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有哪些手勢,都代表著什麼含義?
未完待續.....
上圖的兩尊造像,都是永樂風格的作品。除了一點細部,其餘幾乎都一樣。手勢都是當胸結說法印或曰轉法輪印。手持無憂花。區別只能靠法器辨別。上面的為文殊菩薩,花中為寶劍和寶篋。下面的是彌勒菩薩,花中托軍持。
很多造像,如果只是看手印,會看的一頭霧水,因為,佛,菩薩,有些表法中採用菩薩裝表佛,表示佛在菩薩的果位。如彌勒佛因為是彌勒菩薩晉陞的佛,因此,即使彌勒著菩薩裝,也被叫做彌勒佛。因此,判斷造像手印需要結合著綜合看。淡然了,如果想要了解手印的宗教史意義,那另當別論。
永樂釋迦佛
宣德阿閦佛
永樂寶生佛
上面的幾尊佛像,除了手印幾乎很像。寶生佛和釋迦佛的區別除了佛裝外,就是寶生佛右手為與願印,但這並不是絕對的,有些捧缽的釋迦也結右手與願印。寶生佛如果不是以五方佛的形式出現,很容易混淆。而阿閦佛和釋迦佛的區別在很大程度上不能通過手印而只能通過法器了。
佛像手印,除了密宗教義外。還與法器一起成為判斷造像的一個標誌。更是佛陀不同修持階段的標誌。除了佛陀外。手印則是不同佛和菩薩的身份標識之一。有些手印甚至是不同朝代和不同流派的標誌之一。
藏傳佛教體系磅礴,表法也極為多樣,不是簡短文字可以表述清楚的。這裡僅僅就漢地佛教造像而論,少量涉及藏傳南傳。
漢傳佛教造像中,又基本上以唐永徽年間為一個大致的分割點。唐以前的造像,如果沒有榜題或發願文,一般很難認清造像的名字。一些現在被人們成為思維菩薩、交腳菩薩的造像,也只是泛稱。交腳菩薩根據發願文推定,當時人將其界定為彌勒菩薩。而思維菩薩則是手指指腮,做思考狀態。
漢傳佛教造像形成完整的表法體系,比較晚。
也就是在唐代,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手印和法器來判定佛教造像了。但是對於一些漢藏結合的造像,比如永宣造像,比如八大菩薩,比如上師像,就很難判斷。很多造像,即使認識手印,也無法判斷這尊造像的名諱。往往還需要其他輔助知識。而有些漢傳造像在表法上,顯然有些隨性。比如不空成就佛手印,在其他的很多造像中也有出現。
手印的名稱,也是很多說法,為了便於理解,現說一些常用的說法。手印的宗教意義比較複雜,各種經典的觀點也比較多樣。這裡只是說其形勢。
一些手印比較常見,比如觸地印是佛祖釋迦摩尼最常用的手印,也叫降魔印。但不能根據這個手印就推定造像為釋迦佛。因為,阿閦佛的手印也常常是觸地印。很多造像還要藉助其他部件才能區分開。比如阿閦佛,常常會在佛像的左手上或雙腿間有一個金剛杵,或者在蓮花座周圍的某個位置雕刻一個或一圈金剛杵。
阿閦佛,右手觸地印,左手禪定印,雙角之間一個金剛杵。
明永樂宮廷風格造像釋迦佛,沒有捧缽,沒有金剛杵,跟阿閦佛一樣,右手觸地印,左手當胸禪定印。
智拳印,為金剛界大日如來的專用手印。上圖的遼代大日如來手印明晰。
這種手印,一般再五方佛或毗盧殿中供奉的主尊中出現,日本的造像中比例也多一點。北京法源寺五方佛也是如此。
北京法源寺毗盧殿明代五方佛
不空成就佛手印,也很容易識別。不空成就佛為密宗五方佛之一。中國目前的五方佛文物留存較少。不能根據數量是五個就判定為五方佛。其手印大致為左手置於左腿,一般為禪定印,右手當胸外翻上揚。拇指和食指相對。
上圖中三圖,都是典型的明代中晚期的菩薩像。如果僅僅就手印而言,那是很難區別菩薩名諱的。從某種程度上說,這時候的手印,除了表示脅侍菩薩所在的左右方位外,其餘已經意義不大。上圖一二為觀音菩薩,三位大勢至菩薩。只能通過寶冠中的法器加以辨別。
而白度母和綠度母,作為二十一度母之一,造型上幾乎看上去一樣,手印更幾乎相同,單單看手印,幾乎看不出什麼,這時候只能參照手中的眼睛來區別。白度母手心腳心都有眼睛。
喀爾喀蒙古白度母
乾隆造辦處白度母
永宣風格綠度母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