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三十而立,北京職場六年之感悟
?MBAClub,分享傳遞價值
秘書微信號:iMBAClub2;QQ群:135396918
投稿郵箱:post@MBAClub.cn
合作郵箱:Cooperate@MBAClub.cn
閱讀引語
生活沒有定式,不管選擇了什麼樣的道路,不管有沒有做錯選擇,當下總是人生道路上最美好的時光。
一句話很好,不念過往,不懼將來。在三十而立的道路上,因為有缺憾,所以才能更有企圖心地向下走。
作者:杜斯拉;來源:作者投稿
不知不覺,已經從畢業到現在, 工作六年,也隨之進入了三十而立之年。剛畢業時,聽前輩們說,工作五六年是一個質躍,基本上決定了未來的發展方向,好就好了,壞就壞了,很難再有突破和轉型;人過三十,《論語·為政》有言:「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想想三十歲的人也該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與發展方向,等到四十歲時才能處事通達,無可,亦無不可。
對於職業女性來講,最近常常反思很多,考慮著什麼才是真正的三十而立,怎麼立,立什麼;也反思著這工作六年中,自己收穫了什麼,失敗了什麼。過三十,彷彿進入了一場中年危機的盛宴,充滿了反思,但也充滿了希望。
畢業於北京,靠著名校的光環,這六年輾轉於若干名企,在京東這樣的知名互聯網企業也歷職過,但捫心回顧,自己在職場是不成功的,六年中雖然收穫了很多,經歷在成長,專業在成熟,薪資也在累積,在同齡中不算差,但同時在這六年中,每次的抉擇都決定了未來的發展方向,這六年錯誤或不成熟的抉擇或積累也決定著自己在向上發展的空間越發狹窄和有限,也就是每個人在職場發展中所說的瓶頸。
工作像一場馬拉松,六年也僅僅開始,在三十齣頭的年紀,回頭髮現錯誤的發展會讓你的職場路越走越窄,正確的選擇會讓你厚積薄發,直線或曲線地在上升。
有感而發,對過去的職場道路進行了總結,希望對未來初入職場或同樣存在職場迷茫的人有些許啟發,也算是過來人的一點分享:
1.做好職業規劃,無遠慮,必有近憂
職業規劃,是很多企業管理學家在自己的演講或書里都經常提到過,包括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國內知名企業管理教授陳春花,都提出了職業規則的重要性。但職業規劃的深意,決不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面,對於一個職場工作者,一定要弄清什麼是職業規劃,怎麼要設定職規則,並有步驟地去實現。
可以把職業規劃理解為目標導向的一種體現。只有目標是正確的,你所做的一切事情和努力才是有效且必要的。這幾年,常常聽人講這樣一句話,同樣是努力,為什麼所得到的差別這麼大。這是因為事有分工,你當初選擇了哪條路,你所得到就是這條路能給你的價值。
打個不一定恰當的例子,畢業時選擇公務員的同學很多,但不可避免的薪資是受限的,可能一個工作幾年的資深公務員的薪金待遇比不上剛入職的金融行業的管理培訓生。當然,這並不否定公務員巨大的價值,他在薪資待遇上是存在劣勢的,但在很多其他方面是公司職員無法相比的。
但當如果你想謀求的是快速致富,你的選擇和其他人的努力去相比時,你就會發現,當初的選擇是沒有規劃,是錯誤的。時間越長,你會越發感慨,同樣是努力,為什麼沒得到我想得到的價值?
