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孩子溝通好方法——傾聽

與孩子溝通好方法——傾聽

很多人認為小孩子講的話都是無稽之談。然而我認為,如果現在聽取孩子所關心的事,將來當他到十幾歲後也能分擔父母所操心的事。這兩點是密切相關的。——美國企業家 艾柯卡 要想和孩子溝通,就必須學會傾聽。傾聽是和孩子有效溝通的前提。不會或者不知道傾聽,也就不知道孩子究竟在想什麼,連孩子想什麼都不知道,何談溝通?——中國教育家 周弘 我在教育卡爾的過程中,漸漸掌握了一些與孩子進行溝通的經驗,其中之一我稱為「傾聽的藝術」。——美國教育家 老卡爾?威特 《聖經》里說,上帝賜給我們兩隻耳朵,一個嘴巴,目的就是要我們少說多聽。 傾聽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一種方法,這是因為傾聽能夠讓對方傾訴心中自己的心聲,能夠把心裡的鬱悶、壓力等不良情緒都發泄出來,從而心情舒暢、精神抖擻。 在美國南北戰爭一度陷入僵局時,當時的美國總統林肯受到了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心情非常不好。為了調節自己的心理狀況,林肯把自己的一位老朋友請到白宮,讓他傾聽自己的訴說。 林肯和老朋友談了好幾個小時。大部分時間,都是林肯獨自在訴說,而那位老朋友只是默默地傾聽,並對林肯表示理解。 林肯談到了發表一篇解放黑奴宣言是否可行的問題。首先,林肯列舉了這一行動的可行和不可行的理由,然後,他又把一些信和報紙上的文章念出來。在這些信件和文章中,有些人怪他不解放黑奴,有些人則因為怕他解放黑奴而罵他。 那位老朋友一直默默地傾聽著。最後,林肯跟這位老朋友握了握手,甚至沒有問他的意見,就把他送走了。 這位老朋友後來回憶說:「當時林肯一個人說個不停,這似乎使他的心境清晰起來。」 心理學家已經證實:傾訴能減除心理壓力,當人有了心理負擔和問題的時候,能有一個合適的傾聽者是最好的解脫辦法之一。 當你在抱怨「孩子不願意與我溝通」、「孩子總是把事情悶在心裡」時,你有沒有想過,孩子為什麼不願意與你溝通。 當你真誠地問孩子時,孩子會說:「父母不了解我,他們總是自顧自地講大道理,從來不聽我的想法!」「我說什麼都被否定,我還有什麼可以向他們說的?」 事實上,每一個孩子都是願意與父母溝通的,但是,親子之間的溝通之門往往被父母們在無意中關閉了。 我們來看看下面這些場景。 場景一: 你正在看電視或者做飯,孩子回來了,他高興地跑到你的身邊:「媽媽,媽媽,今天學校有一件很好玩的事情!」 「什麼事情?你作業做完了沒有?別整天瘋瘋癲癲的。」 「沒見我正忙著嗎?等會再說!」 「少說些破事,多說說你的成績!」 你總是不耐煩地說。 孩子一下子就蔫了。 場景二: 你正在看報紙或者學習,孩子對你說:「爸爸,我想跟您說件事。」 「行,什麼事?你說吧!」自認為民主的你答應了孩子的要求,但是,你並沒有真正認真地傾聽孩子的訴說。儘管孩子在說的時候,你不斷地哼哼呀呀地咐和著,但是,你卻是那麼漫不經心地聽著,甚至眼睛一直放在你的報紙上,根本不正眼瞧一眼孩子。可想而知,孩子會是什麼心情。 場景三: 孩子在學校里與同學打架了,這可不得了,班主任打電話找家長。 當孩子放學回家的時候,一肚子怒火的你開口就罵: 「你這個渾小子,整天不幹好事,凈幹壞事!」 「你會不會幹點人做的事呀?整天就知道打架!」 孩子嘟囔著:「我、我……」他似乎想要說明打架的原因。 「我什麼我,你還有什麼好說的?」「不用解釋了,打架總是不好的!」 孩子一聽,委屈得流下了眼淚。 「哭什麼哭,打架你還有理了?」 「裝得真像,打架的時候不哭,說你幾句就哭!」 這時,孩子的內心不僅僅是委屈,進而產生了對你的憎恨。因為你不信任他,你不尊重他,孩子覺得自己沒人關愛。 