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釋清凈:楞嚴經講記:緣起

釋清凈:楞嚴經講記:緣起

2014-01-19 17:28:22|分類:8、朝聖楞嚴|舉報|字型大小訂閱

下載:

http://iask.sina.com.cn/u/1065622270/ish

朝聖楞嚴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記

釋清凈 講解

緣 起

南無阿彌陀佛!

各位法師慈悲,各位居士慈悲!今天是2013年12月24日,農曆十一月二十二,是西方的平安夜,也是天台宗祖師智者大師的聖誕,在這個吉祥的日子裡,沙門釋清凈作為天台宗第四十六世傳人,非常歡喜和大家一起學習無比殊勝的《大佛頂首楞嚴經》,以此方式來紀念祖師的豐功偉績和深恩厚德。

俗話說: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我們今天能幸遇《大佛頂首楞嚴經》,完全是蒙智者大師的緣起和恩德。智者大師(538—597),南朝陳、隋時代的高僧,後人尊稱為東土釋迦,是中國天台宗的開宗祖師。

佛教傳說《大佛頂首楞嚴經》原來藏在龍宮,龍樹菩薩至龍宮說法,見龍藏中有此經,拜閱之下,嘆為稀有,為利益閻浮提眾生,便將全經默記在心,出龍宮後,將此經記錄下來,呈給國王,國王視之為稀有法寶,珍藏在國庫中,禁止傳到外國。

《楞嚴經》尚未傳到中國之時,就已久負盛名了。公元580年印度的僧人來到中國,拜訪智者大師,談到天台止觀中「一心三觀、圓融三諦、一念三千」的觀點和印度的《楞嚴經》中的意趣相符。智者大師一生弘揚天台止觀,成就殊勝,自然對素未謀面的《楞嚴徑》倍感渴仰,於是便希望他能設法將《楞嚴經》奉請來我們東土。印度僧人走後,智者大師求法心切,在天台山華頂上設置了一個拜經台,面向西方竭誠地禮拜了十八年。遺憾的是,智者大師在公元597年往生時,也沒有見到這部經。

後來,印度天竺國有一位叫般刺密諦的法師,聽說東土智者大師為了求閱《楞嚴經》,不畏寒暑整整禮拜祈請了十八年,般刺密諦法師為之深深地感動和欽敬。他覺得這部經和東土的眾生,必定有殊勝的法緣,因此決定把《楞嚴經》帶到中國。般刺密諦法師第一次身上藏著《楞嚴經》東來之時,被守邊界的官吏查獲,不許他出境,反而更堅定了他的宏法心愿,並且更加精進。法師想到了一個可以將此經攜帶出境而不被發覺的方法:他用極細的白絹書寫此經,然後割開自己的胳膊,將經文縫藏在其中。瘡口平復之後,又申請出國。海關搜查無疑,得以航海東來,般刺密諦法師成功渡海來到中國廣州。時值武則天罷政後,唐中宗皇帝繼位的神龍元年初(公元705年)。正好當時的宰相房融在廣州值事。房融是佛教居士且受過菩薩戒,知道法師的來歷後很重視,將般刺密諦法師請到制止寺。法師剖開了臂膊的肌肉取出經文之時,白布已經血肉模糊,經文難以辨識,更不要說翻譯了。就在大家憂慮之時,奇蹟發生了,旁邊有一位啞女忽然會說話了,她說用人奶清洗白布上的血肉,字跡就會顯現。大家試了之後,果然現出了經文,皆大歡喜。

經過周密慎重的籌備,神龍元年(705)五月二十三日正式翻譯《楞嚴經》。般刺密諦法師任譯主,北印度彌伽釋迦法師譯語,房融宰相筆受潤飾文采,羅浮山南樓寺懷迪法師證譯。因房融宰相學養淵博深厚,故使《楞嚴經》的文字十分典雅優美。譯事完畢,般刺密諦法師便速回本國。由於譯主藏經出國,國王因此罪責守邊官吏查緝不嚴,因此大師譯經完成之後,便速疾回國,願以自身承當所有罪責。大師如此艱辛冒險,乃至不惜榮辱、身命,正是所謂重法輕身,所成功德,不可思議。我等大眾,均沾歷代祖師法施之益。

本經全稱《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又名《中印度那爛陀大道場經》。簡稱《楞嚴經》、《首楞嚴經》、《大佛頂經》、《大佛頂首楞嚴經》。唐般剌蜜帝譯,共十卷,中國歷代皆視此經為佛教主要經典之一。清代章嘉呼圖克圖等將其譯成藏文,並刊有漢、滿、藏、蒙四體合璧的《首楞嚴經》全帙。在日本,此經亦流傳久遠。

