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講座(文字 共8講)

第一講馬克思主義是關於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科學

本章主要從總體上理解和把握什麼是馬克思主義,認識馬克思主義作為時代旗幟並永葆青春的奧秘,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科學體系、基本特徵和理論品質,弄清學習馬克思主義的重要意義,堅持運用理論聯繫實際的根本方法學習馬克思主義。

一、什麼是馬克思主義

什麼是馬克思主義(Marxism )?這是一個既簡單又複雜的問題。說簡單,馬克思主義自傳入中國並成為黨的指導思想以來,很多人對「馬克思主義」這個名詞耳熟能詳。說複雜,主要是馬克思主義博大精深,加之人們對它的理解形形色色、莫衷一是。比如,現在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馬克思主義,如實證主義的馬克思主義、人道主義的馬克思主義、批判主義的馬克思主義、存在主義的馬克思主義、解構主義的馬克思主義、分析主義的馬克思主義、科學主義的馬克思主義、歷史主義的馬克思主義、後現代的馬克思主義等。即使在中國,人們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解也不盡相同:有人認為,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的觀點和學說的體系;有人認為,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恩格斯的觀點和學說的體系;也有人認為,馬克思主義是由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由後來的馬克思主義者繼承和發展了的科學理論體系,等等。那麼,到底什麼是馬克思主義呢?

(一)經典作家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解

1.恩格斯的理解

1890年,恩格斯曾經給馬克思的女婿,著名的馬克思主義者拉法格寫過一封信。在這封信中,恩格斯十分尖銳地批評當時一些學風浮躁的德國大學生和年輕的著作家們,指出這些人熱衷於做表面文章,把馬克思的一些對他們有用的話,當作標籤、到處亂貼,生搬硬套,以此來炫耀自己。恩格斯說:「這些先生們都在搞馬克思主義,然後他們屬於十年前你在法國就很熟悉的那一種馬克思主義者。關於這種馬克思主義者,馬克思曾經說過,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馬克思主義者,馬克思大概會把海涅對自己的模仿者說的話轉送給這些先生們:我播下的是龍種,而收穫的卻是跳蚤。」

恩格斯這裡所說的法國馬克思主義者,指的是19世紀70年代末法國的所謂馬克思派,他們自命為馬克思主義者。但是他們存在著嚴重的教條主義和宗派主義傾向。所以馬克思說,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馬克思主義者。這一段話表明,馬克思認定自己的學說是有著特定的科學內涵的學說,並且堅決反對各種以假亂真的冒牌的馬克思主義。

恩格斯在指導無產階級鬥爭的過程中,在反對機會主義鬥爭的過程中,在傳播馬克思主義的過程中,反覆強調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政黨的世界觀,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現成的教條,而是進一步研究的出發點和供這種研究使用的方法。

2.列寧的理解

19世紀末20世紀初,列寧針對第二國際以及俄國的機會主義者對馬克思主義的歪曲和攻擊挺身而出,捍衛馬克思主義。列寧撰寫了一系列的重要著作和文章,譬如《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命運》、《馬克思主義的三個來源和三個組成部分》、《卡爾·馬克思》等,闡述馬克思主義在人類思想史上所實現的偉大革命變革,闡述馬克思主義的科學體系和本質特徵,批駁機會主義者的荒謬論調,同時也教育布爾什維克和廣大無產階級群眾。在1914年他所撰寫的卡爾·馬克思傳略和馬克思主義概述中,認為馬克思主義是一門非常深刻、全面的學問,「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的觀點和學說的體系。」 列寧的這個定義,強調了創立者的地位和作用,就是說,馬克思主義不是別的什麼人的理論,而是馬克思的觀點和學說的體系。

3.斯大林的理解

1938年斯大林組織編寫並出版了《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在這部著作中,斯大林在他親自撰寫的結束語中,明確指出:「馬克思主義理論是關於社會發展的科學,關於工人運動的科學,關於無產階級革命的科學,關於共產主義社會建設的科學。」按照這個界定,馬克思主義包括社會發展、工人運動、無產階級革命和共產主義社會建設四個方面的內容。

1950年,斯大林在《馬克思主義和語言學問題》中給馬克思主義下了一個影響廣泛的定義:「馬克思主義是關於自然和社會的發展規律的科學,是關於被壓迫和被剝削群眾的革命的科學,是關於社會主義在一切國家中勝利的科學,是關於建設共產主義社會的科學。」斯大林的這個定義,強調了馬克思主義的研究對象和階級屬性。從根本上說,馬克思主義是代表無產階級的思想體系,體現了無產階級和一切被剝削階級的根本利益。如果說馬克思主義把無產階級當作自己的物質武器,那麼,無產階級也就把馬克思主義當作自己的精神武器。

4.毛澤東的理解

1945年4月,毛澤東在《論聯合政府》中指出:中國共產黨從建黨之日起,就以馬克思列寧主義作為黨的理論基礎。馬克思列寧主義是「全世界無產階級的最正確最革命的科學思想的結晶。」 1955年3月,毛澤東在《在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上的講話》中又說:「馬克思主義有幾門學問:馬克思主義的哲學,馬克思主義的經濟學,馬克思主義的社會主義--階級鬥爭學說,但基礎的東西是馬克思主義哲學。」

(二)為什麼以馬克思的名字命名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為什麼以馬克思的名字命名呢?1886年,恩格斯在馬克思主義產生40年之後,在闡述馬克思主義產生的歷史的時候,曾經對這個問題做過說明,他說:「我在一定程度上努力的參加了這一理論的創立,特別是是對這一理論的闡發,但是絕大部分基本指導思想,特別是在經濟和歷史領域內,尤其是對這些指導思想的最後的明確的表述,都是屬於馬克思的。沒有馬克思,我們的理論遠不是現在這個樣子,所以這個理論用他的名字命名是理所當然的。」

在馬克思逝世的第二年,恩格斯不無感慨的說:「我一生中所作的是被我制定的事,就是拉第二小提琴,而且,我想我做的還不錯,我高興我有像馬克思這樣出色的第一小提琴手。當現在突然要我在理論上代替馬克思的地位,並且去拉第一小提琴時,就不免要出漏洞,這一點沒有人比我自己更強烈地感覺到。」恩格斯的這兩段話,十分清楚的告訴我們,馬克思在創立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學說中的主要地位和作用,闡明了為什麼要以馬克思主義命名他們的學說。

(三)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內涵

從它的創立者、繼承者看,馬克思主義是由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由其後各個時代、各個民族的馬克思主義者不斷豐富和發展的觀點的學說體系。

從它的階級屬性看,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爭取自身解放和整個人類解放的科學理論,是關於無產階級鬥爭的性質、目的和解放條件的學說。

從它的研究對象和主要內容看,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是關於自然、社會和思維發展的普遍規律的學說,是關於資本主義發展和轉變為社會主義,以及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發展的普遍規律的學說。

從狹義上說,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基本理論、基本觀點和學說的體系。

從廣義上來看,馬克思主義不僅指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基本理論、基本觀點和學說的體系,而且還包括繼承者對它的發展,也就是在實踐中不斷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在馬克思、恩格斯之後,有列寧和斯大林,有中國共產黨人,有全世界的共產黨人和馬克思主義者,他們在領導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中不斷地開闢馬克思主義的新境界,把馬克思主義推向前進。

作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社會主義事業指導思想的馬克思主義,是從廣義上理解的馬克思主義。也就是說,我們今天所說的馬克思主義既包括由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馬克思主義,也包括列寧主義,還包括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根據黨的十七大報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等)。

(四)馬克思主義是一個完備而嚴密的科學理論體系

馬克思主義是一個完備而嚴整的科學理論體系,構成這個理論體系的主體部分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除了這三個主體部分之外,馬克思主義政治學、歷史學、軍事學、法學等也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馬克思主義哲學即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關於自然、社會和人類思維發展的一般規律的學說,是無產階級的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馬克思主義全部學說的「理論基礎」。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關於經濟運動一般規律的科學,它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研究人類社會生產關係發展的規律,發現了資本家剝削工人的秘密,揭示了剩餘價值規律是資本主義的基本經濟規律;論證了各種社會經濟形態,特別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產生、發展和轉變為社會主義的客觀必然性;闡明了無產階級的歷史地位和歷史使命,找到了實現社會變革的偉大力量。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馬克思主義理論最深刻、最全面、最詳細的證明和運用,是馬克思主義的「主要內容」。

科學社會主義是關於人類解放運動的一般規律的科學,它以馬克思主義哲學和政治經濟學為理論依據,論證了無產階級解放鬥爭的性質、條件和一般目的。所謂無產階級解放鬥爭的性質,是指科學社會主義是研究無產階級的解放運動,而不是研究其他階級的運動,無產階級的解放運動是為大多數人謀利益的運動,是消滅資本主義和建設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的運動,這是無產階級根本利益的體現。所謂無產階級解放鬥爭的條件,主要包括要有高度的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要使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建立共產黨的領導,制定正確的戰略策略;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為了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進行奪取政權的鬥爭;無產階級奪取政權後,實行生產資料公有制,大力發展生產力,逐步消滅以至最後徹底消滅一切階級。所謂無產階級解放鬥爭的一般目的,是指建立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社會制度。科學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核心」,是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的歸宿和落腳點。

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這三個主要組成部分,儘管它們各自有著相對獨立的研究對象或任務,但從整體上看,它們都是為無產階級的解放鬥爭提供思想武器的,是一個有機聯繫的統一整體。它們之間是相互依存、相互滲透、相互論證的,它們的內在的高度的統一性,充分表明馬克思主義是徹底嚴整的科學理論體系。

在對待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問題上,必須反對兩種錯誤觀點:

一是從邏輯方面否定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徹底性和嚴整性,說馬克思主義是它的三個主要來源的簡單湊合,是「理論拼盤」,沒有自己獨特的理論體系,在「組成部分」和「理論來源」之間劃等號。有的又在「組成部分」上做文章,說馬克思主義沒有自己的哲學,有的只是某些經濟觀點和某些策略思想以及為了裝飾這些觀點、思想的某些哲學點綴。

