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體運動的力學原理(3)

五、恆星的運動

恆星為整個行星系統的其他天體提供能量,它的能量來源則是星系。星系是能量的漩渦場,儘管在總體上恆星的運動並不遵循圓周運動的規律,但是萬有引力仍然在其中發揮作用,根據修正後的萬有引力定律公式,我們來分析恆星的受力情況。如下圖所示:

以星系的旋轉平面為圖面,以垂直於圖面通過星系中心和恆星中心的平面將星系和恆星分別分成兩部分,這四部分的質量中心分別為A、B、C、D,由於各自的運動,對C來說,A、B具有不同的運動方向,對D來說,A、B也具有不同的運動方向,應該分別計算它們之間的引力。恆星的受力情況與行星完全一樣,通過計算可以知到:除了受到向心的合力外,星系暗物質和氣體的旋轉還使恆星受到切向力和偏心矩的作用,在切向力的作用下,恆星在繞星系中心公轉的同時還獲得加速度,逐漸遠離星系中心,可以說切向力是星系膨脹的直接動力;同時,在偏心力矩的作用下,恆星自轉。

恆星的這種受力情況同天文觀測相一致。2011年1月,天文學家們發現,有無數肉眼看不到的黑暗物質形成了宇宙黏合劑,它們像蜘蛛網般包圍銀河系,聯繫起所有物質,構成銀河系乃至整個宇宙。據悉,多國天文學家用了5年時間,構建出黑暗物質在宇宙的詳細分布圖。研究發現,可見物質如銀河、星星和行星,是隨著肉眼無法看見的黑暗物質路徑,在其產生的萬有引力拉動下形成,數以十億計的星體因此得以聚集,形成銀河系。研究顯示,星體能生存數十億年,是依靠黑暗物質的萬有引力維持的,而星星和行星等發光物質,只是宇宙內的一小部分,另外的90%以上正是無數黑暗物質。參與研究的天文學家表示,太陽以250km/s的速度圍繞銀河軌道運轉,黑暗物質能避免太陽衝出銀河,跌入更深的空間。

星系漩渦場對恆星的拖動如圖所示:通過此圖,我們可以體會到那些呼嘯而過的星際物質對太陽系的拖動作用。

在科學界好像存在著這樣一種認識,是太陽運動時在前方激起弓形激波,就像輪船在水面航行時在前面激起水波一樣。其實,這種認識是錯誤的,是運動中的星際物質受到太陽風的阻礙從而形成激波,正像河流受到河中礁石的阻礙形成激波一樣。從北極來看,太陽在逆時針公轉而不是在順時針公轉。也就是說,太陽風與星際物質之間的相互作用力對太陽系來說是一種動力,而不是像目前人們認為的那樣是一種阻力。

在漩渦場中,運動的暗物質能夠通過萬有引力拉動天體,而按照牛頓萬有引力定律,引力和速度無關,這種拉動就無法得到解釋。當然,這也就顛覆了那種認為恆星是在中心引力的作用下做圓周運動的觀念。中心引力並不存在,因為星系外部的暗物質和其內部的暗物質形成引力平衡。暗物質和氣體只有通過漩渦運動形成速度差才能進一步通過引力形成對可見物質的拖動力。

像颶風一樣,因為星系的質量並不集中在星系的中心,對恆星來說,星系速度方向不同的兩側的質量中心比較遠離星系的中心,所以恆星的公轉不完全與行星的公轉相同,但是它們的受力情況非常相似。

在星系中,暗物質的質量、兩個質量中心A和B的速度和它們到星系中心的距離都很難確定,所以,目前我只能對恆星的受力情況做簡單的定性分析,無法做到具體的定量計算。

通過以上對天體運動原理的分析還可以推知:行星系內圍繞母恆星公轉的絕大部分天體並不是這個行星系的原始居民。

根據太陽系成因的星雲假說,天文學家認為行星系由一個旋轉的氣團演化而來。這個假說是根據太陽系目前的現狀倒推其原始狀態,它好像能夠給行星系提供「第一推動力」,但是在實際觀測中可以發現,在恆星形成之初,並不存在這樣的原始氣團。星雲假說只是一種臆想,而且從力學上來講,也無法形成這樣的氣團。這樣,在恆星形成之初,原始行星的存在就失去了其力學基礎-氣體都能夠在引力的作用下匯聚成團,如果那裡有密度更大的塵埃或岩石,它們早就已經匯聚到恆星中心了。

