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閱讀:雷峰塔:那個夕陽下的「老衲」
雷峰塔:那個夕陽下的「老衲」林之【導讀:沒想到,這一把火卻造就了之後四百多年裡的另一種風姿,那就是「雷峰夕照」,雷峰塔,無論在與不在,總是讓人念念不忘。】1924年9月25日下午,西湖南岸一聲巨響,雷峰塔頹然傾倒。據當時報紙報道,塵埃蔽日,鴉雀滿天,杭城萬人空巷,爭看熱鬧。2002年雷峰塔重建,新塔恢復了最初的模樣。簇新的外殼讓杭州人感到陌生。他們懷念那座殘缺的古塔,那個站在夕陽下的「老衲」,離塵世如此之近,又那麼遙遠。「我始終感覺到它的存在」一個生活在杭州的美國小女孩給自己取了一個中國名字:鮑金美。多年以後,鮑金美依然深深銘記著那次雷峰塔探險。1920年某一天,小女孩鮑金美鑽到頹敗的雷峰塔裡面去玩。那天她跟著父母來到雷峰塔:「從近處觀看,比遠處更能領略雷峰塔的雄偉和蒼涼。我們可以向上看見塔邊的裂口,表面長出了野藤和灌木叢,甚至還有小樹,小鳥在上面築巢,飛進飛出……這座塔已是廢墟,沒有可以進入的通道,也無人往裡進了。裡面究竟什麼樣?」對一個6歲的小女孩來說,這座東方古塔充滿了神秘感。在爸爸的幫助下,她攀上塔身,從一個缺口處進入塔的裡面。「裡面所有的建築結構都沒有了,我好像置身於一座巨大城堡之內,寂靜、神聖……四周和上方,有亮光,從藤蔓和枝葉遮蔽的空隙里透進來。頂端有個大洞,透過它,我看見遙遠的天空。不知為何,這個破洞使我感到悲涼。大家輕聲交談,似乎不願打攪什麼。我們玩笑地談到,腳下什麼地方囚禁著白蛇,她會為此發怒嗎?」這是一個令人敬畏的地方,她清楚地記得,站在塔里向上眺望時,突然產生了一種與世隔絕之感——全然脫離了剛剛所在的外部世界。鮑金美的回憶,讓我們在今天依然可以看到那座消失的殘塔。四年後,雷峰塔倒掉了,而鮑金美說,「我始終感覺到它的存在。」是的,杭州人也同樣懂得它的存在。一把火燒出雷峰夕照西湖南岸有一座很小的小山,只有幾十米高,也就是一個小山坡而已,它因為一座塔而著名,塔名雷峰,小山亦名雷峰。一千多年前,吳越王錢俶因為一位王妃生了兒子而對佛心生感激,建造了雷峰塔。最初它叫「西關磚塔」,吳越王建城時城西的城牆沿湖而築,西關,大約是西面城門。塔位於城西,故稱西關磚塔,史料中也有稱「皇妃塔」的。最初的塔身是樓閣式的,八面七級,華麗非常。1555年倭寇入侵,疑塔內有伏兵,縱火焚塔,一把火燒去了外部的木構廊檐,只剩下磚體塔芯。沒想到,這一把火卻造就了之後四百多年裡的另一種風姿,那就是「雷峰夕照」——夕陽,暮山,晚湖,熏風,一座頹殘的古塔,似老衲立於湖岸的婆娑藤樹之中。大火過後,原先的青灰色磚塊,竟然成了紅色,與夕陽相輝映。於是,夕陽之下一座狀如「老衲」的殘塔,有了另一種蒼涼幽遠的意境,而殘塔與夕陽的對話,與「雷峰夕照」的名字如此契合,更增添了它的美譽度。
千年不衰的絕筆雷峰夕照是西湖十景之一。西湖十景,一組千年不敗的經典鏡頭:雷峰夕照、南屏晚鐘、三潭印月、蘇堤春曉、花港觀魚、平湖秋月、斷橋殘雪、柳浪聞鶯、麴院風荷、雙峰插雲。老杭州人即便是引車賣漿者,說起晚鐘夕照殘雪風荷,也是琅琅上口如數家珍。西湖十景最初是南宋畫院的題名山水畫。幾百年前的南宋多災多難,然而,當時的藝術卻極為興盛。宋室遷都杭州後重建宮廷畫院,南宋的名畫家大都出於畫院,有姓名可考的畫家就有近120人。南宋皇帝也很有雅興,常常親自命題或點評,這所存在了100多年的宮廷畫院,領導著當時的藝術風尚,在繪畫史上留下重要的一頁。跟著朝廷南來的大批文人聚集到了西湖,淡妝濃抹的西子湖令文人們情不自禁。於是南宋畫院有了題名為「西湖十景」的西湖山水畫,將西湖的點睛之處重筆勾勒。西湖這篇大文章,到南宋時終於定下了標題,選好了調式。一個王朝覆滅於西湖的溫柔之鄉,卻為它留下了千年不衰的絕筆。雷峰塔已經倒了近百年,可是在杭州它依然是知名度最高的景點,西湖景緻中大多描繪一種隨時隨地隨意而生的情境,相較之下,由古塔和夕陽構成的意境,便更具有一種傳達久遠情懷的姿態。