二是從歷史方面否定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徹底性和嚴整性,肆意歪曲歷史,割斷馬克思主義發展中的歷史聯繫。如有的推出「兩個馬克思」,認為《共產黨宣言》發表前的馬克思是「人道主義的馬克思」,之後的馬克思是「階級鬥爭論馬克思」,製造「成年、晚年馬克思」與「青年馬克思」的對立。有的推出「兩個恩格斯」,認為撰寫《<法蘭西階級鬥爭>導言》前的恩格斯是「暴力論者」,之後的恩格斯是「和平轉變論者」,製造「青年恩格斯」與「晚年恩格斯」的對立。還有的製造馬克思與恩格斯的對立,等等。現今西方報刊、講壇充斥著所謂的「人性論馬克思主義」、「工人的馬克思主義」、「農民的馬克思主義」、「知識分子的馬克思主義」、「職業革命家的馬克思主義」、「富國的馬克思主義」、「窮漢的馬克思主義」等。所有這些以「馬克思」反對馬克思、以「恩格斯」反對恩格斯,以「馬克思主義」反對馬克思主義的論調,在本質上都是相同的,不過是現代西方一些所謂的「理論家」、「學者」企圖肢解、否定整個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理論表現。

正如列寧所說,馬克思學說具有無限力量,就是因為它正確,它完備而嚴密,它給人們提供了決不同任何迷信、任何反動勢力、任何為資產階級壓迫所作的辯護相妥協的完整的世界觀。列寧在講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時候說過,它是由一整塊鋼鐵鑄成的,絕不可以去掉任何一個機體,任何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然就會離開客觀真理。我們說,整個馬克思主義也是這樣,正因為馬克思主義具有無限力量,所以它才具有強大生命力,才受到諸多思想家的廣泛認同和稱讚。西方著名思想家熊彼特曾經這樣評價馬克思主義:「大多數智力或想像力創作,經歷短的不過飯後一小時,長的達到一個世紀的時間就永遠地消失了。但有一些創作卻不是這樣,他們遭受幾度沉默,復又出現,它們不是作為文化遺產中不可辨認的成分而出現,而是穿著自己的服裝,帶著人們能看到的,摸到的自己的疤痕來出現。這些創作我們完全可以稱之為偉大的創作,這個把偉大和生命力鏈接在一起的稱謂不會不恰當。從這個意義上說,無疑偉大一詞,適合馬克思主義的理論。」

二、馬克思主義的產生和發展

馬克思主義的產生和發展有其深刻的經濟社會根源、思想淵源和實踐基礎。

(一)馬克思主義是時代的產物

馬克思和恩格斯生活的時代,是資本主義發展和各種矛盾充分暴露的時代,當時社會的經濟、政治發展提出了一個重大的課題,這就是「資本主義究竟向何處去」的問題。

處於上升時期的資產階級思想家曾經設想,他們為之奮鬥的資本主義社會是一個完美的社會,這個社會沒有特權,沒有壓迫,是一個由「正義」、「公平」、「博愛」所統治的「理想王國」。但是,事實上,在資本主義社會裡,這種「理想王國」並沒有出現,反而日益暴露出不可克服的內在矛盾。

在資本主義社會裡,富有和貧窮的對立,並沒有在「普遍的幸福」中得到解決,反而由於溝通這種對立的「行會特權」和其他特權的廢除,由於緩和這種對立的教會、慈善機構的取消而更加尖銳化了;工業在資本主義基礎上迅速發展,使得勞動群眾更加貧困和窮苦;犯罪率不斷上升。正如恩格斯所說:「商業日益變為欺詐,革命的箴言『博愛』在競爭的詭計和嫉妒中獲得實現。賄賂代替了暴利壓迫,金錢代替了刀劍成為社會權力的第一槓桿。初夜權從封建領主手中轉到了資本階級的工廠主手中,賣淫增加到了前所未聞的程度」。資產階級建立起來的社會和政治制度,令人非常失望。正是在這樣的現實中,才提出了這樣一個重大課題:資本主義究竟向何處去?

面對這樣的現實,代表各個不同階級利益的理論家、思想家,提出了不同的改造社會的方案。

第一種方案:封建階級的方案。封建階級站在封建貴族立場上抨擊資本主義社會。他們企圖逆歷史車輪,重新回到封建社會。例如,波旁王朝系的正統派,代表著法國大地主的利益。他們抓住資本社會出現的問題,把自己圖謀復辟的活動說成維護勞動者的利益,是使勞動者免受資產者的剝削。英國托利黨的「青年英國」集團,力圖利用工人階級對資產階級的不滿,站在土地貴族立場上反對資產階級。英國歷史學家托馬斯·卡萊爾(1795-1881)在《過去和現在》一書中就反映了這種觀點。他將12世紀的英國和19世紀的英國相對比,強烈譴責資本主義給英國人民帶來的貧窮、苦難,以及道德的墮落和野蠻。在他看來,工業資產階級與其說是工業領導者和司令官,不如說是一夥工業強盜和海盜。他雖然淋漓盡致的揭露了資本主義的種種弊端,但是,他卻把倒退回封建社會作為出路。

第二種方案:小資產階級的方案。小資產階級在資本主義社會裡地位極不穩定,他們經常遭受到破產,而被補充到無產階級的隊伍里,因而,對資產主義社會懷著強烈不滿。西斯蒙第(1773-1842)的理論就反映了小資產階級的利益和願望。他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矛盾,揭示了小生產者破產的必然性。但是,西斯蒙第卻把中世紀宗法式的農業和行會手工業理想化,歌頌小生產,反對資本主義大生產,企圖恢復舊的、過時的生產關係和舊的社會制度,從而把資本主義拖回到被理想化了的小生產方式中去。在他看來,只要保證小生產者獨立,把社會、經濟的重心放在小生產上,資本主義矛盾就可以解決了。這同樣也是一個倒退的方案。

第三種方案,資產階級的改良方案。資產階級力圖保證他們的統治和利益,維護資本主義社會,但同時又想消除資本主義社會的弊端。他們的代表是所謂的「人道學派」和「博愛派」。他們對無產階級的苦難表示「關懷」和「同情」,但他們卻否認資本主義社會階級對抗的必然性。他們既要安撫工人,要工人階級好好勞動,少生孩子;又勸告資產階級要節制自己的剝削熱情。一句話,他們要資本主義社會,但不要資本主義的弊端;要資產階級,但不要與資產階級相伴而生,最終要使這個社會瓦解和革命化的無產階級。顯然,這是不可能的,這不是解決矛盾,而是企圖緩和、掩蓋矛盾,使資本主義制度永恆化。

第四種方案:空想社會主義的方案。與上述三個方案不同,當時還存在著一個企圖建立公平、合理的理想社會的方案,這就是空想社會主義的方案。從英國著名的政治活動家、思想家莫爾(1475-1535),義大利著名思想家康帕內拉(1568-1639),一直到19世紀的三大空想社會主義――聖西門(1760-1825)、傅立葉(1772-1837),歐文(1771-1858),都是這種方案的倡導者。他們代表著勞動者和早期無產階級的利益。但是,他們的方案是空想的,找不到通向理想社會的現實道路和力量。

隨著資本主義社會矛盾的激化和無產階級登上政治舞台,各種倒退的、改良的方案均遭到破產,19世紀三大空想社會主義學說也被他們的信徒推向另一個極端。這些信徒無視無產階級的進展,鼓吹階級調和,企圖削弱階級鬥爭,夢想用實驗的方法來實現自己的社會理想,結果也同樣遭到了破產。

馬克思主義就是在探索「資本主義向何處去」這一時代課題中,在各種社會變革方案遭到破產這一大的時代背景下產生的。也就是說馬克思主義是時代的產物,是當時業已成熟的各種客觀條件發展的必然產物。

在人類歷史上,每個特定的時代,都有反映這個時代特點的思想理論體系,馬克思主義的創立是因為時代的需要回答了時代提出的重大課題,時代孕育了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產生於19世紀中葉,自由資本主義時代,更精確一點說它產生與資本主義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個特定的階段,也就是機器大工業的社會化生活的新的階段。對於這個問題,毛澤東曾經有一個非常精闢的概括:由於歐洲需要國家的社會經濟情況進到了資本主義高度發展的階段,生產力、階級鬥爭和科學均發展到了歷史上無有過的水平,工業無產階級成為歷史發展的最偉大動力,因而產生了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的宇宙觀。毛澤東的這一段論述概括地說明了馬克思主義形成的時代的主要特徵,說明了馬克思主義產生的可觀可能性和歷史依賴性。具體來說有以下幾個方面:

1.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為馬克思主義產生提供了經濟社會歷史條件

工業革命的勝利,帶來了生產力的大發展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確立。從18世紀60年代起,一場與資本主義機器大工業代替以手工技術為基礎的工廠手工業的革命興起了,這就是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工業革命。也有是大家所說的產業革命。這場工業革命首先在英國發生,接著法國、德國也相繼開始了工業革命,工業革命的勝利帶來了社會生產力的巨大發展,引起了生產方式的重大變革,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最終戰勝了封建主義生產方式。19世紀30、40年代在英國、法國和德國等歐洲一些主要資本主義國家,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已經佔據統治地位,自由資本主義步入比較發達的階段,生產方式的變革導致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激化。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迅速發展,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所固有的內在矛盾也日趨激化並深刻地暴露出來,這個矛盾是什麼呢?那就是生產力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私人佔有制之間的矛盾,這個矛盾的突出表現和必然結果就是經濟危機的爆發。1825年以來,首先在英國,接著是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爆發了持續不斷的、周期性的經濟危機。每一次經濟危機的爆發,都給資本主義世界造成了巨大的破壞,商業停頓,產品滯銷,信用停止,工廠倒閉,工人失業,民不聊生等等,好像是發生了一場社會大瘟疫,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癱瘓了。那麼經濟危機說明了什麼呢?