美國教育家老卡爾?威特說過:「我在教育卡爾的過程中,漸漸掌握了一些與孩子進行溝通的經驗,其中之一我稱為『傾聽的藝術』。」人的思想往往需要通過語言表達出來,如果你不願意傾聽孩子的心聲,你怎麼可能全面地了解孩子呢,不了解孩子,與孩子溝通時就會更顯得費勁。教育家周弘說過:「要想和孩子溝通,就必須學會傾聽。傾聽是和孩子有效溝通的前提。不會或者不知道傾聽,也就不知道孩子究竟在想什麼,連孩子想什麼都不知道,何談溝通?」可見,傾聽是做好親子溝通的第一步。 「傾聽」是一種非常好的教育方式,因為傾聽對孩子來說是在表示尊敬,表達關心,這也促進孩子去認識自己和自己的能力。那麼,父母應該怎樣來傾聽孩子的心聲呢? 建議一:要有主動傾聽的意識 長春的一位記者曾經在長春市文化廣場上對一些3歲至9歲的孩子的父母進行了隨機採訪。 在採訪中,這些父母都被問到了下面這些問題: 「寶寶最喜歡你穿什麼樣的服裝?」 「他今天最想做的事情是什麼?」 「他告訴你自己為什麼喜歡和某個小朋友交往了嗎?」 「他做的每件錯事你都聽他申辯過嗎?」 「你每天有固定時間段聽寶寶講自己的事情嗎?」 遺憾的是,面對這些問題,這些父母都覺得非常驚奇,甚至有些父母表示,這些問題他們從來沒有注意過。 對此,吉林大學第一醫院醫生楊鵬認為,處於成長期的兒童,明辨是非的能力雖不是很強,但也有他們獨特的思維方式。主動傾聽孩子傾訴,父母不僅可以走進孩子的心靈,而且能幫助孩子提高認識問題的能力。 「知心姐姐」盧勤在《好父母,好孩子》一書中寫過這樣一件事情: 「我有一個孩子。我30歲時生下他,起名叫李悅。兒子出生時,我從下鄉插隊、工作的吉林白城地委調回北京,跨入了我從小嚮往的中國少年報社的大門。我非常珍惜這個工作的機會,因為不是所有的知青都能實現自己童年的夢想。 「為了全身心地工作,我把1歲零8個月的兒子送進幼兒園全托,每周只接一次。 「孩子從幼兒園回來,總是說:『媽媽,咱們談談話。』有一次,竟然哭著向我請求:『媽媽,我知道你很忙,沒時間陪我在家,可你能不能把我轉到每天都能回家的幼兒園?』 「我沒能滿足他的請求,我和我丈夫常常出差,沒有時間照顧他。 「每次孩子回家,總是興緻勃勃地給我講幼兒園裡的事,不管我愛聽不愛聽。兒子需要的是一個忠實的聽眾,而媽媽是最合適的人選。遺憾的是,開始我沒有意識到孩子的這個需求,總覺得聽孩子說話,浪費了我寫稿子或思考的時間。所以,每次孩子和我講話,我總是做出很忙的樣子,眼睛左顧右盼,手裡還不停地翻動著書報。 「沒想到,我的『忙碌』給孩子的語言表達帶來了障礙。由於他是個思維能力很強的孩子,為了在有限的時間裡把話說完,他就講得很快,慢慢地變得講起話來結結巴巴的。 「這引起了我的注意。我開始注意改變自己,盡量抽出空來,傾聽他講話。漸漸地,兒子竟成了我學習兒童語言的老師。是他把我領入了奇妙的兒童世界,使我後來對兒童教育工作達到入迷的程度,也使我學會怎樣用心去讀孩子這本書。這本書,竟然還成了我當『知心姐姐』的教科書。」 跟孩子交流,有時候並不需要自己說,父母只需作為傾聽者,給予孩子關注、尊重和時間,那是對孩子最有效的幫助。 東北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於偉認為,傾聽孩子的訴說是一把開啟孩子心靈窗戶的「金鑰匙」。父母千萬不能因為孩子小,就忽略他們的闡述,不要總是居高臨下,而是要經常地蹲下去,與孩子面對面,平等地互相傾聽與訴說。孩子有值得稱讚的觀點,家長應表明支持的態度,孩子認識上存在誤區,可循循善誘啟發開導。正如美國企業家艾柯卡所說:「很多人認為小孩子講的話都是無稽之談。然而我認為,如果現在聽取孩子所關心的事,將來當他到十幾歲後也能分擔父母所操心的事。這兩點是密切相關的。」 