我們這次共修《楞嚴經》,主要以白話講述、引申,使之進一步通俗化、明朗化,適應初學者的需要。此次學習為僧團四眾弟子和合共修,本人所述錯謬和不當之處,敬請大眾批評指正。

請大眾雙手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好,請放掌。

眾所周知,《楞嚴經》是一部極重要的經典,是一部佛教修行大全。此經在內容上,包含了顯密性相,各方面重要的道理;在宗派上橫跨禪凈密律,均衡發揮,各得其所;在修行的次第上,更是充實、圓滿:包括發心、解、行、證、悟,也都詳盡剖析開示——從教導正發心起,經循循善誘的破惑、見真(明心見性)、依性起修(設壇結界、於實際上起正修行),並詳細開示了一切凡聖境界(二十五聖圓通、三界七趣眾生),令於聖境起企慕、而於凡外得知解,從而不受迷惑、不入岔道;又詳細講述六十位修證(三漸次、干慧地、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四加行、十地、等覺、妙覺),讓行者於菩提道上明了目標和趣向;最後更廣為開示五陰魔境,及其破除之法,最終於菩提道上不致得少為足,克服魔怨留難,所修圓滿成就。

在叢林中,僧眾每天早課必誦楞嚴咒。歷代在打禪七之前,傳統上都是要先修七日到七七日的「楞嚴會」,由此可見本經在漢傳佛教中的重要地位。但這部經譯出後,宋代子睿以下的注釋家對其出處曾有所懷疑。近代更有人疑為中國人的撰述。對此,我們引用成觀法師的解答:

問:「請師父慈悲開示:有人說《楞嚴經》是一部偽經,為什麼?又,討論《首楞嚴經》真偽之辨的文章或論文,可參看哪些刊物或書籍?」

成觀法師答:「首先,為何近代有人說《首楞嚴經》是一部偽經?因為這是一部專門破魔的大寶典,令修行人得以辨魔、遠離魔事,修行沒有障難。而末法時期魔強法弱,故魔力令愚痴邪妄之人,謗此法門,令人不信,即無所依怙;此法門即被謗、被毀,眾生不信此正法,魔於是肆無忌憚,放心大膽地大造魔業,大成魔事,於是一切修行人不能出於魔掌,墮於三途,更遑論明心見性、修行菩提;故可知毀謗此經,即是毀去末法時期修行正法之人的最大靠山,竅取一切正修人士的護身符、以及破除魔事的無上法寶。因此,毀謗此經之事實,即末法一大魔事之肇端——魔尚未被破,已然先發制人,搶先出招了。噁心、邪心之人為魔所用,而發如是破法邪言,而一般大眾,愚昧無知,不知輕重,也盲然隨之應合。

其次,《首楞嚴經》是一部破魔大全的寶典,是諸魔的剋星,有人說它是末法時期的一面照妖鏡;一切佛法修行人,欲免於魔事,必須參究《楞嚴經》。又,末法時期,法欲滅時,這部《首楞嚴經》最先滅;因為《楞嚴經》一滅,諸魔橫行,即無人能制,一切邪魔外道、邪師邪說便能肆無忌憚,橫行無阻。如今末法已五百年,經法將滅時,即有邪心人,為魔所用,因而自疑經謗法,且令人疑經謗法;眾生疑經謗法既久,共業成就,經法即滅,這世間便再也找不到這部經書了——法如是故,眾生業報如是故:因為眾生共謗如是經法,便再也無福見聞、領受如是經法。話說近世最先起來倡導疑謗《首楞嚴經》的,是民國初年幾個白衣,後來亦時有所聞;有人在註解《楞嚴經》時,也自已主動提到,說:「有人說《首楞嚴經》是偽經」,但作者只提這麼一筆就罷了,並非加以任何的評論或駁斥,是故徒啟讀者之疑竇,且又象是在「默認」或默許其說,於是更令讀者心中狐疑不決,因而於此上妙法門即有障難:不能解,更不能悟入,遑論悟而後修。因此鄙人希望末世一切講經注經者,若遇有人謗經毀法,應善為眾生釋疑、破疑、解惑,普令眾生於如來正法生起正信、正解、正修行。這是講解正法者的職責,這也才能達到講經的目的,否則講經何為?