經濟危機以其驚人的外部表現,引導人們從過去對資本主義各種弊端的道德譴責,轉向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內在矛盾的分析。危機表明,資本主義並不能保證社會生產力的充分發展,相反,這種生產力正在起來反抗束縛它進一步發展的生產關係,反抗作為資產階級及其統治的存在條件的所有關係。針對這一點,馬克思、恩格斯說,這個曾經彷彿用法術創造了如此抗大的生產資料和交換手段的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現在像一個魔法師一樣,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術呼喚出來的魔鬼了。因此,資本主義固有矛盾的發展,又預示著未來社會革命的性質和歷史發展的方向,這就為馬克思主義的產生提供了經濟、社會條件和基礎。

2.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鬥爭日趨激化,對科學理論的指導提出了強烈的要求

這一點也就是講馬克思主義產生的階級基礎,大家知道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是一對孿生兄弟,作為剝削者和被剝削者,他們始終存在著階級利益的對立和鬥爭。與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狀況相聯繫,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鬥爭也經歷了不同的發展階段。18世紀後期開始的工業革命,不僅創造了一個大工業資本家階級,同時,也創造了一個與大工業相聯繫的近代無產階級,從而使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之間的鬥爭進到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19世紀30年代,西歐資本主義國家的歷史發展發生了重大,這個轉折就是在1830年法國的七月革命和1832年的舉國議會改革中,資產階級在同封建勢力的鬥爭中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這些鬥爭的勝利,使資產階級的政治、經濟統治得到進一步的確立和加強。也使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的矛盾在這些國家之中開始上升到了首位。法國無產階級曾積极參与了這一鬥爭。但是,勝利的果實卻為資產階級所獨佔,工人階級的情況非但沒有得到改善,反而進一步惡化,陷入水深火熱之中。著名作曲家李斯特曾在一封信中描繪他在法國里昂的親身感受:「一到里昂,就陷入一種駭人聽聞的苦難和令人難以忍受的貧困中,使我非常激動,深感世道不公,心裡充滿了無法形容的悲痛」。「連從未見過母親嘴角掛過笑容孩子們,也要俯身在織機上操作,用渾濁的目光注視他們手下出現的,供達官貴人的仔崽們玩賞的阿拉伯式圖紋和花紋!」 里昂工人終於忍無可忍,被迫於1831年11月和1834年4月兩次起義。無產階級的不再反對自己敵人的敵人,而是與自己昔日的盟友作戰。無產階級已經從早期的反對個別企業主,破壞機器、搗毀工廠等分散自發的鬥爭,發展到有組織的大規模的聯合行動,從階級鬥爭走向政治鬥爭以至武裝起義。

1838年到1842年的英國工人爭取政治權利的憲章運動,1844年6月爆發的德國的西里西亞工人起義,標誌著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階級鬥爭已經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在這些鬥爭中,無產階級把鬥爭的矛頭集中指向自己的敵人——資產階級。鬥爭表明,無產階級已經開始作為一支有組織的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歷史的舞台。鬥爭還表明,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矛盾在當時歐洲的發達國家,已經逐步上升為社會主要矛盾,工業無產階級已經成為歷史發展的偉大動力。但是由於這些工人運動在實踐上還不可避免地帶有一定的自發性,特別是在理論上還沒有達到與其偉大歷史使命相適應的水平,缺乏科學的革命理論的指導,並且受到空想社會主義向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社會思潮的影響,因而先後失敗了。

實踐表明,無產階級需要科學的理論,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理論武器又從哪裡來呢?這是時代提出的又一個重大課題。它與資本主義向何處去這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工人運動迫切需要新的理論來揭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本質和工人階級擔負的歷史使命,這是歷史提供的偉大任務。馬克思主義正是適合時代的需要,在探索無產階級和全人類徹底解放的道路的過程中形成了發展起來的。

(二)馬克思主義產生的理論來源

任何偉大的思想家們的思想,都不是自己頭腦里固有的,也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都是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產生和形成的。從根本上說,馬克思主義是對兩千多年整個人類文明達到科學結晶的批判繼承和創造發展。正如列寧所說:馬克思主義這一革命無產階級的思想體系贏得了世界歷史性的意義,是因為它並沒有拋棄資產階級時代最寶貴的成就,相反卻吸收和改造了兩千多年來人類思想和問題發展中的一切有價值的東西。其中,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和19世紀三大空想社會學說則是馬克思主義產生的最直接的理論來源。

1.德國古典哲學

德國古典哲學,它的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黑格爾和費爾巴哈。馬克思、恩格斯先是受到黑格爾哲學的熏陶,後又經受了費爾巴哈哲學的洗禮,他們是從黑格爾哲學出發,經過費爾巴哈哲學,這個中間環節走向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

黑格爾是辯證法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最大功績就是恢復了辯證法這一最高的思維形式,把整個自然的、歷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寫為一個過程,描寫為處在不斷的運動、變化、轉變和發展中,並企圖揭示這種運動和發展的內在聯繫。他的辯證法思想的主要方面是:一是發展和內在聯繫的思想,二是對立統一的思想,三是主觀能動性的思想,四是歷史和邏輯統一的思想。但是,他的豐富的辯證法思想卻隱藏在神秘的唯心主義體系之中,他的辯證法是革命的,萬能的體系卻是卻窒息了辯證法。

費爾巴哈是德國古典哲學的最後一個代表。他的偉大功績是批判了黑格爾的唯心主義,恢復了唯物主義的權威,堅持了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的哲學觀點。但他在批判黑格爾的唯心主義時,卻把黑格爾的辯證法也拋棄了。列寧批評費爾巴哈,說他是如同潑洗澡水時,連同小孩子也一起倒掉了;他看到了人的自然存在,但他所說的人是生物學意義上的人,他不懂人的本質是實踐的。費爾巴哈是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者,費爾巴哈哲學是唯物主義的,但是他的唯物主義也是不徹底的,不但具有形而上學的性質,而且在歷史觀上是唯心主義的。他批判了黑格爾的唯心主義體系,卻丟掉了他的辯證法。

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黑格爾哲學辯證法思想的「合理內核」,拋棄了它的唯心主義;批判地吸收了費爾巴哈哲學唯物主義的「基本內核」,拋棄了它的形而上學,並根據新的實踐經驗和科學材料,對它們進行革命的改造和發展,從而把辯證法和唯物論有機地結合起來,把唯物辯證的自然觀與歷史觀統一起來,創立了嶄新的馬克思主義哲學。

2.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

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是資產階級的經濟學說,它產生於17世紀後半期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完成於英國產業革命後的19世紀初期。創始人是威廉·配第,主要代表人物是亞當·斯密(1723-1790)和大衛·李嘉圖(1772-1823)。由於李嘉圖是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完成者,是他的最後一位代表,因此列寧把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稱之為「人類在十九世紀所創造的優秀成果」。

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是為新興資產階級確立自己的經濟統治和政治統治服務的,他竭力論證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合理性和進步性,反對封建制度。無論是亞當·斯密還是大衛·李嘉圖,都認為資本主義經濟制度是自然的制度,認為經濟生活同自然界一樣,都是受「自然規律」支配的,而封建制度是人為的制度。

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把研究的重點從流通領域轉向生產領域,對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內部聯繫進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有價值的思想,表現了人類從經濟學角度對社會認識的某種深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勞動價值論的創立。價值概念在經濟學說史上雖然較早出現,但把勞動看作是價值源泉、以生產商品所消耗的勞動時間來衡量價值,這是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一個重大成果。

第一次提出勞動價值論的基本觀點的是威廉·配第,他在1662年出版的《賦稅論》中,對商品價值的形成問題進行了探討,他已經認識到,商品價值不是在交換過程中形成的,而是在生產過程中形成的。衡量商品價值的根據是生產商品所消耗的勞動時間。儘管配第的觀點中包含著混亂和矛盾,但他抽象勞動種類的差別,用商品包含的勞動的比較量來確定商品的價值,為勞動價值論的創立開闢了道路。

亞當·斯密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推進了勞動價值論。1776年,亞當·斯密出版了他的代表作《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又譯為《國富論》),他既反對只有對外貿易才是財富源泉的重商主義,也不同意只有農業生產才創造財富的重農主義。二是從各種勞動中抽象出一般勞動,認為不論投入任何一個部門的勞動都是財富的源泉。亞當·斯密還明確區分了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強調商品交換價值的根源是勞動,他說:「勞動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換價值的真實尺度。」但亞當·斯密的勞動價值論是不徹底的、混亂的,工資決定商品價值的意見還常常和勞動時間決定價值的意見混在一起,彼此互相矛盾。

李嘉圖繼承了亞當·斯密的價值論,但克服了他的混亂和矛盾。李嘉圖在他1817年出版的代表作《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一書中,同意對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進行區分,但不贊成沒有使用價值的東西也可能有交換價值的論斷。他始終堅持勞動價值論,對商品價值決定於勞動時間這一原理作了最透徹的表述和發揮。

第二,對剩餘價值的性質和起源的猜想。亞當·斯密猜測到了利潤(剩餘價值)是僱傭工人的無償勞動創造出來的價值:「勞動者對原材料增加的價值……就分為兩部分,其中一部分支付勞動者的工資,另一部分支付僱傭者的利潤,來報酬墊付原材料和工資的全部資本。」李嘉圖則強調勞動者在生產中所創造的價值是社會各種收入的源泉。工人以工資形式得到的,只是他在勞動過程中所創造價值的一部分,而另一部分價值作為利潤被資本家無償佔有。

第三,對資本主義社會階級關係的經濟分析。在經濟學說史上,亞當·斯密第一次比較正確的描述了資本主義社會的階級結構,亞當·斯密認為,一國土地和全部年產物的價值,分解為土地地租、勞動工資和資本利潤三個部分。與此相適應,以地租收入為生的地主、以工資收入為生的工人、以利潤收入為生的資本家,構成了資本主義社會的三個主要基本階級。亞當·斯密還根據對各種收入形式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資本家和工人階級在機構及利益上的對立。

李嘉圖更為徹底,他在探討工資、利潤、地租的分配形式時,有意識地把階級利益的對立、工資和利潤的對立、利潤和地租的對立作為自己研究的出發點,揭示了利潤與工資的反比關係,揭示了依靠地租為生的地主階級同整個社會利益的對立。正像馬克思所說,「李嘉圖揭示並說明了階級之間的經濟對立。」

但是,由於階級的局限,因而不能徹底揭示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規律,其體系也存在著許多矛盾,混亂和不科學之處。一涉及資本主義歷史命運問題,他們的「公正性」就蕩然無存。一方面,他們把資本看作是一種永恆的自然關係;另一方面,他們又極力掩飾工業革命過程中就已初露端倪的資本主義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之間的尖銳衝突,斷然否定資本主義存在普遍的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的可能性。他們在歷史和時代發展問題上所持的資產階級的立場、所運用的非社會的和反歷史的方法,得出的也只能是與社會經濟發展現實相悖的理論觀點。然而,資本主義社會的階級鬥爭日益尖銳化,使得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的階級局限性和歷史片面性充分地暴露出來。