因此,職業規則和未來的生活發展方向是密切相關的。最近常常會翻翻大學時的馬列思想、馬政經,溫故下諸如理論指導實踐理論、主要矛盾論、市場供需規律一類基本概論,大道至簡,每次都深感哲學的真知性。道理是相通的,只有正確的認識才能產出正確的實踐,如果方向是錯的,只能南轅北轍,越走越遠。
職業規則要確定,這就得想清幾點:
第一,工作的目標是什麼:是安逸穩定的生活?還是怎麼致富?或者怎麼樣的工作讓你快樂?遵循自己的內心,每個人的人生是不同的,不一定都是比爾蓋茨,也不一定每個人都是劉強東的奶茶妹;
第二,自身的優勢是什麼:這包括你的專業是什麼、擅長什麼;我們比任何人都了解自己,不要迴避自己的缺點,但也不要輕視自己的優點,不要企圖改變或顛覆自己的性格或缺點,因為有些事情是累積的,不會因為時間的改變而改變,我們可以優化它,但不要試圖丟棄他,反而對於自己的優勢,要認清並善於利用它,田忌賽馬的故事,我想大家都是清楚的;
第三,實現目標必備的要素是什麼:生活如果不能正著去理解或解讀,那就倒著來推,如果不清楚實現目標要做什麼,那麼就先理解實現目標要具備哪些能力,比如說,如果你要做律師,那麼你必須努力通過硬性的司法考試。
2.猝不及防的投入陷阱,當斷則斷
最近在讀陳禹安老師的心理三國,書里提到一個投入陷阱理論,深感贊同。人生就像在打德州,投入越多的人越不會輕易放棄,他會深信自己抉擇的正確性,並且持續投入,初衷是希望已經投入的成本,包括精力、感情、財力都是有回報的,這是一個賭徒的心理,但也是一個正常人的心理。
在工作中,我們也會犯這樣的錯誤。不是所有立項或規劃都是正確的,不是所有的選擇都被實踐證明是有益的,有些職業經理人下了很大的決心或者犧牲很多選擇了一個公司、一個領導或者一個項目,但實踐上證明是錯誤的,作為個人也意識到這樣的問題,但執拗於已有的犧牲,往往會一錯到底或不敢輕言面對自己的錯誤。
其實在職場這六年,在工作的第三年時,當時已經發現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是存在問題和受限的,但面對新的抉擇或轉型時,會為放棄已積累的工作經驗和工作專業而可惜,因為投入的太多,轉型可能會重新面臨著從頭開始的境況,如此反覆,很多好的機會沒有抓住,到了三十以後的年紀,才發現遺憾有多少,也會發現在這樣的一個尷尬年紀轉型會面臨更多的犧牲。因此,常常和身邊的小朋友講些道理,人生苦短,不過是場經歷,但一定要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想要從事的工作是什麼,如果發現現狀不符合預期,要改變趁早。
跑個題,工作如此,感情也是如此,作為經歷過從單身到婚姻的女性,也經歷過遇人不淑,不是所有念念不忘都必有反響,也不是所有念念不忘都是好的結果,遇到錯的人,該放手就放手,投入越多,損失越大,如果做不到收益,那麼就及時止損吧。
3.打好根基,即使不是專家,但也要專業
工作的價值在於你的專業,所有高層人員不一定是最專業的人,但一定是懂專業的人。專業是個人安身立命的一技之長,也是為公司僱傭員工且員工能為公司創造價值的根本。
商業活動中更多需要的不是成為專家的人,畢竟專家是比較稀缺的人才,再比也比不過學術教授,但至少所給出的意見或成果讓外行人或者你的客戶認為你是專業的,是可以解決問題的。
專業的價值不在於專業的本身,而在於專業可以解決很多實踐中的問題。對於公司來講,換言之,對於商業追逐利潤的目標來講,你的專業不僅限於你的書面知識,還要求你懂得你所從事的行業,還要懂你所在的公司。
對於工作年限尚淺的人來說,打好根基,即使是重複性的工作,要也善於在重複性的工作中找到標準化的規律,拓展思路;同時,也不要僅僅局限於在工作中學到的內容,要學會自我學習並關注八小時之外的自我提升。
多說一點,好的工作成果不是及格,而是超出預期,讓你的領導滿意,你需要的不僅僅是六分,而是八分或十分,在交待工作標準之外,做出讓人有驚喜的成果,才能讓人更滿意,也才能讓自己更加提升。
4.更重要的是態度與品性,對得起賺的每一份工資和公司所給的學習機會
聽過很多人抱怨公司不好,比如說薪資低,再比如說工作量大,管理混亂;也聽說過很多離職的人交接時一片混亂,留下一團濫攤。也親身經歷過,有的小朋友在重要的工作時刻,因為自己的私人約會不願加班的情況。
隨著年紀的增長,越來越深感,工作上需要的人選,能力可以再培養或再提升,但態度與品性更為重要,決定著在一個行業中的操守與口碑。很多人覺得是在給公司打工,如果公司給的工資低於市場水平,就會認為公司虧錢了自己一個億。實際上不然,如果沒有公司,個人的實踐經驗哪裡來,個人的專業怎麼樣能在社會中發揮價值?所謂跳槽的高工資也是受益於你的前東家。