天文望遠鏡捕捉到了星雲中巨大的恆星形成區域。

在星雲和星系旋臂中好像有密集的「塵埃」,正像我們遠看土星環好像薄紗一樣,其實那些「塵埃」都是或大或小的岩石質天體。根據天體運動的力學原理,在恆星形成之初,它們無力驅動那些天體圍繞自己公轉。只有在公轉過程中在偏心力矩的作用下快速自轉起來後,它們才可以依靠自己的牽引力不斷捕獲星際空間的天體形成自己的行星。

星系內的絕大部分天體都在行星系之外的星際空間里,圍繞母恆星公轉的絕大部分天體都是恆星在公轉的旅途中依靠自己的牽引力逐漸從星際空間捕獲而來。衛星也是一樣,一個行星的所有衛星也基本上都不是和它在同一處形成的,它們陸續來自遙遠的星際空間或者是小行星,在它們被這個行星的引力捕獲後變成衛星。(註:這得到過一次驗證。1997年10月15日,美國宇航局和歐空局聯合研製的「卡西尼」號土星探測飛船發射升空,它發現土衛九的年齡甚至比土星還大,並且圍繞土星逆向旋轉。年齡大和逆向公轉都顯示土衛九來自星際空間。此外,逆向公轉還表明它作為土星衛星的歷史相當短暫。)

以上情況將貫穿恆星的整個演化史。不過,一個恆星能控制多少行星或一個行星能控制多少衛星,這由它們牽引力的大小來決定。質量大、自轉快的恆星或行星牽引力大,能夠擁有更多的行星或衛星;質量小、自轉慢的恆星或衛星牽引力小,只能擁有較少的行星或衛星。當然,如果它們提供的切向力小於阻力,它們甚至可能沒有行星或衛星,即使它們偶爾幸運地捕獲到一個,也無法長期擁有。

十多年來,天文學家發現了近千顆系外行星,它們中確實有少數逆向公轉,但是,在反向的切向力和恆星風形成的阻力的共同作用下,它們將逐漸墜向母恆星,最終變成順向行星或者跌落母恆星。希望天文學家對它們進行持續地觀測,以驗證我的預言。它們的逆向公轉也驗證了我的行星形成理論-它們來自星際空間,正像聖安德魯斯大學(UniversityofStAndrews)的安德魯·卡梅倫所言,逆向行星的發現的確挑戰了傳統的行星理論,即行星的公轉方嚮應當始終與其主恆星的旋轉方向一致。

切向力和偏心距的發現可以讓我們更好地理解天體的公轉和自轉。這個道理已經在我們的銀河系內得到了嚴格的驗證,它當然也適用於整個宇宙。

下面,分析一下切向力如何影響星系的形狀。

哈勃根據星系的形態把它們分成三大類:不規則星系、旋渦星系和橢圓星系。

不規則星系(星系相撞形成的不規則星系除外)由星雲演化而來,還沒有形成旋渦結構,不存在切向力,形狀也不對稱,無從辨認其核心,有的甚至好像碎裂成幾部分,所以稱之為不規則星系,在其內部有恆星在不斷形成之中。

在不規則星系中,恆星燃燒釋放的能量使暗物質和氣體逐漸形成能量的漩渦場,漩渦星系開始形成並逐漸演化。同為物質和能量的漩渦場,這個過程與颶風的形成非常相似。在星繫世界中,大量的成員與我們的銀河系一樣是旋渦星系,其核心部分表現為球形隆起,稱為核球,核球外則為薄薄的盤狀結構,從星系盤的中央向外纏卷有數條長長的旋臂。