前述「首楞嚴三昧法門的殊勝處」中所引之諸經論,便可用來作為「以經證經」的最佳例證,故知《首楞嚴經》不但是一部佛口親說的真經,而且是一部極為完備,圓滿殊勝之經。隋代天台智者大師,即已聞說西天有此殊勝經法,便期盼此經趕快傳來中土。其期盼之切,乃至造了一座「拜經台」,天天都是親自去西向拜經,盼其早來。然而盡智者大師一生,竟無緣親見此經。因為印度的國王,深以此經為國寶,不聽其外傳他國。後經般剌密諦法師千方百計,在唐時偷渡傳來,漢土眾生才有緣得聞如是妙法。不過此寶典最後之所以得以傳來中土,可能智者大師拜經的誠心也是一個增上緣。

東晉的高僧法顯(西元240——420年),於其所著《佛國記》(或稱《高僧法顯傳》)中云:「佛昔於此說《首楞嚴》,法顯生不值佛,但見遺迹處所而已,即於石窟前誦《首楞嚴》,停止一宿。」

由此可見古人於佛、於法的信心之一斑,近世人根鈍,且不知惜福,不知經法之可貴,真是「得了便宜又賣乖」。乃至依於世見、慢心,輕法慢教,疑謗正法,謂非真經,或曰非是佛說。試想:如是清凈、勝妙法門,一字一句,讀之都遍心清涼——如是智慧、妙法,除了佛的一切智外,還有誰能說得出?又,佛弟子不同於世間儒者或學問家,佛弟子或菩薩,若有所說、有所作,絕不會、也不須妄語假託是佛所說,因為他們不須象孔子有「托古改制」的需要。他們沒有什麼「制」可以改、或需要改。諸菩薩、祖師大德,皆是承佛之教,弘傳如來正法,其所作也都名正言順的稱為「論」,而為三藏之一,與佛所說的經藏一樣受到尊重,受歷代弘傳。這些如來的賢聖弟子實在沒有必要犯戒,欺誑如來及眾生,而「偽造經典」——再想:若菩薩或祖師大德,已修到了能造出如是上妙經典、能開悟度化無量眾生的境界,他還會去造這樣的欺誑之業嗎?他心中還會有如是欺誑的雜染心嗎?連一般受五戒的居士都不會輕易妄語,更何況有如是智慧與修行境界的菩薩或祖師大德,會去犯這最基本的戒律?再說,如果菩薩已達到能宣說如是清凈上妙之法的境界,他一定不會犯戒、偽造佛經,一定會按照正途而造「論」,且於其論中推仰如來,推尊如來修多羅教,宣揚如來修多羅之教旨,(這是一般論藏的通途),而不會「假裝」自己是佛,而「假藉佛的名義」來說他自己的法,這種事,菩薩是干不出來的。

再者,我已如是稱揚讚歎此首楞嚴法門,亦引諸經論加以稱揚——我講這麼好的經給你聽,你卻來問我此經是真是假?!若是偽經,我幹嘛費這麼大的工夫為你講?

身為佛弟子,深受佛恩,不知寶愛佛經之可貴,卻聽從惡知識來疑它、謗它,辜負如來。譬如有人被父母養育成人,一朝忽聽惡人造謠,說他父親不是他的親生父,於是起疑,乃至不信親父,甚而忘恩絕義,聽信惡人謗法者亦如是,若因此疑而不信正法,忘佛深恩,即斷絕善根,成一闡提人。

經中說:佛初成道時,魔王波旬即來見佛,勸請如來速入涅槃。他說:「世尊所作已辦,已證一切法無生,可以速入涅槃。」佛對波旬說:「我諸弟子尚未成就,我不宜入涅槃。」波旬說:「那麼待世尊弟子皆成就時,應即入涅槃。」佛默然應承。於是魔王波旬歡喜踴躍。波旬又對釋尊說:「世尊,世尊滅度後,於末法時期中,我將化為比丘僧,於世尊佛法中出家,披佛袈裟,誦佛經典,而破壞佛法。」於是世尊落淚。

最後我再說一句話:若連信根都沒有,如何堪受如是「如來密因、諸菩薩萬行」的大法?《地藏菩薩本願經》云:「或有善根,聞即信受;或有障重,久化方歸。」

願您堅信,佛不妄語,菩薩不妄語。佛語諦實,決定不虛。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大佛頂」:「大」為如來之性德,修飾「佛頂」,用以表示如來所證的功德。

