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不是小病(科技大觀)

抑鬱症不是小病(科技大觀)

商璐 晶科

《 人民日報 》( 2014年09月10日 22 版)

  9月10日是「世界預防自殺日」。世界衛生組織4日發布報告稱,全球每年有80萬人死於自殺,大約每40秒就有一人輕生。另據統計,全球4%—10%的成年人有抑鬱症徵兆,歐美等發達地區的比例更高,因抑鬱而自殺的患者每年高達數十萬。高發的自殺率,不僅成為全球公共衛生的重大問題,也讓抑鬱症等精神疾病的話題再次升溫。

  抑鬱症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患,程度輕的可稱為「精神感冒」,重症則有「隱形殺手」「精神癌症」之稱。抑鬱症的存在其實伴隨了整個人類的發展史。隨著時代和社會背景不同,抑鬱症有著不同的定義和關注度。美國在1840年心理疾病普查時,首次將抑鬱症列為七大心理疾病之一。

  目前,全球大約有3.5億抑鬱症患者。他們通常有著明顯的徵兆,如壓抑、悲觀、自責、失眠、無法正常思考或者集中精神,甚至有尋死念頭……瑞典哥德堡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專家瑪麗亞·季維說,如果你問一個重度抑鬱病人,要是被車撞了怎麼辦,他們的回答是「那沒什麼」,甚至覺得很好。專業機構的調查稱,重度抑鬱症患者自殺的概率比普通人高20倍。

  醫學上認為,抑鬱症與遺傳的關係密不可分。在季維看來,工作性質的轉變,也是誘發抑鬱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工業社會前後,工作基本以體力勞動為主;進入信息社會,人們多用大腦工作。這種轉變帶來了一系列變化,但心理教育和治療卻沒有跟上發展的速度。在英國,現實的壓力讓越來越多的英國人感到「不幸福」;在韓國,太多人將自殺視為逃避現代生活壓力的「切實途徑」……英國《經濟學家》雜誌的文章認為,城市化、現代化和社會經濟進步,導致了社會疏離感的加劇和自殺率的上升,這一結論已經得到某些富裕發達國家的數據的支撐。

  心病還需心藥醫。心理醫生大量短缺,是各國一個共同的現實問題。季維認為,現代醫學中存在一個很大的誤區,即我們太過於關注身體健康,而忽視了心理健康。為彌補這方面的欠缺,瑞典正在進行一些嘗試,如西約塔蘭省與哥德堡大學心理學研究所探討開啟網路治療。其操作方法非常簡單:病人可根據治療方案中設置的7大板塊,在8到12周完成與其配套的家庭作業,完成後病例會自動移交心理醫生。這一方面能減少大量排隊時間,另一方面可轉變病人的心態。由於大部分作業由病人獨立完成,這會讓他們感到自己在治癒自己。「人性中最脆弱的力量反而是最堅強的。」

  抑鬱症絕不是小病。據《華盛頓郵報》的報道,自殺是美國第十大死因,而許多自殺源自抑鬱。不久前,美國著名喜劇演員羅賓·威廉姆斯自殺辭世,就被疑與長期抑鬱有關。目前,全球僅有不足一半的抑鬱症患者在接受有效治療。其實,只要全社會重視,加強心理疏導和治療,注重調節心情,積極防範,每個人都可以遠離抑鬱症。

推薦閱讀:

波士頓動力的機器人為什麼這麼厲害?
你認為哪一家旅遊公司APP做得最好?
柔宇科技劉自鴻:百億元柔性屏產線將在年底投產
理工科生掌握了科技,然後不革命了?
中國軟體業務百強榜發布:華為連續16年第一|平方財經

TAG:抑鬱症 | 科技 | 抑鬱 |