星系的旋臂是荷蘭天文學家奧爾特(J.H.Ort)於1938年首次發現的。後來證實旋臂結構是旋渦星系特有的結構。旋臂並不隨著星系整體轉動,恆星會在進入旋臂區域時減速,在離開時加速,旋臂中具體的恆星一直在變化,但擁堵的情況依舊,這使旋臂區域只不過是恆星、氣體和塵埃的密度比較大而已。為了解釋星系旋臂的形成問題,瑞典的林德布拉德於1942年提出密度波假說,認為旋臂結構是盤狀星系中刻度分布的波動圖樣,旋臂是密度極大的波峰區域。這就是密度波理論的基本思想。林德布拉德計算了單個恆星在星系引力場中的軌道。六十年代以後,發展成為用電子計算機對星系進行「數值試驗」的方法。美籍華人林家翹和徐遐生於1964年完成了密度波理論。他們認為,在偏平而旋轉的星系中心平面內,引力勢有一螺旋的擾動成分,形成了引力勢較小的波谷。當氣體和恆星進入波谷後速度增大,導致了物質的鬆散。密度波理論為科學界所廣泛接受,但是,對於旋臂的形成,目前天文學家尚無法解釋的是,星系中的密度波最初是如何出現的。而且,密度波理論無法克服纏卷困難和維持困難等問題。也有人認為,旋臂是星系核拋射物質的產物。

密度波理論和拋射論都是根據星系圖想當然的產物,都帶有半經驗的性質。切向力的存在比較圓滿地解釋了星系旋臂的形成和維持問題,找到了星系旋臂形成和維持的動力學機制。現在分析星系旋臂形成的動力學原理。如圖:

在向心力和切向力的共同作用下,恆星在橢圓軌道上運動,同時,由於總能量不斷地增長,近引力中心點和遠引力中心點進動並遠離引力中心。這種進動和遠離我們應該能夠認識的到,因為它們已經在行星系統被觀測到。圖中繪出了一個天體的運行軌道示意圖,在現實的星系中,無數大大小小的天體在軌道上運行,軌道密集造成物質密聚,於是,旋臂就分別在近心點連線和遠心點連線區域形成了。

旋臂真的是這樣形成的嗎?從示意圖中可以看到,旋臂內側物質迅速變得稀疏,而外側則相對密集。在星系圖中,這種現象得到了證明,你可以看到星系內側較暗,而外側則恆星密集,比較明亮。

旋臂這種由內往外生長的特徵獲得了歐洲空間局(ESO)證據的支持。由劍橋大學天文研究所和西班牙巴塞羅那太空科學研究所等組成的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從歐洲空間局「蓋亞」(Gaia)項目的數據中,找到了預測銀河系圓盤(即聚集巨大氣體雲和數十億顆恆星所形成的「飛碟」狀)中恆星的化學構成類別的證據,可為洞察銀河系演變提供新的見解。主導這項研究的劍橋大學天文研究所瑪麗亞·格曼說:「我們已經能夠揭示整個銀河系圓盤化學富集的時間表,顯示出星系盤之外的區域需要更長的時間來形成。這支持了冷暗物質宇宙學背景下盤星系形成的理論模型,由此預測出星系盤由內往外生長。」

旋臂形成的最重要的原因是軌道密集。另外,天體速率的周期性變化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在橢圓軌道的兩端,天體有一個減速和加速的過程。當然,這兩點最根本的原因是切向力的存在。星系旋臂是隨著漩渦場的形成而逐漸形成的,切向力的存在維持了它的存在。至於旋臂纏繞的鬆緊問題和旋臂條數問題,則與星系不可見物質公轉的速度和演化史的長短等因素有關,比如銀河系,較小的次級旋臂將逐漸匯聚,直到變成只有兩條主旋臂,旋臂也將變得越來越鬆散。

切向力不但塑造了星系的形狀,還使得星系也能像行星一樣形成環狀結構。在我們的銀河系離中心12~20萬光年的範圍就存在一個環狀結構帶。它的視速度大約在450km/s左右,用萬有引力是無法解釋的,因而常常被誤以為是暗物質存在的依據。實際上,它是靠超越阻力的切向力維持的。在宇宙中,其它的星系環也是如此,不過,星系環主要存在於漩渦星系的外圍,對於不規則星系或者橢圓星系,因為缺少自轉或自轉太慢,切向力基本上無力維持星系環的存在。