「佛頂」:梵文為「烏瑟膩沙」,又稱「無見頂相」,這是佛三十二相之一。其深密之義則是:見不到如來的最高境界,因為這最高境界是如來自證,其深秘奧。而這部經所呈現的境界、力用與法門,正是從這至高、最極秘奧的大佛頂上所出生的,因此此經的法門也是至高、奧妙的。

「如來」:乘真如之道而來。

「密因」:「密」是秘密。「因」是本修因,也就是因地修行之根本。

「修證」:「修證」是承上面「密因」而來的。有了修行的密訣,就依之而修,入如來地。

「了義」:「了」是完全、圓滿、究竟、通達的意思。「義」是道理的意思。「了義」也就是說佛在本經所闡發的道理是究竟、圓滿、通達第一義諦理的。

「諸菩薩」:「菩薩」為梵文之音譯,全稱應為「菩提薩埵」,義為「覺有情」。

「萬行」:菩薩須依六度而修萬行,自利利他之萬行圓滿後,方成菩提。

「首楞嚴」:又譯為「首楞伽摩」。佛在《大般涅槃經》中解釋「首楞嚴」為:「一切事究竟堅固」。如果以本經而言,則為依於如來秘密之本修因(真如本性、或如來藏性)而起修,歷六十階,證二十五圓通,而契入如來覺性大海,堅固不動、不生不滅,從而從體起用,稱為「首楞嚴三昧」,乃自利化他、一體成就的大定。

「經」:梵文修多羅,貫串、契合的意思。

此經為開示自如來的「大佛頂」(無見頂)相上所現出的如來之秘密,依於因地本心修證,而達到的「了義」境界,及如來教敕六十階位「諸菩薩」,依此因地而起自利利他之「萬行」,使大眾全部證得究竟堅固「首楞嚴」的契「經」。

下面我們將開始進入《楞嚴經》經文的學習。

《楞嚴經》的義理層層深入,環環緊密相扣,學習其經文會令初學者感覺很吃力,很辛苦。因此,我們按照東晉道安法師所使用的科判的方法研讀,先將佛經劃分為序、正、流通三分,再進一步分判章節,使經文的脈絡鮮明,再用「析疑」、「甄解」,對於難懂的字詞章句,加以分析推詳,使「文理會通,經義克明」,而得妙盡經文之深旨。如此有序的學習和研究,則如同抽絲剝繭一般,依次深入,慢慢進入波瀾壯闊的大楞嚴海。按照前面的科判,本經可分成八大部分解讀。其中第一部分內容,相當於道安法師所說之「序分」,即敘說聖教發起的因緣;第二部分至第七部分為「正宗分」,即敘說一部經的宗旨,正顯聖教所說的法門;第八部分為「流通分」,即敘說受持弘傳本經的功德利益。

為了便於學習,現在就正宗分的內容,略作導讀,概述如下:

第一部分:佛說本經的因緣。

本經的序分,主要敘述了佛陀六十二歲那年,夏安居圓滿之日(七月十五),國主波斯匿王,為祈福超薦先王,特地選擇這一天,到祇桓精舍,延請佛陀及諸大菩薩、阿羅漢,到王宮應供。當時阿難因受善信的邀請,遠遊別地,不及參加集體應供的行列,回來時無飲食可用,便獨自到城中托缽乞食,途經一家淫舍,被摩登伽女用幻術攝入淫席,淫躬撫摩,即將破毀戒體。如來應供始畢,立即返回精舍,從佛頂上放光說咒,敕文殊師利菩薩,將所說神咒,攜往救護阿難。文殊菩薩於是提攜勸勉阿難及摩登伽女,一同回到佛陀座下。因阿難請法,而發起了一段聖教流傳的大事因緣。

南懷瑾老先生在《楞嚴大義今釋》里說:佛說諸經,大體皆有緣起,舉眾所周知而言,如《金剛經》,但從人本位之穿衣吃飯、平平實實之人生日常生活說起。人生日常生活當中,離不開穿衣吃飯,而穿衣吃飯中,正具有人生無上之大智慧,故不得不說。如《維摩經》,首標佛國心地境界,而以維摩詰之卧疾說起。人生必有老病之苦,於老病卧疾之中,更有人生無上之大問題,故又不得不說。《楞嚴經》中,首先從吃飯說起,因為吃飯,才發生阿難到城中乞食,途中遇上摩登伽女,一見傾心,幾乎雙雙墜入情波慾海之中。只此輕輕幾筆,明明白白指出「食色性也」,的的確確為人生之一大苦惱。我佛慈悲,故又不得不說出此中奧妙,如此如彼,乃有此一本經流傳之大因緣。

