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客家人文教育簡輯

近千百年來,梅州葉劍英  田家炳   曾憲梓   泰國總理他信    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    詩人 雕塑家李金髮葉選平成為南下漢人匯聚的中心和越漢交流的腹地,從而形成了異彩紛呈的民俗風情與絢爛多姿的客家文化。這其中既有中原文化的承傳,又有客家人世代流徙與定居梅州後的創造和對異族文化的吸收。河北籍的嘉應知州王之正被濃郁的文化氛圍所感動,乾隆十三年(1748年),他特別在州衙門前題「人文秀區」四個大字,以示對客家文化的崇仰之情。狀元吳鴻督學廣東,在踏遍南粵大地後稱讚嘉應州「人文為嶺南冠」。讓我們將自己融入梅州光彩奪目的人文景觀和青山綠水之間,去感受這種文化對人心靈的洗滌。 客家話、客家山歌和戲劇 質樸淳厚的客家人對自己的母語——客家話歷來十分珍惜,人人以說客家話為不忘本,並作為鄉親間相互認同的紐帶。客家話形成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當客家先民操著中原語調一路南下時,中原地區卻因北方少數民族語言的影響,其聲韻系統發生了很大變化。元朝,戲曲流行,入聲發言短促不便歌唱,周德清編寫《中原音韻》一書時,將入聲字併入其它聲調,這樣,入聲在中原逐漸消失,而深居崇山峻岭之間的客家先民並沒受這一變化的影響,再加上客家人在遷徙中也吸收了百越民族的某些音韻及辭彙,所以形成了與北方話截然不同的客家話。「方言足證中原韻,禮俗猶存三代前」,黃遵憲以詩的語言道出了客家人南遷逾千年,中原語音未改,禮俗尚存的事實。以梅縣話為代表的客家話方言,極大地豐富了我們民族的語言文化,成為漢語中的八大方言之一,海內外說客家話的人約6000多萬。客家話對周邊民族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畲族就以客家話為交際語言。客家話因保存了不少古代入聲系統和古中原漢語詞句,所以對研究古籍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成為現代人了解古韻的活字典。如《詩經》這部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用現代普通話無法押韻,而用客家話則多能分辨得清楚。客家話聲韻對唐詩宋詞的研究也有幫助。 山歌是客家人在長期實踐中創造出來的文化藝術品種,它繼承中原民歌和漢族古詩歌的藝術手法,又吸收了百越民歌的豐富唱腔,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客家山歌既是旋律優美的口頭詩,又是形象生動的風景畫,廣為人民喜愛。梅州山歌有「粵東山茶花」美譽,被認為是正宗的客家山歌,梅州因之被授予「山歌之鄉」。山歌大體上是七言四句格律化形式,一、二、四句押韻,曲調固定,內容可以千變萬化,這是千百年來山歌流淌於梅州山區延續不斷的原因所在。山歌反映客家人民對生活、情愛、禮儀、時政等的深刻感受,如流行梅城的「梅縣先日嘉應州,自古山歌唱風流,唱得憂愁隨風去,唱得雲開見日頭。」「客家山歌遠傳揚,條條唱出情意長,句句唱出郎心事,聲聲唱出妹心腸。」細膩真切,回味無窮。解放後興起的客家山歌劇是由單純唱山歌發展演變而成的地方劇種,被國家列入中國新興劇種當中。1994年上映的《啼笑冤家》,是梅州市政府與珠江電影製片公司聯合攝製的中國第一部客家山歌電影,受到廣泛好評。大型山歌劇《山稔果》榮獲1995年廣東省第六屆國際藝術節一等獎和八項獎。1982年梅縣開始舉辦一年一度的中秋山歌節,在與海外鄉親聯誼,溝通鄉情,交流民俗文化方面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戲劇藝術方面成就最大的要數廣東漢劇。廣東漢劇是南方戲的老祖宗,源於雍正、乾隆年間,比京劇形成還早,流入粵東約200多年歷史。清光緒年間正式班社多達30餘個,榮天彩、新天彩、老福順、老三多為著名的外江戲四大班,活動於客家地區。