銀河系外環的示意圖 

銀河系是一個漩渦星系,目前,太陽帶著我們運動到了一條旋臂的邊緣,在今後的歲月里,它將帶著地球進入下一條旋臂。由圖可知,恆星的聚集將使地球處在發亮的區域里,顯然那裡有較強的輻射,增強的輻射可能會改變地球環境,使地球上的生命遭受滅頂之災。

數百萬年來,地球一直處在旋臂之外,從而為人類的進化創造了安全的空間環境。當進入旋臂,不但有強烈的輻射,天體運行軌道的密集和重疊,還使地球遭受撞擊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地球所在的空間環境並不是永遠不變,它不是人類永遠的安樂窩,極有可能,在每次進入旋臂時,地球生物都要遭受一次大滅絕。地球史上的數次生物大滅絕應該就是這樣發生的。

美國古生物學家戴維-勞普(DavidRaup)和傑克-塞普考斯基(JackSepkoski)研究發現,在過去2.5億年的漫長歲月中,地球每隔2600萬年會發生一次生物大滅絕事件。

銀河系颶風

為了解釋這兩位古生物學家的發現,1984年,美國天體物理學家理查德·穆勒(RichardMuller)和他的同事共同提出了太陽存在著一顆伴星的假說。與此同時,另外的兩位天體物理學者維特密利和傑克遜,也獨立地提出了幾乎完全相同的假說。按照這種假說,太陽有一顆不發光的伴星涅墨西斯(復仇女神的名字),它每過2600萬年都會經過距太陽1光年的奧爾特星雲,每到此時,星雲中大量的彗星體便會被它的引力彈出,撞向地球,給地球帶來可怕的毀滅性災難。但經過艱苦的搜索,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一直沒有發現這顆紅矮星,最新的研究成果也否定了這種假說。

美國堪薩斯大學和華盛頓史密森學會的科學家進一步將過去5億年間地球上發生的重大物種滅絕事件進行研究,並將其列成一張曲線圖,他們99%的肯定,在這漫長的5億年中,每2600萬年就要發生一次物種大滅絕,地球上的物種每次都幾乎被「清空」,直至新的物種產生。

幾十年來,對於物種規律性大滅絕的原因眾說紛紜,有宇宙射線,大規模火山噴發,彗星和小行星撞擊等等,但一直沒有一種無可爭議的定論。這種情形一直持續到今天,但它不會再有明天,下面就讓我們來揭示真相。

太陽距離銀河系中心約3.3萬光年,整個銀河系都在轉動,太陽所在處的轉動速度為250km/s,按這半徑和太陽公轉的速度計算,太陽繞銀河系中心公轉一周大約要2.5億年。由銀河系星系圖可知,①在太陽的軌道上,太陽每公轉一周,要5次進出旋臂。②天體密集的旋臂的寬度和天體稀疏的旋臂間隙的寬度基本一樣,這意味著太陽在旋臂中的時間與在旋臂外的時間基本一樣。由這兩點可以知道,太陽大約有2500萬年處在旋臂之中,緊接著有大約2500萬年處在旋臂之外,如此周期性更替。考慮到每個數據都只是一個大概值,且太陽的公轉軌道其實是橢圓,周期還要長一些,這和生物每2600萬年就要滅絕一次的周期吻合得相當好。

此外,在時間上也存在著一致性。考古學家發現,最近的一次生物大爆發從大約1100萬年前開始,而那正是太陽帶著地球從旋臂中出來的時刻。往前推算可以發現,地球在旋臂之外時,正是生物蓬勃發展、繁榮昌盛之時,而進入旋臂,正是生物逐漸滅絕之時。