公司和員工是一個互利互惠的過程,在每份工作中,作為員工,我都很感恩於公司願意並信任給我這樣的機會學習和鍛煉,我也願意全身心的盡自己的努力完成每一份工作。記得之前一位帶過我的領導說,至少在工作中你要對得起你賺的每一份工資。現在想想,話是糙的,但是道理是對的。
在工作做事上,我認為核心品質是要具備的:一是責任心和擔當感,做事有始有終,交待的任務能夠及時完成;二是包容開化,對於什麼都認為自己對,困在自己的小圈子的人是沒有辦法開展工作的,做好團隊配合的。
5.不可或缺的情商和人脈積累,跟對人跟對圈子
工作很多年後,如.果專業上不分彼此,那麼在晉陞和發展上,拼的就是情商和人脈了,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利益紛爭,有人的地方就有喜惡之別。 一個成大事的人,必然是一個在情商管理方面做得不差的人。中國交際文化是個很玄妙的東西,同樣一句話,表達方式不同,但所起到的作用卻不同,有時一句話甚至可以拉攏一個人,也可以樹敵一個人。
工作是由人組成的社會群體,每天所面對的是同事、客戶,有些人能力強但並不被認可,有些人能力一般但卻被大加讚賞。因為除了專業以外,情商也是工作必不可少的能力。
之前公司有一位同事專業能力很強,但其所負責的業務合作夥伴大多數都和他產生過爭執,詢問了下原因,究其根本,是當他個人與合作夥伴產生意見衝突時,所關心的更多是事情的對錯,習慣性地將情緒帶到工作中,不能很好地化解意見衝突,常常導致合作事項無法順利過渡下一步。工作上的事情沒有絕對的對錯,更重要的是共同把事情解決,有效的把事情進行下去。
人是很複雜也是很簡單的群體,沒有絕對的敵人,也沒有絕對的朋友。根據馬斯洛需求,人類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在更多的工作共事中,人們更加在意的是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處理好人際的關鍵,在於要懂得如何有效滿足別人的需求。
首先,充分尊重別人。尊重別人的同時,實際上是尊重自己,也是自身良好涵養的體現,學會傾聽,不輕易打亂別人的講話,可以不同意對方的觀點,但要尊重對方提出觀點的權利;
第二, 不要想自己要說什麼,而是要想別人要聽什麼。中國有句古話,聽話聽音,不要一味只想我想要什麼,或我想要說什麼,而是適當地考慮下,對方想要什麼,對方希望你說什麼;每個人的表達出來的話語背後,都有其內心潛意識的傳達,要學會看到深層次的內容;
第三,換位思考。學會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考慮問題,會把對錯的問題想的更加透徹,很多觀點上的不一致,是由於立場不同所造成的,說服對方的策略,不是從自己的立場出發,而是試圖從對方的立場出發,明白對方可能顧慮或畏懼的事情,外周途徑的說服有時往往比內周途徑的說明更為有效與緩和;
第四,互惠原理。與人以便利或恩惠,實際上是給了自己便利。曾國藩曾講,利不可獨,也是這樣的道理。懂的這樣的道理,在職場中,才能積累更多的人脈。
第五,敬仰但不要敬畏。沒有人喜歡對於自己過於敬畏的人,對於自己的領導或上司,更多需要的是敬仰之心,擇其善者而學之,不要做有畏懼之心的下屬。
情商決定著你會有什麼樣的人脈,或者說會進入什麼樣的圈子;同時,跟對正確的人,才能學習他良好的品質,有助於個人在職業道路上的發展。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如果你相信自己是匹有潛力的千里馬,那也需要跟好伯樂,學會找對方向。
林林總總寫了很多,但其實生活沒有定式,不管選擇了什麼樣的道路,不管有沒有做錯選擇,當下總是人生道路上最美好的時光。一句話很好,不念過往,不懼將來。在三十而立的道路上,因為有缺憾,所以才能更有企圖心地向下走,期待第七年的職場成長。
作者:杜斯拉,知名企業 法律顧問;來源:作者投稿
推薦閱讀:
※【咖啡生活】尋覓北京最小眾小資咖啡廳
※從「北漂」到「杭漂」,這是6個人關於城市、工作、焦慮與選擇的故事
※為什麼北京的房租越來越貴?
※如果把首都從北京搬到上海會怎樣?
※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生活在北京二環內的衚衕是什麼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