建議二: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孩子 許多父母不管孩子說什麼,總是先搬出孩子以前的事情評論一番,似乎總是揪住孩子的小辮子不放。 現實生活中常常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 有時孩子犯了一個小錯,父母憑著自己了解的情況對孩子的行為做出評價和責備。當孩子據理力爭地申辯和解釋的時候,父母就會氣上加氣,心想:「你犯了錯還狡辯!」於是,對孩子一聲斷喝:「住口,不用解釋了!」你能想像孩子這個時候該有多麼委屈嗎?即使事後你為冤枉了孩子而向他道歉,但對他的傷害仍然已經造成。 老是聽到「你不用解釋!」的孩子,漸漸放棄了為自己辯解的權力,他們會背著很多的冤屈,一個人默默承受,而這樣的負擔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心理問題。 有一天,當孩子的心理問題出現的時候,父母們會突然悔恨地說:「為什麼我沒有及時發現呢?」 父母不讓孩子把話說完,往往是出於這樣幾種心理: 第一,孩子的話說到自己的痛處,讓自己覺得沒面子。所謂童言無忌,孩子總是想到什麼就說什麼,沒什麼忌諱。父母不妨抱著輕鬆的心態聽聽孩子怎麼說,或許自己也能受到啟發。 第二,總認為自己是對的。這樣的父母屬於頑固型,不聽解釋,不聽辯解,老認為孩子是在找借口。長期如此,孩子就會慢慢習慣了沉默,哪怕是面對冤屈,也緘默不語。一個不會據理力爭的孩子,很難適應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 第三,覺得孩子小不懂事,沒有耐心聽孩子說。其實,雖然孩子的思維比大人簡單得多,往往也能從複雜的事情中看到本質的東西。 第四,總認為孩子會犯錯誤,孩子有許多缺點,從而不願意聽孩子解釋,主觀認為孩子的解釋是為自己找借口。 事實上,每個人都是會變化的,會進步的。孩子也是如此。每一天,孩子都會遇到許多新事物,學習許多新知識,他在不斷地成長、不斷地進步。如果父母總是想著孩子的錯誤和缺點,就會否定孩子的優點和特長,以主觀偏見來代替客觀評價,結果,孩子的信心受挫,不再主動向父母傾訴。 一般來說,每個孩子心理問題的產生,都會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來,父母的忽視才會加劇孩子內心的無助與絕望。因此,心理學家警告父母:一定要以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孩子,傾聽孩子成長的故事,如果父母從不聽孩子說話,孩子長大後往往要經過許多年治療才能恢復自尊。 建議三:善於傾聽孩子的委屈 我的朋友曾經給我講過一個他自己的故事: 一天,他和姑姑家的小表哥在房間里玩。本來玩得好好的,但是因為搶著玩電子遊戲,兩個人打了起來。他被表哥推到地上,電子遊戲機也給搶走了,他忍不住大哭起來。這時,母親進來了,很溫和地問他:「先不要哭,告訴媽媽是怎麼回事呀?」於是他邊哭邊把事情的經過講了一遍。母親耐心地聽他講完,然後替他擦乾眼淚說:「兄弟倆應該互相謙讓,你先讓哥哥玩一會自己再玩,相信你們都會很乖的。」 表哥一會兒就把遊戲機給了他,兩個人又有說有笑地玩了起來。 「當時我還以為母親會大罵我們一頓呢,結果她並沒有這樣做,事情雖然過去很多年了,但是我仍舊記得。我覺得母親很寬容、很理解我們,允許我們訴說委屈。」說起當年的事,朋友仍然感慨不已。 對於孩子來說,每天發生的許多事情,他們需要與父母一起分享。當他們遇到快樂的事情時,他們願意與父母分享他們的快樂;當他們遇到煩惱的事情時,他們希望父母能夠傾聽他們的訴說,理解他們的心情,分擔他們的煩惱。 英國哲學家培根說過:「當你遭遇挫折而感到憤悶抑鬱的時候,向知心摯友的一席傾訴可以使你得到疏導。否則這種積鬱會使人致病……」 法國作家羅曼?