地球進、出旋臂與生物滅絕、爆發在周期和時間上驚人的一致性告訴我們,進入星系旋臂正是生物大滅絕的真正原因,增強的恆星輻射和頻繁的天體撞擊則是直接原因。

強烈的輻射和頻繁的小天體撞擊都已經足夠致命,我們再來看看偶爾出現的大型天體撞擊是如何毀滅地球生物的。大型天體撞擊能夠留下痕迹,它們已經被地質學家發現。

大型天體撞入地球大氣層時會形成巨大的衝擊波,它可以一下子殺死廣大地區的大部分動物。此後,因落地撞擊引起的陣風,在離撞擊點數百公里處的風速仍可達2000km/h。結果,整個地球上空將會覆蓋一層厚厚的塵埃幕布,太陽光線無法穿過它到達地面,這層塵埃雲將會延續好幾個月。另一方面,天體燃燒產生的一氧化氮會破壞大氣中的臭氧層,因而在塵埃雲最終沉息下來之後,地球表面就會直接遭受到恆星的紫外光照射,其強度是致命的。此外,劇烈的天體撞擊也會打破板塊之間的受力平衡,觸發地震和大規模的火山爆發,加劇對環境的破壞。

地球表面大部分地區是海洋,天體擊中海洋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其後果同樣是極其嚴重的。首先,濺落中心區部分可能產生高度達幾公里的巨浪,即使在離中心區1000km處,大浪的高度還可以達到數百米,濤濤巨浪最終將進入大陸架並衝上陸地,形成席捲一切的大洪水。諾亞方舟的傳說也許就是在這種情景下發生的。

地球主要是被與太陽系在同一軌道上的星際天體撞擊的,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彗星總是出現在空間中的同一方位。大量冰彗星的出現還可以告訴我們,在星際空間中,水大量存在。

旋臂之旅給生物帶來重重災難!目前,距離太陽帶著地球進入下一條旋臂還有大約1400萬年的時間,到了那時,人類會隨其他生物一起像歷史上的生物大滅絕一樣逐漸滅亡嗎?如果人類沒有能力在宇宙中自由遷徙,答案應該是肯定的。增強的輻射、頻繁的撞擊、地震和火山爆發,地球上的幾十億人像其它生物一樣無法安全度過漫長的2500萬年地獄般的旋臂之旅。

讀到這裡,你可能會發現一個問題,太陽大約每5千萬年進入一次旋臂,為什麼周期卻是2600萬年呢?這是因為地球從旋臂中出來時,生物在開始蓬勃發展的同時部分不適應新環境的生物也存在著較輕程度的大滅絕。在旋臂的惡劣環境中,生物發生大滅絕的同時,一些耐受能力強的低等生物因為有了生存空間會繁衍生息起來,甚至發生進化。可是,當地球從旋臂中出來後,生態環境又發生了劇烈的改變,我們知道,不管是變好還是變壞,環境的劇烈改變都會導致一些生物的滅亡。比如一千萬年前,當太陽系從旋臂中出來時,在生物爆發的同時,也有大約10%的生物滅絕。

生物遵循大約2600萬年的周期有規律的滅絕,但是科學家也發現,生物大規模的集群滅絕(超級大滅絕)遵循大約6200萬年的周期,而且集群滅絕對動物的影響最大,而陸生植物的集群滅絕不象動物那樣顯著。考慮到旋臂的規模和分布並不均勻,統計的時間也都是一個大概值,而且滅絕的發生也有一個持續的過程,應該說生物超級大滅絕和地球旋臂之旅在周期上符合得相當好,(註:如果考慮銀河系總體上只有4條較明顯的旋臂,地球旋臂之旅的周期就是6250萬年,這將同生物超級大滅絕的周期6200萬年符合得更好。)

所以進入旋臂就是超級大滅絕的根本原因,它導致強輻射、彗星和小行星的撞擊、地震和火山爆發等,能夠囊括科學家發現的各種生物大滅絕的原因。至於植物的滅絕為什麼不像動物那樣顯著?則是因為植物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要遠大於動物。

