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金軍橫行天下的「鐵浮屠、拐子馬」究竟是什麼,岳飛如何大破之

在《岳飛傳》等評書中,我們經常可以聽到金軍的「鐵浮屠」、「拐子馬」的名字,一聽就帶著一種殺氣凜凜的感覺。歷史上,「鐵浮屠」、「拐子馬」,確實一起隨同完顏宗弼(金兀朮)南征北戰,立下了赫赫戰功,直到1140年被岳飛剿滅。那麼究竟「鐵浮屠」、「拐子馬」是什麼呢?

雖然在評書中「鐵浮屠」、「拐子馬」經常連在一起使用,其實,這是兩個不同的兵種。

鐵浮屠是重裝騎兵。浮屠也叫浮圖,在佛語中是塔的意思,鐵浮屠就是鐵塔的意思。也就是說,鐵浮屠是金朝的重裝騎兵,士兵全身披著重甲,只留倆眼睛,馬也穿著重甲,留四個蹄出來,像一座鐵塔一樣。就跟電影中歐洲重裝騎士差不多,像什麼條頓騎士團之類的。他們護甲厚重,攻堅能力強,在古代,可以相當於坦克級別!

楊汝翼《順昌戰勝破賊錄》記載,金兀朮「自將牙兵三千策應,皆重鎧全裝,虜號鐵浮屠,又號叉千戶(侍衛親軍)」。由此可見,金軍中這種重裝騎兵人數並不多,因為古代重甲十分昂貴,不可能大規模裝備。而由於重騎兵在承受鎧甲重量的同時,還要進行戰鬥,這就要求他們必須擁有超人的體魄,所以這些鐵浮屠是金軍精銳中的精銳,戰鬥力和防禦力都極強。並且,金軍規定,「鐵浮圖」只進不退,「後用拒馬子,人進一步,移馬子一步,示不反顧」。也就是說每前進一步,後面阻止馬退後的「拒馬子」就前進一步,不能後退,以示誓死不退的決心。「鐵浮圖」軍每三匹馬用皮索相連,「堵牆而進」,進攻起來像一堵牆一樣,宛如現代戰爭中的坦克。「鐵浮圖」的任務一般是正面攻堅。

「拐子馬」是什麼呢?這是宋人對金軍兩翼騎兵的稱呼。

剛才提到,鐵浮屠價格昂貴,所以裝備的不多,最多的騎兵是「拐子馬」,這是一種輕型或中型騎兵,被布置在兩翼,可以充分利用其高度的機動性以及集團衝鋒時所產生的巨大衝擊力, 用以對敵軍迂迴包抄而後突擊。他們紀律嚴格,作戰勇敢頑強,每個騎士一般都備有兩匹馬,以保證作戰時的機動性。其裝備有冷兵器和弓箭,既能遠距攻擊,又能作為突擊力量近距搏殺。作為馬背上的民族,拐子馬也是其部隊的精銳。

還有一種說法,據南宋岳珂《鄂王行實編年》稱,金軍鐵騎,三人為聯,貫以韋索,稱「拐子馬」,此說為南宋史官章穎撰《四將傳》、《宋史》等所承襲,但經後人分析,這應該是錯誤的。在當時,所謂的拐子就是兩翼的意思。拐子馬應該是兩翼的輕騎兵部隊。《歷代名臣奏議》呂頤浩奏:「虜人遇中國之兵,往往以鐵騎張兩翼前來圍掩」。

在作戰中,「鐵浮屠」、「拐子馬」配合使用

金國女真用兵之戰術,常以「鐵浮屠」攻堅,而左、右翼騎兵(即拐子馬」)作迂迴側擊,用以對敵軍包抄突擊。往往是幾千鐵浮屠正面突擊,製造足夠的壓迫感,一萬拐子馬從兩翼迅速包抄,鐵浮屠雖說犧牲了機動性,但一拳是一拳,都是重拳,拳拳到肉。當時的遼、宋軍隊與其對陣真是無從下手,對金軍甚至已到了聞風而逃的地步。

當時擔任順昌通判的汪若海記載金軍戰術:「兀朮所恃,號常勝軍。其所將攻城士卒號鐵浮屠,又曰鐵塔兵,被兩重鐵兜鍪,周匝皆綴長檐,其下乃有氈枕。三人為伍,以皮索相連。後用拒馬子,人進一步,移馬子一步,示不反顧。以鐵騎為左右翼,號拐子馬,皆是女真充之。自用兵以來,所不能攻之城,即勾集此軍。」

岳飛大破鐵浮屠、拐子馬

到了南宋初期,宋軍中湧現了一批優秀將領,如岳飛、劉光世、韓世忠等。他們通過戰爭的實踐,摸索出一套打敗金軍的辦法。為對付鐵浮圖,宋軍普遍使用了長斧、長刀等武器,這樣可以斬斷馬腿;還有一些體格強健之士,恢復使用鐵鎚、鐵椎等重型武器,可以使到身披重鎧的金兵將受到非貫穿式鈍擊傷害。據說岳雲就用的鐵椎,重達八十斤。

1140年,完顏兀朮率領手下十萬大軍和一萬五千名拐子馬、五千名鐵浮圖一起浩浩蕩蕩直奔南宋首都臨安(今浙江杭州)。途中,鐵浮圖與拐子馬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一直氣勢洶洶殺到長江邊上的順昌。順昌守將劉錡帶領士兵英勇奮戰,消滅完顏兀朮的五萬大軍和一萬拐子馬、三千鐵浮圖剿滅。完顏兀朮帶領剩餘的兩千鐵浮圖與五千拐子馬撤退,途中在郾城遭遇岳飛的攔截,鐵浮圖最終全部覆滅。

岳飛是怎麼乾的呢?你不是拐子馬速度快嗎,那咱就挖壕溝,壕溝里再放些削尖的竹籤。拐子馬不及減速就掉進去了,這樣拐子馬就沒了速度威力。金人的鐵浮屠都是三匹馬連在一起,於是岳飛命士兵使用了一種麻扎刀,這種刀有點像一根長木棍上綁一把大砍刀的模樣,專砍馬腿,一匹馬瘸了腿連帶其他馬也轟然倒地。一旦倒地再想爬起來可就困難了,重盔重甲的,很難爬起來,這時岳家軍再衝上去一頓砍瓜切菜。就這樣,岳家軍同金國主力騎兵「鏖戰數十合,方決勝負」,最終將其全殲。
推薦閱讀:

岳飛:天下本是將軍定,不讓將軍享太平!
岳飛被害真的是因為違背上意執意要迎回二聖?
岳飛的手下有哪些大將背叛了他
圖說宋朝三百年:岳飛背上刺的是「精忠報國」嗎?(圖)
岳飛

TAG:岳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