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說之一儒釋道
星期天爬山,一口氣爬到了五泉山的山腰亭台處。小憩間,遊走至三教洞,見此處荒涼冷辟,心下甚覺不快。早年這裡也有香火,居士學人也常在此一拜。更有人將老子的畫像供在壇前。如今已不知去向。其實世人多不知,天下聖人無二心,釋道儒本無分別。宋以來,三教的學人將思想核心同旨歸「心性」。性為何也,儒家說,天命為性。就是我們天生帶來的最根本的東西。道家也說,清凈即性。與佛教的禪也是相通的。如果要說有區別,那就是在入世與出世上面。孟子將儒教心性說推到極致。他說,人之初性本善,是入世的道德依牯。宋以後,程朱理學,陸王心學大多受釋教影響,而成就儒學的發展。讀李白的詩,問余何故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自然想到了陶淵明的,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他們都是在表達一種心靈上的自在。而構成這種詩風的關鍵都在於忘我,或者在於一個「空」。原始佛教的巴利文「空」意為無我和無我所有。空的裡面什麼也沒有,沒有二元,沒有分別,沒有任何概念。在空裡面沒有慾望,苦即會止息,得到心靈的真正寧靜。不要執著於概念,這是佛教的的核心也是其他宗教所宣示的教義。我們都知道亞當夏娃與蛇的故事,上帝禁止亞當夏娃去吃智慧樹上的果實,他警告他們不遵守即會死去,這個死應是指精神上的死亡。他們一旦有了智慧的執著,也從天堂墜落人間。老子在道德經中說,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刑,高下相盈,是已聖人居無為之事,萬物作而佛使也。意思在說,任由自然,不試人為。因此聖人用無為的觀點對待一切。這就是說,儒釋道的精神在高層次上是統一的,一個人原始固有的天性是圓滿明澈的,即便他是所謂的精英富豪,還是窮困潦倒的小小草民,本性是平等的,在聖不多,在凡不少。本性的流露體現在氣質上,便是仁慈寧靜。這也是君子一大快樂,是天命顯露的自然之樂。所以古今聖賢都把開悟自性作為人生的最大最求。佛說一切眾生,從無始來,失於本心,唯物所轉。若能轉物,視同如來。一切都是相對的,古人云,享福多則禍害大,憂患繁而安樂聚。所以我們終究的歸宿是覺悟自性。也便是悟空。
推薦閱讀:
※(1)儒釋道三教合一的盤龍寺
※儒釋道的性論
※【儒道釋家】儒釋道文化
※「儒釋道」 同尊一個「道」
※儒釋道三家靜坐要旨簡述
TAG:儒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