第二部分:示佛定總名令知諸佛修因克果。

阿難見到佛,頂禮悲泣,悔恨自己一向多聞,道力未全,殷勤祈請如來開示:「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禪那,最初方便。」阿難因為不知佛定總名,故將平日所聞三定別名,加一「妙」字以問佛,要如來開示,十方如來成佛的大定。

如來一聽,便知阿難不知佛定總名,故應阿難所請,先答以:「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具足萬行,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嚴路。汝今諦聽!」這段文字之原文,在「執心身內」文中,前後文意,全無接續。經圓瑛老法師審定,當在阿難請定之後,使請答相應,啐啄無違。

經過對《楞嚴經講義》科判的比較研究,將此請答相應之文,劃為一處,同歸在第二部分「示佛定總名令知諸佛修因克果」名下,然後下文三、四、五部分內容,再逐段回答妙奢摩他、妙三摩、妙禪那。這樣就使一經之脈絡,更為簡潔明了,層次分明,重點突出。

第三部分:說奢摩他路令悟密因大開圓解。

一、說空如來藏

(一)斥破妄心以開奢摩他路

一切眾生,莫不有心,而常住之真心難悟;一切修行,莫不有定,而自性之妙定難明。阿難欲請如來開示成佛妙定,如來即從阿難因地之發心問始。阿難答佛,因睹如來三十二相好,心生愛樂,因此發心出家,願意舍離生死。阿難不知此愛樂之心,即是妄想分別、生死之根本。佛即感嘆地告訴阿難:「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凈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

1.破妄識無處

如來於是征問阿難:當初發心出家,既是緣於見到如來三十二相好,而產生渴仰愛慕的心情,那你阿難是以什麼來見?見了之後,產生愛樂之情的又是誰?阿難回答說:是因「眼」見如來勝相,而「心」生愛樂。佛告阿難:從始以來,使你不斷流轉生死的,即是心和眼睛的過咎;如果不知心眼之所在,即無法降伏擾亂本性的塵勞煩惱。我現在問你,你可知道心和眼睛在什麼地方?阿難於是婉轉答出七處:初執心在身內,次執心在身外,三執心潛眼根,四執心分明暗,五執隨合隨有,六執心在中間,七執一切無著。一一皆為如來所破斥,欲求識心之處所,而了不可得。

2.斥妄識非心

阿難進而求佛開示真心的所在,如來先為阿難開示真妄二種根本:

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乃至別成聲聞、緣覺,及成外道,諸天魔王,及魔眷屬,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猶如煮沙,欲成嘉饌,縱經塵劫,終不能得。云何二種?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二者無始菩提涅槃,元清凈體,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

隨後舉拳,再次征問阿難:到底以什麼為心,而能知道如來拳相?阿難回答說:這個能推究尋逐的,即是我阿難之心。佛於是呵斥阿難說:這不是你的心!這是當前的塵境,在你的心中所投射的虛妄相,而引起之種種分別心想。就是這個妄想心,迷惑了你阿難的真正本性。由於你從無始以來,一直到今生,都認賊為子,以致遺失元常不變的真性,枉受生死輪迴之苦。

3.推妄識無體

阿難於是爭辯說:若此能推理思維分別、能修善造惡的不是心,我阿難豈不成了沒有心之人,同於土塑木雕的偶像了嗎?佛於是開示阿難:一切諸法所生,皆是由真心隨染凈諸緣所起之幻相,相妄性真,若推究它們的根源,其實皆以真心為其體性。假若此推理思維分別之心,離開六塵境界,別有能分別的自性存在,就是真心了;若此分別性離塵無體,這就是緣塵分別影事,若執此以為真心,則當塵境變滅時,法身同於斷滅,還有誰去修證無生法忍呢?