廣東漢劇原稱「外江戲」,1933年改稱漢劇,因其藝術風格有別於湖北漢劇,於1956年定名廣東漢劇,是廣東三大劇種之一。現以普通話為舞台語言,西皮、二簧為主要聲腔,曲調上融入崑曲、民間小調和少量梆子曲,並不斷吸收粵東民間音樂、廟堂音樂和中軍班音樂,在皮簧聲腔劇種中,獨樹一幟。漢劇劇目豐富,唱腔獨特,被戲劇家田漢稱為「南國牡丹」。1957年5月,廣東漢劇團在北京懷仁堂彙報演出《百里奚認妻》後,主要演員受到毛澤東主席的接見。1995-2001年間,廣東漢劇院共獲得省級獎項35個,國家級獎項13個。 客家音樂有儒樂、中軍樂、八音、佛曲、覡曲和雜錦小調等多種流派,反映出不同的歷史韻律和社會風情。鬧八音是客家地方流行的一種民間音樂,客家人婚喪喜慶時專門請「八音班」來演奏彈唱,八間班的樂器主要有頭弦、嗩吶、揚琴、二胡、竹笛、並配以大銅鑼、小鈸、小鑼、小鼓及木魚等,演奏彈唱一般以漢曲漢調為主,曲目有300多首。曲藝有「竹板歌」說唱,保留著大量的歷史故事和地方掌故。提線木偶戲目前全國僅剩七班,梅州就佔有三班。 客家圍屋:久經流徙之苦的客家人對家園建設十分重視,因而創造了許多建築新格式,最典型的要算圍龍屋。它是一種由弧形或方形建築象城堡一樣將主要方屋居室包圍起來的造型,它有大有小,小者一圍,屋前大門一個,左右側小門兩個,可住十幾戶,大者數圍,大門一個,小門四至六個,可住數十戶,上百人,適宜一大宗族的人居住。圍龍屋多靠山坡興建,前低後高,呈梯形,從低處看層層疊疊,有盤龍之狀。它是中原抬梁式和穿斗式建築工藝的綜合性創造,是客家先民用以自衛及起居的、最具客家鄉土氣息的建築,它同北京的四合院、陝西的窯洞、雲南的一顆印、廣西的欄杆式合稱中國五大傳統民居。 在梅州城鄉,還有其他代表客家風格的建築。圍樓是客家人初來南方的建築,呈全封閉高層碉堡式樣,裡面生活設施一應俱全,是為墾荒生存,避免與土著衝突,保衛自身安全而創建的,圍樓在大埔英歌山、蕉嶺石寨依舊可以看到;走馬樓倚山建築,上下兩層,二樓外部用木料建成走廊,既可防洪防潮,亦可防盜防獸,在梅州鄉村處處可見;五鳳樓的房基呈階梯形,頂瓦疊成五層,遠望層層頂瓦飛檐,如五隻鳳凰展翅,在梅州山區比較常見;類似中原府第風格的殿堂式,因廳多天井多,有「九廳十八井」之稱,屋前半月形池塘用以養魚灌溉,屋後堆起「花頭塋」(即土丘)用以植樹防風,代表性的是大埔縣黃塘張振勛先生故居「光祿第」。 融合西洋建築藝術建造的混合型民居建築,最典型的要數位於梅縣白宮鎮良美村的聯芳樓,系三堂六幢鋼筋水泥結構的二層樓,有「十廳九井三堂四廊」,110多個房間,佔地約3000平方米。中間四幢是雅緻壯觀的鐘樓式大門,每個門的四根柱都是用水泥鋼筋灌注而成,每根都需二人合抱,門樓上下四周牆壁雕龍畫鳳,山水花鳥,工藝精緻,栩栩如生。外部結構似西洋樓式,內部主體結構卻是傳統的中原府邸式和圍龍式的結合,門前有拱月形的池塘環繞。聯芳樓是客家圍龍屋發展起來的中西合壁的得意之作。 客家人習慣聚族而居,同一宗族的許多小家庭,用祠堂、族譜、族田三樣東西聯繫起來,以古老的祖屋圍龍屋為中心,四周分布著分遷出來的各種形式的房舍,組成一個村莊,在梅州,有許多地名就是由祖屋姓氏得名,如城區的曾屋、古屋、廖屋等。他們注重族譜的編寫,居住梅州的一百餘姓中,幾乎客家族皆有族譜,即使流徙海外,仍然續寫不斷。族譜是客家人尋根問祖的依據,也成了研究歷史,尤其是漢族移民史的重要參考資料。他們至今對先人曾是中原土族的歷史念念不忘,並引以為榮,所以非常重視堂聯、堂號。每到除夕,將堂聯貼於大門兩旁,將有堂號的大紅燈籠懸掛在門首,年復一年,代代相傳。 客家人保持了修書研史傳統,非常重視史學研究與史志的編寫。1821~1822年,歷史學家、考據學家吳蘭珍(州本屬松北鄉人),竭盡十年之力著成《南漢紀》。黃遵憲的《日本國志》,羅香林的《客家源流考》,都在同一領域處於領先地位。梅州修志始於宋代, 時有《梅州圖經》及趙汝廈的《程江志》地方志書傳世。1750 年知州王之正倡修《嘉應州志》,兼記轄屬各縣。咸豐年間,知州文晟編成《嘉應州志增補考略》。 由吳宗焊、溫仲和總纂的《嘉應州志》,從1752年開始,歷時10年方得完成;1909年,張芝田編寫的《嘉應鄉土志》出版。