄欲仙,令我們錯以為這光景會持續到永遠。
推薦閱讀:
※平等?公平?正義?公正?公平正義?迷之混亂!!
※有話甜蜜地說:將語言化苦為甜,讓對方易於接受
※如何看待「知識」一詞含義的歷史變化?
※翻譯是在做什麼
TAG:語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