3.空想社會主義

空想社會主義的最傑出的代表就是法國的昂利·聖西門(1760-1825)、沙爾·傅立葉(1772-1837)和英國的羅伯特·歐文(1771-1858)。這三位偉大的思想家具有同資本主義舊制度決裂的理論勇氣,具有為新世界的到來而努力奮鬥的善良願望。聖西門、傅立葉和歐文等空想社會主義者對資本主義內在矛盾進行了無情的揭露和對未來社會的作了天才猜測,他們認為:資本主義是一個是非顛倒的世界,是一個把自已的幸福建立別人痛苦基礎上的社會,是一個利已主義和投機欺詐的社會,「私有制使人變成魔鬼,使全世界變成地獄」,是一切罪惡的根源。他們還對未來社會作了不少的預見。為啟發工人階級覺悟提供了寶貴的思想材料,為科學社會主義提供了有益的思想材料。他們對社會利益新制度的描繪,閃爍著許多天才的火花,但是對如何實現新舊社會的加替,則是建立在主觀臆斷的基礎之上,完全陷入了空想。他們幻想資本家發善心,會拿出錢來支助他們搞社會主義,他們以為搞幾個共產主義新村的實驗就能夠找到實現社會主義的途徑和道路。所以列寧在講到空想社會主義的局限性時就指出,空想社會主義它既不會闡明資本主義制度下僱傭奴隸的本質,又不會發現資本主義發展的規律,也不會找到能夠成為新社會的創造者的社會力量。他們揭露了資本主義制度的種種矛盾,但卻不能從世界歷史發展的高度科學地闡明這些矛盾產生的歷史必然性;他們預見到資本主義制度必然被一種新的社會制度所取代,但卻不能理解這一歷史過渡的現實基礎和實行這一變革的物質力量。

對馬克思主義產生影響較大的還有:如法國的階級鬥爭理論。法國復辟時期(1815—1830)歷史學家梯葉里、基佐、米涅的歷史理論特別是他們對階級鬥爭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作了考察,他們曾覺察到人民的力量以及經濟利益在社會生活和階級鬥爭中所佔的重要地位,試圖說明階級鬥爭同經濟利益的關係,認為階級鬥爭是政治事變的動力,是理解中世紀以來法國歷史的鑰匙,主張研究人民的歷史,在理論上也提出了一些具有積極意義的思想。對於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創立,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19世紀40-60年代,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繼承了前人的成果,發現了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學說,實現了人類思想史上的偉大革命。他們在這一時期創立的馬克思主義,對人類先進思想已經提出的種種問題作了分析批判,對資本主義時代發展提出的理論課題作了科學的論述。馬克思主義哲學為認識歷史和時代問題提供了一種嶄新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原則。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通過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在矛盾、運行機制和發展規律的深刻分析,揭示了資本主義剝削的秘密和它被社會主義必然代替的歷史命運。科學社會主義在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論兩大發現的基礎上,闡明了由資本主義社會轉變為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社會的客觀規律,闡明了無產階級獲得徹底解放的歷史條件和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使社會主義由空想成為科學。

19世紀40年代,自然科學領域裡的三個劃時代的偉大發現,打擊了上帝創始說,揭示了自然界主要過程的唯物而又辯證的性質,也為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創立無產階級革命的科學理論解答實地提出的重大課題提供了客觀的基礎,和現實的可能性。

(三)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實踐

新的科學理論產生的客觀條件已經具備,應該說,這些客觀條件對於與馬克思、恩格斯同時代的人來說,大家都是可以去挖掘和利用的。然而,為什麼別的人未能像馬克思、恩格斯那樣創立一種偉大的理論呢?這說明,馬克思主義的創立,僅有上述客觀條件是不夠的,還與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實踐、人生經歷、知識結構、思維方式、精神品質、價值觀念等主觀條件分不開。

馬克思和恩格斯都是學識淵博、思想敏銳的學者,這使他們能夠站在時代智慧的高峰,批判地繼承人類思想史上的一切優秀成果,概括和總結科學發展的最新成就。同時他們又是偉大的革命家,他們親自參加和領導了當時無產階級爭取解放的偉大鬥爭實踐,在革命實踐和同各種錯誤思潮的鬥爭中,他們認識到廣大勞動群眾創造歷史的力量,看到了無產階級的偉大前途,逐步從唯心主義轉變為唯物主義,從革命民主主義轉變為共產主義,成為偉大的共產主義者。馬克思1842年在《萊因報》辦報期間,使他有了廣泛了解社會接觸社會的機會,對社會各方面的問題,他作了大量的調查研究,發表了一系列的文章,其中《關於林木盜竊法的辯論》,《摩塞爾記者辯護》,對馬克思世界觀的轉變起了關鍵作用。由於馬克思宣傳進步觀點,遭到了普魯士政府的迫害,馬克思一生幾乎過著流浪乞丐式的生活,常常為付不出房租、稿子寫好了沒有郵費而犯愁,有時甚至向恩格斯藉助兩個銅板才發出稿子。在這樣的情況下,馬克思研究《資本論》的宿願矢志不移,進行了長達42年的資本論寫作。馬克思具有大無畏的批判精神,凡是人類所建樹的一切,馬克思都批判過研究過。為了《資本論》的寫作,他閱讀了1000多本書,做了400-500本讀書札記。1845年春馬克思所寫的《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以及1845年到1846年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識形態》,以社會實踐為基礎,系統地闡發了辯證的和歷史的唯物主義基本原理,標誌著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形成。

恩格斯1842年寫作了《英國工人階級狀況》一書,揭露了資本家對工人群眾的殘酷剝削。1845年,在英國曼徹斯特時,他更是深情地告訴工人們:「我願意在你們的住宅中看到你們,觀察你們的日常生活,同你們談談你們的狀況和你們的疾苦,親眼看看你們為反抗你們的壓迫者的社會的和政治的統治而進行的鬥爭。」

馬克思恩格斯積极參加和指導工人運動,進行反對資本主義制度、爭取工人階級解放的階級鬥爭,投入到創立無產階級政黨、組織無產階級隊伍的活動中,同工人運動中的各種機會主義思潮進行不懈的鬥爭。他們畢生的使命都和發展、壯大無產階級革命事業密切地聯繫在一起。從19世紀40年代後半期馬克思恩格斯創建「共產主義者同盟」開始,經過60年代中期創立和領導第一國際;一直到90年代前半期恩格斯晚年創立和領導第二國際的活動,關注歐美無產階級革命鬥爭和政黨的發展為止,在這半個世紀的歷程中,馬克思恩格斯始終處在開創和推進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鬥爭的前沿,積极參与並領導了國際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和資本主義制度的鬥爭。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事業和無產階級革命鬥爭所具有的這種緊密聯繫,是他們創立馬克思主義的重要條件。

從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發展歷程可以看到,他們通過革命的實踐和孜孜不倦的科學研究,批判地吸收人類思想史上已有的優秀成果,才可能在已有的人類優秀文化遺產的基礎上,實現人類思想史上的偉大革命。馬克思主義絕不是離開世界文明大道而憑空創造的固步自封、僵化不變的學說,而是在綜合人類思想積極成果和總結當代的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形成的,也是在實踐運用中不斷地得到驗證和發展的。正如列寧所指出的:「馬克思主義這一革命無產階級的思想體系贏得了世界歷史性的意義,是因為它並沒有拋棄資產階級時代最寶貴的成就,相反卻吸收和改造了兩千多年來人類思想和文化發展中一切有價值的東西。」

(四)馬克思主義產生的標誌

馬克思、恩格斯在參加革命實踐的基礎上,在與工人運動的結合中,批判地繼承了前人的成果,發現了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學說,實現了人類思想史上的偉大的革命變革。他們在這個時期所創立的馬克思主義,對人類先進思想已經提出的種種問題做了分析批判,對資本主義時代發展提出的理論課題做了科學了論述。馬克思主義的創立是從哲學革命開始的,首先實現了哲學史上的空間的革命變革。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運用科學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全面深刻地分析了資本主義生產方面和資本主義剝削關係,批判地吸取了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積極成果,嚴密論證和發展了勞動價值論,創立了科學的剩餘價值學說,發現了資本剝削的秘密,揭露了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對抗的最深刻的宣言,揭示了資產階級制度的產生、發展和最終必然為社會主義制度所代替的歷史趨勢,從而實現了在政治經濟學領域中的根本變革。科學社會主義是在批判地吸取以往的社會主義理論,特別是19世紀的三大空想社會主義者的學說的基礎上創立的。他是以馬克思主義哲學和政治經濟學為依據,研究無產階級解放運動的性質、條件、目的和發展規律的科學。科學社會主義在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理論兩大發現的基礎上,闡明了由資本主義社會轉變為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社會的客觀規律。闡明了無產階級獲得徹底解放的歷史條件和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使社會主義由空想成為科學。馬克思主義所實現的革命變革的標誌性成果就是馬克思、恩格斯1848年2月發表的為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的《共產黨宣言》。

宣言是科學社會主義的第一個綱領性文獻,列寧曾經給予過崇高而又科學的評價。列寧說,這部書篇幅不多,價值卻相當於多部巨著。列寧還說,這部著作以天才的透徹而鮮明的語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觀,即把社會生活領域也包括在內的徹底的唯物主義,作為最全面最深刻的發展學說的辯證法,以及關於階級鬥爭和共產主義新社會創造者無產階級肩負著世界歷史性的革命使命的理論。

《共產黨宣言》曾經被稱為時代的歌中之歌,這是不無道理的,因為剛剛面世的馬克思主義以自己的科學的、革命的、創造性的宣言,表明自己是時代的最強音。

1998年,也就是《共產黨宣言》發表150周年的時候,全世界的馬克思主義者和工人階級政黨,以各種不同的形式紀念宣言的發表,緬懷馬克思、恩格斯的偉大豐功偉績。其中有一批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者,雲集巴黎,討論宣言的現實意義,這些一項以標新立異為榮耀的各國學者們,竟然一致同意《共產黨宣言》所提出的一切國家的生產、消費變成世界性的論斷,並且認為這些論斷可以原封不動地適用於現代資本主義社會。馬克思、恩格斯的這個論斷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經濟全球化的思想。

(五)馬克思主義在實踐中不斷發展

馬克思主義是在實踐中產生的,並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這種發展,除了馬克思恩格斯根據實踐的發展對自己創立的理論不斷充實和完善外,其後首先是由列寧等馬克思主義者在領導俄國革命中實現的。