阿難至此,方知一向所執皆非,但又不知真心之所在,與諸大眾皆默然自失。

(二)顯示真性令見如來藏體

阿難捨妄求真,進求如來開示寂常妙明之心性。如來首從胸前卍字放光,以表顯真之相,然後以種種善巧方便,為阿難開示常住真心,性凈明體。

1.帶妄顯真

若就眾生份上,實在無法指出個純真無妄的真心來,而如來有善巧方便,明知見性帶妄而不說破,就六根門頭,十番直指見性為真心,令阿難親驗不動之本真。

一、顯見是心:借盲人雖無眼,而仍能見暗,顯能見的見性是心非眼。

二、顯見不動:借主人常住而客不住,虛空常寂而塵動搖,顯見性常住不動。

三、顯見不滅:借色身雖有老少之別,而觀河之見無別,顯見性一向不生不滅。

四、顯見不失:藉手臂首尾互換為正倒,而臂無增減,顯見性雖顛倒而不失。

五、顯見無還:借明暗、通塞、同異、清濁八種塵相之可還,顯見性無往無還。

六、顯見不雜:借物象雖有千差萬別,而見性則朗然一照,顯見性不與物雜。

七、顯見無礙:借器有方圓大小內外,而空無形量,顯見性轉物則自在無礙。

八、顯見不分:阿難疑身、見各體,如來明萬法一體,顯見性一真絕是非之分。

九、顯見超情:就見精非因緣自然,離四句絕百非,顯見性超情不墮外道權宗。

十、顯見離見:見精雖離緣,而尚未離其自相,顯真見猶離自體中一分見妄。

關於見性與三番所破妄識的區別,如下文識大中所示:

汝今遍觀,此會聖眾,用目循歷,其目周視,但如鏡中,無別分析;汝識於中,次第標指,此是文殊,此富樓那,此目犍連,此須菩提,此舍利弗。

根塵相對,一念未生之際,但如明鏡當台,胡來胡現,漢來漢現,無別分析,即六根中不動之性;一落入分別,標名指姓,即屬識心。

2.剖妄出真

接著,如來進一步指出,前來所指的見性,乃帶別業、同分二種顛倒分別見妄,二種見妄若除,則能斷除分段、變異生死之因,圓滿菩提不生滅性。又進一步開示,本覺妙明真心,性非和合及不和合,密示萬法一體的根本。

交光大師說:上文之帶妄顯真,如指璞說玉,雖珍貴非虛,而粗石未剖,美玉未瑩。剖妄出真,則如剖璞出玉,精瑩煥發。前文之破識,破至無體,是為真破;此處之剖妄,實體反露,所謂不畢竟破,似破而實顯。

3.會通四科

接著,如來更進一步指出,所指真心不但近具根中,實則遠賅萬法。故剖析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一一諸法,相妄性真,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幻妄稱相,其性即本如來藏妙真如性。由本如來藏,常住不動,體恆無變,故非因緣;由本如來藏,妙明周圓,用恆隨緣,故非自然。

4.圓彰七大

地、水、火、風、空、見、識,是為七大。七大即前四科之總相,四科為七大之別相。法本無殊,所闡明的義理則有淺深之別。前四科是約藏中已發現者而說,屬於事造之七大,一一會歸藏性,故稱其「本如來藏」,以明即事即理。七大是約藏中未發現者說,屬理具之七大,一一含具藏中,故稱其為「如來藏中」,以明全性全相。

四科方談一一諸法,相妄性真,全事即理,悟此能入理事無礙法界。

七大則進一步指出,一一諸法皆周法界,圓滿十虛,塵剎普融,故總名為大,如每一星之火,皆有洞燒之極量,悟此能入事事無礙法界。

(三)阿難明心生信

阿難大眾,聞佛開示至此,各各自知,真心自性涵容周遍十方世界,返觀父母所生之身,如十方虛空中,吹一微塵,若存若亡,瞭然自知,悟獲本有妙心,原自常住不動。於是阿難說偈,贊大定之稀有,發願早登無上覺道,廣度眾生。

二、說不空如來藏

富樓那疑問:如來藏妙真如性,清凈本然,為何會忽然產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次第遷流,終而復始?(此疑眾生因性有始)

佛答:無明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從細至粗,故有世間諸相;惑業苦三,相續不斷,故有世界、眾生、業果,遷流不息。

富樓那問佛:眾生心與如來究竟覺心,平等無二,眾生既能迷真起妄,則諸佛如來,證得妙空明覺後,何時復起無明,而生出世界、眾生、業果等有為法?(此疑如來果德有終)

佛舉四個譬喻,回答富樓那所問:(1)迷方喻,說明方向若悟,即不重為迷,且此迷本無因,喻指無明本空。(2)空花喻,說明空本無花,但由翳目妄見,喻指萬法現無。(3)金礦喻,說明礦煉成金即不重為礦,喻指諸佛如來,既轉煩惱,得成菩提智德,究竟不變,更不再有煩惱。(4)木灰喻,說明木燒成灰即不再為木,喻指諸佛如來,既轉生死,得成涅槃斷德,究竟無生,更不再受生死。

三、說空不空如來藏

又,富樓那問佛:地、水、火、風、空等,本為相生相剋,為何如來說五大本性圓融,周遍法界,湛然常住,不相陵滅?

