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最忌諱的十句話
於兆輝/文
◆"老爸就這樣了,孩子,就看你的了!"
把孩子的發展當成自己唯一的指望,是一種喪失自我的表現.這樣的家長往往自己得過且過,患得患失,不思進取,自我喪失感會讓孩子失去標杆和信心,並對孩子心裡產生無形的壓力和複雜心理。
類似語言:"孩子,我們全靠你了,你可要爭氣啊!""你是我們全家唯一的希望!"
◆ "你怎麼越來越不懂事啊,越活越抽抽了"!
很多家長因為孩子「不乖」而惱火,孩子不聽話或沒有按照自己的意願做事,就不加思考橫加指責,不關注問題實質,對孩子說這樣的話的時候,表達的只是空洞的責備,而忽略了孩子會這樣做的原因,所關注的只是自己的感受,對孩子缺少起碼的尊重和信任。讓孩子越來越沒有信心,沒有成就感。
類似語言:"你的學習成績一天不如一天,我看你的書是白念了!"
◆"我上次是怎麼跟你說的!" 這樣的問題,家長當然知道答案,但這種帶著嘲諷口氣的問話實際上是一種指責。如果確實需要孩子記住你的話,不妨這樣說:想一想,回憶一下上次我們交流的話題,看能不能有印象啊。把機會留給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上,適當的提醒,而不是職責、挖苦、甚至譏諷。
類似語言:"我告訴多少遍了,怎麼記不住啊!"
◆ "進了前三名,媽媽給你買...!"
物質獎勵看似是一種增強孩子動力的保障,其實弊大於利.如果他考砸了你懲罰他,考好了獎勵他,這樣學習動機就改變了,會誤以為學習是為家長學的.這樣的獎勵機制破壞了孩子對認知的正常理解.如果有一天,孩子對物質獎勵不感興趣或只對物質獎勵感興趣,會怎樣?這種教育方式助長了孩子的功利心,容易把孩子引向灰色地帶.
類似語言:"考了100分,爸爸帶你去...!"
◆"沒有原因,我說不行就不行!"
典型的暴君式教育方式,源於家長頭腦中的"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傳統觀念.這不僅會導致親子之間的對立和衝突,更會破壞孩子的公正心,妨礙孩子的民主意識,協商能力的發展.甚至,還會滋生孩子的暴力取向,直接導致叛逆。
類似語言:"還敢頂嘴,反了你了!""住嘴,你怎麼這麼不聽話?"
◆ "你愛怎麼著就怎麼著吧,我不管你了!"
一般父母這樣說的時候,並非孩子完全不服管,可能只是不小心舊錯從犯,這樣說會讓孩子很委屈.讓孩子從情感上沒有依託,會產生孤僻、自閉、情緒化傾向,時間久了就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索性將錯就錯,甚至破罐子破摔。
類似語言:"甭問我,我懶得管你!""你怎麼樣跟我沒關係!"
◆"孩子是我的,我想怎樣就怎樣!"
因為孩子是自己養的,所以就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的私人財產,把自己的願望強加於孩子,任由自己的情緒隨意發泄到孩子身上,無視孩子的個人意願,甚至把孩子當成自己的出氣筒。
類似語言:"孩子是我的,你管不著!""早知道你這麼不聽話,當初生下來就該捏死你!"
◆ "你怎麼這麼笨!」
抱怨和指責會讓事情變的更糟!孩子自己也不情願表現的那麼差,肯定自己心裡很自責,作為父母,千萬不要往孩子的傷口上撒鹽,更不能當著別人面說自己的孩子笨.父母氣急敗壞的責罵孩子,會讓孩子無地自容,妄自菲薄,不知所措,增加逃避心理.這種言語會毀滅孩子的自信心,也讓孩子的心理素質形成惡性循環.
類似語言:」廢物,豬頭!你怎麼一點出息也不長!」
◆ "如果爸爸媽媽離婚,你要爸爸還是要媽媽?"
如果是真的離婚倒也罷了,倘若僅僅是開個玩笑,就太愚蠢了.孩子會因此產生恐懼心理,一定會想爸爸媽媽為什麼要離婚?也一定會考慮自己會跟誰?對於一個孩子,母愛和父愛是同等重要,沒有什麼喜歡誰不喜歡誰.而實際上會給孩子心理造成陰影,甚至還會影響到孩子的婚姻觀,何必呢!
類似語言:"你覺得媽媽好還是爸爸好?"
◆"你看看人家誰誰誰!"
這是部分家長們常說的一句話,也恰恰是孩子們最討厭的一句話.這種比較對孩子價值觀確立是一種極大的干擾,對於孩子的自我評價系統也是一種破壞.這句話對孩子的危害主要在於:它破壞孩子的心裡平衡,不利於孩子內心成長,更容易讓孩子失去應有的信心.而對於家長來說,常常把這句話放嘴邊,證明他們的眼睛總是盯在別人孩子的身上,忽視自己的孩子的優點和優勢,造成了孩子對父母的心理抵觸,實在得不償失.要「縱」看不要「橫」比,今天比昨天進步就值得肯定,自我超越,更有成就感。
類似語言:"你看看人家再看看你!... "
家長會說話,孩子才聽話,只有家長好好學習,孩子才能天天向上。我們家長是否需要多反思自己,少指責孩子。
推薦閱讀:
※發現別人家孩子偷錢該怎麼辦?
※【未來 | 親子-寶寶厭食?媽媽們用對方法了嗎!!】
※好男人知道嗎,七句話就可以讓女孩子徹底失去「抵抗力」
※懷孕生孩子那些事 之 都是水果惹的禍
※孩子有這6個特點,長大很疼媽媽,你家孩子中了幾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