1.馬克思、恩格斯的完善

馬克思和恩格斯在世的時候,就從來沒有停止過對自己理論的完善、豐富和發展。《資本論》的寫作和發表使剩餘價值學說得到系統闡述,唯物史觀由假設得到證實。馬克思關於人類學的筆記和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等著作進一步完善了馬克思關於五種社會形態的理論,馬克思主義晚年提出的跨越資本主義「卡夫丁峽谷」的思想,闡述了多數國家實現社會主義的問題,豐富和發展了他們關於社會道路的理論。恩格斯的晚年他提出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出現了生產方式的局部變化和計劃性的問題。恩格斯還明確提出了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是發展的理論的問題等等。所有這些,都使馬克思主義得到進一步的完善和發展。

2.列寧的發展

19世紀70年代到20世紀初,是西方科學技術取得重要成果的時期。科學技術的發展,有力地推動了生產規模的擴大,使生產和資本日益集中,從而形成資本壟斷的局面。壟斷組織的迅速發展,加劇了資本主義各國之間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使人類歷史由自由資本主義進入壟斷資本主義--帝國主義階段,並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發生。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充分暴露了帝國主義各國內部的矛盾,造成了社會主義革命可能勝利的歷史條件。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沙皇統治的俄國成為東西方矛盾的焦點和帝國主義統治體系中的最薄弱的環節。俄國在經濟上實行農奴制改革以來,一方面,資本主義已經發展到了壟斷階段,另一方面,又帶有其他資本主義國家沒有的封建農奴制的特徵。這使俄國變成為一個軍事的封建的帝國主義國家。當時俄國的社會矛盾十分尖銳。無產階級、農民群眾與沙皇專制制度、封建地主階級、資產階級的矛盾相互交織,資本主義與農奴制殘餘的矛盾、民族矛盾、俄國人民與西方帝國主義的矛盾等異常突出和激烈。沙皇的橫徵暴斂也使俄國成了人民的大監獄。在這樣的條件下,俄國成為帝國主義各種矛盾的焦點、集合點,並由此也成為帝國主義體系中的最薄弱的環節,這就為世界無產階級革命準備了有利的條件。

馬克思恩格斯依據自由資本主義階段的世界政治經濟發展狀況,曾得出過社會主義革命將首先在資本主義發達的國家同時發生的結論。馬克思恩格斯曾經強調:無產階級「聯合的行動,至少是各文明國家的聯合的行動,是無產階級獲得解放的首要條件之一」。馬克思恩格斯逝世後,世界形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面對日益成熟的革命條件,是抱著「本本」不放,拘泥於經典作家針對當時情況做出的個別的論斷,還是從變化了的實際情況出發,進行理論探索和創新,發展馬克思主義?列寧以一個真正馬克思主義者的態度,深刻分析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歷史條件的變化,認為資本主義發達國家已經發展到帝國主義階段,出現了馬克思恩格斯生前不曾有的新變化、新特點,經濟政治發展的不平衡已成為資本主義發展的絕對規律。由此,他科學地剖析了帝國主義的經濟基礎、深刻矛盾和統治危機,提出了社會主義革命可能在一國或數國首先取得勝利的論斷。列寧和布爾什維克黨不失時機地領導俄國工人階級和革命人民奪取了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使科學社會主義從理論開始變為現實,從而開創了世界歷史的新紀元。

3.中國共產黨人的發展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十月革命幫助了全世界的也幫助了中國的先進分子,用無產階級的宇宙觀作為觀察國家命運的工具,重新考慮自己的問題。」誕生於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工人階級的政黨--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就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確立為自己的指導思想,並在長期奮鬥中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先後產生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兩大理論成果。在毛澤東思想的指引下,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廣大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建立了新中國,並進行了社會主義革命,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對社會主義建設進行了偉大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就和豐富的經驗。在鄧小平理論的指引下,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廣大人民糾正了探索進程中的錯誤,取得了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成功走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道路。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同心同德地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而奮鬥。沒有毛澤東思想的正確指引,就沒有中國革命的勝利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確立。沒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正確指引,就沒有改革開放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道路的開闢。在新世紀新階段,黨中央及時提出以科學發展觀來統領經濟社會發展的偉大戰略思想。科學發展觀凝結著幾代中國共產黨人的心血,集中了億萬人民的智慧,汲取了世界各國在發展問題上的經驗教訓,站在歷史和時代的高度,進一步指明了中國現代化建設的發展道路、發展模式和發展戰略,是指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是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必須長期堅持的重要指導思想。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是指引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新世紀新階段的發展目標和宏偉藍圖而奮鬥的根本指針。

三、馬克思主義科學性與革命性的統一

認識或評價一種理論體系,最好的方法是在社會實踐的基礎上,將這一理論體系與它同時代的、與它之前或之後的理論體系加以比較,從比較中把握其本質特徵。馬克思主義問世150多年來,人們在長期的反覆的比較中,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馬克思主義區別於、優越於其他一切思想理論體系的本質特徵是:以實踐為基礎的嚴格的科學性與徹底的革命性的統一,這是我們從整體上把握馬克思主義的根本所在。

(一)馬克思主義最根本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最根本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對於這一點,我們主要從兩個方面來把握。

第一,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是無產階級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

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無產階級的科學世界觀與方法論。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唯物主義是唯物主義哲學發展的最高階段,最高形態,它既是辯證的唯物主義又是歷史的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根本內容。所以我們通常把馬克思主義哲學又叫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這個名稱就準確地表達了它在內容上基礎主張上的實質。按照客觀世界本身的邏輯來看,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運動的,運動是有規律的,所以唯物主義本質上應當是辯證的,辯證法本質上應當是唯物主義的。在古代,唯物主義和辯證法也曾經有過樸素地結合,所謂樸素的結合就是說它缺乏嚴密的和充分的科學根據,只是訴諸與直觀。所以後來隨著階級鬥爭、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形而上學唯物主義代替了樸素的唯物主義、唯心主義辯證法代替了樸素辯證法。這在認識史上無疑是一個重大的進步,然後這個進步卻是以破壞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結合為代價的唯物主義同辯證法的分離造成了嚴重的後果,一是形而上學限制了唯物主義,例如費爾巴哈哲學就是這樣。二是唯心主義窒息著辯證法,例如黑格爾哲學就是這樣。他們都不能科學地揭示客觀世界的本質,從整體上說舊哲學是以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分離為特徵的。所以哲學的進一步發展必然要求改變這種違背自然、歷史本來面目的分離狀態。

馬克思主義的創始剝掉了黑格爾的唯心主義外殼,吸取了他的辯證法思想的核心,清除了費爾巴哈哲學中的形而上學和歷史唯物主義的雜質,批判地吸取是它的唯物主義的基本內核。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以科學的實踐觀為核心,把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統一起來。並且貫徹與對社會歷史的研究,把唯物辯證的自然觀與社會歷史觀融為一體,從而創立與同黑格爾和費爾巴哈哲學有著本質區別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世界觀。造成了哲學歷史只上的空間的革命變革。

馬克思主義哲學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統一,從本質上看就是唯物主義貫穿著辯證法,辯證法建立在唯物主義基礎上。表現在每個原理中,就是任何一個原理、一個判斷,一個命題都既是唯物的又是辯證的。打的比方說,馬克思主義哲學從它的整個有機體到它的每一個細胞,都是由唯物主義和辯證法這兩個元素化合而成的,它像一個光彩耀人的美麗壁毯,唯物主義猶如經線展開,辯證法猶如緯線交織其中,經緯交織,珠聯璧合,相得益彰。所以我們說馬克思主義哲學是辯證唯物主義最根本的含義就在於此。

馬克思主義哲學把唯物主義辯證法貫穿於社會歷史領域,創立了歷史唯物主義,從而實現了唯物辯證的自然觀與歷史觀的統一,這更是獨創。這是因為舊哲學在歷史觀方面,雖然也有個別哲學家提出過某些唯物主義觀點。但是從總體上說,歷史觀都是唯心主義的,只有馬克思主義哲學第一次把唯物主義貫徹到底,把人類社會看成是一個特殊的物質運動形式,看作是由其內部矛盾所推動的自然歷史過程。從而創立了科學的唯物辯證的歷史觀,也就是歷史唯物主義。所以歷史唯物主義不僅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中不可缺少的組成必須,而且是它的最具有特色的部分,是人類科學思想中的最大成果。它的創立揭示了唯心主義在歷史觀上的統治地位,把唯心主義從最後一個避難所,也就是社會歷史領域中趕了出去,使對社會的研究成為科學。它和辯證唯物主義一起,成為完備深刻,而無片面性弊病的學說,代替了唯物主義和形而上學。

所以作為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就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學理論。正如列寧所說,馬克思主義的哲學是完備的哲學唯物主義,它把偉大的認識工具給了人類,特別是給了工人階級。

第二,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體系的哲學基礎。

徹底而完備的唯物主義哲學,特別是歷史唯物主義的建立,為馬克思主義整個理論體系提供了根本的理論基礎,這個問題我們前面已經講過了,不過,這裡需要進一步強調一下,充分認識這個問題的重要性。正如毛澤東所說,馬克思主義有幾門學問,但基礎的東西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這個東西沒有學通,我們就沒有共同的語言,沒有共同的方法,扯了許多皮還扯不清楚,有了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就省了很多事,也少犯許多錯誤。毛澤東的這段論述,從世界觀和方法論向統一的高度,闡明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在整個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中的基礎地位。這是我講的第一個問題。

(二)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政治立場

立場是人們觀察、分析、處理問題的立足點和所持的態度。什麼是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政治立場呢?這就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一切理論和奮鬥都要致力於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一政治立場是由什麼決定的呢?它是由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本性所決定得,是由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決定的,是否始終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是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的分析力,也是判斷馬克思主義政黨的試基石。

