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鹿」之後,誰來拯救中國奶粉?

2011-11-11 02:18 人民政協網  據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提供的數據,2008年以來,國內市場對「洋奶粉」的需求急劇膨脹。2008年,中國奶粉進口量為14萬噸,2009年激增到31萬噸,同比增長121%;2010年增長至48萬噸,增長55%。2011年繼續保持旺盛的增長態勢,上半年奶粉進口量已超過2009年全年總量,現中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奶粉市場。  而據記者調查發現,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的大型連鎖超市和孕嬰店,「洋奶粉」所佔貨架超過了60%。就高端奶粉市場而言,這些城市的「洋奶粉」所佔份額已達90%以上。對此,銷售人員給出的解釋是,「我們肯定是迎合消費者的口味,哪些品牌賣得好,上架率自然也高。」  有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國產奶粉可能面臨被「圍剿」的處境,倘若不能拯救國產奶粉,讓中國這麼多兒童完全或者絕大程度上依靠「洋奶粉」,就如同讓中國糧食依靠進口一樣,是「非常危險的」。  消費者說,  「對國產品牌沒信心」  「孩子這麼小,抵抗力這麼差,肯定要選高價位高質量的進口奶粉,他的飯食可摻不得半點兒假。」在北京市海淀區一家大型超市選購幼兒奶粉的周女士對記者表示,自己從沒考慮過國產奶粉。  而當記者反問「價位高也不一定質量好」時,周女士很不屑一顧,「奶粉業現在競爭這麼激烈,肯定是一分價錢一分貨。再說,現在大家的生活條件也好了,即使是高端奶粉,也能夠買得起。」  「當然,國產奶粉也有高端奶粉,只是因為其種類少可選擇性小,再就是從根本上講對國產奶粉缺乏信心,因而根本不考慮國產奶粉。」周女士強調。  另一位也在選購奶粉的張女士則表示,自己為孫子選購的也是「洋奶粉」。  張女士介紹說,「三聚氰胺」事件時,外孫子喝的就是三鹿奶粉,只是因為當時喝的是高端奶粉,雖然沒出現什麼狀況,但至今回想起來仍心有餘悸。「因此,現在選購奶粉都不敢考慮國產奶粉了。」  「『一次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國產奶粉要重獲消費者信任不容易。」張女士嘆息到,自「三聚氰胺」事件之後,就再沒關注過國產奶粉。「如果關注都沒有,怎麼可能購買?」  記者又在北京多家商超、孕嬰店隨機採訪了多位消費者,只有不足3成的消費者表示願意選擇國產奶粉,但也只選擇伊利、貝因美等大品牌。而在選擇國產奶粉的消費者中又有半數表示,「倘若經濟條件允許,還是願意選擇進口奶粉」。  而實際上,雖然備受中國消費者青睞,洋奶粉在中國市場上也是亂象橫生。甲醛、蟲子、虛假宣傳等事件一再上演,表明洋奶粉的問題也是層出不窮。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即使洋奶粉問題頻現,中國消費者依然是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姿態,依然對洋奶粉趨之若鶩。  專家說,  「我提建議,沒人理我」  近日,中國醫師協會兒童健康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北京軍區總醫院附屬八一兒童醫院名譽院長丁綜一在其微博上表示:「去年7月13日我呼籲重視嬰幼兒配方奶粉標準制定。一年過去了,沒人理我。我以為,當今出現的食品安全問題源自標準制定。國際組織究竟如何制定,需讓廣大群眾知道、掌握,才能正本清源。」  關於奶粉業的標準制定問題一直是業內爭論的焦點。