夕陽就醉在這樣的湖岸邊。難怪杭州人念念不忘這一座消失的寶塔。在傳說中岌岌可危雷峰塔後來的名頭響亮到中國無人不知,是因為《白蛇傳》的故事,它在這個著名的故事裡擔當著重要角色。雷峰塔本是一座佛塔,卻衍生出文學、戲劇、繪畫、傳說等多種文化樣式;它沉默著,卻又滔滔不絕地講述著,它成了一個中華傳統文化的高地。一個春天,千年修鍊得道的蛇仙白娘子來到杭州,在細雨飄飛的湖上,邂逅平凡的藥店夥計許仙,兩人相愛結婚。白娘子雖有凡人沒有的法術,但她只想做一個平凡的人間女子,可是人妖之戀註定是不平凡的,法海憤然代表人間的世俗社會來審判這一場婚姻,並加以懲罰。在白娘子與許仙的愛情故事裡,雷峰塔是最後出現的角色,威力無比,將既不守仙界規矩又不合人間道理的白娘子鎮壓在塔底。民間故事在流傳了幾百年後,其中象徵的意味會越來越濃,雷峰塔就是如此。最初,它是象徵著法力無邊的鎮妖之塔,慢慢地,大眾同情心開始傾斜,許仙與白蛇的人妖之戀成了反抗封建的壯舉,塔總是會倒的,白娘子總有出來的一天,雖然這是一種在現世不能實現的希冀。但漸漸地,人們的希望從漫無邊際的來世變成有望實現的某一天,有民謠在坊間傳唱:「西湖水干,雷峰塔倒。」這一天或許就是明天。不知是否因為這個緣故,杭州的三座古塔中,六和塔、保俶塔隨毀隨修,而雷峰塔,自從有了白許傳說後,卻再也沒有修葺過,它在咒語般呢喃了數百年的傳說中,岌岌可危。是經磚,非金磚1924年9月25日,雷峰塔轟然倒塌。當日,俞平伯正在對岸的俞樓。孤山與雷峰塔隔湖遙遙相對。孤山路32號是晚清國學大師俞樾的舊居,人稱俞樓。此樓門臨西湖,背靠孤山,樓旁有蘇東坡為紀念歐陽修而築的名泉「六一泉」,開窗便可吸納西湖之清氣、歷史之薰風,百年前就有「行到白沙堤盡處,居然人盡識俞樓」的美譽。1924年,俞樾的後人、著名紅學家俞平伯在這座樓里小住,稱它是「只為西湖蓋的小屋」。那日下午,俞平伯正在樓里與人下棋,突然聽到四妹尖叫「塔倒了」。等他趕到樓外,湖對面已無塔影,他懊惱不已,立馬到湖邊,乘船趕往湖南岸。等他趕到,已是傍晚。只見周遭人聲鼎沸,萬頭攢動,他「從樵徑登山,縱目徘徊,惟見億磚累作峨峨黃壠而已。遊人雜沓,填溢於廢基之上,負磚歸者甚多。磚甚大,有字者一時不易覓」。俞平伯只好「手取一無字殘品、橫貫有孔者歸,備作硯用」。一個月後,廢墟堆成的小山上,又湧來大批孫傳芳部隊的官兵揀選寶物。上個世紀20年代,是軍閥混戰的年代。奇怪的是,9月25日那天,正好是北洋軍閥孫傳芳率兵進入杭州,杭城易主,城裡人心惶惶。誰料想到了下午,一聲巨響後西湖南岸一片黃煙瀰漫,煙消霧淡後,一座聳立了千年的古塔竟不知去向。都說這是孫傳芳的凶兆,不到三年,孫兵敗退出杭州。雷峰塔早晚要倒的。民間流傳塔磚可以辟邪,因此經常有人偷偷挖了塔磚拿回家去。塔倒了以後,「金磚」流言四散,更多人去挖磚尋寶。其實那是「經磚」。當年吳越王建塔時,在一些塔磚的空芯里秘藏經卷,這種粗如拇指、長約兩寸的經卷,外層護以絹套,插藏於磚孔之中。俞平伯在回家的路上見到「村姑髻竇充以經卷」,歷經千年的經卷,如今被姑娘們撿來作為飾品戴在頭上,俞平伯痛心疾首,但又無可奈何。當時,雷峰塔的倒塌與那些神秘經卷的流向,成為城內外最熱門的談資。那些現存最早的木刻印刷品,漸漸地身價飆升,有一年,上海南京路某店出售一張雷峰塔塔磚經卷,標價2000塊銀圓。人們好奇,一千多年前吳越王埋下了怎樣的秘密。2001年的發掘終於揭開了塔底地宮的秘密:吳越王果然在雷峰塔地宮埋下了寶貝,其中最珍貴的一件稀世珍品,是一座35厘米高的鎏金銀質金塗塔,塔身裝飾佛本生故事的淺浮雕,塔內供奉的是佛螺髻發舍利。
推薦閱讀:
※元體驗丨無法HOLD全場?你需要一個合適的破冰遊戲
※愛心農場遊覽拓展,促進患者脫毒康復
※拓展閱讀:水木清華,立德立言,無問西東
※最經典適合的團隊小遊戲
※拓展閱讀:一碗飯見一個人的修養(外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