佛舉虛空體非群相,而不礙明、暗、動、清、濁、霾、映等諸相發揮。又舉如人水中觀於日影,百千人同觀,各自行走,則各有日隨其人而去,而日影原本虛無,故說一說異都不正確。說明一切諸法,循業發現,觀相元妄,觀性元真,性相圓融無礙,以答五大圓融之難。

如來次依「迷悟心」對辨二種緣起,依染緣起執成有礙,依凈緣起而融成無礙。又依「本來心」圓彰空、不空、空不空三如來藏性。顯理至此,可謂徹法流之底,窮性海之源。此一心三藏即首楞嚴大定,誠為自性天然之本定。必當圓悟此理,依理起行,方成了義之修證。

富樓那又疑:一切眾生,何因會有無明,自蔽三如來藏之真心?

佛舉城中演若達多,以一日照鏡的因緣,忽愛鏡中人頭眉目清晰可見,嗔則己頭不見面目,迷頭奔走,然狂起狂歇,頭本自如,以說明「無明無因」的道理,但能放下執著之心,則歇即菩提,勝凈明心,本來周遍法界,不從他人而得。

阿難轉疑:佛前既排因緣、自然,而今回答富樓那,又語帶因緣,疑佛自語相違。

佛則示以知真本有,達妄本空,則因緣自然,皆為戲論。

第四部分:說三摩修法令從耳根一門深入。

一、因果相同選根直入

阿難請示修門,求佛不舍大悲之心,開示會中的迷昧大眾,畢竟獲證如來無餘涅槃的根本發心之路。

(一)分門以定二義

佛即告訴阿難:發菩提心,於佛如來,妙三摩提,不生疲倦,應當先明,發覺初心,二決定義。(1)修因同果:決定以不生滅性為因地心,旋轉五濁虛妄之滅生,脫粘內伏,還複本元之覺性;得此妙明本覺,無生滅之性,為因地心,然後再圓成果地上的修證。(2)從根解結:六根奔塵趣境,發業潤生,乃煩惱之根本所在;六根返元,脫離塵妄,即是解脫根本。故佛教阿難,不要隨著動靜、合離、恬變、通塞、生滅、明暗等十二種有為塵相,奔逐流逸;但依六根門頭,選擇一圓通根,一門深入,脫粘內伏,伏歸元真,則其他五根粘塵之妄,應拔圓脫,自能速成無上正覺。

(二)驗證以釋二疑

阿難聞佛說,六根若離明暗、動靜、通塞、恬變、離合、生滅等十二諸有為相,即心境脫節,就沒有根結的體質存在,卻誤作離開塵境,完全沒有性體(根性)。佛因此令羅睺羅擊鐘,以驗聞性不滅;引夢驗常,以驗聞性不昏。

阿難求佛進一步開示結元之所在,如來引十方諸佛來證,但指六根即是縛結之元。且六根之中,從細到粗,含有六個縛結(所謂六結,是指五陰生時,從細至粗,識陰先起到色陰為終結。前四陰,每陰一結,色陰有二結,共成六結,詳見經中所示)。若欲解除六根中的縛結,必須選擇一圓通根,深入而修,六個結若都解除了,則一結之名亦亡。

(三)綰巾以示倫次

阿難求佛開示「六解一亡」的真義,以及解結的倫次。如來於是綰巾六結,以示結之倫次。結既次第綰成,當依結心次第而解。解末三結(6.5.4),先得人空;解次二結(3.2),得證法空;解第一結,則俱空不生。六結若總解除,則一結之名亦亡。這就名為菩薩從三摩地得證無生忍。

(四)冥授以選本根

阿難求佛冥授圓通本根,佛敕諸聖各陳得入圓通方便妙門。前二十四聖皆為略說,末後觀音菩薩廣陳耳根圓通,次第解結修證過程,以聞熏聞修金剛三昧無作妙力,成三十二應,獲十四種無畏功德,又能善獲四不思議無作妙德。佛敕文殊菩薩揀擇圓通,文殊菩薩揀二十四聖,而獨選耳根圓通,為淺深同依、三世同修的至妙行門。