1.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本性決定的自身的政治立場

階級性。階級性和實踐性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特性,我們怎麼樣來理解馬克思主義的階級性呢?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階級社會中,占統治地位的思想是在經濟上占統治地位的階級的思想。這就是說各種思想體系都是有階級性的,思想家們總是立足於一定的階級,而不可能不受階級利益和傾向的影響,不可能不用階級的眼光看世界。這並不因為思想家本人承認與否而改變。是這並不是說所有的思想家都在自覺地編造出一套思想體系來為自己的階級辯護,而是說思想家在理論上得出的結論事實上總是滲透著一定階級的利益、要求和傾向,而不能超出一定階級的眼界。這就是所謂階級性的含義。正如馬克思所說,哲學把無產階級當作自己的物質武器,同樣無產階級也把哲學當作自己的精神武器。在這裡馬克思把自己學說的階級性闡述的清清楚楚毫不含糊。在共產黨宣言中,馬克思、恩格斯一開頭所闡述的共產主義的遭遇也說明了一點。馬克思、恩格斯說,有個幽靈、共產主義的幽靈在歐洲遊盪,為了對這個幽靈進行神聖的圍剿,舊歐洲的一切勢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國的激進派和德國的警察,都聯合起來了。有哪一個反對黨不被它的黨政的敵人罵為共產黨呢?又有哪一個反對黨不拿共產主義這個罪名去回敬更進步的反對黨人和自己的反對敵人呢?馬克思、恩格斯的這段論述告訴我們,當權者反對黨、無一不把自己的對立面說成是共產黨,無一不把自己所反對的思想說成是共產主義而勢不兩立,真可謂涇渭分明、水火不容。恩格斯在闡述工人階級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關係的時候,也說過,科學越是毫無顧忌和大公無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願望。在勞動發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會史的索要的馬克思主義,一開始就主要是面向工人階級的。並且從工人階級那裡得到了同情,這種同情它在官方那裡既沒有尋找也沒有期望過的。上述這些精闢的論斷十分深刻的闡明了馬克思主義的階級性實質。作為無產階級意識形態的馬克思主義,它的階級性與真理性、階級性和人民性是完全一致的。這是因為無產階級作為人類歷史上最先進的生產方式的代表,其根本利益與社會發展規律、與人類徹底解放的趨勢是完全一致的,是以解放全人類為己任的最徹底的革命的階級。所以作為無產階級意識形態的馬克思主義,有沒有一切剝削階級和小無產階級思想體系所固有的階級狹隘性和特別性。它的階級性和科學性,階級性和真理性,階級性和人民性是一致的。

實踐性。與一切舊哲學不同的地方是,馬克思主義特彆強度其改造世界的實踐功能,馬克思主義指出,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馬克思主義絕不像黑格爾所比喻的那種黃昏時才起飛的「貓頭鷹」,也就是事後再進行反思的科學,而是馬克思主義自己所比喻的迎接人類黎明即人類解放的「高盧雄雞」。也就是批判舊世界建設新世界的科學理論。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馬克思、恩格斯說:「對實踐的唯物主義者即共產主義者來說,全部問題在於使現存世界革命化,實際地反對並改變現存的事物。」

實踐性是馬克思主義的最根本的特徵。馬克思主義不僅科學地闡明了實踐的觀點,在自身理論體系中的基礎和核心作用。而且於那些脫離實際的抽象教條截然不同,它是在實踐中產生,又經過實踐檢驗,並隨著實踐的發展而發展的科學真理,它強調其改造世界的功能。這無論是就它的整體來看,還是就它的每一個組成部分來看,都是如此。毛澤東在談到他的《實踐論》等著作的時候,曾經深沉地說過,他說,我的那些文章,不經過軍閥戰爭、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是不可能寫出來的。因為沒有經驗,他又說,沒有那些勝利和那些失敗,不經過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不經過萬里長征,我那個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小冊子也不可能寫出來。這說明實踐及其實踐的觀點,對於馬克思主義來說是何等的重要。

2.無產階級歷史使命決定了自身的立場

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是什麼呢?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解放全人類。無產階級對人類歷史上這一最崇高的歷史使命,一開始並不是自覺的,它最初作為一個自在的階級,這是本能的從自己的生存需要出發反對資產階級,所以在一系列的反對資本家的鬥爭中總是遭到失敗。我們前面講過,工人運動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發展的必然產物,而科學社會主義則是工人運動的理論表現。但是自發的工人運動不可能產生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產生正像列寧所指出的那樣,是由有產階級的有教養的人,即知識分子創造的這些理論、歷史理論和經濟理論中發展起來的。馬克思、恩格斯在實現世界觀根本轉變的基礎上,在總結工人運動經驗的基礎上,創立了科學社會主義學說,即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對無產階級的階級本質和歷史使命做了全面深刻而又具體的闡述,第一次闡明了現代無產階級是推翻資本主義制度的掘墓人,是最革命、最徹底,最有前途的階級,是未來建設社會主義的領導力量。馬克思主義使無產階級真正的意識到自己的歷史與作用,從而使無產階級由自在的階級發展為自為的階級。自覺組織起來為本階級和人類的解放而奮鬥。從這樣的意義上講,馬克思主義就是無產階級及其政黨的政治立場的理論表現,是無產階級解放條件的理論概括。

3.是否始終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是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的分水嶺,也是判斷馬克思主義政黨的試基石

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是兩種根本對立的歷史觀。唯物史觀從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基本前提出發,認為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是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在唯物史觀剛剛形成的時候,馬克思就明確地指出過,歷史活動是群眾的試液,決定歷史的是行動者的群眾。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第一次科學地闡明了人民群眾在社會歷史發展中的作用問題,認為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意志、願望,體現了社會發展的要求和方向。無產階級的革命運動,適應了人民群眾的基本願望和要求,也就是適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馬克思主義政黨的一切理論和奮鬥,都應當自立與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也就是共產黨宣言所指出的。

《共產黨宣言》指出,共產黨人同其他無產階級政黨不同的地方只是,一方面在各國無產階級鬥爭中,共產黨人強調和堅持整個無產階級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另一方面,在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鬥爭所經歷的各個發展階段上,共產黨人始終帶著整個運動的利益。綜上所述,堅持馬克思主義的階級性和實踐性的理論本性,堅持解放全人類的偉大歷史使命,堅持唯物主義的科學歷史觀,馬克思主義政黨就一定能夠實現以勞動人民為主題的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的資本立場。堅持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政治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先進性的重要體現。

(三)馬克思主義最重要的理論品質

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繫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這是馬克思主義最重要的理論品質。其核心就是實事求是,這個論斷是黨的十二大作為我們黨的思想路線首先提出來的,並且強調實事求是是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毛澤東在延安時期提出了實事求是的說明論斷,粉碎四人幫以後,鄧小平提出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精髓,堅持實事求是必須解放思想,把解放思想與實事求是辯證的統一起來。2001年7月1日,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8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江澤民進一步提出了馬克思主義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的論斷。黨的十六大把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這三個概念聯繫在一起,進一步概括為黨的思想路線。所以,我們可以說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即是中國共產黨的思想路線,又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精髓、理論品質,這一概括是中國共產黨人對馬克思主義的重大理論貢獻。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是辯證統一的,其中解放思想是前提,實事求是是目的,與時俱進是關鍵,只有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才能真正做到與時俱進。只有做到與時俱進才能真正體現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它們之間是相輔相成、相互依賴、不可分割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具有本質上的統一性。他所強調的是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有倡導性。馬克思主義這種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是150多年來馬克思主義始終保持蓬勃生命里的關鍵所在,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新和革命性的本質屬性。

首先,這種理論品質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

科學性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屬性,這種科學性體現在:第一,體現在它創立始批判地繼承了人類的全部優秀文化遺產,特別是吸取了、凝結著的19世紀上半葉的人類思想的最高境界的思想精華。第二,作為科學世界觀的馬克思主義,是在它產生的歷史條件已經具備,並概括科學發展新成果的途徑建立起來的,因而它是以可靠的科學知識和歷史材料為依據的,是對世界本來面貌的全面而深刻的反映。這裡,我舉幾個例子,例如1848年,當馬克思、恩格斯發表共產黨宣言的時候,他們對原始社會還不甚了了,所以宣言的第一章第一句話說的就是至今一切社會的歷史都是階級鬥爭的歷史。到了1888年,恩格斯在英文版上就對這句話加了一個註:說在1847年,社會的史前狀態,全部成文史以前的社會組織幾乎還沒人知道。後來才逐步發現,特別是摩爾根發現了氏族的真正本質及其對部落的關係,這一卓絕發現,把這種原始社會的內部組織的典型形式揭示出來了。這時馬克思關於五種社會形態的理論才真正完善。第三,更重要的是它堅持以實踐為基礎,緊密結合實際,不斷研究和解決,隨著時代的前進和時間的發展所提出的新情況,新問題,因而,它也就能夠稱為永葆青春活力的科學真理。這是我們也舉兩個例子,例如關於無產階級革命的理論,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紀40、50年代,根據當時的情況,曾經提出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無產階級,同時具有革命的、共同勝利的理論,後來列寧根據現代歷史條件,提出了一國或數國首先勝利的理論,發展了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所以在革命的問題上,馬克思主義也是隨著時代的前進和實踐的發展而發展的科學理論。又如,中國革命和俄國十月革命,雖然同是武裝鬥爭奪取政權,但是因為國情不同,所走的具體道路就不同,俄國革命是舉行中心城市起義的道路,中國是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

其次,這種理論品質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徹底革命性。

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決定它的徹底的革命性,作為科學世界觀的馬克思主義,從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觀點出發,它除了承認一切具體事物對於賴以生存的條件來說,具有暫時的合理性以外,不承認任何永恆不變的東西,它在對現成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時包含著否定的理解,即對現成事物必然滅亡的理解,它把世界看作是永無止境的發展過程,因而在本質上它是批判地,革命的。

馬克思主義的革命的、批判地本質在他們的每一篇重要著作裡面,都有充分地體現。馬克思主義就是在批判舊世界中發現新世界的,就是在與錯誤的思想鬥爭中發展起來的。真理總是與有相比較而存在,相鬥爭而發展的。這是真理髮展的規律,也是馬克思主義發展的規律。馬克思主義之所以具有徹底的革命性,從階級性上來講,因為它是無產階級的思想體系,關於階級性的問題我們前面已經講過了。

再次,馬克思主義是科學性和革命性高度統一的理論。

列寧指出:馬克思主義理論對世界各國社會主義者所具有的不可遏制的吸引力就在於它把嚴格的和高度的科學性(它是社會科學的最新成就),同革命性結合起來。並且不僅僅是因為學說的創始人在用學者和革命家的品質偶然地結合起來,而是把二者內在的何不可分割的結合在這個理論之中。列寧的這一論斷,可以看作是對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新和革命性具有內在統一性的經典論述。

