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古典詩詞的創作技巧十

[轉載]古典詩詞的創作技巧十

(2010-09-11 09:27:43)

轉載原文

標籤: 轉載

原文地址:古典詩詞的創作技巧十作者:情海冷月心

古典詩詞的創作技巧--冷月隨筆(十)

(二)、古典詩詞的句法

古典詩詞的句法,一言以蔽之,即古典詩片語詞成句應遵循之原則。

古典詩詞創作,追求語言的具象性與隱喻性,遣詞造語極力避免日常用語中的邏輯演繹,專以呈現詩性語言之特質,組句儘可能選用實字,按對稱原則並置排列,造成互映同感式關係,形成點面感發,即所謂「興」。冒春榮《葚園詩話》云:「句法有倒裝橫插、明暗呼應、藏頭歇後諸法。法所叢生,本為聲律所拘,十字之意,不能直達,因委屈以就之……虛字呼應,是詩中之線索也……今人多用虛字,線索畢露,使人一覽無餘,皆由不知古人詩法也。」

古典詩學追求詩性語言的陌生化效果與意象直覺的新鮮可感性,句法上追求「反常合道」,表現為句式構造的陌生化,如反修辭邏輯組句、反語法規範組句……等等。

1、 修辭謬理組句

所謂「反常合道」,即違反語法規範、邏輯修辭組句,卻更能符合深入傳達主體對世界的詩性感應真實。反映出古人在詩性語言追求中竭力排斥分析演繹、理性推演之態度。

修辭謬理組句分為兩類:一類出於通感(聯覺)所產生的擬想活動,稱為通感謬理組句;一類出於以物觀物所產生的擬想活動,稱為擬態謬理組句。

(1)、通感謬理組句

感官互通,簡稱通感。即感覺功能(視、聽、觸、嗅、味)的彼此互通,若「顏色有溫感,聲音有形象,冷暖有重量,氣味有鋒芒,……(錢鍾書《通感》)」。通感是感覺的相互作用,它可以是一種已經產生的感覺引起另一種感覺的興奮,或者是一種感覺的作用藉助另一種感覺的同時興奮而得到加強的心理現象,其表現是各種不同感覺的相互替代。如:「紅杏枝頭春意鬧」(宋祁《玉堂春》)化視覺為聽覺;「風來花底鳥聲香」(賈唯孝《登螺峰四顧亭》),「哀響馥若蘭」(陸機《擬西北有高樓》)化聽覺為嗅覺;「玉釵落處無聲膩」(李賀《美人梳頭歌》)化聽覺為觸覺;「楊花撲帳春雲熱」(李賀《蝴蝶飛》),「波底夕陽紅濕」(趙彥端《謁金門》)化視覺為觸覺;等等。通感可以把不易把握的實物屬性鮮明地表達出來,但通感引入句式,必然導致組句的反邏輯修辭現象出現。如「空翠濕人衣」(王維《山中》),「空翠」作為一種顏色「濕」了人衣,是視覺向膚體覺轉化之通感,主語賓語反置,違反邏輯修辭,卻加深了「空翠」之美感體悟;又如「松柏愁香澀」(李賀《王濬墓下作》)中,「愁」(動詞活用為副詞)修飾「香」(形容詞活用為動詞)之句中謂語,又讓「澀」(形容詞)活用為副詞作補語來補充說明「愁香」有「澀」之感覺。從心覺「愁」轉為嗅覺「香」再轉為味(觸)覺「澀」三類感覺互通。「香」本無所謂愁,至「澀」更反常,其句式組合十分奇特,但卻將松柏蔭里墓地凄寂逼人之氛圍富有刺激性般表現出來,不愧「詩鬼」之稱;馮延巳《南鄉子》中「細雨濕流光」一語,更是將視覺化觸覺延伸至抽象之「流光」---年華,通感在此浮現出宇宙感應的深遠意象,顯示出感應世界之超越意味。

(2)擬態謬理組句

此類組句,通過對客觀世界之細察,於直覺感應中產生擬態感性聯想而構成的擬喻化意象語言,其審美追求,正是傳統思維「天人合一、以物觀物」之流韻觸發詩人進入擬想活動之產物。王維《過香積寺》「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中,「日色冷青松」系通感(化視覺為觸覺)組句,「泉聲咽危石」則為直覺擬想之產物,泉水歷盡艱難,折流亂石,「泉聲」被擬人化為咽泣,浮現出「以物為人」之擬喻意象。吳沆《環溪詩話》:「山谷詩文中無非以物為人者,然有可有不可。如『春去不窺園,黃鸝頗三清』,是用主人三請事;如詠竹云:『翩翩佳公子,為致一窗碧』,是用正事,可也;又如『殘暑已趨裝,好風方來歸』,『苦雨已解嚴,諸峰來獻狀』,謂殘署趨裝,好風來歸,苦雨解嚴,諸峰獻狀,亦無不可。」李白《橫江詞》「一水牽愁萬里長」之句,以江水牽愁之「擬態」,將立體的感興體驗深化為情感傳達。杜甫「水荇牽風翠帶長」,異曲同工。鄭板橋《小廊》「寂寂柴門秋水闊,亂鴉揉碎夕陽天」以具象對具象的擬態,呈現寂寞之黃昏;方岳《泊歙浦》「人行秋色里,雁落客愁邊。」以具象對抽象之擬態,化景物為情思,抒發旅途孤單、寂寞難耐之悲情。謬理聯思,顛倒用事,實為擬態之佳句。

擬態謬理組句常能出人意表,使意象得以鮮明動人的浮現。王以明《秦淮晚泛將有武昌之行》「六代尋春花有淚,大江流夢月無聲。」虛幻夢境,豈能隨水而逝,然歲月如流,世事如夢,「大江流夢」雖謬理終合道。唐珙《題龍陽縣青草湖》「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湖。」詩人夜渡青草湖,醉眼望天水,引發直覺擬想,浮現「夢壓星河」之擬喻意象。「清夢」與「星河」虛、實象之間通過動詞謂語「壓」組合成反常句式,由此建立的擬態關係,能充分調動讀者擬想活動,對對象景物產生出鮮明真切、曠遠幽深之感應。孟浩然《臨洞庭湖贈張丞相》「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擬想洞庭湖水汽能蒸騰浩瀚之「雲夢澤」,波濤能撼動巍峨之「岳陽城」,以巨型擬喻意象之構思,勾勒出洞庭湖波瀾雄偉之氣勢。杜甫《登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以虛寫為主、虛實結合之擬態描寫,擬想浩瀚洞庭湖水「坼裂吳楚、沉浮乾坤」之氣象,強化對對象世界的感興體驗,場面布景呈現出博宏深遠、超越時空之意境。另如沈佺期《古意》「九月寒砧催木葉」,張耒《初見嵩山》「數風清瘦出雲來」等,均為擬態謬理組句。


推薦閱讀:

[轉載]登山不要忘了護膝
[轉載]對玄空子的卦例留評之一
[轉載]密宗虹身金剛身成就圖文收集
(30)[轉載](學習筆記)大柴胡湯的方證以及現代應用  作者:黃煌

TAG:詩詞 | 創作 | 轉載 | 技巧 | 古典 | 古典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