美國堪薩斯州大學的米克哈爾(MikhailMedvedev)和艾德里安(AdrianMelott)認為是太陽系在銀河系中相對位置的周期性變化觸發地球生物的大滅絕。太陽系圍繞銀河系的平面做上下周期性運動運動,米克哈爾和艾德里安發現,生物大滅絕的周期與太陽系在銀河系中心平面外定期漂移非常一致。據此,他們認為當太陽系離開銀河系平面的中心位置進入兩極時,地球就會暴露在高能級輻射流中,從而導致整個地球的氣候驟變,引發生物大滅絕。艾德里安表示,他們將他們的模型應用到現有最大的化石資料庫中,再次證實6200萬年的生物多樣性周期的發現。他們的論文被《天體物理學雜誌》接受。

穆勒先生說:「我們花了一年時間來尋找可能的機理。當我知道艾德里安和米克哈爾成功找到我們沒有找到的答案時,我目瞪口呆。我祝賀他們。」不過,我認為他們的答案並不正確。太陽系的上下波動是受旋臂的影響,它和地球進入旋臂具有同樣的周期,他們認為的那種輻射來自旋臂之中,而不是星系之外的星系際空間。星系際空間的輻射不可能比星系內還高,而且太陽系也不可能跑出星系之外。另外,僅僅是輻射也不可能導致生物發生那麼大的滅絕。

考古學家發現,地球好像存在著史前文明。如果真是那樣,旋臂之旅也應該是他們滅亡的原因。人類要想避免滅亡的命運,不變成幾千萬年以後被某種智慧生命發現的史前文明,只有充分利用自己特有的智慧,只有依靠科技。但留給我們的時間只有大約1400萬年!!!

目前,地球處在兩條次級旋臂的中間,輻射即不是很強,也不是很弱,當它處在遠離旋臂、輻射很弱的區域時,那應該就是地球史上的冰河時期。

現在,藉助於銀河系圖像,我談一下星系的自轉方向問題。在一些宣傳科教的影視片中,星系的自轉同颶風一樣。比如上面的颶風雲圖,它是順時針自轉的,所以銀河系也應該是順時針自轉的。事實上,這種認識是錯誤的,銀河系中的一切物質都是逆時針轉動的,這也是我們太陽系中天體都逆時針自轉和公轉的動力之源,形態一樣的星系也是如此。希望看到此文,影視片中描述錯誤的星系自轉方向能夠得到更正。形態上的相似性被當做它們具有相同運動原理的一大證據,為什麼形態一致的颶風和星系自轉的方向卻完全相反呢?通過星系旋臂形成原理示意圖你就可以找到答案。

隨著漩渦星系的演化,在切向力的作用下,天體運動的軌道越來越狹長。同時,星際氣體和塵埃逐漸消耗殆盡,無法繼續形成大量恆星,大部分恆星會演化成白矮星和中子星,為星系漩渦場注入的能量減少,星系漩渦場的旋轉逐漸變慢。速度變小和質量變少使恆星受到的切向力和偏心矩都減小,旋臂逐漸鬆散、消散。這樣,漩渦星系逐漸演化成橢圓星系。橢圓星系呈現橢圓形或正圓形,物質變得稀少,旋渦結構消失。

在橢圓星系的後期,橢圓星系步入垂暮之年。隨著恆星的逐漸熄滅,漩渦場的能量繼續減少,運動變緩,這使天體系統受到的切向力和偏心矩繼續變小,當它們小於阻力時,天體系統只好消耗自己積累的轉動慣量,隨著能量的消耗,星系無力再維持自己的運轉,開始崩潰,在萬有引力的作用下向中心聚集。最終,整個星系的物質有可能被壓縮在一起,物質的基本粒子結構解體,然後發生「宇宙大爆炸」。

宇宙膨脹論者認為,宇宙發生過大爆炸。我認為那種爆炸只發生在星系身上。爆炸形成下一代原始星雲,重新開始星系的形成和演化。這個較小的星系有可能和其它較小的星系合併成較大的星系,也可能被其它較大的星系俘獲,併入其它星系。不過,整個宇宙的基本物質應該正在逐漸減少,除非暗物質能夠在吸收能量後重新聚合成基本物質粒子。