奶業專家王丁棉在乳品新標準出台之時曾炮轟我國現有的奶業標準全球最低,主要是因為被個別大企業綁架。而國內標準低,消費者不買賬的結果,就是導致洋奶粉的市場越來越大。  另有業內專家向記者表示,制定奶業標準的權力掌握在相關部門手中,心系兒童健康的專家最多只能是提提意見。即使著急,也沒有辦法,因為最終還是只能寄望於聲音獲得關注,進入決策者視野。「可很多時候,專家的呼籲石沉大海,無人關注,在決策體制中,專家至多只擔當著『為決策提供諮詢』的角色,很多時候無法主動影響決策。」  其實,在早些時候接受媒體採訪時,丁綜一就用五個「不對頭」來概括了我國嬰兒配方奶粉的現狀:國家標準的制定不對頭、整個管理體系不對頭、市場准入制度不對頭、標籤不對頭、召回不良產品報告制度不對頭。在丁宗一認為,「這五點和國際上大相徑庭,因此才會產生今天的情況。」  「丁綜一教授的五個『不對頭』主要還是說明,相關部門在標準制定以及監管標準執行狀況時的不力。要引導一個行業的健康發展,必須制定與之相匹配的行業標準。這個標準不應該由企業來制定,企業是負責生產的,他們的主要任務是保證自己的產品是符合標準的,是安全的。」上述業內專家告訴記者:「但我們相關部門在政策制定和監管方面容易走入極端,因為沒有深刻了解行業現狀又不能很好地參考各方意見,制定的標準要麼太寬,要麼太死,這都是不可取的,也不利於行業的發展。」  企業方說,「我們是『被差距』」  「坦誠說,在2008年之前,我們國產奶粉不管是標準還是質量,跟國際品牌相比是存在一些差距。」伊利集團奶粉事業部的一名主管郭沐(化名)告訴記者:「但是,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之後,國家相關部門對奶粉產業進行了嚴苛的整頓,成效明顯。尤其是在行業標準方面,近期已經修正了幾次,但是很遺憾,消費者往往看不到我們的這些努力。」  這名高管告訴記者,消費者不選擇國產奶粉的一個重要理由就是「質量不行」。「但我們的產品跟進口奶粉相比,質量到底在哪方面不行,消費者也說不出來」。  「可以說,一個三鹿品牌近乎打垮了整個國產奶粉行業。確實,三鹿奶粉這個事件,值得整個行業反思,國家相關部門對整個行業的治理也理所應當。但是,治理之後,該如何恢復國民對民族品牌的信心,這不僅僅是一個行業應該反思的問題。因為,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奶粉市場,我們不可能也絕不可以完全依賴進口。」郭沐說。  事實上,據記者了解,目前國內一些新建的乳品廠的技術裝備是世界一流的,管理水平也非常高,許多工廠的車間操作也全是自動化控制的。「就目前的各項檢測結果來說,跟洋品牌相比,我們的質量並不差,並且我們的配方更接近中國媽媽的母乳水平。」  「我們隨時可以歡迎消費者來企業參觀我們的工廠,看看我們的技術裝備、管理水平和員工的素質是不是比國外差。」郭沐告訴記者,一些消費者在親自體驗了工廠的生產條件之後,表示了對國產奶粉的認可。「其實我們更期待媒體來工廠體驗,看看我們的產品是怎麼生產的,怎麼採購的,怎麼加工出來的,又是怎麼出廠的。」  「對企業而言,我們不怕面對差距,但問題是我們得明白差距在哪兒,是標準,是奶源還是監管。有問題我們可以解決問題,有差距我們可以縮小直至沒有差距。」  「因此,我們建議相關部門可以針對國產奶粉開展一次全民大討論,將我們現在的產品實實在在地展現給消費者,讓消費者自己來比較一下我們的產品與國際上其他品牌到底有沒有差距,質量是不是值得信賴。我們認為,對於國產奶粉的信心重塑以及整個行業的振興而言,這至關重要。」郭沐總結道。
推薦閱讀:

因廢TPP高興時 川普為中國又備了一份大禮!
《中國搖錢古卜講義》總論篇(59)
《中國搖錢古卜講義》總論篇(69)
姓名測試-網路中國
中國畫為什麼不能象西畫那樣寫實?

TAG:中國 | 奶粉 | 拯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