二、末世修學道場加行

(一)請安立道場

阿難請佛開示:末世修行,欲攝其心,入三摩地,如何安立道場,方能遠離魔事?佛示阿難:當依戒定慧三無漏學而修,嚴守諸佛四種清凈明誨,誦咒以除宿習,於道場中,六時行道,三七不寐,自能得佛現身,摩頂安慰,令他開悟,成就戒定慧三學。

(二)請建立道場

阿難請佛開示:末世修行,如何建立道場,合佛世尊清凈軌則?佛示阿難:道場建設壇儀,及修證節次等。

(三)請宣說神咒

阿難請佛宣說楞嚴神咒,令諸修行,承佛密音,身意解脫。佛示阿難:五會神咒,並說神咒利益,諸佛要用,及眾生利賴等。次述天龍八部、金剛藏王菩薩發願護持等。

第五部分:說禪那證位令住圓定直趣菩提。

阿難請佛開示:修證佛三摩提,從干慧地,歷三賢十聖,至等覺、妙覺的位次。

如來開示阿難:先示依染緣起,而成十二類生顛倒之相;次釋依凈緣起,立三漸次,除滅十二類生,虛妄亂想之本因,以此為基,再上歷菩薩五十七聖位。束三漸為干慧;開初住為十信;十住,生佛家而為佛子;十行,廣六度而作佛事;十迴向,回佛事而向佛心;四加行,泯心佛而滅數量;十地,依中道而趣佛果;等覺,齊佛際而破生相;方盡妙覺,成無上道,圓滿菩提,歸無所得。所謂禪那修證聖位,但明其復還本體,出其本有家珍,非從外得。

第六部分:如來通示全經名目。

阿難問定三,如來答定三,一經問答,界限層次分明,具示妙定始終,如觀手中掌指。正修問答,既已圓滿,故大智文殊菩薩起立白佛,請示經名,以結一經要義。故如來通示五名,以說明一經的歸趣。

第七部分:助道別詳護定法要。

一、談七趣勸離以警淹留

阿難請佛開示:地獄、惡鬼、畜生、人、仙、天、阿修羅等七趣,是真如體中本來自有?還是眾生妄習生起?

佛示阿難:此七趣之果報,皆是眾生由無始一念無明不覺輾轉發生而來,並非心外實有之境,亦非真如體中本有,如虛空花,本無所有,無處可以探尋窮究。七趣之升沉,皆由虛妄情想而生。由於眾生不識本心,隨順殺盜淫故,即循業感,而成三惡道報;無殺盜淫業,即生成人天善趣,有無互相傾奪,故起輪迴之性。如果不斷除三業,就會各各有私造的別業,在眾多私造的別業裡面,彼此業感相同,所形成的同分業中,就會有一定受報之處。如來一一詳細剖析,判決邪正,欲令學人知有涅槃、不戀三界,此以戒而助成正定。

二、辨五魔令識以護墮落

如來無問自說五十陰魔境。此是過去諸佛的辨魔法門,亦是修習大定,增進聖位的心要。此五十陰魔境,乃修習奢摩他自性本定,微密觀照中,所顯現的微細魔事,或遭外在天魔鬼神、魍魎精魅所擾亂;或為心魔、見魔所惑亂。當魔境現前時,惟恐初心之人不能識,洗心非正,落於邪見。故如來再三叮嚀,欲令行者得正知見,以護墮落邪見海中。又因阿難所請,如來重明五陰同是妄想成就,次示五陰因界淺深,三示五陰滅除之頓漸,此以慧而助成正定。

第八部分:讚歎流通的功德。

末後,佛陀讚歎弘揚《楞嚴經》的殊勝功德。設若有人身犯四根本重罪(殺、盜、淫、妄),及犯大乘十惡重罪,若能以一念發願之心,將此法門,於末劫中,開示未學,令末法眾生,皆能依法修行,不入邪道。這人的罪障,就會應其弘經之一念,而得消滅,變其所將招感地獄惡報的苦因,而成安樂國;其福德,遠超用遍滿十方所有虛空七寶,供養微塵數諸佛如來,所獲福德之千萬億倍!

若有眾生,能誦此經,能持此咒,顯密齊修;如佛教敕,遍令眾生,得聞此經,如教行道。自他兩利,必能直趣無上菩提,永離一切魔業!


推薦閱讀:

卷三十(經文卷七之二)-大佛頂首楞嚴經正脈疏-交光大師
《楞嚴經》簡介
楞嚴經卷八 譯文
大佛頂首楞嚴經義貫 卷一 第一篇

TAG:楞嚴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