在星雲中,恆星輻射的能量使暗物質和氣體形成漩渦場,漩渦場中物質的運動使恆星受到向心力、切向力和偏心矩的作用,它不但決定了星系的形態,在切向力和偏心矩的作用下,恆星公轉和自轉。通過自轉,恆星使行星系內的行星、小行星和彗星都受到切向力和偏心矩的作用;同樣地,自轉的行星又帶動了它們的衛星,所以說,在星系這個層次上,整個系統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其內部各個層次是相互關聯的,引力是它們之間的紐帶,其中任何一個層次的變化,都能通過引力的作用導致整個系統的變化。但是,星系的自轉是最根本的動力,基於這一點,星系(暗物質和星際氣體)自轉的角速度必須大於恆星公轉角速度,星系自轉的線速度必須大於恆星自轉的線速度;恆星自轉的角速度必須大於行星公轉的角速度,恆星自轉的線速度必須大於行星自轉的線速度;行星自轉的角速度必須大於衛星公轉的角速度,行星自轉的線速度必須大於衛星自轉的線速度,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保持同向的切向力和偏心力矩的存在,維持天體的正常運轉。這個規律已經被觀測所證實,它同樣適用於整個宇宙。

在星系中,自轉和公轉方向的一致性不是偶然的巧合,它們是切向力和偏心矩共同作用的結果。這種作用不但影響著所有宇宙萬物的運行,它還在生物漫長的進化歷程中影響著生物的行為,比如:植物的藤蔓在纏繞生長時,也是與天體系統的自轉方向保持一致;海螺的纏繞生長同樣也是如此。就是我們人類的行為習慣,也深受這種作用的影響,比如:當你在運動場上跑步時,也總是習慣於逆時針轉圈,而這正是我們天體系統自轉的方向。

生物的精神像其物質的身體一樣也受到自然力的支配,星辰的引力確實可以影響一個人,要想諸事順利,人有時候應該順應自然力,如果違背某種自然力,可能就會導致相應的麻煩。此外,地球的生態環境也受宇宙空間環境的支配,天體運動與人類旦夕禍福有密切的聯繫。星相學家觀測天體,根據日月星辰的位置及其各種變化等天象來預測人世間的各種事物的一種方術叫星相學。目前,儘管星相學被大多數自然科學家認為是一門偽科學,但是,當他們對自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一定會改變觀點,認識到星相學中也有一些科學成分。

因為缺少速度因子,用牛頓萬有引力定律來解釋天體系統的運行,就只是一個粗略的大概。而修正後的萬有引力定律能夠對天體系統的運行進行精確地描述、合理地解釋。在本文中,我只對引起人們廣泛關注、讓人們不解或錯誤理解的部分天體運行現象進行了簡單地解釋,其它各種未提及的現象和規律,運用我所講的理論,你也能得到完美的解釋。

任何天體都受到向心力、切向力和偏心矩的作用。向心力的存在已廣為人知,我就不再多講了,切向力和偏心矩真的存在嗎?任何理論都要接受實驗或實踐的檢驗,我已經設計了幾個實驗來證明它們的存在,只是目前我只是一個小職員,沒有這樣的實驗條件,無力在這裡讓你看到實驗證據,所以只好用實踐來證明它們的存在了。天體的公轉和自轉是大自然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最生動、鮮明的實踐證據。我不能不再次提到它們,此外,人類已經在自己的實踐活動中利用切向力。

在人類頻繁的火箭發射活動中,如果沒有特殊要求,科學家都是讓火箭從西向東飛行,進入近地軌道加速,這就是在利用地球自西向東自轉產生的切向力。

目前,人們都知道在發射火箭時,選擇向東發射可以藉助地球的轉動能量,使火箭產生附加速度,提高火箭的飛行速度,以達到節省燃料的目的。而向西發射,到達同樣的軌道,就需要更多的燃料。此外,人們還知道如果地球不轉動,則無需考慮向哪個方向發射這種問題:反正向任何一個方向發射都沒有什麼區別。