1993年始,梅州開始編寫地方綜合年鑒《梅州年鑒》。 各縣對縣誌編修也是不遺餘力。興寧知縣侯爵於1480年主修《興寧縣誌》,邑舉人王漣作序,是為興寧縣誌有刊本之始。其後修撰的有祝枝山、王綸部、仲振履等人;程鄉縣誌始於1541年縣令陳應奎、學諭賴存業編纂《程鄉縣誌》,後有葛三陽與李士淳、王吉人編纂本;1557年大埔知縣吳思立首次編纂《大埔縣誌》;平遠縣於1578年由知縣劉永祚首次編纂《平遠縣誌》;五華縣誌始於1604年知縣毛元恩主修《長樂縣誌》;鎮平知縣潘承焯1781年重修《鎮平縣誌》;豐順縣1746 年由葛曙創修《豐順縣誌》。從 1992年到1995年,梅州市7縣(市)都由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新編縣誌, 合計約934萬字,梅州成為全省第一個全面完成新縣誌編修任務的地級市。 文學方面,梅州曾湧現出了一大批頗具影響力的詩人、小說家和散文家。清代梅州詩壇群星閃耀,名家輩出,先有被稱為「梅詩三 家」的宋湘、黃香鐵及李甫平,接著有以詠夕陽而成千古絕唱的溫訓。在晚清詩界革命中,又出現了被譽為「詩界革命巨子」的丘逢甲和「詩界之哥倫布」的黃遵憲,將詩歌藝術推上了高峰。清末民初,梅州還出現了一批享有盛名的女詩人群體,梅縣的葉壁華、黎玉貞和大埔的范荑香,並稱為「嶺東三女詩人」。梅縣人謝清高,曾做過 14年的海員,他將自己在海外漂泊闖蕩的所見所聞,寫成了遊記《海錄》, 1820年刊行,廣為流傳,是我國第一部詳細介紹世界概況的著作,對我國知識分子「睜眼看世界」起很大作用。現代文學家有馮憲章、蒲風、杜埃、樓棲、碧野、羅丹等。梅縣籍作家程賢章的長篇小說《圍樓》,全書40萬字,書中描寫了客家先祖在梅縣程江一帶開基立業,及其後裔勤耕苦學,忠勇保鄉的故事,盧瑞華省長為其題寫了書名。記述客家人奮鬥歷程的《曾憲梓傳》、《田家炳傳》,由大埔歸僑作家張永和撰寫的《李光耀傳》,由范碩將軍撰寫的《葉劍英傳》,是傳紀文學的代表作。 近代以來,在梅州編輯出版的雜誌報刊種類繁多。1910年,同盟會黨人刁奕純等創辦《別溪雜誌》,傳播新思想。抗戰時期,僅梅縣有《中山日報》、《民國日報》、《勁報》、《西南文藝月刊》、《抗戰周刊》等眾多刊物。1972年,梅縣地委機關報《梅江報》創刊,為《梅州日報》前身。 客家人在長期輾轉遷徙過程中,戀念祖先,為了不致於使祖先親人的骸骨零落他鄉,所以往往把骸骨帶在身旁,一起遷到新居住的地方再行安葬,這一習俗就發展成了獨特的喪葬形式——二次葬,即親屬逝世後,先用棺木埋葬,三年後取出骸骨裝入陶罐中,重新建墳立碑。客家婦女卒後,碑文有一特殊稱呼「××孺人」,孺人本是古代對七品以上官員的母親和誥命夫人的尊稱,而客家婦女的這一稱號,源於南宋,末代皇帝趙昺在水路被元兵追趕,危難關頭,岸上突然走來一隊打柴的客家婦女,個個手提鐮刀,肩扛竹桿,元兵以為是宋的援兵,急忙退走,皇帝大喜,便封客家婦女死後一律稱孺人。儘管是傳說,卻反映了一個事實,就是客家社會對婦女的尊重。 客家人信仰佛教,佛教傳入梅州當始於梁武帝普通三年(522年),在州城西創建「大覺寺」,距今已有1400餘年。佛教鼎盛時期,全境佛庵寺廟達600餘間。唐憲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僧人至性禪師在大埔英雅坑尾石下壘石為室起名「萬福神室」,1460年明代改為「萬福寺」,爾後佛事在大埔大盛起來。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梅州修建寺廟道觀之風甚盛,興寧縣共建大型佛寺道觀16座,蕉嶺當時有興福、寶慶、招福、奇崎四大名寺,香火很旺。道教很早便盛行於梅州,清代在州城紫金山頂供奉「呂祖大仙」,設壇禮拜者絡繹不絕。天主教亦稱羅馬公教,1844年由馬來西亞華僑吳東傳入嘉應州書坑村,其後各縣相繼建起教堂,1926年還成立了嘉應教區。


推薦閱讀:

怎麼看待李霄鵬首場熱身賽就輸給中甲球隊梅州客家?

TAG:教育 | 人文 | 梅州 | 客家 | 客家人 | 家人 | 梅州客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