羅蘭說過:「大人的痛苦是可以減輕的,因為知道它從哪兒來,可以在思想上把它限制在身體的一部分,加以醫治,必要時還能把它去掉。嬰兒可沒有這種自欺欺人的方法,他初次遭遇到的痛苦是更殘酷、更真切的。」對於孩子來說,也是如此,他們缺乏人生經驗,更加需要向父母傾訴,從父母那裡得到指導。每一個孩子都會受委屈,父母的責任就是傾聽孩子的委屈,引導孩子調整自己的情緒,從而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情緒自控能力。 北京師範大學研究員、社區與家庭教育研究所所長趙忠心主張家長利用假期多聽聽孩子的傾訴。他說:「現在的孩子越來越多地承受著間接來自社會、家長、老師、學校的壓力,因而家長更要注意利用假期對孩子的心理進行調試。不要以為只有得了心理疾病之後才需要調試,家長應試圖通過調試、溝通來緩解孩子的壓力。常有家長對我說,他的孩子幾乎不與家長交談,其實進入青春發育期的小學高年級學生和中學生心理處在一種封閉狀態,更願意跟同伴傾訴。因而我建議家長創造一個寬鬆的環境,不要以一個教育者的姿態出現在孩子面前,不是動員孩子說話,而是在思想上把孩子看成自己的同事朋友那樣,平等對話,不要積極評論,發表意見,遇到不贊成的觀點時,也不要馬上表態,應提出問題讓孩子思索,允許孩子保留自己的觀點。調試的關鍵不是判斷觀點的對錯,而主要在於傾訴和疏導。」

建議四:要做出認真傾聽的樣子 當孩子主動向你傾訴的時候,你一定要表示出你的興趣,你應該用眼睛注視著孩子,對孩子說: 「寶貝,你說吧,我聽著呢!」 「是嗎?什麼事,說來聽聽!」 「真的嗎?接著往下說,我聽著呢!」 在孩子訴說的時候,父母不要隨意打斷孩子說話,只要簡單地附和一下就可以,同時,父母應適當地增加一些體態語言。比如: 你可以緊挨著孩子坐著,同時側身摟著孩子的肩膀,微笑地注視著孩子,說:「哦,是嗎?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你可以放下手中的事情,瞪大眼睛,張大嘴巴,做個誇張的表情,說:「真的嗎?」當孩子講的事情出乎你的意料之外時,你可以用「大驚小怪」的神情來表達自己的興趣,孩子會認為自己很有本事。 你可以坐在孩子的對面,用慈愛的目光注視著孩子,若有所思地回答:「那倒是。」「我想那時你肯定很傷心(高興)吧?」 你可以抓著孩子的手,溫和地注視著孩子,說:「我理解你的感受。」「嗯,我理解你的心情。」 這些附和性的語言往往會增加孩子訴說的興趣,而且,由於這些語言是站在孩子的立場去理解他說的事情,孩子往往會感覺到父母的尊重,進而更加敞開心扉地與父母溝通。 在傾聽孩子訴說的時候,父母可以適當地提一些簡單的問題,引導孩子來表述他的想法,把問題說清楚。比如: 「哦,是嗎?你認為這件事情他們做得對嗎?」 「我知道這件事情讓你很傷心,但是,你覺得自己有錯誤嗎?」 「告訴我你的想法,也許我可以幫你。」 這種互動性的語言往往可以拉近孩子與你的距離,讓孩子更加樂意表露自己的思想。父母說話時的語調應該柔和,同時不斷地給孩子一些鼓勵。 如果孩子說得不完整,父母可以適當地補充完整;如果孩子說得有偏差,父母可以友善地糾正孩子的說法。 比如:「媽媽的意見和你不一樣,我覺得……更好,你覺得呢?」 「媽媽的意見是這樣的……你再仔細考慮考慮,總結一下再下結論。」 不管孩子說的是否有失偏頗,父母千萬不要對孩子的不成熟想法潑冷水或是諷刺和嘲笑,這樣會使孩子不願和父母交流,因此父母要用理解的心去接納他們。 在結束談話之前,你可以讓孩子詳細地描述某一個場景,並讓孩子盡量描述得很仔細,這個場景就會成為父母與孩子之間溝通的美好記憶。 當孩子想要跟你討論一件比較重要的事情時,父母一定要放下手頭的工作,對孩子表現出興趣。這樣,孩子就會覺得父母很重視他,他會主動敞開心扉,向父母述說自己的事情。 