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又是以科學的實踐觀為基礎的,實踐性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特性,馬克思主義既尊重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又尊重無產階級和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尊重人民群眾的實踐。所以馬克思主義科學性和革命性具有內在的統一性。科學性是革命性的前提,革命性是科學性的必然結論,二者統一於實踐。馬克思、恩格斯一直都著眼於實際,著眼於歷史條件的變化,以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對待自己創立的理論,堅決反對教條主義和學歷主義,早在1872年共產黨宣言德文版序言中,馬克思、恩格斯就指出,這些原理的實際運用,正如宣言中所說的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告訴我們,如果離開實踐的發展,不顧歷史條件和現實情況的變化,拘泥與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在特定歷史條件下,針對具體情況做出的某些科學理論和具體行動綱領,就會因為思想脫離實際而不能順利前進,甚至發生失誤。當今世界和我們所處的時代,同過去相比,發生了很多深刻的變化。無論是從國際還是從國內來看,我們都面臨著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必須從理論上和實踐上做出回答並加以解決,必須堅持與時俱進,不斷進行實踐創新和理論創新。繼續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這是社會前進的必然要求。

(四)馬克思主義最崇高的社會理想

馬克思主義最崇高的社會理想是什麼呢?這就是實現物質財富極大豐富,人民精神境界極大提高,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發展的共產主義社會。在人類歷史上,人們企盼過宗教的或世俗的救世主,但從來沒有過人類解放科學理論的真正闡述者。中外歷史上出現過很多關於人類解放和救世為民的思想家,在中國有禮記大同篇,康有為寫過大同書,洪秀全提出並實踐過太平天國,他提出要實現「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的人人平等的理想社會,這一社會理想,曾經被馬克思主義稱作中國的社會主義。在西方,過去有空想社會主義者,當今有各種各樣的人道主義學楷,對理想社會做出過種種設計和構想,但是都找不到解放人類的徹底途徑。馬克思、恩格斯在揭示人類社會發展一般規律的基礎上,運用唯物史觀分析資本主義產生、發展和衰落的歷史趨勢,得出了資本主義社會依然為更加美好的社會所代替的科學結論。這個更加美好的社會馬克思稱為共產主義社會,他進而又講共產主義社會分為兩個階段,其初級階段,馬克思稱之為共產主義之第一階段,列寧稱之為社會主義社會。當代中國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馬克思主義指出,共產主義即是科學學說,又是實際運動,也是人類最美好、最進步的社會制度。

實現共產主義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事業,又是十分艱巨的事業,共產主義的實現,要經歷不同的階段,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歷史階段也有代表那個階段最廣大人民利益的奮鬥綱領,中國共產黨人堅持共產主義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的統一,一方面要求我們樹立和堅定共產主義信念,為共產主義遠大理想而奮鬥,另一方面更要把實現遠大理想是各個不同階段的奮鬥目標結合起來,腳踏實地地投身於現實的社會主義實踐之中。

上述的四個方面,包含了馬克思主義的最基本的內容,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基本觀點和基本方法,是從總體上對馬克思主義的把握。從總體上把握了馬克思主義、認識了社會發展規律,就要求我們一定要走歷史必有之路,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用實際行動為實現共產主義的崇高理想而奮鬥。

四、努力學習和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

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和建設者,擔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榮使命,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大學生個人成長和長遠發展的客觀需要,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在理論與實際結合中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

江澤民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8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80年的實踐啟示我們必須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堅持科學理論的指導,堅定不移的走自己的路,這是總結我們黨的歷史得出的最基本的經驗。中國共產黨成立80多年來,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帶領全中國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卓越成就。實踐證明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是全國各民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理論基礎,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任何時候都要堅持,否則我們的事業就會因為沒有正確的理論基礎和思想靈魂而迷失方向,就會歸於失敗。這就是我們為什麼必須學習和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道理所在。

大家知道陳獨秀的右傾機會主義,王明的先是「左」傾後是右傾的機會主義,他們的根本錯誤就是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問題上犯了錯誤。特別是王明的「左」傾機會主義,對中國革命帶來的損失慘重。王明的「左」傾機會主義把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誣衊為狹隘經驗主義、富農路線,誣衊毛澤東為土包子,狂稱山溝里出不了馬克思主義,稱自己是百分之百的布爾什維克,結果給中國革命造成了慘重的損失。林彪鼓吹天才論和所謂四個偉大,一句抵一萬句,句句是真理。嚴重破壞了黨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馬克思主義學風,結果是給社會事業造成了巨大的破壞。所有這些都是在對待馬克思主義的態度和做法上出了問題,違背了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基本原則,對立了馬克思主義的學風,沒有能夠用科學的態度對待馬克思主義。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對我們來說,始終有一個如何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問題。

學習馬克思主義,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首先要認真讀書,鑽研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在這個方面,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和革命導師們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馬克思的一生雖然顛沛流離,貧病交加,指導工人階級及其政党進行鬥爭的任務繁重,但他的讀書生活一直沒有間斷。在倫敦大英博物館閱覽時,他的座位底下留下了他雙腳踩出的印記。他年過半百,為了研究俄國社會問題又去專心致志的學習俄語。

恩格斯讀書顯著的特點是重視讀原著,他勸導德國社會民主黨人說,要從真正古典的書籍學習,而不是從那些最要不得的簡明讀物或者這些讀物的作者的講稿學習。他強調,最主要的是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的著作,同時要不斷地努力得出自己的見解,系統地讀原著,研究原著本身,就不會讓一些通俗讀物和第二手資料引入迷途。恩格斯還強調要善於用學得的原理指導研究、分析實際問題,在這方面,誰肯認真地工作,誰就能做出許多成績,就能超群出眾,恩格斯本身就是典範,大自學成才,成為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導師。

列寧酷愛讀書,他讀書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用心寫批註,列寧把寫批註視為一種創造性勞動,從不馬虎草率,他寫批註的過程可以說是與書的作者探討甚至激烈爭論的過程。

讀書是毛澤東一生的特殊愛好,毛澤東畢生珍惜時間,博覽全書,他在逝世前還堅持讀了8分鐘的書,毛澤東反覆讀馬列主義的書,《共產主義運動中的左派幼稚病》,他在長征途中讀書了40遍。在延安時期,蘇聯共產黨的《聯共黨史》,以及李達的《社會學大綱》他各讀了10遍。《共產黨宣言》、《資本論》、《列寧選集》等等他都反覆研讀過,許多章節和段落還做了批註和勾畫。同學們,我們學習馬克思主義,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也應當這樣。要學習他們刻苦讀書的精神,學習他們注重學習原著的精神,學習他們以審視的眼光讀書的精神,學習他們讀書注重創新的精神,學習他們緊密結合實際認真讀書的精神,學習他們讀書注重培養自己的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注重自己世界觀的改造的精神,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有人說,150多年以前並沒有馬克思主義,人類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漫長歷史中不是也取得了無數得成功、創造了輝煌的業績嗎?馬克思主義產生以後,實際上許多也沒有學過,或者並不信奉馬克思主義,甚至還反對馬克思主義,這些人在實踐中不也取得成功嗎?有些科學家信奉唯心主義哲學,信奉宗教,不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嗎?等等,對這個問題,是應當做出回答的。

首先,馬克思主義誠然是19世紀中葉才產生的,在此以前並沒有馬克思主義,但是馬克思主義所反映的客觀規律卻並不是從19世紀中葉從存在,而是本來就存在的,規律是客觀,馬克思主義只是發現和表述了這些規律,而並沒有創造任何規律,正如萬有引力在牛頓以前走就存在並起著作用,正如牛頓發現和表述了它一樣。在馬克思主義產生以前的漫長歷史中,它所揭示的規律實際上一直在起著作用,制約著人們的生活,人們在實踐中的一切成就,從細小的日常生活到偉大的科學發現和社會變革得成功都是客觀上符合這些規律的結果。違背了這些規律是一定要碰壁的。

絕大多數人是自發遵循這些規律的,即使是理論上反對這些規律的人,要想實現預想的目的,也得被迫地遵循這些規律。例如一個人,可以是主觀唯心主義哲學的信奉著和鼓吹者,可以大講物是感覺的集合或心外無物的哲理。可是如果他想成功地生存下去,就還得老老實實的吃飯,而不是去吃自己的感覺和心,否則他就會餓死,連談哲學的可能性也沒有了。理論上反對唯物主義,而實踐上服從唯物主義,這就是他所以成功的秘密。小事如此,大事也同此道理。

其次,馬克思主義反映的規律在馬克思主義產生以前,雖然沒有得到完整的揭示,但是以往的人們對它們的某些因素和成分早就有所認識,並集中體現在一些先進思想的合理成分中。比如張衡製造的地動儀和渾天儀。中外思想史上豐富的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應用成果就是代表,這些成果在一定方面和一定程度上是符合世界本來面貌的,以這些科學的思想為指導地實踐,理所當然的也會得到一定的成功。

資本主義國家的自然科學家大多數都是馬克思主義者,這是事實。他們大致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類是被列寧稱為自發的唯物主義者的科學家。他們堅定地相信物質世界的客觀存在,相信物質世界規律的客觀性,相信科學規律是人們對客觀規律的反映和描述,並認為這是科學研究的無可置疑的前提,他們的這種信念,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是一致的。愛因斯坦就是其中之一;另一類是信奉唯心主義哲學或信奉宗教的科學家。例如奧斯特瓦爾德,列寧稱之為偉大的化學家渺小的哲學家。還有馬赫等科學家,在科學上有不少建樹,但是在哲學上卻是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牛頓後來去研究神學,結果是一事無成。這些科學家之所以能夠取得重大的科學成就,是因為他們的科學研究工作實際上與他們的唯心主義哲學觀點或宗教信仰是分離的,他們既然要研究自然現象和規律,就不能不承認它的客觀實在性。哪怕是作為一種假定、預設或成果。他們中間有些人儘管可以宣稱科學研究的對象是感覺與感覺的聯繫,科學規律是人的自由創造,但是他們在實驗室里還是在研究客觀的自然現象及其規律並求得實踐的驗證。他們也絕不能在研究的結論上自由地創造出任何一點經不起檢驗的定理和公式。絕不能編造出一個不符合客觀實際的數據,他們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中實際上是按實事求是的原則辦事的。儘管不學習馬克思主義也可以在實踐中取得成功,但這種成功所經歷的彎路要多得多,付出的代價要高得多,遇到的風險要大得多。而當一個人不僅在理論上,而且在實際上也按照錯誤的世界觀辦事的時候,他所得到的結果就只能是失敗。在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世界觀已經產生之後,而不知道學習它、運用它,那就如同在有了先進的武器之後,還去用陳舊的武器一樣不明智了。