人們都知道地球的自轉能夠給火箭施加一個額外的力,這個力和地球自轉的方向相同,但是,都不知道這個力到底是如何產生的!按照牛頓萬有引力定律,引力的大小與速度無關,自轉憑什麼去打破火箭東西方引力的平衡,給火箭施加一個額外的力?人們已經在這裡看到了速度對引力的影響,但是都不求甚解,繞過障礙,在習慣性思維的束縛下,繼續沉浸在牛頓力學理論編織的牢籠里,思索著、迷惑著。

按照牛頓力學理論,這個額外的力根本就無法產生。然而它確實就在那裡,修正後的萬有引力公式揭示了自然的真相、給出了解釋。速度影響引力的大小,而且,地球自轉的越快,這個力就越大,如果有詳細的資料,我們甚至可以計算出它的數值。而按照牛頓力學理論,沒有人敢談論這個力的大小。

目前,科學界處於這種尷尬境界,他們認識到了一個力的存在,卻不知道它到底是如何產生的,更不知道如何去計算其數值。本書將幫助科學界擺脫這種困境。

地球自轉能夠給火箭施加一個同方向的力,遵循同樣的原理,它也能夠給其自然衛星和人造衛星施加同樣的力。繼續推理,我們又一次得到上文計算所得出的結論:太陽自轉能夠給太陽系內的其它天體施加一個同方向的力;銀河系自轉能夠給銀河系內的天體施加同樣的力。當然,這個推理適用於整個宇宙。

讀到這裡,每個人都應該意識到切向力的存在。如果你還不相信切向力的存在,也可以親自感受一下。用一根細繩,一頭拴住一個小球,然後拖動它,讓它圍著你的手做圓周運動。這時,你就可以感受到為了讓小球能夠在空氣的阻力下保持運動,必須將牽引力的方向向前偏離小球的旋轉中心,這樣做就是為了給小球施加一個切向分力。天體的受力與小球非常相似,牽引力也向前偏離旋轉中心。當然,這時你也就明白了為什麼行星環都在行星的赤道面上,為什麼太陽系、銀河系和其它星系都基本上是平面結構。

我們進一步認識到了切向力的存在,那麼偏心距呢?我雖然沒有條件親自去做實驗,但可以藉助科學家曾經做過的一個實驗去證明它的存在。在人類有能力進入太空後,科學家發現,將任何物體在太空中釋放,這個物體都會立刻開始自轉,哪怕它原來是靜止的。離開偏心距的幫助,科學家們誰也不能解釋這是為什麼,但是現在,謎底被揭開了。讓我們再來更深入一些,認識到偏心距的存在,這個物體的自轉方向還將會與其所在的天體系統保持一致,即使你給它一個逆向的初始動力,偏心距也會讓它慢慢改變方向。

宇宙中任何天體的運動都是在萬有引力的作用下進行的,因為缺少速度因子,用牛頓萬有引力定律解釋天體的運動,只能對部分運動規律和現象進行一個粗略的描述,而運用修正後的萬有引力定律,認識到除了向心力還存在切向力和偏心距,我們就能夠對天體的運動進行全面、精確地解釋。

太陽、月球、地球和所有天體自誕生之日起就都在運動,人類對它們的探索也已有數千年的歷史,但直到此時,我們才真正認識到它們的運動原理。我就像《皇帝的新裝》中的那個小孩,又像是中國小學生聶利,(註:在2003年,通過細緻地觀察和實驗,中國一個小學生聶利說:「蜜蜂有自己的發音器官,它不是靠翅膀振動發聲的。」而在小學課本和《十萬個為什麼》中有這樣的教條,蜜蜂的嗡嗡聲來自翅膀每秒達200次的振動,如果翅膀停止振動,聲音也就停止了。蒼蠅和蚊子也都是這樣。科學家看到蜜蜂的翅膀每秒鐘振動達200次,就想當然地認為「嗡嗡」聲來自翅膀的振動。於是人們從小就被告知這個「真理」,一代又一代。但是,一個小孩揭示了自然的真相。)依靠最基本的常識、原理,揭示了現實生活中或自然世界中的真相。你也有這個能力,讓我們一起努力,驅散掩蓋真相的層層黑暗,讓自然和宇宙的真面目呈現在世人的面前。

推薦閱讀:

TAG:運動 | 力學 | 天體運動 | 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