有經驗的父母會發現,不管孩子要跟你訴說的是一件如何簡單的事情,但是,只要你表示出認真傾聽的樣子,表示出你的興趣,孩子就會興緻勃勃地講下去,進而表達出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實現與父母的思想交流、情感溝通,慢慢地,良好的親子溝通就建立起來了。 建議五:傾聽孩子的心聲 1998年,章啟軒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清華大學。他的父母總結教育孩子的經驗,寫了一本《清華男孩章啟軒》的書。章啟軒的母親在書中這樣寫道: 有一件事我印象特別深。那幾天我兒子很興奮,因為學校里正籌備藝術節。兒子是個外向的孩子,每次吃晚飯時都要和我們說好多班裡的新鮮事,他說藝術節有一個花展,他們班負責拿花,是那種盆花,他向老師報名要拿一盆菊花。雖然他說了兩次,並一再叮囑,可我還是忘了去市場買。那天我母親病了,我一下班急著去看我母親。我兒子哭了,很傷心。我一再安慰他,並給老師寫了信,解釋原因,可他還是很傷心。那兩天,他在吃晚飯時話都很少。第三天晚上他很認真地對我說:『媽媽,下次再有這樣的事,您一定要寫下來,那樣您就不會忘了,就像我記作業那樣。』他只有9歲,我忽然覺得自己是個失職的母親。 從那件『菊花事件』之後,我忽然意識到了:我和兒子需要進一步的交流,因為孩子能夠自己解決的問題畢竟有限,更多的時候他需要家長的支持和幫助。使孩子過度的自立會讓孩子誤以為我們對他漠不關心,這不僅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而且更重要的是會僵化我們兩代人之間的交流。 學校里少了一盆花照樣美麗,但孩子少獻了這一盆花就少了一次得到愛的機會。也許我當時只懂得了『傾聽』,還未掌握傾聽的藝術,不能選擇出需要關注和解決的問題。然而親子間的交流應從傾聽開始,傾聽才是愛的表現。 當孩子向你述說的時候,父母要學會通過孩子的語言來察覺孩子內心的想法。 比如,當孩子向你提問的時候,一定要了解孩子內心真實的想法。有時候,孩子的真實想法並不是直接表達出來的,很多時候它是隱藏在問題下面的,這時,需要父母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然後有針對性地回答孩子的問題。 當孩子問你:「媽媽,今天你要不要去買衣服?」這時的孩子並不是想真正知道你要不要去買衣服,也許他想跟你一起去逛街,也許他想趁你出去的時候看一會兒動畫片。儘管對於同一個問題,每個孩子的潛台詞是不一樣的,但是,如果父母真正關注孩子的需求,孩子的真實想法是不難察覺的。 再比如,如果孩子希望跟你一起去逛街,或者趁著逛街的機會給他買一個小玩意兒,他肯定是一臉的興奮,希望你對他說:「要去呀,要不你跟我一起去吧,如果你表現出色的話,我可以考慮給你買個小玩具。」這時候的孩子會非常聽從父母的話,他努力做個好孩子,希望獲得父母的獎勵。 如果孩子希望趁你出去的時候看一會兒動畫片,他往往會眼光躲躲閃閃,不希望你直視他,怕父母看穿他心裡的想法。這時,你可以對他說:「我是要出去買衣服,但是,我希望你在我出去之前,你能夠把作業做完,這樣,我出去的時候,你就可以看一會兒動畫片,而且,我還會考慮給你買點吃的回來。」這時的孩子肯定很高興,這不僅是因為父母了解他內心的想法,而且他知道自己的要求得到了同意,儘管他還需要完成作業,實際上,他已經非常樂意去完成作業了。


推薦閱讀:

聽講座學溝通:[蔣平]幸福婚戀的秘訣(摘錄2)
家長如何和叛逆期的孩子進行溝通?
告別流氓式溝通
如何與上司溝通的六個技巧
吃包子問題檢驗夫妻溝通是否順暢

TAG:孩子 | 溝通 | 方法 | 傾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