最後,還有一點,那就是按照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原則去辦事,是不是就能保證時時成功、事實成功呢?保證不犯任何錯誤呢?那也不是,即使馬克思主義學得很好,按照它辦事,也不能保證主觀與客觀時時符合,處處符合。馬克思主義所反映的是最普遍最一般的規律,是最偉大的道理,各個具體事物還有各自的特殊規律,有自己的小道理,違反了大道理的東西必定也違反小道理,按此行事是一定要碰壁的。但是不違反大道理的東西,未必一定合小道理。在認識和處理具體事物的時候,必須既符合大道理又符合小道理才能主觀與客觀相符合,才能在實踐中達到預想的目的。然而,在許多場合,由於事物的本質還沒有充分暴露,或者由於還缺少關於這個事物的具體知識、經驗或技能,以及由於其他種種難以預見的原因,按照正確的世界觀辦事,也可能發生主觀與客觀不符合的情況,造成行動的失敗。把任何錯誤都歸結為世界觀的錯誤是不對的。例如鄧小平曾談到上海浦東開發遲了,是他的一個錯誤。但是視察南方談話以後,抓住機遇,加快發展,上海今天成為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樣板,舉世矚目。所以,正確世界觀指導下發生的錯誤與錯誤世界觀指導下發生的錯誤是有原則的區別的。

正確世界觀的指導首先就可以避免許多的錯誤,特別是長時期的、原則性的、根本性的錯誤。犯了錯誤也容易總結經驗、找到原因,提出糾正錯誤的辦法。經過若干次的反覆,最終達到主客觀的符合,實現預想的目的。

在這種情況下,主觀與客觀將逐漸趨於一致,失敗就可以成為成功之母,錯誤世界觀的指導,則往往使人們犯許多本來可以避免的錯誤,犯全局性的長時間的根本性的錯誤。如果堅持錯誤的世界觀不改,還會造成主客觀的分裂,二者將南轅北轍,使錯誤不僅得不到糾正,而且愈演愈烈,在這種情況下,失敗就不可能是成功之母,而只能是另一次失敗之母。所以只有正確學習馬克思主義,用正確的世界觀武裝自己的頭腦才能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中事半功倍。這是我們講的第一個問題,在理論和實際的結合中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

(二)自覺把馬克思主義作為自己行動的指南

理論與實踐的統一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最基本的原則,學習的目的才得以應用。因此對大學生來說,自覺地把馬克思主義作為自己行動的指南,就要做到:

第一,在思想上自覺地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確立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念,樹立和堅定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理想是人生不斷進取的精神支柱和動力。歷史上的勝利與成功永遠屬於具有崇高理想堅定信念的人們。

馬克思、恩格斯發表《共產黨宣言》的時候,馬克思只有30歲,恩格斯只有28歲,兩個年輕人卻無所畏懼,敢於向舊世界宣戰,他們靠的是什麼?就是堅定的理想和信念。

年僅19歲的列寧被沙皇政府抓進監獄,面對強大的反對勢力的審判,他義正詞嚴,指出沙皇反動政府只不過是一堵牆,一堵腐朽的牆,一推就會倒的。這令反動派發抖的回答靠的是什麼?就是堅定的理想和信念。

中國共產黨剛成立的時候,只有50多個黨員,最終是星星之火,燃成了燎原之勢,燒毀了黑暗的舊中國,創立了一個光明的新中國,靠的是什麼?就是堅定的理想和信念。正如鄧小平所說,為什麼我們能在非常困難的情況下奮鬥出來,戰勝千難萬險使革命勝利呢?就是因為我們有理想,有馬克思主義信念,有共產主義信念。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是中國革命勝利的一種精神動力。

第二,不斷提高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自覺辨別和抵制各種不良思想文化的影響。學習馬克思主義,說到底就是為了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這三觀是管總的,它決定和影響人的一生的行為軌跡,我們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能不斷提高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自覺辨別和抵制各種不良思想文化的影響,分清大是大非,在紛繁複雜的社會現象中不至於迷失方向。

例如,就國內的一些社會現象來說,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社會、經濟生活發生了新的變化,江澤民把它概括為「四個多樣化」,即經濟成分和經濟利益多樣化、社會生活多樣化、社會組織形式多樣化、就業和就業形式多樣化。由於這些變化,人們的社會精神、文化生活相應的也出現了多樣化的趨勢。我們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主流文化,態勢是好的,主旋律是好的。但是不能忽視一些負面的精神文化現象也在綿延生長,影響和干擾主旋律的雜音、噪音也不少。

就國際形勢來說,和平與發展仍然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世界多極化發展,經濟全球化在曲折中發展,科學技術日新月異,世界經濟、政治文化大潮波濤洶湧,信息網路化,市場經濟對人們的思想產生重要影響。(西方社會思潮對人們的思想產生重要影響,敵對勢力對我進行細化、分化的戰略圖謀一刻也沒有停留過。)我們面臨著既有機遇又有挑戰,我們前進的道路上既充分希望又有困難。在這樣的形勢下,我們應當怎麼辦呢?我們只有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深刻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堅持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主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堅持社會主義榮辱觀,才能真正做到在紛繁複雜的社會現象中自覺抵制各種不良影響,堅持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

第三,不斷增強服務社會的本領,自覺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馬克思主義是我們認識世界的理論武器,更是我們改造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行動指南。大學生學習馬克思主義要自覺地將個人的成長與社會發展融合起來,增強為祖國和為人民服務的責任感。努力學習提高本領,努力使自己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在這方面我們有許多光輝的榜樣值得學習。

例如,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自覺運用辯證法指導自己的科學研究,創立了文明世界的地質力學理論,為我國石油資源的開發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在國外時就學習過英文版的《自然辯證法》和《反杜林論》。回國後他又認真地學習毛主席的哲學著作,並自覺地運用到地質研究中去,透過表面現象,發現了地質構造的幾種形式。根據他的地質力學理論,先後找到了許多油礦,開發出不少的大油天,如大慶油田、勝利油田等等。從而徹底粉碎了洋人說中國貧油的偽理論,為中國人民爭了光,為社會主義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李四光曾深有體會地說,毛主席的哲學思想是指導科學研究的靈魂,是我們的根本。

著名科學家錢學森,運用唯物辯證法指導科學研究,為我國的「兩彈一星」事業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他深有體會的說,馬克思主義哲學確實是一件寶貝,是一件銳利的武器,我們搞科學研究,當然包括搞交叉科學研究,如丟掉這件寶貝不用,實在是太傻了。

著名科學家袁隆平,用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原理,指導水稻雜交科學研究,被譽為「水稻雜交之父」,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

魯迅是中國的現代文學巨匠,他說馬克思主義是最明快的哲學。魯迅的一生是不斷追求進步、追求真理的一生,他學過採礦學,學過醫學,最後拿起了文藝的武器。他和同時代的其他先進分子一樣,最先把目光投向西方,接受過盧梭、孟德斯鳩等人的西方主義思想,相信過達爾文、赫胥黎的進化論。也曾接受過叔本華、尼采等的影響。他經過許多次的挫折,特別是經過總結辛亥革命的教訓,終於擺脫彷徨和苦悶,逐漸看出資產階級的社會觀和社會政治方案不能救中國。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中國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的興起,使他看到革命的曙光。他在第一次大革命失敗、全國一片白色恐怖中,通過反覆觀察比較、學習思考,在革命低潮時期,依然挺身加入到無產階級隊伍中來,轉向了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深信為新興的無產者才有將來,深信在中國共產黨人身上,寄託著中國和人民的希望。他因此而作出了不平凡的業績,塑造了自己的偉大人格,被譽為中國民族的民族魂。毛澤東稱讚魯迅說,魯迅不是共產黨員,他是了解馬克思主義世界觀的,他的雜文有力量就在於有了馬克思主義世界觀。

日本科學家、理論物理學家板田昌一,畢生從事原子核物理學和基本粒子物理學的研究,對現代物理學做出了重要的貢獻。1955年,他發表了著名的基本粒子百年模型,他按照物質無限可分的唯物辯證法的原則,把基本粒子看作構成自然界的有質的差異的無限個程式之一。所有的基本粒子,不都屬於同一層次,批判了把基本粒子看成物質始源的錯誤觀點,認為基本粒子也是可分的。毛澤東看了自然辯證法通訊上板田昌一的文章,給予了很高的評價。板田昌一在臨終前寫到,恩格斯的自然辯證法在我40年的研究生活中,經常的授給我珠寶般的寶貴的光輝。

以上實例說明,掌握了馬克思主義和沒有掌握馬克思主義大不一樣。只有學好馬克思主義,才能提高能力,增加本領,服務社會,有益人民。

第四,學習馬克思主義貴在自覺,貴在心誠。要有一顆真誠的心,誠心誠意地學習,才能真正學好馬克思主義。毛澤東在談到中國著名哲學家艾思奇時說,艾思奇是好哲學家,好就好在老實忠厚,誠心誠意做學問。誠心誠意做學問,嚴謹治學,這可以說是學術大師們的共同特點。他們這種堅持和追求真理的精神、學風和風範是難能可貴,值得學習的。

胡錦濤在保持共產主義員先進性教育的報告會上,有一段動情的講話,他說革命先驅李大釗面對絞刑架,發出了「我們深信共產主義在世界,在中國必然要得到光榮地勝利」的豪邁誓言。方誌敏烈士在英勇就義前慷慨陳詞:敵人只能砍下我們的頭顱,絕不能動搖我們的信仰。因為我們信仰的主義乃是宇宙的真理。夏明翰烈士臨刑前揮筆寫就了成為千古絕唱的就義詩: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革命先烈在生與死的考驗面前,所以能夠威武不屈,就是因為他們對共產主義理想堅貞不屈,矢志不移。馬克思主義在他們的頭腦中紮下了根,有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我們應該以實際行動向革命先烈學習,自覺把馬克思主義作用自己的行動指南,努力把自己培養為社會主義的「四有」新人,培養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棟樑之才。

第一講 第二講 第三講 第四講 第五講 第六講 第七講 第八講

推薦閱讀:

白人民族主義能挽救美國嗎?
永不過時的只有人道主義 | 鄢烈山
中國駐聯合國前大使:當今全球化是壟斷資本主義制度下的全球化
存在主義與荒誕哲學有什麼不同?加繆是存在主義還是荒誕哲學

TAG:馬克思主義 | 文字 | 原理 | 主義 | 講座 | 馬克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